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湘江战役纪念馆

时间:2022-05-31 17:35:04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湘江战役纪念馆,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学湘江战役纪念馆

学湘江战役纪念馆3篇

【篇1】学湘江战役纪念馆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特征码[标签:特征码]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为山东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内共分5个展厅,分别为门厅、战役厅、支前厅、英烈厅和双拥厅。以下是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的详细介绍。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1948年建孟良崮战役纪念碑,耸立于大崮顶之巅的白色碑身,高20米,分外引人注目。

孟良崮地处交通要道,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1984年为纪念孟良崮战役在山上修建的纪念碑高30米。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位于孟良崮烈士陵园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8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40平方米馆内共分5个展厅,分别为门厅、战役厅、支前厅、英烈厅和双拥厅。


  
门厅正面是中共中央三代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题词和孟良崮战役大型沙盘。


  
战役厅以时间先后为序,展示了战役经过及华东野战军战斗序列表和参战部队的进攻、阻援情况。支前厅展示了沂蒙人民踊跃支前的情况。英烈厅展示了部分英模人物、战斗英雄的事迹情况。双拥厅介绍了蒙阴县走出山门,开展异地拥军,获得全国拥军优属模范县的情况。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前面是陈毅元帅、粟裕将军侍马而立的大型花岗石塑雕,雕像高7.75米,其中底座高2.75米,红色花岗岩上镌刻着陈毅元帅的《孟良崮战役》长诗,两位将帅雕像栩栩如生,再现了当年作为孟良崮战役主要指挥者的光辉形象。


  















【篇2】学湘江战役纪念馆

观辽沈战役纪念馆,忆先烈英雄事迹

锦州是一座有着10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名城,也是一座著名的军事、科技、商贸重镇和优秀的旅游城市。锦州地处东北和华北的咽喉要道,依山近海,是中国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曾发生了一场改变中国前途和命运的著名战役——辽沈战役。而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就是为了纪念辽沈战役而修建的一座专题性的纪念馆。

辽沈战役历史背景、意义

辽沈战役发生在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在东北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辽沈战役是三大战役的第一场,中国人民解放军之所以选择首先打响辽沈战役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东北一直是国共两党两军争夺的焦点,而在1948年,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已控制了东北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具备了打一场硬战的实力。当时国民党军队有4个兵团14个军44个师(旅),加上地方保安团队共约55万人,但被分割、压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地区内。由于部分北宁铁路为人民解放军所控制,长春、沈阳通向山海关内的陆上交通被切断,补给全靠空运,物资供应匮乏。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考虑到东北是全国唯一一个人民解放军军力超过国民党军队的地区,是中国重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和最大的产粮区,也是侵华日军最早侵占的地区,决定抓住有利时机,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决战方向首先指向形势于己有利的东北。辽沈战役历时5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东北全境获得解放。辽沈战役,从根本上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辽沈战役作为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之首,其胜利使中国革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毛泽东称这一转折“是中国革命的成功和中国和平的实现已经迫近的标志”,而从加速了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进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观纪念馆

辽沈战役纪念馆成立于1959年。1978年10月叶剑英题写馆名。新馆于1988年10月31日举行隆重的落成典礼并对外开放。新馆坐落在锦州火车站东侧铁路桥的北面。开馆14年后,2002年底闭馆开始改陈改造,2004年11月2日改陈改造工程胜利竣工并重新开馆。

辽沈战役纪念馆馆区占地18万平方米,园区内松柏挺秀,绿草如茵,环境幽雅而肃穆。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将门、塔、馆主体建筑联成一体,使我们产生逆岁月而上的感觉和纪念性历史情境。其间的纪念馆、纪念塔、烈士名录碑、雕像碑、书法碑、大型组雕、胜利之门及纪念性装饰物,构成一组完整的具有革命纪念意义的建筑群体,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更加引人入胜。

在暑假留校期间,我和同学参观了辽沈战役纪念馆。当我们怀着十分庄重的心情走进辽沈战役纪念馆,看到馆里那一幅幅画面,展橱里那一件件战利品以及战士们所穿过的一件件血衣和那足以使人们泣然泪下的一封封遗书,我仿佛已置身于那硝烟迷漫的辽沈战场。

穿过胜利之门,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16米的辽沈战役纪念塔。拾阶而上,104级台阶,象征着辽沈战役的52个昼夜,展现了一篇气势恢弘历史长卷,缔造了新中国的第一战役,胜利之役,决胜之役。新中国从这里迈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开始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走进纪念馆,我们被纪念塔东西两侧林立的一块块革命烈士纪念碑所震撼,纪念塔的东西两侧林立着一块块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英名录碑上刻录着五万多位在辽沈战役中英勇牺牲的战士们的名字,烈士名录上那密密麻麻的名字对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次撞击。时刻提醒着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呼吁着我们要尽自己所能来为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纪念馆中不仅使我们了解到了辽沈战役的全过程,东北三年解放战争的历史。同时也展现了当时东北群众是如何搞好生产,支援前线,可以说辽沈战役之所以胜利是与我们的烈士和群众分不开的。纪念馆内部分为四个部分: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和全景画馆。战史馆主要介绍的是东北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里面陈列着战争时期我军部队曾经使用过的枪炮以及生活用品等,给大家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被子弹打成千窗百孔的塔山英雄树。支前馆里介绍了在战争时期,后方老百姓支援前线的物品,有独轮车、担架、小缸、铁叉、扁担等等,无一不体现了军民的鱼水情深。英烈馆里介绍了很多英烈的感人故事,其中就有在东北解放战役中牺牲的英雄,有在锦州战争中牺牲的马云飞、梁士英;
有在解放河北隆化中学战斗中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等著名战斗英雄,这些英雄的悲壮事迹不由得让我们肃然起敬。

我们最后参观的就是著名的全景画馆,全景画馆被称之为“中国第一馆”。它采用绘画、塑形、灯光、音响等多种艺术形式,生动地再现了辽沈战役的关键性战役--攻克锦州的宏大战争场景。最令我难以忘怀也是全景画馆,站在全景画馆里,听到轰隆隆的枪炮声,爆炸声,还有战士们的呐喊声,天边映衬着冲天的火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扑面而来,那种不怕牺牲,勇于战斗的精神使我深受感染,仿佛跨越了时空,又走进了半个世纪前那场壮烈的战争。

缅怀先烈

那场战役,是一段历史,也是一个开始。

在那硝烟弥漫的年代、

在那浴血奋战的岁月、

在那枪林弹雨的时刻,

无数先烈前仆后继,

他们齐声怒吼令天地惊动,

他们勇往直前让大地震颤,

他们抛却头颅叫敌人撕心裂肺。

不是所有人都能以理性的心态去重温半个多世纪前的那段历史,在那烽火连三月的岁月里,太多的震撼俨然足够刺激饱受风霜的心。如若不是走进这珍藏无数英烈留下痕迹的场馆,在这和平的年月里,还会有谁能真切感受到当年的那场战役的血泪史。 

汗水、泪水、流血、牺牲这就是战争,这不是电脑里死掉还可以立马复活的游戏。赤裸裸的现实不是那么好想象的,一颗子弹断送的不仅是一个人,还有一个家庭。当我走进纪念场馆的那一刻起,眼前的一切牵动了我无数的思绪,仿佛逝去的英烈还活生生的屹立在身前,他们在向我讲诉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所有故事。纪念碑上的每一个名字,都是为中国人民伟大的解放战争做出伟大贡献的人,他们的名字值得我们世世代代记录下去。

有感

在感受东北解放时期的艰苦岁月,追忆先烈的英雄事迹同时,我不禁感慨今日生活的幸福。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特别是青少年,吃好的,穿好的,各方面都享受现代化,无忧无虑过着现代化生活。就这样,还有一些人不满足,不知足,不好好工作,总是把享受放在第一,不讲奉献,集体观念不强,个人利益放在第一,忘记了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必须永远记住“珍惜”二字,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的一切是由无数中华民族先烈换来的,我们每一个人要努力工作,把国家建设的更强大,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过去,因为历史将指导我们更好的前行。

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我深切地明白,爱国不是用说的,而是实实在在做的。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未来中华民族的领跑者,我们理应从自身做起,为社会树立良好的榜样。或许,有人会问“国是什么?国在哪里?”那么请记住国是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国是华夏大地每一处疆土,国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爱国就要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渗透、去践行“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

同时在这个科技比较发达的社会,我们一定要跟上时代发展要求的步伐,严格要求并不断的充实自己。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不断的进步,使自己成为国家的有用之人,使自己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建设者,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愧对死难的烈士,才能以实际行动告慰他们的英灵。

自动化类1501

黄有华 20153828

【篇3】学湘江战役纪念馆

古浪战役纪念馆简介

古浪县隶属于甘肃省武威市,地处河西走廊东端,为古丝绸之路要冲。

古浪战役纪念馆红西路军古浪作战示意图

古浪战役纪念馆位于武威市古浪县城西南角。

2002年,在红西路军第9军古浪战役遗址上建成纪念馆,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陈展内容有鏖战古浪、鱼水情深等,集中展现了红西路军在古浪境内浴血奋战的革命历程。

干柴洼娘娘庙战场旧址

1936年11月9日,红9军先头部队进入古浪境内。11月13日夜,红9军政委陈海松率领27师81团,沿黄羊川北上,击退守敌,占领古浪县城东侧的东升洼和边墙洼制高点。

古浪县干城乡干城村——干柴洼战斗遗址

11月14日拂晓前,红9军先头部队向驻守古浪城的敌马步芳100师298旅595团,马华荣部和马俊的西宁东南川民团3000多人发起进攻,经过一天激战,敌人被击溃,弃城而逃,红军先头部队占领古浪城。11月15日,红9军主力全部进驻古浪县城。古浪失守,引起敌人的极度恐慌。

古浪城争夺战(绘画)

11月16日拂晓,尾追红军而至的敌人向古浪城发起第一轮进攻,先以强大的炮火向古龙山、西阳洼两处红军扼守的高地猛烈轰击,继而持枪挥刀,成营整团蜂拥冲锋。马全义驱使民团在前,部队在后,从西侧向古龙山进攻;
马呈祥手枪团配合韩起禄旅从东北攻击西阳洼;
马彪旅又从西南由上往下向西阳洼俯冲压迫。此处的红军阵地处于被上下夹击的形势,战斗十分激烈。

倒仰沟——横梁山战斗旧址

从早晨到中午,打退敌人数次进犯。马呈祥进攻西阳洼不成,又转而攻城,在即将攻至城西北角时,被坚守此处的红27师战士一阵猛击,敌2营营长马得良当场毙命,士兵民团死伤200余人。马呈祥两处进犯,两次遭受惨重失败后,指挥部队退往暖泉一带。马全义多次进攻古龙山,都被红军接连击退,马家军伤亡惨重。

孙玉清在干柴洼指挥红军利用有利地形突破敌防线(绘画)

 11月17日,马元海针对红军兵力部署,采取步骑合战、迂回穿插、三面进攻的战术,对红军阵地发起了第二次进攻。蒋介石也派3架轰炸机助战。战斗一打响,敌机首先向北关的红军狂轰滥炸,相继延至城内。马元海命令所有炮火猛烈轰击,民团在前冲锋,敌军随后进攻。在此守卫的红27师,与敌展开激战。

有“虎狼关”之称的古浪县城旧址。

但敌人凭借地面有骑兵,空中有飞机的优势,以“牦牛阵”“人海战”强迫士兵“作战不退,无命不回”轮番冲锋,节节紧逼。这时,城外的红军工事,在敌人强大炮火轰击下大部被毁,红军被迫退入城内。敌人乘隙从北关攻入,并延伸到北街一带。由城外作战,转为巷战。

大靖镇——红军攻占古浪之门户

危机时刻,红军一部迂回城外,经数次冲锋,击溃敌人城外防线,又反攻县城,迂回穿插,分割歼敌。马元海见势不利,遂指挥部队逃出城外。下午5时左右,红军复将北街夺回。

下石沟——横梁山战斗旧址

11月18日,战斗发展的更为激烈。敌人重新调整兵力后,向红军发起了第三次猛攻。敌人集中炮火轰击古龙山、西阳洼制高点,随之向山头冲来。

红9军烈士墓

坚守在这里的红军指战员,沉着应战,集中火力打退了对方无数次的反扑。敌人稍事调整以后,采用迂回战术,又发起了更凶猛的进攻,和红军战士肉搏在一起。后因寡不敌众,弹尽无援,两处阵地先后失守,红军指战员几乎全部壮烈牺牲。敌人冲进城内,与红军展开巷战。敌人骑着马,挥舞着大刀,在街上堵截追杀。红军战士与敌人浴血奋战,整个战场上,到处呈现一片土地一片血,一个战士一团火的惨烈景象。

红西路军革命宣传手册

红9军政委陈海松率领交通大队和机关干部一起向敌人冲过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掉头向后溃退。交通队利用城内鼓楼墩作掩护,继续与敌拼杀,准备血战到底。27师迂回至敌人后面,击溃敌人的穿插部队,从北门、水管门冲杀进来,使突入城内的敌人阵脚一时大乱。红军抓住有利时机,发起全面反攻,敌人败退城外。敌营长韩德明受伤,马青山毙命,马家军和民团伤亡惨重。战斗进行到晚上,逐渐停止。

被敌炮火摧毁的古浪城墙

 红9军在古浪城与敌血战3昼夜,损失惨重。政委陈海松受伤,军参谋长陈伯稚、25师师长王海清、27师政委易汉文等同志壮烈牺牲。

纪念碑

在古浪城争夺战和干柴洼突围战、横梁山阻击战这三次战斗中,红9军伤亡2400余人,元气大伤,因此有“古浪三战,九军折半”之说。

纪念馆展厅

红西路军古浪战役纪念馆, 2006年9月,被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命名为甘肃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2011年4月,被国家发改委、中宣部等14部委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二期名录;
2011年12月,被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推荐访问:湘江 纪念馆 战役 学湘江战役纪念馆 学湘江战役纪念馆 湘江战役纪念馆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