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影响下乡土小说

时间:2022-05-29 11:30:03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鲁迅影响下乡土小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鲁迅影响下乡土小说

鲁迅影响下的乡土小说2篇

鲁迅影响下的乡土小说篇1

乡土小说

1、对乡土小说的认识

“乡土小说”被认为是五四文学革命以后兴起的一个最早的现实主义小说流派。它大约形成于二十年代中期,成员以文学研究会作家为主,也包括语丝社、未名社的一部分青年作家,主要代表有潘训、许杰、许钦文、鲁彦、彭家煌、台静农、蹇先艾、王任叔、黎锦明等。

对这一流派的认识和评析是从鲁迅开始的,鲁迅在193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ž小说二集ž导言》中,分析蹇先艾、许钦文、鲁彦、台静农等作家的作品时,用了“乡土文学”一词,以后这一术语就被用来概括乡土小说流派的创作特色。

2、乡土小说兴起的原因: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尝试,文学现实主义已经不能再满足于主观性很高的“问题小说”,它必须在作家们所熟悉的生活题材上扎根,而当时青年作家比较熟悉又比较扎实的生活题材,是乡土题材。这种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决定了乡土写实小说必然会趁时运而崛起。

鲁迅小说的示范与影响。许多理论家的倡导。

3、乡土小说的主要特征:

作家们都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故乡的风习,对愚昧、落后进行尖锐的讽刺和批判。

作家们往往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绪描绘生活于苦难中而又麻木、愚昧的故乡人,同情与批判、讽刺与哀怜相互交织,形成了喜剧与悲剧相交融的美学风格。

在批判的描绘故乡的愚昧习俗、麻木的人性和凄凉人生时,作家们仍抑制不住对故乡的眷恋,而这眷恋又往往与某种失落感相交织,因而使小说大都具有忧郁的抒情调子。

4、乡土小说的贡献:

突破了“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主要写知识青年的狭小范围,第一次提供了中国农村宗法形态和半殖民地形态的题材宽广、真实而多彩的生活画面,成为了解当时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方面状况的最宝贵的形象史料,具有不可替代的认识价值。

影响和吸引了一大批新作家将关注的目光转向农村和农民,从而使新文学和社会生活联系得更为密切,也更贴近现实土壤。

自觉地开拓了风俗民情这个前所未有的小说审美领域,促进了新文学民族风格的形成,其中的圆熟之作具有意境美。

最大限度地打破了全知叙述角度,作家隐退,让画面和细节直接在读者面前显现,语言的个性化程度和地方色彩也都大大增强。

三、浪漫抒情小说

1、创造社的成立及其文学主张

2、浪漫抒情小说的兴起及其特征

“自叙传”抒情小说又叫“自我小说”。作品中大都有一个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但作者并不着意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和以深刻的思想教育读者,而是直接抒发主人公的强烈感情去打动读者。

在中国现代小说领域中,将“表现自我”的主观抒情倾向推至极端的,是创造社的作家郁达夫。

浪漫抒情小说兴起的原因:

①要求个性解放而又遭到社会压抑的年轻人,不能自禁地交要通过文学来表达其内心的激情。

②浪漫主义等西方文学思潮和日本“私小说”的影响。

浪漫抒情小说的特点:

①以自我作为艺术构思的中心。

②侧重表现情绪、感受、心境。

③抒情性和散文化倾向。

鲁迅影响下的乡土小说篇2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透过《祝福》看鲁迅的乡土情怀

1、教学目标:

1.了解“我”作为线索人物的作用;

2.学会分析社会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关系;

3.感悟体会鲁迅的眷恋与批判相伴的复杂乡土情怀与家国之思。

2、教学重难点:

1.分析社会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关系;

2.鲁迅眷恋与批判相伴的复杂乡土情怀与家国之思;

3.鲁迅沉重的文化批判。

三、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法;

2.小组合作讨论法;

3.以问导问引导法;

4.教师点拨法。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人们的心中都有一种对江南水乡的向往。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扁舟一叶入梦来”的江南水乡。

通过以上导入,播放音乐并朗诵“淡淡疏离的薄烟笼罩在小镇的上空,那白墙黑瓦的简朴楼房,就像未经装束的少女,婷婷窈窕,立在河畔。淡墨色的天空与一座座参差的石拱小桥晕染在一起,泛着丝丝涟漪的河水轻轻荡漾着。一只带有忧伤的乌篷船,漫无目的地漂在河面,模糊了,就像一滴墨迹渐渐渗透宣纸一般,所有一切都在融合,变得模糊,只剩下满目的淡墨色。这便是江南,风姿清丽的江南。”

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我们今天将跟随祝福中的“我”走进近百年前的江南小镇——鲁镇,开始新的旅行。

(2)“我”的作用:

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导游——《祝福》中的“我”。此处非本堂课重点,直接给出介绍:“我”:启蒙主义知识分子,是一场悲剧的参与者与见证者。

(3)鲁镇环境描写

现在我们跟随小说中的“我”来到鲁镇,同学们先去了解这个小镇的环境。给同学们三分钟的时间回顾小说并思考:“看到了怎样的环境?”,提示: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学生回答之后明确:

自然环境:四次雪的描写;

社会环境:三次“祝福”的描写:

(4)典型环境之下的典型人物

1.“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生活着哪些人?他们有什么特点?”

通过以上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回答之后明确:

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人:A.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礼教维护者;
B.祥林嫂、柳妈、婆婆、小叔子、镇上其他人,他们都是小人物,是被压迫者,他们麻木、愚昧、迷信。(分析文本)

2.这些人里有一个人在祝福中死去,这个人是?——祥林嫂。

那让我们一起来反观祥林嫂的一生,看一下她的命运如何?给同学们一分钟时间思考并回答,回答之后明确:

丧夫——出逃——被迫改嫁——二次丧夫——失子——祝福中死去

祥林嫂的命运的悲惨的。

3.是什么造成了祥林嫂悲剧的命运?给同学们3-5分钟时间讨论并请同学分享讨论成果:

明确:客观:A.宗法制、封建礼教道德、封建迷信;

B.社会的冷漠;

主观:自身的愚昧迷信、不觉醒(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5)鲁迅的乡土情怀

1.我们游览到这儿,小说中的“我”却说:“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他为什么要逃离我们如此向往的江南小镇?

明确:憎恨、愤懑、失望…

2.他究竟爱不爱自己的故乡?既然爱为什么要憎恶并批判它?

明确:爱之深,责之切。希望迷信腐朽的社会风气及冷漠黑暗的旧礼教得以改观,希望愚昧无知,奴性的民众接受新风气,积极反抗,改变现状。所以小说中“我”的乡土情怀是一种眷恋与憎恶相伴的复杂情感。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我”和鲁迅有某种重合,这里的乡土情怀,就是鲁迅的乡土情怀。

3.所以鲁迅的乡土情怀是怎样的呢?

沉重的文化批判下伴随眷恋,充满希望,终究失望,却始终不愿抛却,眷恋与憎恶相伴的复杂情感。

4.其实鲁迅的乡土情怀在他的其他小说里也也展现地淋漓尽致。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故乡》及《社戏》,感受其中的乡土情怀。

明确:乡土有值得留恋的一面,满怀希望地回去,却最终感伤失望,这是一种深沉的历史思考与社会责任感。(结合文本随便提一下)

(6)小结

小说中的“我”眷恋自己的故乡,却被这儿的现状感到憎恶,愤懑,批判宗法制、封建伦理道德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其实这是一种冷静的批判,同时也是一种温情的关怀。他准备离开鲁镇了,我们今天的旅行也该告一段落了。

六、板书设计: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透过《祝福》看鲁迅的乡土情怀

冷静批判

温情关怀

七、作业布置:

阅读沈从文的《边城》、《萧萧》,感受鲁迅与沈从文乡土情结的区别。

推荐访问:鲁迅 乡土 影响 鲁迅影响下乡土小说 鲁迅影响下的乡土小说 论鲁迅对乡土小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