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优秀范文】

时间:2022-08-10 14:15:05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优秀范文】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如何驱散“腐败猜想”——新媒体时代的舆论法则思考之四

  唐宋 2012 年 03 月 01 日

  进入新媒体时代,言论闸口日渐拓宽,信息来源变多变杂,各种真真假假的传言、猜想裹挟在信息洪流中泥沙俱下,令舆论场的复杂性骤然增加,也给舆论引导增添了难度。

  年少轻狂者打伤他人,父母到医院探视致歉,“八成是仗势欺人给对方施加压力”;公职人员非正常死亡,总能引发不少人的围观——“看哪,又一个贪官自寻短见了”。这种并无根据的揣测甚至推而广之,变成一些人对某些特定群体的预判:“不查孔繁森、一查王宝森”,“品质好的人肯定没法在那里边混”„„

  在信息公开不断推进但又不足以完全赢得公众信任的转型期,人们的一些猜测想象由于不时得到“印证”而加深,逐渐固化为条件反射式的成见。如果这种成见不断生长蔓延,理应融洽的社会关系便有被割裂和极化的危险。这样的情势下,媒体应该怎样作为,才能驱散非理性的“腐败猜想”?

  驱散“腐败猜想”,绝非埋起头来当鸵鸟,无视客观存在的腐败现象。恰恰相反,只有充分正视这一现象,才能恪守新闻媒体客观公正的立场,才能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团结更多人与腐败现象作斗争。

  有人担心,媒体曝光的贪官,会不会让人产生“腐败越来越严重”的印象,会不会影响党的形象,消解社会信心?这些担心虽有一定道理,但事实证明,那种捂着盖着怕揭短的心理,只会令群众失望。在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的今天,舆论监督已经成为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手段。事实是,在公众、媒体、纪检监察部门的合力作为之下,一些腐败官员被绳之以法,极大地震慑了腐败分子。主流媒体及时准确地报道郑筱萸、赖昌星等大案要案,保障了民众的知情权,表明了我们党“有腐必反”的决心。

  人们对腐败的印象,大体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本人或身边人的亲身经历,切身感受;二是新闻媒体“重构情境”传递的信息。媒体分寸把握得好,有利于达成反腐共识、遏制腐败现象、增强反腐信心。相反,如果过分渲染阴暗面,甚至炒作“日记”、“情人”等腐败细节,就不可避免地加剧公众的焦虑情绪,激发更多“腐败猜想”,让人产生“越反越腐”“无力回天”的错觉。这提醒我们,在报道敏感度很高的反腐新闻时,不能为了吸引眼球,把严肃的反腐新闻变成八卦新闻、娱乐新闻;不能为了迎合猎奇心理,把反腐报道情色化,以耸人听闻的手法满足低级趣味;更不能挑战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制造和传播虚假新闻。

  在这一点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制定的“法律打击、预防控制、教育绝缘”三管齐下的反腐战略可资借鉴。一方面,新闻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要以客观理性充分的报道揭露腐败激浊扬清;另一方面,媒体一定要有高度的法律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注重传播的社会效果,拿捏好报道的分寸。只有这样,才能消减和驱散非理性的“腐败猜想”,凝聚起“与腐败斗争到底”的共识和力量。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化解媒体“眼球情结”——新媒体时代的舆论法则思考之五

  陈家兴 2012 年 03 月 02 日

  一则“鲁迅作品大撤退”的不实消息,一度引起媒体广泛转载和热议。传播学研究者追根溯源后发现,媒体“标题党”们在一条网络小帖基础上的几度“创作”,是这则“乌龙”新闻风行一时的关键。而“标题党”乐此不疲的背后,是少数媒体刻意吸引眼球的“营销心理”。

  我们今天所处的新媒体时代,堪称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早已告别“被灌输”,而是“自由猎取”。当每天海量的信息扑面而来时,受众就开始变得“挑挑拣拣”了。斯坦福大学等曾经利用眼球跟踪技术和录像设备,对网民的新闻阅读行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79%的读者在阅读网络新闻时,属于典型的“浮光掠影”型。

  在这样的背景下,“三秒钟原则”近乎残酷地起着作用:如果一条新闻在三秒钟之内不能吸引注意,新闻就会从受众眼前溜走,所花费的编采功夫等同白费。对于媒体来说,谁抓住了眼球谁就赢得了生存的基础,求关注、求影响并没有错。然而这并不是说,媒体就要被受众的“眼球”所左右。如果媒体都染上“眼球情结”,唯“眼球”是从,舆论生态就会在人为的“拔苗助长”和“乱砍滥伐”中不断被破坏。

  “8 毛钱治好 10 万元的病”、“产妇疑因少送红包肛门被缝”、“妻子遭联防队员毒打强奸,丈夫躲隔壁‘忍辱’一小时”,这样的新闻曾经紧紧抓住了社会的眼球,引起强烈关注。尽管它们最后都被查证为不实,但医院、执法人员等受到公众的强烈质疑,他们的形象和公信力受到较大损害,社会对他们的负向舆论情绪也已形成。在舆论学的“首因效应”作用下,事后的更正往往难以修复人们此前业已形成的观念和印象。

  如果说这些新闻事件的背后,是一些媒体在“眼球情结”作用下急于“抢”新闻,省略了深入核实、多方求证、请教专家等基本的新闻功课,是因“急”而“听风就是雨”。那么,还有一些新闻事件则是某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而有意为之,实因追求“轰动效应”而不择手段。

  2009 年全国热议的“偷窥强奸罪”即是如此。成都一家媒体有意忽略“两次入室欲行性侵犯并与女方抓扯”情节,以“爬树偷窥女邻居,男子被判强奸罪”为题报道新闻,引起全国轰动。事实上,判强奸罪的依据是上述情节而非“偷窥”,当地其他媒体也并未遗漏这一情节,然而当时的许多报纸和网站同样在“眼球情结”作用下,只转载“偷窥强奸”新闻而不采用其他媒体真实报道。一时间,1

  在诸多受众心目中留下了对法官、法院乃至法治的严重不良印象。

  媒体的影响不可低估,在网络时代,尤其如此。一条新闻,一个观点,一处看似不起眼的新闻细节,只要切中大众关切,就可能迅速形成强大声势和影响,从而促使一些问题的解决、推动社会的进步。但如果滥用舆论法则,甚至违反新闻传播规律,则可能对公众和社会造成较大伤害和损失。受众越是变得“浮光掠影”,媒体从业者越不能“捕风捉影”、“哗众取宠”,越是要坚持新闻专业守则,不轻信、不盲从,清醒、理性、冷静、踏踏实实做新闻。一再地“忽悠”受众,媒体难免被受众抛弃,失去立身之本。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善用网络“水波效应”——新媒体时代的舆论法则思考之六

  张 铁 2012 年 03 月 03 日

  一条“道德不曾跑路,良心仍在心中”的微博,转发超过 21 万次,在 2011 年“十大转发微博”中位居第五;QQ 推出“拒绝冷漠,传递温暖”活动,超过 600 万网友在 QQ 签名档中点亮爱心„„

  这样的力量,与其说是一个原点的激发,不如说是无数传播者聚集的合力。在“前网络时代”,媒体传播是一对多,而在新媒体时代,传播更是多对多。众声交汇的舆论场里,一些声音会在多点传播中不断向外辐射,如同池塘中的水波,越传越远,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水波效应”,能量巨大。以微博为例,一个人拥有 1 万粉丝,每个粉丝再有 100 个关注者,仅仅两次传播,影响就能达到百万量级。而仅仅新浪网的微博账号,就已经超过 3亿,更何况还有各种博客、论坛、社交网站等等。每个账号都是一个自媒体,发布信息、传递观点,产生惊人的叠加效果。

  水波效应固然可能作用于夺人眼球的事件、偏激极端的观点,但同样可以传递主流的价值、理性的思考、积极的声音。“免费午餐”就是从一个质朴的善念开始,在 140 字的转发中传递与扩散,“3 元加 3 元”的同频共振,掀起一层层爱的涟漪,为无数山区孩子奉上热腾腾的饭菜,也写就水波效应的经典案例。

  能搅动舆论场“一池春水”的,往往触动了人们最深沉的情感、承载着公众最渴望的声音。失去双腿,“板凳妈妈”却以板凳为支架,照顾了 130 多个孤残儿童;大雨倾盆,“最美女孩”不顾自己被淋湿,为乞讨者撑起一把伞„„物质潮流冲刷之下,道德良知拷问之中,还有什么能像人性之善那样能产生最广泛共鸣?这也是为什么这些诉诸人类普遍情感、诉诸时代共同感受的网帖,能够赢得最多的评论和转发,取得最好的传播效果。

  水波传得更远,也有赖传播方式助力。如果不能聚拢 680 万粉丝,郭明义难以把善念辐射向最广大人群;如果没有微博、团购等新手段,“聚蕉行动”也不能把滞销的香蕉售往全国。魔弹式的“我说你听”,只是被动传播;而散弹式的“大家都在说”,则是主动传播。自媒体能“选择性关注”,只有与受众契合,才能得到波峰加波峰的强劲效应。

  对于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能否用好水波效应,考验着传播能力,体现着引导水平。一方面,需要主动设置议程,找到“共鸣点事件”、“公约数观点”,发现那些体现时代精神、社会风尚的人物与事件。而从骑三轮车捡垃圾助学的白芳礼老人,到单手托举救下跳楼女子的消防战士,他们从未远离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也需要探求传播规律,找到“共振频率”、“相通波段”。如果只是以“要”字打头,以“应该”领跑,投入舆论的石子非但不能激荡波纹,更容易让人反感、招致抵触。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正是新闻舆论工作重要的时代考题。

  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能是舆论水面上漾起的一圈涟漪。即便手握“金话筒”,媒体也需要让自己的声音不断传递,才能成为舆论的领唱,也才能更好地“引导人民思想、培育社会风尚”。而这,也正是主流媒体的价值所系、责任所在。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小雷锋”诠释“行动公益”

  詹 勇 2012 年 03 月 05 日

  “打气,打气,学雷锋义务打气!”在北京市朝阳门北小街与东四七条胡同交叉口,每天都有一群孩子在早晨上学前风雨无阻,为过往路人自行车免费打气。19 年来,这支来自东四七条小学的“学雷锋义务打气队”,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七条小雷锋”。

  学雷锋,见行动。就在有人慨叹“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的时候,“七条小雷锋”长期坚守在京城的胡同,“当代雷锋”郭明义积攒了一本又一本献血证,一个又一个志愿者扎根于穷乡僻壤默默奉献。他们以行动续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日记”,也带来了“今天我们怎样学雷锋”的现实思考。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时间看似平淡,但往往能深刻地说明问题。19 年来,汇聚在“七条小雷锋”的队列里,共有 3000 多名少先队员参与义务打气活动。从“80 后”到“90 后”以至“00 后”,这些在幸福光环里长大的孩子们,为何能克服娇气稚嫩、嗜睡懒觉、没人接送、过年回家等各种问题和困难,让打气队的红旗天天飘扬在胡同口,让学雷锋活动成为自觉追求? 正如东四七条小学校长王欢所言,为他人打气就是给自己鼓气,在平凡的义务打气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增长了志气、骨气、正气、勇气和才气,而且激发出一种“从小事做起、为他人服务”的“行动公益”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的支撑、心灵的感召,才有了“七条小雷锋”代代接力、人人争先的道德实践。

  解码“七条小雷锋”背后的“行动公益”力量,使我们对雷锋精神有了更本真的思考,对今天学雷锋活动的动力有了更深切的认识。雷锋的战友乔安山老人感慨:学雷锋不难,难在我们心里。的确,为路人打气、向灾区捐款、帮邻里干活这样的小事,对于每一 2

  个人来说都是举手之劳。然而,人们往往会忽视,“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的背后,也需要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雷锋是行动者,更是觉悟者。正是出于“当人民的勤务员”、“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等朴素而高尚的人生理念,他才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满腔热情地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今天,面对雷锋精神是否“超前”、“过时”的质疑,面对学雷锋活动会否成为“一阵风”的忧虑,我们更加需要回到心灵深处,回归精神家园。

  于个人而言,只有真诚地回答自我与他人、有限与无限、平凡与伟大等“雷锋命题”,将雷锋精神内化为价值认同、行为准则,把行善助人作为一种心灵需求,才会像雷锋和郭明义那样坦然面对讥讽、毅然做“傻子”,才不会面对跌倒的老人、受伤的儿童冷漠围观,绝尘而去。

  于社会而言,只有将雷锋精神的理念内核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普遍的社会风尚,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才有了深厚的社会土壤,我们时代的道德共同体才有了坚实基础。“如果大家都像雷锋和郭明义一样多为别人着想一些,那才是一个令人留恋和可以依靠的社会。”网上一位“90 后”大学生对“小悦悦事件”的反思代表了许多人的心声,也体现着我们这个社会继续前行的方向。

 3

推荐访问:人民日报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 优秀 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