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问题

时间:2022-08-07 15:40:07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腐败问题,供大家参考。

腐败问题

 

 腐败问题

  浅谈我国腐败现象

  摘 要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国民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但随之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一些社会,腐败现象便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腐败现象迅速滋生和蔓延,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造成了官民关系紧张的局面,妨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它与我党的性质和宗旨严重对立,若不能处理好腐败问题,将严重破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2009 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 134504 件,结案 132808 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38708 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5366 人,还对 7036 名领导干部进行了问责。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共查办商业贿赂案件 15548 件,涉案金额 39.1 亿元。扎实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立案 3517 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1521 人。查处了王益、皮黔生、黄松有、陈绍基、王华元等一批大案要案,处置了陈良宇、文强、刘志刚等一批社会影响恶劣的犯罪嫌疑人。近年来,随着一桩桩大案要案被查处,一个个腐败分子被绳之以法,广大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在现实生活中,腐败仍然是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所以,我在这里对腐败问题作点简单的浅微的分析,谈谈自己对我国腐败问题的一点思考。

  一、腐败的定义

  什么是腐败现象?江泽民同志在 1993 年中央纪委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它的主要表现是贪赃枉法、行贿、敲诈勒索、枉钱变易、挥霍人民财富、腐化堕落等现象。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共产党和社台主义制度.是同任何腐败现象根本不相容的”。

  二、腐败产生的原因

  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应该说自从阶级产生后,腐败现象也就开始出现了,到现在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几百年的发展,相继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仍无法克服自身存在的腐败问题。如美国的阿布拉莫夫案和联邦众议员兰迪-卡宁汉姆受贿案,还有意大利足球界的“电话门”丑闻。这表明对腐败的根治并不是在短时期可以解决的。从总体上讲,我国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封建残余的影响在社会生活中至今仍然存在;在实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西方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也乘隙而入,侵蚀了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由于制度和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管理和监督工作中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客观上给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留下可乘之机。有些地方和单位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抓得不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一部分人身上滋长。腐败的思想开始蔓延,同时制度和机制又还没有健全,这就造成思想不过硬的干部们贪污腐败的现象。从现实生活中探究腐败易发多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利益的驱动是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动力。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正是由于人类这种原始的欲望和弱点,在强烈的利益要求驱动下,一些利欲熏心者便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寻找一切可乘之机攫取财富,腐败现象也就随之产生并不断发展。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基础特别是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给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了一些新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诱发腐败的因素相应增多。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上讲,公有制、非公有制等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但这种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必然形成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各利益主体必然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必然产生一些不正当竞争,这个时候就会有人为牟取暴利而不择手段地对掌握一定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拉拢腐蚀,而那些掌握公共权力的官员在监督制约不严的情况下也会产生“湿鞋”的意识,我们的少数领导干部面对金钱和权力的诱惑,无法很好的把持自己,置党纪国法于不顾,一步步走向腐化堕落。这应该是诱发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各种法规制度和机制所存在的空隙是腐败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而这是一个较长时期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体制转换的过程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制度、监督机制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建立和完善起来,行政行为、企业行为、市场行为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达到运作成熟化的要求,每个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得到全面有效地规范,这种体制转换的“成长期”,使得腐败现象滋生蔓延有了一定的客观条件,也就存在着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可能性。腐败分子就是善于寻找政策漏洞,只要政策本身具有这样那样的漏洞,腐败现象就会很快地渗透进去,在其中开始滋生和发展,并很快形成规模。江总书记曾严肃地指出:“近年来揭露出来的问题说明,我们在管理上、制度上存在不少漏洞,在领导作风上存在严重问题,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要吃一堑长一智,认真经验教训,堵塞漏洞,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如果我们彻底杜绝了漏洞,那么腐败现象也就失去了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三、未能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突击搞运动、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通过把外在的价值标准内化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对人们的行为有重大影响。但这种影响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此外,一般政策性规定所起的作用也有限。十几年来,各级党政机关、各行各业发布的反腐倡廉的文件、通知等数不胜数,腐败之风并无收敛之迹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不论说服教育还是道德约束,都没有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为后盾,一般政策性规定的强制力也十分有限。而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规范,它不仅有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不少法律条例本身就是道德规范)的功能,也有内化的特性,可以使只顾个人需要而不顾法律的规范要求的行为受到惩处。但是,由于我们缺少执法守法的传统,致使法制建设严重滞后,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所以,一方面造成人们思想的极度混乱,对一些现象失去了辨别是与非、罪与非罪、违法与合法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当前的反腐败斗争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和手段。

  三、腐败现象的危害

  腐败的本质是对人民赋予的权力、对公共权力的滥用。腐败和权力是依存关系。权力过分集中,权力行使不当都容易产生腐败。而腐败就其表象来看,又表现为多种形,概而括之,表现在上,经济上和生活方式上。若细分起来,政治上腐败又可以分为用人的腐败、用权的腐败,腐败者信奉任人唯亲的选拔原则,滥用职权,欺上压下,离间党群关系,放

 弃共产主义信念,抛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终蜕化变质。经济上的腐败形式多样,常见的有贪污受贿、权钱交易,新兴的有利用“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目的,如在奖券,信用卡上大做文章,也有麻将桌上送礼等等。经济犯罪猛烈之势在于团伙犯罪,许多大案要案所涉及的并非三、五人,一网就是一帮、一伙,这种形势更令人心惊胆寒。生活方式上的腐败表现在挥霍公款、吃喝玩乐、买别墅、养情妇,完全丧失起码的生活道德。不难看出,这三方面的腐败是相联的,政治信念丧失不可避免地转向经济上的腐化,生活方式也会随之变得奢侈靡烂。因此,腐败现象也就有增无减。

  可见,腐败问题是危害国家和社会的毒瘤,广大人民深恶痛绝。腐败不但威胁着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稳定,而且还会严重削弱国家能力,激化社会矛盾,从而时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其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由于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009 年全国法院依法严惩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犯罪,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达 39 亿元。第二,滥用职权、权钱交易等造成政策执行偏差或严重背离实际,导致国家管理的混乱。第三,腐败现象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一定程度激化了社会矛盾,对社会的安定团结、长治久安构成巨大威胁。正因为腐败的危害如此深远,所以腐败已经成为最大的污染。对全社会而言,腐败却不会创造新的社会财富,而只是将大量的社会财富从广大消费者转移到少数垄断生产者,将大量的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国有资产、公共资源转移给少数腐败分子、特殊利益集团及其利益相关者,也对中国和社会及人民生活产生了巨大危害。

  正因为腐败问题的危害如此深远,所以党和国家一直把反腐败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对待。近几年来,我国的反腐败力度不断加大,各种治理措施相继出台,而且国家显著加大了制度预防的力度,从源头制止腐败。这些进步,都使我们对于我国反腐败工作的前景充满着信心。

  四、腐败现象的治理

  腐败是人民的大敌,是党的大敌,也是国家的大敌。因此,治理腐败问题已成为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一件急需解决的头等大事。我个人认为:治理腐败问题,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持之以恒。

  一、建立和健全监督制约制度,制定监督制约法规,强化监督制约机构,把监督制约工作纳入法制轨道。革命导师列宁说过: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古今中外的也证明了这一点。为了遏制腐败现象,保持政府部门的清正廉洁,必须建立健全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使滥用职权的越轨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制裁和纠正,使弄权营私者无隙可乘。建立监督制约制度,制定监督制约法规。把监督制约纳人法制轨道,人民群众就能依照法律规定名正言顺地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生话、社交、财产和消费进行全方的监督,把腐败消灭在萌芽状态。从哪些方面来建立和健全监督制约制度强化监督制约机构呢?我认为:首先、建立和健全党员领导干部的任用制度,选举干部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其次、制定廉洁自律法规。制定廉洁自律法规,把领导干廉洁自律纳入法律范畴,对防止腐败、惩治腐败都有着深远的意义。第三、建立政务公开制度。政务公开就是指有权力的机构向人民群众和社会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结果,接受群众的监督。第四、建立强化监督机构,改革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体制,增强监督力度。

 二、依法惩治腐败分子。惩治腐败分子要做到四个字即“打准”、“打狠”。“打准”:就是要重证据,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漏掉一个腐败分子。“打狠”就是对腐败分子严惩不贷,该关的就关,该杀的就杀,决不姑息。只有“打狠”才能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三、继续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在思想上筑起防腐的长城。加强领导干部思想教育,筑起思想防腐长城,对于巩固政权,防止国家改变颜色,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有重要意义。加强与自我教育。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作用也绝不容忽视。教育在这里主要指对党员干部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其核心问题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真正过好“名位关、权力关、金钱关、色情关和人情关”,拒腐防变。努力使领导干部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对于教育和自我教育,我认为自我教育作用尤为重要,这正如同外因和内因这两个要素,内因是起决定作用的。党员干部的自我教育是自省自律的重要手段,党员干部应依据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不断地进行对比检查,与先进找差距,深入持久地马列,增强爱国主义热情,在内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并力争自己成为先进、典型。由此,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作用才算真正地发挥出来。因此也可以看出,中纪委所提出的“要不失时机地通过我们的卓有成效的宣传教育工作,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持久、有效地开展”的要求,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纵观社会上的腐败现象,我们不难发现:没有哪一个腐败分子是从一开始就腐败,而是一步步的走向堕落的深渊,最终成为人民的公敌,社会的败类。这与其自身的修养休戚相关。

  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自以为是,一方面自己不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政治素质;另一方面以各种理由、借口,推托组织上的各种理论学习,或者不重视,只当耳旁风。这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态度,最终导致原则立场不坚定、政治素质不过关、思想作风不健康,这就给了投机者以可乘之机,大胆的以金钱、色情等手段进行诱惑、拉拢和腐蚀,使得腐败现象得以滋生延续。所以,必须加强领导干部的教育与自我教育。增强爱国主义热情,在内心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断地提高自身免疫力,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二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只能为人民谋福利,绝不能作为自己谋私利的工具;必须时时事事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这是反腐败的重要手段。同时,国家应健全学习教育制度,不能流于形式,只做表面文章,而应实实在在地进行,并将其与领导干部的考核相关联,这样才能见成效、见实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建设廉政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所谓廉政文化,就是一种以廉政为思想内涵和主题,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特殊文化形态。它以科学的态度批判腐败文化,探寻摧毁腐败文化的对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执政党文明建设的集中体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以文化人,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这也必定会对治理腐败问题有重要意义。

  诚然,反腐败是一幅短期内难以勾勒完成的图画,它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是众所周知的,但我们坚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人民群众的密切配合下,一定会铸就一座反腐倡廉的丰碑。

 参考文献

  [1]中宣部理论局,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

  [2]康国勇,治理党员领导干部腐败问题新探,江西社会科学,2002,11:144-146

  [3]祁建雄,对我国腐败现象的几点探讨,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3,13:34-37

  [4]马桂经,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叁面提高干部素质,求实,2001,4

推荐访问:腐败问题 腐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