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论

时间:2022-07-19 16:00:04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理论,供大家参考。

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描述或说明人类和动物学习的类型、过程, 以及有效学习的条件。

 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智的心理学理论。它重点研究学习的性质、 过程、 动机以及方法和策略等。

 概述

  学习理论主要分为两大理论体系:

  学习理论主要有: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

 把学习看作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建立(S-R), 是尝试错误的过程(试误)。代表人物是桑代克和斯金纳。

  认知理论:

 认为学习是对情境的理解或顿悟, 是认知结构的变化。

  从 20 世纪 60 年代末以来, 两大理论体系有接近的趋势。

 如加涅的累积学习论(Theory Of Accumulative Learning)

 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

 被认为是对两大理论的兼容并蓄。(一)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诞生于 20 世纪初, 它是在反对结构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 的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 И .П .П а в л о в , 1849—1936)、 桑代克、 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 班杜拉(A.Bandura,1925— )

 等。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可以用公式 S—R 来表示, 其中 S 表示来自于外界的刺激, R 表示个体接受刺激后的行为反应。他们认为个体在不断接受特定的外界刺激后, 就可能形成与这种刺激相适应的行为表现, 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为 S—R 联结的学习行为, 即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建立了联系。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重视与有机体生存有关的行为的研究, 注意有机体在环境中的适应行为, 重视环境的作用”。

 1.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通过用狗作为实验对象, 提出了广为人知的条件反射。

  (1)

 保持与消退。

 巴甫洛夫发现, 在动物建立条件反射后继续让铃声与无条件刺激(食物)

 同时呈现, 狗的条件反射行为(唾液分泌)

 会持续地保持下去。

 但当多次伴随条件刺激物(铃声)

 的出现而没有相应的食物时, 则狗的唾液分泌量会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而自行减少, 这便是反应的消退。

 教学中, 有时教师及时的表扬会促进学生暂时形成某一良好的行为,但如果过了 一些时候, 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而没有再得到教师的表扬, 这一行为很有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

  (2)

 分化与泛化。

 在一定的条件反射形成之后, 有机体对与条件反射物相类似的其他刺激也作出一定的反应的现象叫做泛化。

 比如, 刚开始学汉字的孩子不能很好地区分“未” 跟“末”, 或“日” 跟“曰”。

 而分化则是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物的反应进一步精确化, 那就是对目标刺激物加强保持, 而对非条件刺激物进行消退。

 比如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帮助学生辨别动作到位和不到位时的肌肉感觉, 从而使动作流畅、 有力。

  2. 桑代克的联结学说

  美国实证主义心理学家桑代克用科学实验的方式来研究学习的规律, 提出了著名的联结学说。

 桑代克的实验对象是一只可以自由活动的饿猫。

 他把猫放入笼子, 然后在笼子外面放上猫可以看见的鱼、 肉等食物, 笼子中有一个特殊的装置, 猫只要一踏笼中的踏板,就可以打开笼子的门闩出来吃到食物。

 一开始猫放进去以后, 在笼子里上蹿下跳, 无意中触动了机关, 于是它就非常自然地出来吃到了食物。

 桑代克记录下猫逃出笼子所花的时间, 然后又把它放进去, 进行又一次尝试。桑代克认真地记下猫每一次从笼子里逃出来所花的时间,

  他发现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多, 猫从笼子里逃出来所花的时间在不断减少。

 到最后, 猫几乎是一被放进笼子就去启动机关, 即猫学会了开门闩这个动作。

 通过这个实验, 桑代克认为所谓的学习就是动物(包括人)

 通过不断地尝试形成刺激—反应联结, 从而不断减少错误的过程。

 他把自己的观点称为试误说。

 桑代克根据自己的实验研究得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

  (1)

 准备律。

 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 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 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

  (2)

 练习律。

 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 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

 因而就小学教师而言, 重视练习中必要的重复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 桑代克也非常重视练习中的反馈, 他认为简单机械的重复不会造成学习的进步, 告诉学习者练习正确或错误的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中不断纠正自己的学习内容。

 (3)

 效果律。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

 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

 桑代克认为学习者学习某种知识以后, 即在一定的结果和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 如果学习者遇到一种使他心情愉悦的刺激或事件, 那么这种联结会增强, 反之会减弱。

 他指出, 教师尽量使学生获得感到满意的学习结果显得尤为重要。

 3. 斯金纳的强化学说

  继桑代克之后, 美国又一位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用白鼠作为实验对象, 进一步发展了桑代克的刺激—反应学说, 提出了著名的操作条件反射。

  与桑代克相类似的是斯金纳也专门为实验设计了一个学习装置——“斯金纳箱”, 箱子内部有一个操纵杆, 只要当饥饿的小白鼠按动操纵杆, 小白鼠就可以吃到一颗食丸。

 开始的时候小白鼠是在无意中按下了操纵杆, 吃到了食丸, 但经过几次尝试以后, 小白鼠“发现” 了按动操纵杆与吃到食丸之间的关系, 于是小白鼠会不断地按动操纵杆, 直到吃饱为止。

 斯金纳把小白鼠的这种行为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反射。斯金纳与桑代克的主要区别在于:

 桑代克侧重于研究学习的 S—R 联结, 而斯金纳则在桑代克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小白鼠乐此不疲地按动操纵杆的原因——因为小白鼠每次按动操纵杆都会吃到食丸, 斯金纳把这种会进一步激发有机体采取某种行为的程序或过程称为强化, 凡是能增强有机体反应行为的事件或刺激叫做强化物, 导致行为发生的概率下降的刺激物叫做惩罚。

  斯金纳发现, 在实验中采用不同的强化方式对小白鼠不同行为的产生影响很大, 他根据强化施加的时间、 频率的不同把强化划分成了两类五种(如图 3-1)。

 不同形式的强化

  斯金纳通过实验观察发现不同的强化方式会引发白鼠不同的行为反应, 其中连续强化引发白鼠按动操纵杆的行为最易形成, 但这种强化形成的行为反应也容易消退。

 而间隔强化比连续强化具有更持久的反应率和更低的消退率。

 斯金纳在对动物研究的基础上, 把有关成果推广运用到人类的学习活动中, 主张在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原理的基础上设计程序化教学, “把教材内容细分成很多的小单元, 并按照这些单元的逻辑关系顺序排列起来, 构成由易到难的许多层次或小步子, 让学生循序渐进, 依次进行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积极应对学生作出的每一个反应, 并对学生作出的正确反应予以正确的强化。

  斯金纳按照强化实施以后学习者的行为反应, 将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方式。

 正强化是指学习者受到强化刺激以后, 加大了某种学习行为发生的概率。

 如由于教师表扬学生做出的正确行为, 从而使学生能在以后经常保持这种行为。

 负强化是指教师对学习者消除某种讨厌刺激以后, 学习者的某种正确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

 如教师取消全程监控的方式以后,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保持。

 4.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反思行为主义所强调的刺激—反应的简单学习模式的基础上, 接

  受了认知学习理论的有关成果, 提出学习理论必须要研究学习者头脑中发生的反应过程的观点, 形成了综合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有关理论的认知—行为主义的模式, 提出了“人在社会中学习” 的基本观点。

  班杜拉建构的社会学习理论也有一个实验作为载体, 只不过他所采用的实验对象从动物变为了 人类自身。

 他的实验过程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让三个(A、 B、 C)

 不同班级的学生看三段录像, 录像中的一部分内容是相同的, 都是一个大孩子在一间屋子里击打一只充气玩具。

 接着, 屋子里出现了一个成人, 三个班级的学生随后所看录像的内容就不一样了,A 班学生看到的镜头是成人不满地在孩子的脑袋上拍打了几下, 以示对孩子这种行为的惩罚; B 班学生则看到进来的成人亲昵地摸了摸孩子的头, 似乎是对孩子这种行为的赞许; C班学生看到成人进屋以后, 既没有对孩子表示惩戒, 也没有对孩子表示赞赏, 只是若无其事地招呼孩子离开那间屋子。看完录像以后, 实验者让三个班级的学生分别待在不同的教室里,里面都放有一只充气的玩具, 观察者则在教室外观察学生的行为反应, 结果看到 B 班学生主动攻击玩具的次数最多, C 班次之, A 班最少。

  班杜拉通过这个实验得出了著名的社会认知理论, 他认为儿童社会行为的习得主要是通过观察、 模仿现实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来完成的。

 并且班杜拉认为, 任何有机体观察学习的过程都是在个体、 环境和行为三者相互作用下发生的, 行为和环境是可以通过特定的组织而加以改变的, 三者对于儿童行为塑造产生的影响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和行为的性质。

  班杜拉把儿童的观察学习的过程分成了四个阶段。(1)

 注意阶段。

 有机体通过观察他所处环境的特征, 注意到那些可以为他所知觉的线索。

 一般而言, 儿童往往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身条件相类似的或者被他认可为优秀的、 权威的、 被得到肯定的对象作为知觉的对象。(2)保持阶段。有机体通过表象和言语两种表征系统来记住他在注意阶段已经观察到的榜样的行为, 并用言语编码的方式存储于自身的信息加工系统中。(3)

 复制阶段。

 有机体从自身的信息加工系统中提取从榜样情景中习得并记住的有关行为, 在特定的环境中模仿。

 这是有机体将观察学习而习得的不完整的、 片段的、 粗糙的行为, 通过自行练习而得到弥补的过程, 最终使一项被模仿的行为通过复制过程而成为有机体自己熟练的技能。(4)

 动机阶段。

 有机体通过前面三个阶段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榜样的有关行为, 但在现实生活中, 个体却并不一定在任何情景中都会按照榜样的行为去采取自己的反应, 班杜拉认为这主要由于“机会” 或“条件” 不成熟, 而“机会” 或“条件” 的成熟与否则主要取决于外界对此行为的强化程度。

  按照班杜拉的理解, 对于有机体行为的强化方式有三种:

 一是直接强化, 即对学习者作出的行为反应当场予以正或负的刺激; 二是替代强化, 指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 如实验中的 B 班学生由于看到录像中小孩对充气玩具攻击后受到成人的表扬, 从而他们决定采取与录像中小孩相同的行为来对待生活中碰到的类似的事情; 三是自我强化, 指儿童根据社会对他所传递的行为判断标准, 结合个人自己的理解对自己的行为表现进行正或负的强化。

 自我强化参照的是自己的期望和目标。

 例如,在一次跳绳比赛中一个学生对自己跳了 150 次而欣喜不已, 而另外一个同样成绩的学生则懊丧不已。

 (二)

 认知学习理论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学习理论开始重视研究学习者处理环境刺激的内部过程和机制, 用 S—O—R(O 即学习的大脑加工过程)

 模式来取代简单的没有大脑参与的 S—R联结, 强调有机体的学习是在大脑中完成的对于人类经验重新组织的过程,主张人类的学习模式不应该简单地观察实施刺激以后的有机体的反应方式, 而应该重视学习者自身的建构和知识的重组, 应该强调不同类型的学习有不同类型的建构模式, 主张在教学中要加强学习者有意义学习的比重, 运用同化与顺应的方法有效地促成学习者知识结构的建立。

 认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布鲁纳(J.S.Bruner, 1915— )、 奥苏伯尔、 加涅、 皮亚杰

  等。

 1.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主要教育心理学理论集中体现在 1960 年出版的《教育过程》 一书中。

 对于布鲁纳在教育心理学方面作出的卓越成就, 美国一本杂志曾这样评价, 他也许是自杜威以来第一个能够对学者和教育家谈论智育的人, 这足以看出布鲁纳在学术界的崇高威望。

  布鲁纳主要研究有机体在知觉与思维方面的认知学习, 他把认知结构称为有机体感知和概括外部世界的一般方式。

 布鲁纳始终认为, 学校教育与实验室研究猫、 狗、 小白鼠受刺激后作出的行为反应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他强调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主动地把学习者旧的认知结构置换成新的, 促成个体能够用新的认知方式来感知周围世界。

  (1)

 重视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

 布鲁纳强调“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 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所谓“基本”, 就是“具有既广泛而又有强有力的适用性”, 学科的基本结构包括基本概念、 原理和规律, 也就是每科教学要着重教给学生这“三基”。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深受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影响, 他认为认知结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及其相互间的平衡而形成的。

 但他也不完全同意皮亚杰的观点, 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是在其他外界作用下形成发展起来的, 而布鲁纳则反复强调认知结构对外的张力, 认为认知结构是个体拿来认识周围世界的工具, 它可以在不断的使用中自发地完善起来, 学校的教学工作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基础学科的知识, 并以此为同化点来完成对知识结构的更新, 促使他们运用新的认知结构来完成对周围世界的感知, 这就是有机体智慧...

推荐访问: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