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律循(全文)

时间:2022-05-25 18:55:03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脉律循(全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脉律循(全文)

脉律循4篇

脉律循篇1

第1章 经络

1.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太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2.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 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3.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直着,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4.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word/media/image5.gif

5.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

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少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word/media/image6.gif

6.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

其支者,别颊上䪼,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7.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word/media/image7.gif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循;

其直着,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

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

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word/media/image8.gif

8.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

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9.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
word/media/image9.gif

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下循臑内,循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word/media/image10.gif

10.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属三焦。

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䪼;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11.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word/media/image11.gif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䪼,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

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word/media/image12.gif

12.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从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顙,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还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脉律循篇2

在临床中,基本上来个病人

就把手脖伸到诊桌上让中医大夫号脉。

但辩脉是很复杂的,脉学共有27种。

但作为非专业人员,掌握以下10种现象就足够了。

也比较容易理解。

人体的五脏,就是说,左手的寸、关、尺对应人体的心、肝、肾;

右手的寸、关、尺对应人体的肺、脾;

命门从这个角度入手比,沉浮滑容易多了。

号脉时左手寸脉能摸到 代表心脉正常。

摸不到说明心血不足,大多都有心悸接不上气的现象。

左手关脉 正常为不强不弱 太强说明肝气太盛;

太弱也不行大多有胃炎一类的病。

左手尺脉太弱头上不是头晕就头痛或头脑不清醒。

有时分不清就说患者头上有问题。

右手寸脉太弱为肺虚,一般有咳嗽现象,太强也不行;

右手关脉太弱为脾弱,有便溏,腹痛一类的病。

左手关脉弱的话胃炎是跑不掉的。

右手尺脉弱 大多腰痛 身上沉困。

深资中医戏说脉诊

告诉你一个秘密,

教你轻轻松松学中医,自自在在学脉诊,

也许你从这里起步,

开始了你的学习中医的生涯,

成为了一名上好的中医大夫。

一个好的中医大夫就是一座医院。

带着三个手指头可以走遍天下;

这是西医永远也做不到的。

闲话少叙,书回正传:

学习脉诊首先从实用脉诊开始,从习以为常入门。

实用脉诊分:大小,快慢,硬软,浮沉,匀乱,10种。

有人要问了,书上有几十种,你说的才10种,

有否搞错?错不了!

这是脉学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东西,

供大家欣赏,多了繁琐,少了不够,

要明白看下去就知道了

1、脉大小。主管察气。脉大气旺,脉小气虚。

(看,多简便呀!)

2、脉快慢。主管察精,脉快精虚,脉慢精足。

(现在脉慢的人不多了,只有初中生,军人,运动员了。)

3、脉硬软。主管察火,脉硬火多,脉软火少。

(太简便了吧?)

4、脉浮沉。主管表里。(亦可说阴阳)

脉浮是表症,脉沉是里症。

(一目了然,简单得不可思义呀!)

5、脉匀乱。主管察安危。脉匀则生命及心脏平安;

脉乱则生命及心脏危险。

(太直观了吧!)

例如:肝硬化的脉,是快、小、硬、沉,(两关独居中)。

套入脉理,则为精亏,气虚,火多。

病在内脏,两关微浮一些,为气火位于肝胃,

(戏为黄豆脉,一切癌症艾滋病白血病均为黄豆脉),

不用你出声,一看脉就能说出你有什么病,

是不是好玩?

比如感冒的脉:大,浮,硬,快,

套入脉理,为气旺,病表(表即躯体感冒属表症)火多,精亏,

看到这样的脉,你说你肚疼,那你在说谎,

一摸你的脉,你体内隐藏的病,便无处躲藏,现形毕露,

是不是好玩?只要你到了这种水平,心情就愉快了。

再学习一下大学教材《中医诊断学》《难经》等。

到那时你就是一个诊脉高手,

诊病断病如举手之劳,爽吧!

实用脉诊分:大小,快慢,硬软,浮沉,匀乱。10种,有人要问了,书上有几十种,你的才10种,有否搞错?错不了!这是我老赵脉学,多了多余,少了不够,看下去就知了。

1、大小:管察气。大气旺,小气虚。[看,多简便]

2、快慢:管察精。快精虚,慢精足。[现在脉慢的人不多了,只有初中生,军人,运动员了]

3、硬软:管察火。硬火多,软火少。[太简便了]

4、浮沉:管表里。[亦可说阴阳]浮表症,沉里症。[一目了然,简单得不可思义]

5、匀乱:管察安危。匀则生命及心脏平安,乱则生命及心脏危险。[太直观了]

实用举例:如肝硬化的脉:快,小,硬,沉,[两关独居中]。套入脉理,则为精亏,气虚,火多,里即病在内脏,两关微浮一些,为气火位于肝胃,[我又把它戏为黄豆脉,一切癌症艾滋病白血病均为黄豆脉],你叫我看病,不用你出声,我一看脉就能说出你有什么病,好玩吧?

比如感冒的脉:大,浮,硬,快,套入脉理,为气旺,病表[表即躯体感冒属表症]火多,精亏,看到这样的脉,你说你肚疼,那你在说谎,一摸你的脉,你体内隐藏的病,便无处躲藏,现形毕露,好玩吧?只要你到了这种水平,心情就愉快了。

切脉六感之脉位论

高位脉,病理的可见于外感,虚损,失血;
实热等。其机理是:一实证,邪正交争于肌表,导致肌表的卫气旺盛;
邪在阳明,高热消耗旺盛,脉象宏大时,脉位也是轻触即得。二虚证阴津不能够完全收敛阳气导致阳气的外浮。生理的可见于夏季阳气旺盛时的洪脉,及秋季阳气没完全收敛时。

低位脉:实证见于阳气郁闭和剧烈刺激;
虚证见于病人阳气虚弱而相对阴盛时。例如寒邪直中、剧疼,病人机能低下。总之病人处于一种新陈代谢缓慢的状态。

切脉六感论之脉力论

常人静止状态下,脉力适中且速率均匀质感柔和。

力过大,邪实而正不虚,正邪交争剧烈。人患病后,机体受到刺激会自动调整以抗邪。人体抗病*的是气血津液,气血津液会在机体调整后比常量增加,脉搏鼓动会变得有力。

力过小,是正气虚,气虚无力鼓动脉道尔显得无力。正气虚之人可以说就是生理机能低下,生理机能低下则气血津液运行量小,不足以把脉道鼓动的有力。

切脉六感之脉体大小论

一般来说脉体大小对应津液的盛衰,血与津液旺盛则脉道充盈,反之则脉体瘦小。但只此一点也不能一锤定音。还要与脉力和软硬度相结合。比如大失血病人出现的芤脉,脉位高(血与津液不能完全收敛阳气至阳气外浮)脉体并不小,只是重按与轻触脉力差不多,并没有随着重按力度明显增加的感觉。就像书上所说如按葱管。大失血病人因机体突然供血不足,脉搏会因心脏代偿而加快。失血越严重则心博动越快,患者生命越危险。所以仅以脉体大小不能完全确定,还要结合其它方面。需要细细体会。

切脉六感之速率论

速率快慢是以患者平时的心律为参照的,而不是西医的60至100之间都视为正常。我们不知道患者平时心律多少,只能根据病人的身体素质估计。脉搏速率过快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热,热又分虚实。实热脉搏快而有力,脉体大。虚热脉搏快而细,脉力相对较小。无论虚实都是机能亢进的状态。但是虚热亢进不是真正的亢进,只能通过滋阴平衡阴阳以祛热。二是急性失血造成的心脏代偿。

切脉六感之韵律论

脉搏有正常的韵律,韵律失常可分两类:一是绝对失常。象结代脉。二是相对失常。相对失常时脉搏的搏动间隙稍微不一致,时快时慢或脉力时大时小。这就像一个人拿着锤子打桩,开始时精力充足,打桩的速度均匀,力度相当。当他疲劳时,他就维持不了一个匀速,匀力了。绝对失常与相对失常都是心气受伤的表现,只是轻重不同。

切脉六感之硬度论

我把硬度总结为一种刺激。外科医生的都知道血管在做手术时被器械碰到会急剧收缩,而管壁变厚变硬。这是直接刺激,收缩比较剧烈。在人受到疼,胀,寒冷等刺激时,都会因强度大小不同脉象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硬度。

以上韵律及速率两手表现基本相同。其它的四种感觉两手及三部皆可表现不同。这就关系到起病位的问题了。

为便于理解我是分开叙述的,而在辩证时都是要综合分析的。再者切脉重在实践。就算摸不准,也要把每个病人的脉都认真摸一遍。再结合病人的望闻问诊分析。时间久了自然就有经验了。

来源: 民间中医网

脉诊可以很简单,认准几点即够

脉诊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史记》中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便是以精于望、闻、问、切的方法特别是以脉诊著名的。要有效地治疗疾病,首先必须有正确的诊断。现代医学利用科学技术的有关成就,诊断疾病的手段越来越多了。但在古代,医生诊病主要靠眼望、口问、耳听、鼻闻、手摸等方法。这在古代世界许多国家几乎都是这样,而且各国都有自己丰富的经验。我国古代医学在诊断疾病方面采用的脉诊,是一项独特诊法。脉诊又叫切脉,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也是辨证论治的一种不可少的客观依据。 

脉诊最简单 只需要分辨

1 有力无力——辨阳气足不足

2 脉体大小——辨阴血足不足

3 脉位浮沉——辨阳气在表在里

如此而已 就足够辨证了

脉浮:为阳气在表攻邪(有力),或者阳气不足(无力),或者夏天阳气行表;

脉沉:为阳气在里攻邪(有力),或者阳气不足(无力),或者冬天阳气行里。

脉浮而阳气不足(无力)者,气不收敛,发散在外;

脉沉而阳气不足(无力)者,气不外散,能归本位。

辨证要点,其实就是:

1 能量的多少(足不足);

2 能量的方向(升或降)。

和《万病至简论》所论六经实质是一致的

上为总论 以下分论之————

分者 分部以论:左手侯阴血 右手侯阳气 或谓:左手侯能量的储存 右手侯能量的制造

左手【寸】心【关】肝【尺】肾阴 心运血 肝藏血 血之精华入肾阴

右手【寸】肺【关】脾【肾】肾阳 肺运气 脾生气 肾之阳化精为气

男为阳 气盛 故右手脉盛于左手脉

女为阴 血盛 故左手脉盛于右手脉

——此为男女之常脉

有妇女右脉强于左脉 当作何论?

服药前 当辨证为用阳过度 不能收敛 寸尺多浮

服药后 当辨证为阳气得助 加快运化中 寸尺多沉

同时可见 两手关脉最强

右关为脾胃 主能量吸收加强【脾主运化】

左关为肝脉 主能量收藏加强【肝主藏血】

前提很重要 是否服药 同样的证 辨证意义完全不同

阳之要 在于能降 寸脉位于上【表】 阳位 当以收敛沉降为顺 中取可得

阳之要 在于能敛 尺脉位于下【里】 阴位 当以收敛固密为顺 重取可得

阳之要 在于能运 关脉位于中【中】 中位 当以鼓荡滑畅为顺 轻取可得

简言之 两头小 中间大——现代社会最佳之财富【能量】结构 谓之:橄榄形

辨证运用——————

首辨能量足不足 再辨能量是否收藏 【相火是否归位 阳明降与否 升降调与否】

能量足否 脉管之大小 有力无力而已 不必详论

相火者 根于肾 先发动于肝 故 相火不位者 肝脉必弦多兼紧有力【气攻之象】

相火归位兼能量充足者 肝脉虽弦 但有柔和节律之象 【犹将军之不怒自威】

但越用力下按 反弹之力越盛 【犹太极高手 表面柔和 内里刚劲 敌强我愈强】

用阳者 寸脉必浮 相火不位者 寸脉亦浮【阳气不敛上散故也】 如何区别?

短时用阳者【说话 运动 用神等等】 短时静养休息寸脉即可归于收敛

相火不位者【长期阳散 类于用阳】 短时静养寸脉亦不会收敛

相火根于肾 则相火不位者 尺脉多偏浮 【 肾水为母 肝木为子 子败家挥霍不够用 就必须调用母亲的存款了】

若静坐后 寸脉仍浮 即为阳明不降 相火不位 即可推断:失眠多梦 情绪焦躁 眼干喉痒耳鸣——脉而知之

寸脉浮 同时尺脉亦浮 相火不位即可确诊无疑 尺脉浮为长期阳气外散的确凿证据

左手尺脉【肾阴】无者 绝经 闭经 断经 轻者 经量少

右手尺脉【肾阳】无者 阳痿 性冷淡 不孕 流产 痛经 手足冰冷 抑郁症 失忆症 肌无力 尿频

其余根据所属脏腑功能类推 至简者 不论脏腑 但以阳虚诸证推断即可


砸楼主

分享到:

新浪微博

搜狐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百度i贴吧

豆瓣

网易微博

飞信

脉律循篇3

我早年先后读过82年版北京中医学校教材《实用中医学》、《医学衷中参西录》、《频胡脉诀》、《黄帝内经素问》、《针灸大成》、《景岳全书》、《脉诊》(刘冠军著)等很多医学方面书籍,其中《频胡脉诀》曾经下功夫背诵,下的功夫应该是不少,可是,临证治病仍然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后来,看到有许多中医名家,都谈到学中医要从经典学起,于是,便放下这些书,从《伤寒杂病论》下手,就是反复读各大名家《伤寒杂病论》注释本。有了初步体会后,后来就读原本,反复读,读反复。终于,基本弄懂了六经辩证的原理。有人说仲祖以六经统百病,我体会到这确实是真理。

六经是个大系统,六经辨证已经包括了五脏六腑辩证、气血营卫辩证,更包括了人体的一切四肢百骸。就是说人体内外的五脏六腑、气血筋骨皮肉,四肢百骸,都可用六经这个大系统来辩证,来分类。

六经再分为六个分系统,六个分系统之间的关系,则可以再用阴阳、五行来表示和说明。明白了这个道理,才基本明白了如何治病。也就是说,遇到临床病人,自然是先分辨病在何经,是经病,还是脏腑病,还是所合病;
是一经病还是两经、多经病。等到这时候,阴阳就用上了,阴阳的概念更大,也可以更小;
也就是大处有阴阳,小处也有阴阳。如果涉及两经病、三经病就又涉及到了五行,“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是举例。弄清六经辩证,我大概用了六、七年的功夫。那么如何分辨病在何经、何脏腑,那就要根据病人的证和脉进行辩证,每经病的证和脉,是不一样的,所以,仲祖《伤寒杂病论》,每篇都是“辩某某病脉证并治”。这里仲祖为什么不说舌呢?可以理解为望(气色、形态)、闻(音声)、问(病人自觉不舒)、切(脉),舌诊可以统一到“望”的范畴。《伤寒杂病论》中,讲四诊的内容,脉诊篇幅最多,可见仲祖最重脉诊。察色、舌诊、听音声较少。那么,仲祖为什么独重脉诊呢?我觉得脉是最真实、最能反映病的根本原因。所谓“四诊和参”,就是其他“三诊”提供的信息,要与“脉诊”获得的信息互相参照,但是,脉诊最能真实反映疾病原因。常常见到,病人某些方面“虚”,某些方面“实”,在“证”的层面上,反映不明显,不容易觉察,但是,脉诊却提示的很明确。还有很多,在“证”的层面,有很多共象,但是,脉象提示的病因却迥然相反,或相去甚远。所以,仅仅根据“望、闻、问”三诊,忽略“脉”诊,处方治病,虽然也有成功时,但是终不能全胜。(当下,之所以有很多西医治不了,中医也不能治的疾病,基本原因就是医生没有找到发病的根本原因,医生对这些病的诊断,仅仅停留在证的层面,更有甚者,竟依据西医诊断立法治病,更属荒谬)。当下某些人,不顾经典“脉证并治”的要求,反而依据后人仅从证论治的观点,希图说明轻脉重证的合理性,也是很不客观的。例“脉阴阳俱紧,反汗出”一条,汗出是很多情况都有的,不凭脉诊,就不知道是“亡阳”,因为病在太阳、阳明、少阳,都有汗出;
而且,太阳病,汗出情况正多,有时很难分辨;
阳亡于外,恶寒也没有,一搭手“阴阳俱紧”,才知道是少阴亡阳。再例,“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病如伤寒一样发热恶寒无汗,脉应当浮紧而不浮紧反而浮弱,不脉诊如何知道是气血不足。前些日子见有网友在论坛发帖求助,说病人“脉沉细数”,我断沉细为少阴病,病当为西医说所的白血病无疑,治当上清心火,下温肾阳,温清并施方可。而某些好心网友把近贤据西医血液病的治疗理论提供给该楼主,还有网友处了三阳病的方药,真是不知说什么好。我深深体会到,依据脉诊处方治病,用药最少,效果最好。《伤寒杂病论》中,有很多条的内容,都告诫后人这一点。当然,学诊脉比较难,但是只有学会了诊脉,才是学会了中医。

学脉诊,除了《伤寒杂病论》以外,《频胡脉诀》和现在的教材、专著,内容大同小异,都是只可参考。另外,参考书较好的就是王雨三的治病法规,清朝的《陆氏三世医验》。读《陆氏三世医验》,见陆氏三世医家,仅据脉处方治病,药少方简,效如桴鼓,真叫人佩服。阅读此类医案,简直就是跟老师实习,看上几遍,对自己学习脉学,确实有很大帮助。

我自从学懂了六经辩证,才从心里觉得豁然开朗了。不管遇到什么病,先搭手诊脉,再问证;
或趁病人进门休息,先问病再诊脉,心里就不会迷惑。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疑难病,处理起来也会得心应手。因为据其脉和证,很快就辩清了病在何经、何脏腑。或单方,或复方,再据证据脉稍作加减,就会效如桴鼓,而且方小药少,深得病人喜欢。我曾治疗过强直性脊椎炎,急性期一个月就治愈;
十几年的重症,三个月治愈(这一例不仅腰背膝痛,而且胸中闷痛也很厉害)。治疗过吐血(住院几次西医都治不好,确诊是肺主管的问题)、糖尿病血糖高、(十余剂药就降到正常),鼻炎(有过敏性的,也有息肉手术后复发的),满脸红痘(高中生小姑娘一脸红痘),抑郁症(就是象崔永元那种类型,还有烦躁欲自杀的),脑垂体瘤,乳腺病(有一例近似于癌症),妇女更年期综合症(时发烦躁,出汗,睡眠障碍),老年女性尿道口息肉,男性遗精,腰椎间盘突出,心脏病,冠心病,腰腿疼,高血压,各种胃病,各种便秘,还有一些西医检查指标都正常,但是病人很痛苦的疑难病。当然,由于我不是专业医生,接触的病人较少,我的病人都是口口相传而来。但是,我还是坚信:凡病,总有治法。基本大法就是平脉辨证,脉证相参,找出疾病根本原因,对症治疗。总之,我感觉,六经辨证是个法宝,我心里经常想,中医的鼻祖,张仲景发明了六经辨证,为千秋万代后人造福,真是功德无量!

看到当下中医界,学院出来的主流中医,多数不懂脉,“养生堂”的大国医,竟然不诊脉,直接命令病人去做各种西医的检查。我来自北京的一个病人,对电视上经常出现的大名家的评价是“讲课可以,看病不行,都不诊脉”,加上媒体及各论坛的某些高级专家,不去仔细学习医圣张仲景的经典,而是用西医的观念和理论,来分析中医理论,美其名曰创新发展中医理论,实际是篡改中医的理论。对日见消亡的中医,认识不到是疗效不好,让病人抛弃了中医,转而求西医;
而错误的认为中医理论不新。对癌症、高血压、心脏病、心脑血管、糖尿病、白血病等西医无法治疗的疾病,主流中医也束手无策,根本原因是主流中医们不懂诊脉,不懂六经辨证,找不到疾病的根本原因,因而无法下手去治疗。我坚信,只要善于诊脉,利用仲祖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六经辨证,就会象《伤寒杂病论》“序”里所说,“虽不能尽愈诸病,但可以见病知源”。

脉诊在四诊当中,是最重要的一环。这一点古人说的很多,只谈我的体会。望、闻、问获得的信息,都要与“切”获得的信息来印证,也就是,望、闻、问获得的信息,与切脉提示的信息相匹配了,医生才能得到真实的病因,如不相匹配,就要再仔细分辨。

如病人头疼在头两侧,必得浮弦脉,是少阳头疼;
如沉弦脉,就要考虑有没有厥阴病掺杂。再如得大脉,病人吃喝饭量大,冷热均可,自是阳明病。如心慌心悸,心病有见,则可考虑少阴心病;
因为心脉洪大,而阳明脉也大,这个大确定了,再与谁的病匹配了,才能确定是谁的病。再如,常见有的前人医案叙述脉弦,其实浮弦、沉弦、三部都弦、左弦、右弦,提示的信息都不一样。不仅弦脉,各种脉都是一样的。我治过的疑难病,很少很少是三部脉一样的。特别是一些长期服用西药的病人,或经过住院治疗的病人,三部脉有的虚的厉害,有的实的厉害,提示了西药的副作用对病人脏腑破坏性很大,需要进行补,治起来很费力。常见一些经过精神病院治疗过的病人,其外形随还是人形,但认真说,已不具备人的各项功能了。所以说,脉诊必需“三部”“九候”,寸、关、尺,上、中、下;
浮、中、沉,表、里、中;
仔细推循病因,再与病人的各种“证”对应上。也叫“四诊互参”,从而找到“证”的根本原因。对根本原因施治,才叫辩证施治,才是根本的治病方法。我常对病人说,“凡病总有治法,就怕找不到原因”。对于一些疑难重病,反复推寻病因,往往四十分钟至一个小时。我还认为,中医不传之秘在脉,不在药量,因为找到了根本原因,对根本原因才可以下重剂。找不到根本原因,如何下的重剂呢!

以上仅为我一个业余习医者的体会,当然,院校出来的中医,往往反对,因为他们的脉诊只用了二十个课时,而我用了六、七年的时间。轻易得来的东西必然不是宝贵的。

慬谈个人体会如上,如果能对自学中医的人士起一点参考的作用,我也会很高兴。当然,由于理论和智力水平有限,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衷心欢迎各位专家、网友,批评、商榷、拍砖。

脉律循篇4

循规﹒创新

---对中学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音乐本身是多姿多彩的。音乐可以用来描绘一切大自然的美景和人类的生活,如大海的波涛、壮丽的日出、日落,百鸟的啼鸣和战争的喧嚣。它既可以表达人类的欢乐、歌舞,又能表达人类的悲痛和忧伤。它能给人们带来感奋和激昂,也能促使人们陷入沉思。它可以使人们在悲痛之余冷静的面对人生,也可以使人们在欢乐之后更加高昂的迎接新生活。

一直以来,在中学音乐教育中,那种认为的固定不变的模式、呆板陈旧的方法,单调枯燥的内容,注定要使学生久而生厌,继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作为一名称职的中学音乐教师,就应想方设法上好、上活音乐课,要着力使音乐课充满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让学生喜爱音乐课,想上音乐课,就一定要使学生在音乐课中能获得别的学科所从来没有过的快乐感受和心灵撞击。

一般情况下,音乐课大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记”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缺点是:

第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

第二,学生无从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才能,甚至会发生知其然而不止其所以然的情况,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三,课堂气氛呆板、不活跃等。

所以,我尝试着采用“启发开放式”教学。所谓的“启发开放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启发下由学生自己充分发挥自由联想和想象,在不离开音乐共性、作品思想的前提下,让学生根据音乐进行再创造。

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法呢?

首先,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它具有社会科学的一般特征,同时还具有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音乐作品除了能给人以教育启迪以外,它有一种独特的、感人的魅力---人们的感情和想象可以在乐声的熏陶中尽情地、自由地驰骋!但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与音乐没有“标准答案”。如陈刚的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中的B段,同一段音乐有人理解为是描写苗寨人民欢快的劳动场面;
也有人理解为是描写劳动之余,一对青年男女在翩翩起舞,从而迎来了更多的青年男女共舞的场面。再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开始据,有人理解为“命运的叩门声”,也有人理解为是“贝多芬对命运的反抗和挑战”,这些讲法我认为都是正确的,这就是我理解的音乐的多重性,我称之为“音乐是活的”。

第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音乐欣赏是艺术化的音响流在听觉中造成的一个持续不断的痕迹流。这个感知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在记忆的基础上完成的审美过程。了解作品的整体,还要注意很多细节,比如:和声、旋律、速度、音区等等,这种分散又集中的统一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接受音乐的多层次性和内涵。同时重要的是当音乐刺激听觉时,会把非同类的事务也牵扯到审美中来。这种非同类的因素有:听觉的感觉、哲理的体会、过去有关的生活经历、知识的积累、经验、思想及欣赏时的情绪等等,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联想,便存在着个别差异问题。当然这里要提醒的是:不能因个别差异而放弃音乐的共性。比如音乐中出现鸟鸣声时你不能理解为这是马蹄声,否则就离开了最基本的音乐共性。

也许有人认为这种“启发开放式”教学模式不可取,因为这样做很难把握学生,课堂会乱套,学生很有可能会理解偏了。但是我觉得“偏了”也是值得的,因为毕竟是学生自己的体会,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的。不过这时需要教师考虑如何引导、启发学生,尽可能的使学生在自由发挥的前提下不离开主题,不脱离音乐的共性。教师在当好“设计师”的同时,要把自己融入音乐,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和“心灵朋友”作为一个音乐教师,你自己首先要被音乐感动,然后才能让音乐感动学生。

那么,一个音乐作品,作者所塑造的音乐美如何能变为每位学生脑里的形象呢?作曲家的思想情绪如何才能与学生们的情思连接在一起?这两者之间需要桥梁——感情的体验、想象、联想。这是音乐欣赏过程中的手段和纽带。但是感情的体验往往是不统一的或者是不同类的,这里需要教师利用有关的素材、背景资料、作者的创作个性、作者创作该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的思想等等给学生做最生动的介绍,这样有助于学生尽可能准确地把握音乐家形象。如在介绍管弦乐作品《春节序曲》时,教师在介绍作品的内容上要体现我国人民在春节时热烈欢腾、同歌共舞的场面。这部作品的结构、调式等由学生参与分析,特别是具体每段音乐的形象让学生根据自身对春节的感受和耳闻目睹中国大地上过春节时任何一种形式的热闹场面而进行自由联想和创造性想象,甚至在第一部分主体秧歌舞音乐部分,让学生伴随音乐起舞,让学生更深刻体会、感受音乐的美。

第四,再从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与参与性来讲。音乐教学首先要考虑学生怎样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视角来透视和探索音乐课,这样才能找到教学的契合点。这种“启发开放式”教学有着一定的作用。如果不给学生自由想象、创造性想象的机会,一直要求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转,这样会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和创造性思维,因为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给学生知识,更要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并从中发现音乐的形式美和内容美。

“启发式开放教学”能给学生在欣赏课中积极参与和自由联想的机会。通过这种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具有崭新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培养学生善于独立而且主动进取,决不墨守成规的习惯,不断发展完善其观点,把音乐思维的振幅再扩大,把音乐的美再升华。

中学音乐教育,应是着眼于使学生终身受益的美育,要让学生建立起对音乐、对艺术的浓厚的兴趣,以至影响其终身,要让这一代学生若干年后,有可以用自己较高的艺术素养去教育和影响自己的后代,以至促进我们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所以,中学的音乐课怎样培养学生对音乐、对艺术具有持续性的兴趣,是音乐教师长期探索的课题。

推荐访问:脉律循 脉律循 脉律循 脉律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