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保护性耕作工作总结【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保护性耕作工作总结5篇
【篇1】保护性耕作工作总结
玉米保护性耕作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榆树市位于吉林省的中部地区, 位于世界黄金玉米带上,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富含玉米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十分有利于种植优质高产玉米。文章从如何利用自然资源优势,提高玉米单产,节约人力物力,减轻劳动强度,生态环保的角度出发,推广了玉米新的栽培方式:玉米保护性耕作,这一技术的推广可以从土地上节约出40%的劳动力,从事其他行业,从而创造出更高的经济价值。而且有利于全程机械化作业,可有效推动土地经营向规模化发展。
关键词:栽培方式;
玉米保护性耕作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150-1
1 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
榆树市多为平地,从土壤条件看,大部分为黑土类型,多属于中性和微酸性,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
从气候条件看,大于10℃的积温一般在2800℃~3150℃,无霜期135~145天,年降雨量500~600mm。无论是气候条件还是土壤条件都非常适合玉米生产。榆树市是全国的产粮大市,玉米种植面积达到420万亩,占全市粮食作物面积的80%左右,玉米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全市粮食的总产量。但从目前生产形式看,玉米品种虽然逐渐向耐密型玉米品种转变,但由于多年来传统耕作方式的制约,玉米产量却得不到大幅度提升,从2009年开始,我们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榆树玉米种植的新的耕作方式:玉米免耕技术。就是在玉米收获后秸秆粉高留茬,秋季或春季不灭茬、不整地,春季直接利用大型免耕机在玉米垄垄侧播种,6月末7月初深松追肥技术。该项技术的推广使我市玉米种植密度提高10%左右,节省人力、物力40%,产量提高10%以上。是值得大面积推广的一项新技术。
2 玉米保护性耕作高产栽培技术的作业工序
秋天收摘玉米穗—秸秆粉碎或整秆覆盖—免耕休闲—表土作业—免耕施肥播种—杂草防控—田间管理。
3 玉米保护性耕作高产栽培技术需要的基本条件
【篇2】保护性耕作工作总结
辽宁省保护性耕作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
自2002年国家开展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以来,辽宁省先后有15个县被列入国家保护性耕作示范县建设项目,目前在建国家项目县有8个,阜蒙县、法库县为滚动县,建平县、建昌县、北宁市、海城市、西丰县为新建项目区,义县为续建项目区。几年来,在农业部农机化司的大力支持下,在国家农机推广总站的具体指导下,辽宁省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全面完成了国家项目区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建设任务。几年来国家对辽宁省共投入资金1150万元,累计完成保护性耕作示范面积388.5万亩,新增保护性耕作机具3586台,其中免耕播种机2932台,深松机具106台,秸秆粉碎还田机48台,植保机具500台。建立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对比区36个。在国家项目的带动下,省财政已累计投入2060万元,建立了21个省级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初步统计,实施保护性耕作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7000万公斤,增收节支1.05亿元,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特别是2006年是辽宁省抓保护性耕作工作力度最大的一年,效果最好的一年,成效最突出的一年。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保护性耕作推广工作,召开全省保护性耕作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意见》,保护性耕作列入了各级政府工作议程,辽宁省保护性耕作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1、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意见》。今年5月31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以辽政办发[2006]37号文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保护性耕作意见的通知》(以下称意见)。《意见》印发全省各市、县政府和省直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了“十一五”期间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措施,并要求各级政府把保护性耕作列入各级政府工作议程,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从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农业保护性耕作在全省大面积推广应用。各级财政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财政预算中对推进保护性耕作予以考虑和重视,并根据财力在政策和资金投入上予以倾斜,为发展保护性耕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召开了全省保护性耕作工作会议。9月14日,辽宁省政府召开了全省保护性耕作工作会议,胡晓华副省长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对辽宁省保护性耕作推广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这次会议对提高各级政府对保护性耕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加大对保护性耕作支持力度,进一步推进辽宁省耕作制度改革,全力推进保护性耕作,促进提高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生产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可持续农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都将产生积极影响,是启动辽宁省“十一五”保护性耕作发展规划,全面推广保护性耕作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以后,各市、县政府积极落实会议精神。目前,全省有4个市,12个县政府出台了《保护性耕作实施意见》。
3、省领导高度重视保护性耕作,加大投入力度。胡省长今年春季辽西北农情汇报会上,结合今年旱情严重和保护性耕作作用明显的事实,强调了要大力推广这项目技术,并亲自安排财政部门将2007年保护性耕作专项资金由2006年的600万元增加到900万元,增幅达50%。
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在《关于编报2007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综合开发项目计划有关事项的通知》(辽农综字2007 2号)中将保护性耕作作为改造中低产田的一项有力措施予以支持,通知要求辽西五市每市安排两个保护性耕作项目县纳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预计安排资金360万元。目前正组织申报。省农业综合开发办领导表示,今年只是刚刚开始,今后将安排更多的资金支持发展保护性耕作,目前保护性耕作的作用和效果已经得到更普遍的认可,必将为推动辽宁省保护性耕作的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编制下发了全省保护性耕作“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了辽宁省建设北方冷凉风沙、环京津、环沈阳和辽东辽南山地丘陵水土保持等四个保护性耕作带的基本思路和技术路线。提出了到“十一五”末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660万亩的发展目标。
5、充分发挥国家项目区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梯次推进,促进了示范区建设。一是巩固部级示范区建设成果,做强“国家队”。彰武、绥中、凌源、朝阳四县是第一批农业保护性耕作项目区,2005年项目结束以来,省财政把他们作为省级示范县继续每年给予15-20万元资金支持。凌源市实行以奖代补,调动乡镇政府干部推广保护性耕作的积极性,增强了资金带动作用。以前观望的农民加入进来,项目区连片面积更大了。彰武县在大灾之年,用典型说话,彰武县东六家子镇农民崔永青,500多亩地全部实施保护性耕作,三年增加收入20余万元,成为全县有名的富裕户。在典型的带动下,彰武县保护性耕作正朝着整村推进的方向发展。二是以“国家队”带动“省级队”。春季播种是保护性耕作作业的关键环节,为了做好春季整地及少免耕播种,省农机局4月10日和4月18日先后在阜蒙县和凌海市组织召开了保护性耕作现场会,分别组织部级示范区和省级示范区31县,100余人次参加了会议,阜蒙县、凌海市农机局介绍了做好保护性耕作示范工作的经验。会议组织代表们观看了七项保护性耕作作业演示,参观阜蒙县项目管理档案。会上还请了省农科院、省农机推广站的专家讲解了对比试验及效果监测技术,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今年的任务,并提出具体要求。徐志强局长参加了凌海会议,并要求各项目县要不误农时,积极扩大面积,积极建立长效机制。通过用典型进行现场交流培训的方式,使新项目区和省级示范区干有方向,学有榜样,有效地促进了春季作业。为全面完成保护耕作示范任务奠定了基础。三是抓典型促进项目区建设。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示范区建设的过程也是发现和培育典型的过程。西丰县2006被农业部列为保护性耕作项目县,县农机局的同志在执行项目过程中发现一个叫石富龙的农民,通过自学和探索,熟练地掌握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理论和操作要领,三年来他在自家170亩承包地里实施保护性耕作,获得成功,原来的中等地成了高产田,低价承包的30多亩河滩地也改造成了中产田。石富龙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保护耕作的作用。村里的邻居向他学,也获得了好收益。县农机局向主管县长汇报石富龙的事迹,当这位县长亲眼看到石富龙的保护性耕作试验田后,转变了传统的耕作观念,批示有关部门将秸秆还田和推广保护性耕作列入对乡镇政府的考核指标。有力地促进了项目区建设。这个事例也增强了县农机工作者搞好保护性耕作的信心。
6、创新机制,探索持续发展的路子。一是发展农机合作组织、农机协会,组织农机大户建立作业服务体系。为农机户提供作业市场信息、机具配供应及维修服务、技术咨询服务,培育作业市场。二是培育以种田大户为主体的科技示范户,以典型带动周边农民改变传统观念促进耕作制度改革。三是运用保护性耕作成果,科学设置农机作业考核指标、建立激励政策,引导辐射区逐步实施保护性耕作。四是项目县将保护性耕作完成情况纳入乡镇、村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发挥行政推动作用,同时探索了对项目乡镇以奖代补奖励措施,减少项目推广对补贴资金的依赖,发挥省项目资金引导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五是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不断探索技术模式和机具配置方案。2006年辽宁省开发的直刀旋耕少、免耕播种技术及装备取得了明显的高效节能效果。增强了机具的通用性,降低了机械投入及作业成本,提高了营机户的经济效益。
7、大旱之年,凸现保护性耕作效果。2006年阜新地区遭遇罕见的伏旱和秋旱,很多地方粮食歉收或者绝收。但在实施了保护性耕作的田块里,却是另一番情形:同样都是遭遇伏旱,同是在一片大地里,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地块里的作物长势喜人,呈墨绿色,而传统方式耕作的地块却已泛着黃叶,随意在两个地块各取一株玉米,可以看到保护性耕作地块里的玉米根系粗密、主根多,而传统耕作地块的玉米根系细少、次根多,而且,玉米的高度相差20多公分,果实的饱满程度也有着明显的区别,产量相差100到150公斤。农业部张宝文副部长到现场视察后对辽宁省保护性耕作的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胡晓华副省长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阜蒙县委书记亲自到田间视察保护性耕作效果,并命题 “大旱之年看还田”宣传保护性耕作效果。今年10月份仅阜蒙县电视台播放保护性耕作宣传节目就达十余次。省市新闻媒体也多次播放。从辽宁省今年阜新地区遭遇罕见的伏旱和秋旱可以看到保护性耕作的效果的特点,一是整秆覆盖模式要比高留茬模式的效果好,二是实施时间越长的效果越好,三是越是遭遇旱涝灾害效果越好。
8、技术模式创新取得突破。我们组织省农机推广站、省农机研究所等部门与中国农大、沈阳农业大学合作,成功地完成了东北冷凉风沙区一年一季玉米垄作技术体系研究的创新课题,提出的将传统的弯刀旋耕改为直刀表土处理,宽幅播种施肥开沟器改为窄幅开沟,可以采用常规机具完成保护性耕作作业,有效地利用现有机具,降低了保护性耕作推广成本,促进保护性耕作持续发展。新的技术体系为全国首创,与2005年前的技术模式相比作业成本降低20%,秸秆覆盖率提高5%-15%。2006年推广120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辽宁省以保护性耕作为主的耕作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保护性耕作各项目示范县在原有基础上,积极扩大推广面积,实行整村整乡推进,集中连片实施,通过推行少耕、节能、降耗和水土保持等技术装备,促进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上半年,实施保护性耕作363万亩,同比增长39.6%,占全年计划的90%以上。按亩节本增效40元,全省保护性耕作将使农民增收节支1.5亿元。其中,机械深松243.6万亩,同比增加120.4万亩,较上年有大幅度增加,大旱之年显示了突出的作用。主要工作有: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我们把发展保护性耕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与有关部门加强协调,充分发挥农业专家的作用,农机与农艺结合,形成合力,推动工作开展。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把发展保护性耕作列入政府主要议事日程,纳入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划,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二是完善发展规划。各地结合实际,完善保护性耕作发展规划,明确本地发展保护性耕作的目标任务、建设重点、主要措施、保障机制。通过制订规划争取各方支持,通过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引导。借鉴其它地方的经验,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目前,全省30个省级以上项目县都完善了规划并按步骤组织实施。三是加大投入力度。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加大实施保护性耕作投入力度。投入1100万元,在全省巩固建立30个保护性耕作示范县。充分利用现有的购机补贴政策以及相关项目资金,引导扶持农民购置先进适用的保护性耕作机具。发挥中央、地方、企业、农民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四是加强指导服务。通过培训,使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人员掌握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学会技术推广方法。使农民学会操作机具,掌握技术要领。技术指导人员要进村入户到田,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发挥专家作用,深入一线,及时解决问题。发挥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各媒体优势,提高宣传效果,营造好的舆论氛围。五是规范项目管理。按照《辽宁省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要点》、《辽宁省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规范》及《辽宁省保护性耕作项目检查考评办法》等要求加强管理。认真总结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经验,完善保护性耕作项目管理办法。完善鼓励政策和激励机制,加大了对保护性耕作项目的监管力度。
【篇3】保护性耕作工作总结
保护性耕作技术工作总结
保护性耕作技术工作总结
我县从#年开始进行保护性耕作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二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省、市局的正确领导下,经过##系统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共推广各类保护性耕作机具#台,完成保护性耕作面积#亩,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属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全县区域面积#平方公里,##万亩耕地,#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为一年两茬轮作地区,主要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其中小麦种植面积#万亩,玉米种植面积#万亩。
#县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县境南及西**为浅山、丘**区,中北部地区为平原,春旱多风、夏炎多雨、秋凉晴爽、冬寒干燥。从我县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发展实际来看,主要存在着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县从##年开始在##村进行保护性耕作的试验示范工作,局长##同志对保护性耕作非常重视,多次召开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制订搞好保护性耕作的具体措施和意见,并把保护性耕作作为目标管理的内容,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通过二年来的实施,全县保护性耕作面积已达到##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情况
我县自##年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以来,严格按照《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规范》、《农业部关于大力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意见》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完成了预期的各项实施目标。
1、应用模式和技术路线
根据我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示范效果,我县普遍采用的技术模式为:机械收获玉米同时机械粉碎还田→小麦免耕施肥播种→小麦田间管理→机收小麦→机械深松→玉米免耕施肥覆盖播种→玉米田间管理→机械收获玉米同时机械粉碎秸秆还田。
2、资金投入
##年以来,我县保护性耕作技术共投入资金#万元,其中:市、县两级财政投入资金#万元,农民自筹资金#万元。
3、机具投入
我县共投入各类保护性耕作机具#台,其中免耕播种机#台,秸秆还田机#台,其它机具#台。
4、实施面积
我县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亩。
5、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我县分别在#个乡示范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应用面积#亩。据统计我县小麦免耕播种机平均每台季作业量达#亩,机手单台总收入近万元。玉米免耕播种机单机季作业量#亩,单台总收入#元。
社会效益:一是增强了农民科学种田的意识;
二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农机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生态效益:保护性耕作把农作物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减少水土流失,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做法和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立组织
为扎实推进我县的保护性耕作,县##局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局属各职能部门参加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项目领导小组,使项目涉及的各单位进一步明确职责和工作目标,为项目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2、大力宣传,营造氛围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农业耕作制度的一场革命,大部分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认识不足,持怀疑态度。为了更好地推广该项耕作技术,我们编印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宣传资料#余份,出动宣传车#余台次到乡、村田间地头进行宣传,同时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活动,并召开现场会N次,到会人员#余人。通过现场演示,将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到基层,使农民认识到保护性耕作技术既省钱、省力,又高产、稳产。
3、因地制宜,科学选型
为给农民提供可靠的机具,我们结合我县农业地理条件和土壤类型的特点,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2BMSF-10/5、2BMSF-12/6型免耕施肥播种机,#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2BMF-2/7、2BMF-3/9型免耕施肥播种机,#播种机厂生产的2BFY-4玉米免耕播种机作为主打机型,积极与厂商联系,保证充足货源,确保机具性能和作业质量。
4、技术指导,跟踪服务
“三夏”、“三秋”作业期间,我们与厂家人员共同组成技术服务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对所有保护性耕作机械进行逐台调试,为所有机手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维修服务,确保机具以良好的技术状态进行作业。同时开通技术咨询热线,项目实施中,共接受咨询#余次,解决技术难题150余次。同时我们与农技、植保、土肥等部门共同组成技术检测小组,适期到项目区察看苗情,检测数据,并做好对比记录,对推广的保护性耕作机具逐机建立技术档案,对保护性耕作对比试验地块也同时建立了档案,为项目实施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
5、积极开展试验示范工作
根据土壤特性,村两委的组织能力,集体经济实力和机械条件等因素,我们确定##村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试验示范点,示范对比面积#亩。我们积极做好试验示范数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到数据真实可靠,资料整理要全面规范,图片清晰,对比性强。通过传统种植和保护性耕作种植在同等地块对比,小麦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技术相比减少生产作业工序2-3道,平均每亩节省农机作业费用20-30元,进一步调动农民使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积极性。
6、加大购机补贴力度,鼓励农民购机
为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的购机积极性,我们加大了购机补贴力度,对每台免耕施肥播种机补贴#元,玉米免耕播种机补贴#元,秸秆还田机补贴#元,优惠激励政策的推行,极大地激发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共新增各类保持性耕作机具#台。其中免耕施肥播种机#台,玉米免耕播种机#台,秸秆还田机#台,其它机具#台。
四、存在问题
1、小地块与大型农机作业不相适应。由于农村仍是以一家一户经营土地,不利于大型机械的统一作业,影响作业效率,降低机手收益,机手购机热情不高,持观望态度的多。
2、免耕施肥播种机榨行行距太小,建议生产厂家从设计上加以改进。
五、今后打算
尽管我们在项目实施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缺乏经验,虽然投入了不少精力,但还距项目要求有不少差距。#年,我们将加大宣传力度,精心组织、严密实施、科学管理,力争新增试验示范点4个,计划新增示范面积1万亩,推广各类机具#余台,逐步使我县的保护性耕作得到大面积推广和应用,为我县的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4】保护性耕作工作总结
第七篇 节约、集约型农业技术示范五、保护性耕作与技术集成推广
概述: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在人们不断遭受“黑风暴”袭击和严重水土流失的危害教训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旱地耕作技术,是以机械化为手段,按照农艺要求,采取少耕、免耕,用秸秆和残茬覆盖保护土壤、培肥地力,利用深松技术提高土壤渗水和保水能力,防治水土流失和沙尘暴,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农机与农艺、良种与精播,平衡施肥与肥料深耕、除草与地膜覆盖等技术要素的集成与创新,其综合效果是人工操作所不能达到的,表现出更为明显的技术优势,尤其适宜北方旱作农业。
主要技术模式及实施程序有:
(1)小麦-玉米两茬平作区技术模式 该模式下农业种植制度以小麦-玉米两茬作物连作为主,其农业生产特点是小麦和玉米连作,土地负荷重,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短缺。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应以增加纳蓄雨水能力、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肥力为主要目标,结合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免耕少耕播种、秸秆覆盖、深松等多种技术措施。
技术模式示意图:
病虫害化学防治
(2) 棉花一年一熟区技术模式
该模式下农业种植制度以棉花一茬作物为主,其农业生产特点是棉花连年种植,重茬现象严重,病虫害防治困难,农事活动繁琐,费工费力,农药化肥消耗量大。因此,该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以简化农事活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壤肥力、节约农药化肥用量为主要目标,技术措施以覆盖、少免耕播种为重点。
杂草控制秸秆处理
病虫害化学防治
深松或少耕
施肥精量播种冬小麦
麦收
秸秆处理
免耕施肥精量播种玉米
化学除草
小麦春季的优化管理
技术模式示意图:
洇地造墒
病虫害化学防治
技术要点介绍:
1、保护性耕作主要技术内容有哪些?
保护性耕作主要包括四项技术内容:一是秸秆覆盖技术;
二是免耕、少耕施肥播种技术;
三是杂草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四是深松技术。
2、什么是秸秆覆盖技术?
秸秆覆盖技术是指作物收获将其30%以上的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在培肥地力的同时,用秸秆盖土,根茬固土,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水利用率。因此,应尽可能多地把秸秆保留在地表,且在进行整地、播种和除草等作业时要尽可能少地破坏覆盖。秸秆过长或覆盖量过多可能造成播种机堵塞,秸秆堆积或地表不平又可能影响播种质量,因此,应重视秸秆粉碎并做到撒施均匀,以及平整土地等作业。
3、什么是免耕、少耕施肥播种技术?
与传统耕作不同,保护性耕作的种子和肥料要播施到覆有秸秆的田块,故必须使用专用的免耕播种机。有无合适的免耕播种机是能否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关键。免耕播种是作物收获后未经任何耕作直接播种;
少耕播种是指播前进行了耙地、松地或平地等表土作业,再用免耕播种机进行施肥和播种。
4、什么是杂草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杂草和病虫相对容易生长,必须随时观察,发现问题后及时处理。在北方旱区由于低温和干旱,近几年连续观察尚未发现严重的病虫草害。一般1 a喷1次除草剂、机械或人工锄草1次即可;
病虫害防治主要靠农药拌种,有病虫害出现时喷施杀虫剂。一年两熟地区由于土壤水分好、地温较高,病虫草害的发生相对严重一些。
5、什么是深松技术?
保护性耕作主要靠作物根系和蚯蚓等生物松土,但由于作业时机具及人畜会简化管理
收获
秸秆处理
深松或免耕
免耕施肥联合播种机精(少)量播种棉花
对地面压实,因此有些土壤还是有必要进行疏松的,但不必每年深松。可根据具体情况,2~3 a松1次。新采用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可能有犁底层,应先进行1次深松,以打破该犁底层。由于深松是在地表有秸秆覆盖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要求深松机械具有较强的防堵能力。
6、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有哪些好处? (1)经济效益显著:
①减少作业工序,降低生产成本。每亩可节省农机作业费40~60元。②由于具有明显的节水抗旱作用,每亩节省水费开支20~60元(各地浇水费用不等)。
③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用工投入,可节省用工费用60~120元/亩。④小麦增产增收每亩100-300元。⑤实施保护性耕作延长了农作物生长的时间,传统耕作需耕地、施肥、播种、喷药、覆膜、追肥等多道工序,而保护性耕作是用机器将上述工序一次完成,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并减少了农时消耗。还可增加作物生长期积温,提高复种指数或选用生产潜力大,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可较大幅度提高全年产量,增加收入。在玉米品种的选择上可以选用生长期长的优质高产品种。据农业专家测定,玉米生长期延长7 d左右,可使玉米增产7%~10%。
(2)生产资源利用率得到保护和提高:
①集聚雨雪,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减少蒸发、节省灌溉水;保护和节省了水资源。②减少机械耕作对土壤的破坏,抑制风蚀、水蚀,减轻土壤流失,保护了土地资源。③化肥集中深施,充分利用肥料资源。④秸秆残茬还田,有效地保护和增强了土壤生物和微生物群落,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培肥地力,减少化肥用量,还可持续高产。
(3)保护生态环境:
①以最少的土壤耕作工序完成播种施肥和秸秆残茬的覆盖、还田,保护土壤,减轻和抑制沙尘暴。②免耕播种使秸秆还田,秸秆有了出路也就可以根治焚烧秸秆,避免了对大气的污染。③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使地越种越肥,可逐步减少化肥用量,提高农作物产品品质,可减轻地下水资源的污染。
7、小麦保护性耕作及集成有哪些技术要点?
小麦机械联合收获(留茬高度20~30cm),农户及时清理麦茬浮草达到无明显堆积现象后,采用2BFM系列免耕播种机或2BYQFH气吸式免耕播种机播种玉米
(播种深度全部达到3.5~5cm)采用玉米免耕播种施肥机,施肥、播种一次完成;
玉米生长期进行化学除草、治虫、防病及时灌水,玉米收获时采用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或人工摘穗后进行秸秆粉碎还田(秸秆粉碎长度在3~6cm);
采用条带免耕播种机播种小麦(浅旋深度为5~8cm,播种深度3.5~4.5cm),小麦生长期进行了化学除草、治虫、防病和灌水等管理;
小麦联合收获。
8、小麦免耕播种深度是多少?
小麦免耕播种开沟深度一般保证沟底与原平面10cm,播种深度2~4cm左右,过深、过浅都将直接影响小麦出苗率和培育壮苗造成减产。
9、小麦免耕种子有什么要求?
要选用晾晒、包衣、净度在98%以上、纯度不低于97%,发芽率95%以上的种子。
10、小麦免耕种子如何确定播种量?
实行小麦机械化免耕播种,其播种量较常规播种高10%。一般河北南部地区在10月5日~12日适宜播期内:师栾02-1播量10kg/亩;
石新828、科农199、邯7086、冀5265等品种播量12.5kg/亩。超过适宜播期以后每晚播一天要每亩增加播量0.5kg。行距、播深要符合农艺要求,应大小行,播深3~4cm,沟深至地面5~7cm,籽粒要均匀,不断垄拥堆,种床上无秸秆,覆土紧实,无断垄露种或透气,麦垄要镇压,以防透风或透气,麦垄要镇压,以防透风散墒。
11、小麦免耕播种墒情有什么要求?
要设法使土壤水分保持在60%~80%,适时播种,如水分不足可提前洇地造墒。严禁欠墒播种浇蒙头水。
12、小麦免耕播种时间如何确定?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要求从播种到入冬要有500~600℃的活动积温,单株分蘖3~5个,壮苗叶龄达到4~5片。邯郸地区小麦适宜播种期在10月5日~12日。
13、小麦免耕播种如何确定施肥量?
施用复合肥或复混肥,一般亩产400~500kg左右的,可亩施40~50kg,随免耕播下,肥位要处于种子侧深4~6cm,不可撒于地表混施,或和种子一起混施。
14、玉米秸秆还田的要求有那些?
保护性耕作对秸秆覆盖量一般要求每亩200kg左右为宜,应将秸秆、根茬尽量粉碎细一些,一般要用玉米秸秆还田机粉碎两遍,以3~6cm长的短节为宜均匀铺撒在地表,以免秸秆过长土压不实,影响作物出苗与生长。还田后浇水造墒,或在小麦播种后立即浇蒙头水。如果土壤墒情较好不需要浇水造墒,要将粉碎的玉米秸秆深翻或旋耕后多遍镇压,小麦播种后再镇压,以保证小麦出苗后根系正常生长,提高抗旱能力。
15、为什么玉米秸秆还田要补施氮肥?
因为土壤微生物在分解作物秸秆时,需要一定的氮素,出现与作物幼苗争夺土壤中速效氮的现象。所以,要按每100kg秸秆加10kg碳酸氢铵的比例进行补施,这样,可以避免苗期缺氮发黄。
16、为什么玉米秸秆还田地一定要足墒播种?
秸秆还田后,由于秸秆本身吸水和微生物分解吸水,会降低土 壤含水量,因此,要及时浇水,以促使秸秆与土壤紧密接触,要防 止架空。
17、玉米播量如何确定?
春玉米一般播种量为1.5~2kg/亩;
夏玉米一般播种量为1.5~2.5kg/亩;
半精密播种单双籽率=90%。
18、玉米播种深度是多少?
玉米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3~5cm,沙土和干旱地区播种深度应适当增加1~2cm。
19、棉花保护性耕作及技术集成有哪些技术要点?
要购买符合质量标准的合格种子,最好是包衣种子,播种质量要做到,铺摸平整,压好膜边、破膜处,连续三穴不允许有空穴,总空穴率要保证在5%以下,播距采用等行密植法,肥料使用涂层缓释一次配方肥。
20、棉花种子如何处理?
播前晒种2~3天,或者使用55℃温水温汤浸种30分钟等种子处理措施,可以提高棉种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杀灭部分种子所带病菌,减轻病害发生,增强棉花苗期抗病虫能力。
21、棉花播期如何确定?
有育苗移栽条件的采用营养钵育苗或工厂化穴盘育苗,20cm土层地温达到14℃并很快上升到16℃时开始播种。河北省南部地区一般在4月中旬育苗,4月下旬5月上旬移栽,没有育苗移栽条件的采用地膜覆盖点播或机械化精播,于4月下旬播种。
22、棉花播种深度及播量是多少?
棉花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2~3cm。北方肥力较高的播量2000株/亩、一般肥力2500株/亩、肥力较差的3000株/亩左右,一般根据品种特性、整枝方式及当地种植习惯而定。
23、棉花播种如何确定施肥量?
亩底施优质有机肥4000~5000kg,磷酸二铵40kg,硫酸钾20~30kg或高效复合肥50kg,饼肥50kg左右。
24、实行免耕播种后农艺措施上有什么特殊要求? (1)肥料
底施的化肥必须是高浓度粒状复合肥或复混肥。氮、磷、钾有效含量需在40%以上。对小麦来说,要选择突出磷肥的复合肥或复混肥,亩用量40~50kg;
玉米要选择突出氮肥的复合肥或复混肥,亩用量40~50kg;
棉花要选择突出磷钾肥的复合肥或复混肥,亩用量50kg。
(2)播种量
为确保基本苗,采用免耕播种时应比同期常规播种亩播量增加1~1.5公斤/亩。
(3)播种质量
由于地表不平整、覆盖物分布不均等原因,有可能出现播种深浅不一,种子分布不均,甚至缺苗断垄等问题。必须注意从改进播种机性能,改善地表状态两方面来解决播种质量问题。
(4)播种深度
要求机手严格控制播深。
(5)种子质量
免耕播种,要特别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在播种时就要加强,所以强调种衣剂
拌种,即免耕播种强调使用包衣种子。
(6)浇水
小麦免耕播种由于容易造成镇压不实,建议浇冻水。在习惯小畦横浇的地区,浇水可改成顺浇形式。如地块太大可用“小白龙”水带打截浇。尽量减少横畦背。
25、如何选择和使用化学除草剂?
除草剂的机型主要有乳剂、颗粒剂和微粒剂,施用化学除草剂的时间可在播种前或播后出苗前,也可在出苗后作物生长的初期和后期。除草剂在播前或出苗前施入土壤中,早期控制杂草。播前施用除草剂通常是将除草剂混入土中,播后出苗前施除草剂一般是和播种作业结合进行将除草剂施于土壤表面,利用联合播种机将播种、除草等工序一次完成。或于作物出苗后在其生长过程中,将除草剂喷洒于杂草上。
26、作物病虫害化学防治如何计算施药量?
施药量(ml/hm2)=[流量器流率(ml/s)/步行速度(m/s)×有效喷幅(m)×10000] 27、保护性耕作施药有什么技术要求?
为了能充分发挥化学药品的有效作用并尽量防止可能产生的危害,必须做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药品,使用先进可靠的施药机具,采用安全合理的施药方法。主要包括:①根据以往地块杂草病虫的情况,合理配方,适时喷药;
②药剂搅拌均匀,漏喷重喷率=5%;
③作业前注意天气变化,注意风向;
④及时检查,防止喷头、管道堵漏。
28、农机机手的责任有哪些?
机播手要培训上岗,机手要按“机具播种操作规程”保养好、调试好机具,播前调试好播种机的播距、播量,下种空穴率等。作业时掌握好行走速度,注意随时检查机具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一定要确保播种质量。
参考文献:
①张文生.邯郸高效农业实用技术[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3,79-81 ②邯郸市农业局.邯郸市农业“4123”双增工程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135-136 ③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29-134 ④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8
【篇5】保护性耕作工作总结
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要点(试行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生产及牧草的种植。
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必须坚持因地制宜,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坚持试验示范与辐射推广相结合,积极引导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了保证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的规范化,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技术实施规范,特制定技术实施要点。
一、主要技术内容
保护性耕作主要包括四项技术内容:一是改革铧式犁翻耕土壤的传统耕作方式,实行免耕或少耕。免耕就是除播种之外不进行任何耕作。少耕包括深松与表土耕作,深松即疏松深层土壤,基本上不破坏土壤结构和地面植被,可提高天然降雨入渗率,增加土壤含水量;
二是将30%以上的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在培肥地力的同时,用秸秆盖土,根茬固土,保护土壤,减少风蚀、水蚀和水分无效蒸发,提高天然降雨利用率;
三是采用免耕播种,在有残茬覆盖的地表实现开沟、播种、施肥、施药、覆土镇压复式作业,简化工序,
减少机械进地次数,降低成本;
四是改翻耕控制杂草为喷洒除草剂或机械表土作业控制杂草。
(一)秸秆覆盖技术 1、秸秆粉碎还田覆盖。
(1)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覆盖。适合玉米产量较高的地区,如秸秆量过大或地表不平时,粉碎还田后可以用圆盘耙进行表土作业;
春季地温太低时,可采用浅松作业。还田方式可采用联合收割机自带粉碎装臵和秸秆粉碎机作业两种。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具作业要求以达到免耕播种作业要求为准。
(2)小麦秸秆粉碎还田覆盖。适合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土地又比较肥沃、疏松的地区。地表不平或杂草较多时可用浅松作业,秸秆太长时可用粉碎机或旋耕机浅旋作业。还田方式可采用联合收割机自带粉碎装臵和秸秆粉碎机作业两种。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机具作业要求以达到免耕播种作业要求为准。
2、整秆还田覆盖。
(1)玉米整秆还田覆盖。适合冬季风大的地区,人工收获玉米后对秸秆不做处理,秸秆直立在地里,以免秸秆被风吹走;
播种时将秸秆按播种机行走方向撞倒,或用人工踩倒。
(2)小麦整秆还田覆盖。适合机械化水平低,用割晒机或人工收获的地区。麦秆运出脱粒、土地进行深松、再覆
盖脱粒后的整秸秆。
3、留茬覆盖。
在风蚀严重及以防治风蚀为主,且农作物秸秆需要综合利用的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可采用机械收获时留高茬+免耕播种作业、机械收获时留高茬+粉碎浅旋播种复式作业两种处理方法。留高茬即是在农作物成熟后,用联合收获机或割晒机收割作物籽穗和秸秆,割茬高度控制在玉米至少20cm,小麦至少15cm,残茬留在地表不做处理,播种时用免耕播种机进行作业。
(二)免耕、少耕播种技术。免耕播种:用免耕播种机一次完成破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和镇压作业;
少耕播种:经必要的地表作业(耙地、浅松)进行播种。作业要求:
1、玉米免耕播种作业。
(1)播种量:春玉米一般亩播种量为1.5—2kg;
夏玉米一般亩播种量1.5—2.5kg;
半精密播种单双籽率≥90%;
(2)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3—5cm,沙土和干旱地区播种深度应适当增加1—2cm;
(3)施肥深度:一般为8—10cm(种肥分施),即在种子下方4—5cm;
2、小麦免耕播种作业。
(1)播种量:冬小麦亩播种量应视具体情况来定,一般水浇地3—10kg、旱地12—15kg;
春小麦一般亩播种量为
18—20kg;
(2)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一般在2—4cm,落籽均匀,覆盖严密。
3、选择优良品种,并对种子进行精选处理。要求种子的净度不低于98%,纯度不低于97%,发芽率达95%以上。播前应适时对所用种子进行药剂拌种或浸种处理。
(三)杂草、病虫害控制和防治技术。防治病虫草害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使覆盖田块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免受病虫草害的影响,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目前主要用化学药品防治病虫草害的发生,也可结合浅松和耙地等作业进行机械除草。
1、病虫草害防治的要求。为了能充分发挥化学药品的有效作用并尽量防止可能产生的危害,必须做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药品,使用先进可靠的施药机具,采用安全合理的施药方法。
2、化学除草剂的选择和使用。除草剂的剂型主要有乳剂、颗粒剂和微粒剂,施用化学除草剂的时间可在播种前或播后出苗前,也可在出苗后作物生长的初期和后期。除草剂在播前或出苗前施入土壤中,早期控制杂草。播前施用除草剂通常是将除草剂混入土中,施除草剂和松土混合可联合作业。也可在施药后用松土部件进行松土配合。播后出苗前施除草剂,一般是和播种作业结合进行,施除草剂的装臵位于
播种机之后将除草剂施于土壤表面。作物出苗后在它的生长过程中,可将除草剂喷洒在杂草上,苗期的杂草也可以结合间苗,人工拔除。
3、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依靠化学药品防治病、虫、鸟、兽和霜冻对植物的危害。一是对作业田块病虫害情况做好预测;
二是对种子要进行包衣或拌药处理;
三是根据苗期作物生长情况进行药物喷洒。施药量的计算公式:施药量(mL/hm2)=[流量器流率(mL/s)]/[步行速度(m/s)×有效喷幅(m×10000];
4、施药的技术要求:①根据以往地块杂草病虫的情况,合理配方,适时打药;
②药剂搅拌均匀,漏喷重喷率≤5%;
③作业前注意天气变化,注意风向;
④及时检查,防止喷头、管道堵漏。
5、植保机具的选用:结合农村实际以小型为主,可选用喷雾、喷粉机具和超低量喷雾机具。
(四)深松技术。深松的主要作用是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强降水入渗速度和数量;
作业后耕层土壤不乱,动土量小,减少了由于翻耕后裸露的土壤水分蒸发损失。深松方式可选用局部深松或全方位深松。
1、局部深松。选用单柱式深松机,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土壤条件进行相应的深松作业。主要技术要求是:
(1)适耕条件。土壤含水量在15%-22%;
(2)作业要求。宽行作物(玉米)深松间隔:40- 80cm,最好与当地玉米种植行距相同;
深松深度:23—30cm;
深松时间:播前或苗期进行,苗期作业应尽早进行,玉米不应晚于5叶期;
密植作物(小麦)也可以局部深松,但为了保证密植作物株深均匀,应在松后进行耙地等表土作业,或采用带翼深松机进行下层间隔深松,表层全面深松,密植作物(小麦)深松间隔:40- 60cm;
深松深度:23—30cm;
深松时间:播前进行
(3)配套措施。条件适宜地区在作业中应加施底肥,天气过于干旱时,可进行造墒;
(4)作业周期。
根据土壤条件和机具进地密度,一般2—4年深松一次;
(5)机具要求。一般机具为凿形铲式,密植作物地区可采用带翼形铲的深松机。
2、全面深松。选用倒V型全方位深松机根据不同的作物、不同土壤条件进行相应的深松作业。主要技术要求是:
(1)适耕条件。土壤含水量在15%-22%;
(2)作业要求。深松深度:35—50cm;
深松时间:在播前秸秆处理后作业;
作业中松深一致,并不得有重复或漏松现象;
(3)配套措施。天气过于干旱时,可进行造墒;
(4)作业周期。根据土壤条件和机具进地强度,一般2
—4年深松一次。
二、主要技术模式。
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点地区在风蚀最严重的“三北”地区的北部种植区。根据季风、降雨等气候特点和地理条件,以及农田土壤类型和种植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并考虑对环京津地区治理沙尘暴的影响,以鄂尔多斯台地的毛乌素沙地西缘为界,将保护性耕作重点建设区分为“环京津区保护性耕作带”和“西北源头区保护性耕作带”。其技术模式分为:
(一)环京津区保护性耕作带主要技术模式
主要包括黄土高原一年一熟区、东北冷凉风沙区、农牧交错区和华北两茬平作区四种类型:
1、黄土高原一年一熟区。特点是干旱和水土流失(水蚀)严重,种植制度以小麦或玉米一茬作物为主(有的地方接种豆类等小秋作物)。保护性耕作模式以防治水土流失、增加土壤含水量和提高土壤肥力为主要目标,技术措施以覆盖、少免耕播种为重点。小麦或玉米收获后,实行免耕不犁翻,进行深松(秋作物接茬整地时进行);
小麦或玉米收获后土地休闲的地块,地表覆盖秸秆,实现农田覆盖越冬;
小麦或玉米收获后接种小秋作物的地块,秋收后实行免耕,保留小秋作物根茬、秸秆覆盖地表越冬。翌年春播时,使用专用的免耕播种机,在有覆盖的茬地直接进行施肥、播种、镇
压联合作业。
2、东北冷凉风沙区。特点是无霜期短,冬春寒冷风大,水土流失(风蚀)和春旱严重。种植作物以一茬玉米为主。保护性耕作模式以增加土壤含水量、抵御春旱和控制风蚀为主要目标,技术措施以免耕、覆盖、少耕播种为重点。秋收后不犁地,实行完全的免耕(传统习惯是耕、耙等多道工序的精细秋整地);
高留茬覆盖,即保留玉米高茬(20—50厘米)、茬间覆盖大尺寸秸秆,实现护土越冬。春播前,实行旋耕灭茬起垄少耕法整地,再使用行走式“坐水种”播种机进行补水、施肥、播种、镇压联合作业。
3、农牧交错区。特点与东北冷凉风沙区相似,冬季气温低,春季干旱风大,土地瘠薄,风蚀沙化严重。作物种植以一茬小杂粮、玉米为主。保护性耕作模式以防止土壤沙化、提高土地抗旱能力和肥力、抵御春旱为主要目标,技术措施以免耕、留茬覆盖、免耕播种为重点。对区域内退化草场,可进行深松改土、免耕补播,增加植被覆盖度。
4、华北两茬平作区。特点是小麦、玉米连作,土地负荷重,地下水位沉降,水资源短缺。保护性耕作模式以增加纳蓄雨水能力,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肥力为主要目标,综合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免耕、少耕、覆盖、免耕播种等多种技术措施。实施程序是:麦收→留茬秸秆粉碎覆盖地表→深松或少耕(少耕主要结合秸秆处理进行)→免耕施肥联合播
种机精少量播种玉米→玉米收获→粉碎秸秆根茬覆盖地表→免耕施肥联合播种机精量播种冬小麦→粉碎的玉米秸秆和冬小麦覆盖农田越冬。
(二)西部源头区保护性耕作带主要技术模式 本区大部为一年一熟的农牧交错区和灌区,种植制度以春小麦或玉米一茬作物为主(有的地方接种小秋作物)。区内干旱少雨、风沙严重、土壤瘠薄。针对这些特点,采用保护性耕作的目标是防风固土、增加土壤含水率、提高土壤肥力。实施以少免耕、地表覆盖、免耕播种为重点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少免耕”——春小麦或玉米收获后,实行免耕不犁翻,深松(不必每年深松,且主要是在灌区结合小秋作物接茬整地时进行);
“覆盖”——小麦或玉米收获后土地休闲的地块,地表覆盖秸秆,实现农田覆盖越冬,小麦或玉米收获后接种小秋作物的地块,秋收后实行免耕,保留小秋作物高茬和秸秆覆盖地表越冬;
“免耕播种”——翌年春播时,使用专用的免耕播种机,在有覆盖的茬地直接进行施肥播种镇压联合作业。
三、制定机械化技术工艺体系的原则
保护性耕作工艺体系的制订要以实现抗旱增收和保水保土为目标,以秸秆根茬覆盖、免耕播种为核心。重点应考虑以下几条原则:
(一)作物收获后留根茬及秸秆还田覆盖。以根茬固土,
秸秆覆盖减少风蚀和土壤水份的蒸发,是保护性耕作的核心。因此,在试点示范过程中,各种作物生产的机械化作业工艺、规范的制订,必须以留根茬及秸秆还田覆盖为基础。
(二)减少对土壤耕翻作业。利用适用的免耕播种机在留根茬和秸秆覆盖的农田进行免耕播种,是实现保护性耕作核心技术的关键手段。因此,选择先进适用的免耕播种机具是保护性技术示范推广的最重要一环。
(三)控制杂草及病虫害。生产作业工艺要根据当地病虫草害发生的时节等情况,播种前种子药剂拌种处理、出苗期喷洒除草剂、出苗后期机械或人工锄草等综合考虑。
(四)在保证播种质量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减少机械作业。要根据秸秆覆盖量和表土状况确定是否采用辅助作业措施(耙地、浅松)进行表土处理。
(五)为尽可能减少机械作业,播种时尽可能采用复式作业机具。
(六)必须进行表土浅旋作业时,一般在播种作业前进行,以防止过早作业引起大的失墒和风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