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北京冬奥会类素材:准备好了,“双奥之城”青春微笑

时间:2022-08-09 16:50:08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作文北京冬奥会类素材:准备好了,“双奥之城”青春微笑,供大家参考。

高考语文作文北京冬奥会类素材:准备好了,“双奥之城”青春微笑

 

 高考作文最新 北京冬奥 类素材 --- 准备好了,“双奥之城”的青春微笑

 目录:

 1 01 冬奥会百天倒计时的志愿者誓言

 2 02 准备好了,“双奥之城”的青春微笑

 3 03 这道“风景”坐标河北,代表中国

 4 04 北京准备好了!中国准备好了!

 5 05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为冬奥之约全力以赴

 正文

 1 01 冬奥会百天倒计时的志愿者誓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 年 10 月 27 日

  T04 版)

  “我志愿参加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服务……共同为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贡献青春力量。”余中淇郑重地说。

  他曾为 2008 年北京奥运会担任小小志愿者,13 年后,他再次举起右拳宣誓。

  “冬奥会时间”开启,北京向全世界发出青春邀约,10 月 26 日上午,首都高校冬奥会、冬残奥会志愿者誓师大会暨首都青少年共迎冬奥倒计时 100 天冰雪嘉年华活动在北京体育大学举行。

  此次活动由北京团市委联合市委教育工委共同主办,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来自 66 所首都高校,涵盖北京、延庆、张家口 3 个赛区的志愿者代表宣布:北京准备好了!

  清华大学在读博士生余中淇说,真正吸引外国友人的是厚重的中国文化,“如果说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是我们在张开双臂拥抱世界,那么 2022 年冬奥会是基于文化自信,帮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从“北京欢迎你”到“一起向未来”,中国的奥运文化从旨在开放走向引领潮流。

  在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北京市运行保障指挥部人力资源及志愿者工作组组长夏林茂看来,于百日倒计时之际举办誓师大会,是对志愿者工作的再动员、再部署,也标志着冬奥志愿者进入全面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

  夏林茂说,北京历次重大活动的志愿服务,首都青年特别是青年学子们从未缺席。冬奥会作为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志愿者必将也必然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窗口。

  目前,1.4 万名首都高校志愿者已经选拔完毕,有些志愿者已投入“相约北京”测试赛的服务保障之中。他们站在台前或幕后,迎来送往或默默值守。

  曾参加建党百年天安门广场献词的王沛贤如今作为北京工业大学校园宣讲团的一员,已经走过数十个社区,向居民宣讲冬奥会知识,带动更多人体验冰雪项目,参与冬奥盛会。在 26 日活动现场,同时举办的还有首届北京高校冰球比赛、冰壶体验、冬奥大讲堂、冰雪知识竞赛等。

  夏林茂表示,这次冬奥会志愿服务正处在春节期间,思乡之情、严寒天气、高强度工作、繁重学业压力和两地三赛区的办赛新模式,都是志愿者将要面对的困难,有关部门正在陆续制定各项服务保障措施,将全力为志愿者创造温暖安全的工作生活环境。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 年 10 月 27 日 T04 版 2 02 准备好了,“双奥之城”的青春微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 年 10 月 27 日

  T04 版)

  一个微笑,20 岁的鞠茗雨练习了将近一年。她需要做到在强光下,目视前方 30 秒不眨眼,在头戴式 N95 口罩的遮掩下,保持大幅度的露齿笑,才能让笑意通过面部肌肉传至眼睛。

  作为 2022 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比赛颁奖礼仪志愿者,鞠茗雨即将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镜头,在竞技体育的高光时刻被记录的同时,她要把中国青年志愿者的热情面貌展现出来。

  距离冬奥会开幕式还有 100 天,志愿者们已经作好准备。今年 10 月,在冬奥会赛馆——国家速滑馆举办的国际测试赛也给了他们实地演练的机会。

  运动员热身区志愿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学生刁心玉觉得,这是一次“奇妙”的体验,除了新鲜感,她更体会到一种身份的变化:“在组委会的老师和来自不同学校的志愿者眼里,我代表着贸大;在国外的运动队眼里,我又代表着北京,更代表着中国。”

  工作的荣誉感从何而来

  在一些中国高校,志愿者的选拔早在去年年底就已启动。主动报名的学生须通过线上线下的笔试和面试层层选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研究生部专职体育教师李知明说,志愿者需要和人打交道,因此,专业是国际关系、青少年工作和社会工作的学生在应对上更有优势,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外语水平、抗压能力和协作能力等。

  各学校培训的课程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礼仪、急救措施、奥林匹克文化、现代社会残疾观、心理健康知识等。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还请来体能训练专家,专门针对冬季体育项目的服务,帮助志愿者提升身体素质。

  这些志愿者大多是 95 后、00 后。李知明感慨,现在的孩子都是“从温室走出来的”,冬季场馆温度低,面对冰面,需要有一定的抗寒能力;有的岗位需要站立几个小时,要练腰腹耐力;长时间佩戴 N95 口罩,还得练心肺功能。

  在 10 月举办的冬奥会测试赛中,李知明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8 名志愿者的带队教师之一,1996 年从北京体育大学毕业,他已是运动指导的“老战士”,但“跨行”带队志愿服务还是头一回。

  对他来说,眼前的任务更像是纷繁复杂的学工工作,“别把自己当成管理者,去做志愿者们的朋友、战友,工作一下子就会变得有趣起来”。

  冬季体育项目并非李知明的专长,最近,他听了许多专家讲座,还研究了旱地冰壶球。他格外关注志愿者的心理状况。测试赛期间,他四处巡查,保证志愿者工作强度适宜,不增负荷,不被当作廉价劳动力,能带着愉悦的心情开展志愿服务。

  李知明观察到,大多数志愿者初次踏入冬奥会场馆、初次近距离接触冰雪运动时,都是充满好奇的、满怀热情的,起初干劲十足,但经过一段时间,尤其是临近测试赛结束,体力和精神都会显出疲态。

  在李知明看来,志愿工作就像糊一个个火柴盒,重复性高,容易令人感到枯燥。他思考,“流水线上,劳动越多,得到的报酬越多,那么志愿者义务劳动的内驱力是什么?获得什么会让他们产生工作荣誉感?”

  他告诉年轻人,北京是“双奥之城”,这项志愿工作本身就颇具神圣性。他相信,多制造些仪式感,给志愿者颁发纪念章、荣誉证书,多开展集体纪念活动,他们会更加有信心。

  “选橙子味的手套”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状如其名,蜿蜒曲折。测试赛期间,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这条“丝带”被分割成闭环区和非闭环区。

  在速度滑冰测试赛中,中国、荷兰、韩国运动员同场竞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0 名志愿者全部位于闭环内,近距离服务运动员、教练、随队官员和国际技术官员。这些志愿者的服务范围包括休息室、准备区、力量房、热身区,基本涵盖了运动员在国家速滑馆活动的各个功能区。

  带队教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辅导员熊正非说,力量房、热身区是志愿者和运动员接触最密集的地方,志愿者负责登记运动员信息、沟通需求,还要在每个运动队使用完单车、瑜伽垫等健身器材后,完成擦拭、消毒、整理工作,需要格外加强预防病毒感染的措施。

  运动员休息室岗位的志愿者鲍若南说,工作时需要全程佩戴 N95 口罩、戴手套并随时进行手部消杀。佩戴 N95 口罩让人呼吸不畅,有急事时小跑几步、上下几层楼梯,容易产生短暂的缺氧感。消毒水干燥后则会在马甲、手机上留下白色痕迹。手套戴久了仿佛要和皮肤融为一体,摘下来后橡胶味也久久不能散去。鲍若南在朋友剥橙子时开玩笑说,“你要橙子味的手套还是手套味的橙子?”朋友说,“我还是选橙子味的手套吧”。

  相关参赛人员从酒店驻地到场馆遵守全流程闭环管控方案。志愿者每天往返于两点一线间,测试赛结束后还需隔离 7 天。到了真正的冬奥会期,比赛加上隔离,时间将被延长至两个月左右。

  志愿者刁心玉曾想象,如果没新冠肺炎疫情,冬奥会的测试赛会是什么样子:筹备工作的手续和流程大幅缩减,境外人员进出境更加顺畅,行动更加自由,工作人员的日常生活也会更加轻松。

  刁心玉在日记中写道,“当自己真正佩戴 N95 口罩、戴上手套工作时,才能切身体会到医护人员的不易。现在接过疫情防控的接力棒,我们志愿者也一定会稳扎稳打,保护防线内的安全。”

  回到宾馆后摘下口罩,鲍若南照镜子时在自己脸上看到了电视新闻里抗疫医护人员的“同款”勒痕,她没有心疼自己,而是为主办方安全办赛的态度和行动感到骄傲,还自拍了几张照片留念。她颇为乐观:“毕竟勒痕会消退,口罩在颧骨处提拉 6 小时说不定还有助于防止苹果肌下垂。”

  奥运会的另一种意义

  在志愿者李韵冰眼中,冰雪运动是彩色的。站在赛场中心,她能看到赛事场馆流线型的轮廓,座椅是渐变的蓝色中点缀些许黛粉色,尤为醒目。荷兰队运动员身着橙色的运动服上冰,姿势优雅,速度飞快,当她们冲刺时,金色长发在风中飘动。

  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大四学生夏听雨早在高考结束那年就期待为冬奥会服务,4 年后的冬天,她已是媒体运行岗位的专业志愿者。

  夏听雨的父亲是一名体育迷,她从小就跟着父亲看花样滑冰、短道速滑的赛事转播。如今在现场,套着羽绒马甲的她,真切地听见冰刀摩擦冰面,感受到运动员滑行带起的风。体育的魅力在这一刻更加凸显,她着迷于赛场上的瞬息万变,尽管结果难以预测,但运动员们始终拼搏。日本花样滑冰运动员羽生结弦说过的“一生悬命,全力以赴”曾是夏听雨信奉的箴言。

  鞠茗羽已为冬奥会准备近 9 个月,测试赛中,她伫立在颁奖台旁,能瞥见各地获奖运动员上台领奖的激动和喜悦。她感叹自己是个幸运儿,2021 年 7 月 1 日,她在天安门广场喊出“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如今又在另一场盛会中践行这誓言。

 熊正非把志愿者的故事整理成“冰丝带日记”,日记里的故事琐碎却暖心:午饭时,不同岗位的志愿者会互相换班,让每个人都有用餐时间;测试赛最后一天,荷兰运动员主动拉志愿者合影;看到场馆比赛的直播画面,来自中国的志愿者会为竞技场上的各国运动员加油。

  刁心玉记得,测试赛中,一天傍晚,运动员陆续回到力量房和休息室休整。一名热情的荷兰女运动员,每次离开力量房都会主动和志愿者说“再见”。于是刁心玉鼓起勇气上前交流,提示她墙上有留言板,这名运动员不断夸赞场馆设施和服务,并在展板上留言说,志愿者是一个“great team(超棒的团队——记者注)”。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使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被迫疏远,但是经过几天的交流,我们和运动员内心的距离越来越近。”刁心玉说,“这或许是体育赛事,特别是奥运会的另一种意义。”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 年 10 月 27 日 T04 版 3 03 这道“风景”坐标河北,代表中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江涛 朱洪园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 年 10 月 27日

  T04 版)

  “速度直接飙到 200 迈!”回顾过去四个半月的工作状态,吴华臻这样形容。今年 6月,这名 90 后到共青团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委工作,正赶上冬奥会城市志愿者储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

  看起来白净斯文的吴华臻并不惧怕速度,他用“中级道水平”定义自己的滑雪水准。初中时,这个崇礼人就在家乡的雪场滑雪,他爱这项运动的“速度与挑战”。

  2015 年,北京联合河北张家口申办 2022 年冬季奥运会取得成功,滑雪条件得天独厚的崇礼成为北京冬奥会的张家口赛区所在地。

  早在京张联合申奥的 2014 年,吴华臻的人生轨迹就因北京冬奥会改变。那一年,他走出大学校门,放弃“诗与远方”,考取了选调生,到崇礼乡镇工作。他回忆,当时不少崇礼青年都怀着对可能到来的“冬奥会”的期待,相信自己能因此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6 年来,冬奥会没有辜负崇礼。吴华臻曾经工作的西湾子镇紧邻两个大型雪场,借助蓬勃发展的冰雪产业,当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相继脱贫。同样,吴华臻也没有辜负当年对自己的期许。到团崇礼区委报到前,这位年轻的副镇长因工作中的出色表现,刚刚被评为河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今年 8 月,北京冬奥会举办在即,吴华臻又“临战受命”,担任了共青团崇礼区委书记,1990 年出生的他是团区委名副其实的“老大哥”——这支团队平均年龄 26 岁,完全由 90 后组成,最年轻的成员出生于 1999 年。

  团区委负责当地冬奥会城市志愿者招募、培训和演练工作,这些年轻的团干部也不断结识着各行各业、全国各地的青年朋友。他们中有来自 985、211 院校的青年学子,有在大城市工作的海归精英,有家住东南沿海的社会组织志愿者……更多的还是崇礼各乡镇的本地青年。

  据统计,在崇礼招募的冬奥会城市志愿者中,18-35 岁的青年占总数的 76.9%,作为共青团工作的新兵,吴华臻也在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中更广泛地接触到了青年群体,加深了对他们的了解。

  比赛进行时,冬奥会城市志愿者不能进入赛场,感受不到场馆内炫目的灯光,观看不到精彩的赛事,他们必须坚守在崇礼大街小巷的 10 个工作点位上,完成指引、助残等志愿服务。

 吴华臻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即便对这样“默默无闻”的志愿者岗位,年轻人同样表现出巨大的参与热情:北京高校的大学生要求“食宿自理”报名参加,社会组织的青年志愿者自带专业设备而来,乡镇青年乘坐公交车赶路 30 多公里只为参与演练。

  “他们中有掌握心肺复苏等专业急救技术的,有能使用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等语言熟练交流的。”评价这些即将上岗的城市志愿者,吴华臻认为仅用“优秀”二字难以概括,“即便没有过人的专业特长,仅就他们对服务展现出的‘兢兢业业’的态度而言,就无愧志愿者的称号。”

  “每个地方的青年都是这个地方的希望。”作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的在读硕士研究生,吴华臻利用专业所学制作了《关于 2022 年冬奥会城市志愿者报名动因的调研问卷》,通过崇礼志愿者微信群发放,两天时间回收问卷 257 份。

  年轻人报名当志愿者的理由很多元,包括...

推荐访问:高考语文作文北京冬奥会类素材:准备好了,“双奥之城”青春微笑 冬奥会 作文 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