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芦花》音乐特点及演唱【精选推荐】

时间:2022-05-25 18:45:03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歌曲《芦花》音乐特点及演唱【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歌曲《芦花》音乐特点及演唱【精选推荐】

歌曲《芦花》的音乐特点及演唱2篇

【篇1】歌曲《芦花》的音乐特点及演唱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及声乐演唱研究
作者:刘玲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第03期

        摘 要:舒伯特被世人誉为“歌曲之王”,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人们称之为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他的创作为人们留下巨大的音乐财富。本篇论文从其艺术歌曲的特点以及声乐演唱的角度进行探讨。

        关键词:舒伯特 艺术歌曲 特点 声乐演唱

        舒伯特生活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交接期,他的交响乐具有古典主义风格,但是他的艺术歌曲和钢琴作品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舒伯特艺术歌曲是每位声乐学者必唱的歌曲,其具有极度的浪漫主义,他创作的抒情性被李斯特称为“前所未有的最富诗意的音乐家”,他的浪漫主义情怀感染着每一位声乐学者和创作家。本篇论文主要介绍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以及其对声乐演唱的影响。

        一、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

        1.主观情感的极度展现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对艺术形式的充分挖掘,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舒曼、勃拉姆斯、沃尔夫、施特劳斯和马勒等著名乐曲家都沿袭舒伯特的音乐风格。舒伯特短暂的一生中所创造的600多首歌曲,其所选的诗词内容非常广泛,例如表现热爱大自然的《致春天》,表现崇尚艺术和爱情的《致音乐》,表达内心苦闷、凄凉孤独的《幻影》,表现向上帝祷告的《圣母颂》等多方面的内容,极富表现力。

        2.音乐旋律和诗歌的完美结合

        舒伯特艺术歌曲具有很强的浪漫主义色彩,其创作的600多首艺术歌曲被世人传颂,他将音乐和诗歌紧密结合,将艺术歌曲完全融入浪漫主义情怀。他的艺术歌曲都是根据诗歌中蕴含的深刻情感而创作,他将诗歌中蕴含的感情、心理、情绪等变化用新型的音乐形式细腻刻画出来,将诗歌与音乐紧密结合,充分表达出诗歌的内涵与意境。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魅力在于其歌曲如诗歌般丰富多彩,有时像民歌般简单、朴素,有时像诗词般明朗,有时又像诗歌般拥有细腻、激情的情绪波动,其旋律自然、质朴、流畅。

【篇2】歌曲《芦花》的音乐特点及演唱

邓丽君音乐风格及演唱特点分析

众所周知,邓丽君是一位在亚洲地区和全球华人社会极具影响力的台湾歌唱家,她的歌曲在华人社会广泛的知名度和经久不衰的传唱度为其赢得了“十亿个掌声”的美誉。今天,我将就她的音乐风格及演唱特点为大家进行分析。

1.邓丽君独特的清新甜美的音乐风格

人们对邓丽君的较高认可度绝大部分是其音乐创编的风格和舞台风格的表现,我也就这两点对她的音乐风格进行了如下分析。

(1)音乐创编。其一,结合邓丽君的音乐背景和自身风格,制作公司为其选择灌录的国语歌曲中不少是具有明显的中国民谣小调以及地方戏曲风格,例如《小城故事》、《千言万语》、《路边的野花不要采》、《把爱埋藏在心窝》、《郊道》等;
《小城故事》是庄奴作词,汤尼作曲,这首歌曲用一种淡雅平稳的旋律表达了对人生真善美境界的追求与向往,歌曲采用我国五声宫调式,旋律柔和平稳、温暖流畅,结构短小;
邓丽君演唱时音色甜美淳厚、自然而生动,并且时常配穿中国旗袍进行舞台表演,恰如其分,使这首歌成为听众层次最为广泛的经典通俗歌曲。其二,制作团队为邓丽君所选的伴奏编曲也非常适合其轻柔、婉转的演唱特点,并适当加入中国传统乐器音色,如竹笛、古筝、二胡、扬琴等。在中国,邓丽君音乐的制作团队主要由20世纪60年代后最具影响力的台湾新派流行音乐人左宏元(古月)、汤尼、庄奴、林煌坤、刘家昌等组成。其三,走向成熟演艺时期的邓丽君有其专属乐队(以日本电声乐队和港台民族乐队组成)和人声伴唱(和音),在演唱中还聘请了专职舞蹈演员进行伴舞。

(2)舞台风格。邓丽君是20世纪华语歌坛公认的“台风完美”的通俗歌手。通过对其演唱会及现场演出的影象进行分析,笔者将邓丽君的“台风完美”特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作为一位成熟的专业歌手,除了演唱水平之外,她也十分重视完美的舞台表现力和配合歌曲的舞蹈表演。这种载歌载舞的演艺展示了她优秀的艺术表现力,也体现其完美的舞台风格。其二,邓丽君的“台风完美”还表现在演唱前、中、后的即兴衔接和与观众的互动方面。我认为,礼貌和真诚、谦虚和谨慎、热情和动情构成了邓丽君在舞台上给人的总体印象。其三,在舞台服饰上,她的打扮显得简洁大方与得体,使她长久以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与风格——即婉约而大方、真实而幻化,柔美中不失刚毅、细腻中带着大气。

2.邓丽君的演唱特点

除了以上所讲的邓丽君的音乐风格深受大家喜爱外,她独特的演唱特点也是屹立歌坛不倒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将她的演唱特点分为了以下四点进行分析。

(1)声音方面。邓丽君的声音真实且富有特色,她在出道初期时,真声的音色略带“童声”特点,音色虽亮但显得不够圆润,略微“沙哑”。在经历变声期后其真声甜美、柔和、细腻的音色是她70年代后在音色方面的重要特点,也是其争取广大听众的重要条件。

(2)吐字清晰。首先,作为来自大陆北方家庭的台湾外省子女,邓丽君普通话的发音水平非常出色,演唱时的“吐字归音”也十分清晰和完美。发音标准的国语语音优势给了她大量演唱国语歌曲,尤其是具有民歌小调及戏曲韵味的国语通俗作品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在同时代港台歌手中是一个不小的优势。还有,邓丽君能较好的掌握多种别国语言和中国地方方言,如日语、英语、马来语、法语等外语,粤语、闽南语、山东话、上海话等地方方言,这也为她广泛占领各层次、各地区、各语种的听众群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演唱技巧。邓丽君音域平常,不是很宽,但她极其擅长真假声混合的演唱。她的真声演唱自然、亲切、贴近口语的风格,完美的将其假声作为一种修饰声音的方法。这种将真假声结合在一起的“混合声”给听众一种柔和、细腻、略带飘渺的艺术效果。除此之外,邓丽君演唱时音量轻柔,换气时痕迹较轻,整体感觉比较收敛。并且,邓丽君在国语流行歌坛上,率先运用“气声唱法”(一种将声音与气息完美糅合的歌唱技巧)进行演唱,并且演唱时“声音位置”靠前,气息均匀,共鸣较好,也使得她的演唱柔而不虚。邓丽君还运用“泣声”这种演唱手段(即在演唱时掺入一些抽泣、哽咽的处理效果),主要表现在歌曲高潮或歌曲结束句结尾音上的“上扬音处理”(民间称其为“打嗝式”的演唱),这也是其标志性的演唱特点。另外,邓丽君演唱时擅长“颤音”的处理,也是其气息把握较好的重要体现。

(4)音乐素养。邓丽君音准及节奏感极好,能轻松地完成无伴奏的现场清唱(在其各场演唱会中可以得到证明),也能与现场乐队和钢琴伴奏进行完美的配合(邓丽君现场演唱时均为乐队伴奏)。她也十分擅长极为细致的音乐处理(即对作品的二度创作),同时也能最大程度地诠释歌词意境,赢得听众的情感共鸣。邓丽君对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民间歌曲和戏曲的音乐风格把握较为准确,在演唱时经常将中国民间音乐中的跳音、滑音等元素融入其作品中,使其演唱棱角分明、腔调圆润,深入人心。

以上就是我对邓丽君音乐风格及演唱特点的分析。

推荐访问:芦花 演唱 歌曲 歌曲《芦花》音乐特点及演唱 歌曲《芦花》的音乐特点及演唱 歌曲芦花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