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患意识有待加强(7篇)

时间:2023-05-02 19:30:05 浏览量:

篇一:忧患意识有待加强

  

  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不足整改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习的要求和动力不够。对学习的要求不够高,学习的资料较浅,学习的范围较窄,系统性、专业性、深入性不强,从而使得学习的效果不明显。动力不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主要表此刻:一方面,学习的自觉性不强。没改变那种“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良好学习习惯。自我较注重单位安排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而对其他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另一方面,学习的钻劲不够。学习过程中,我认真做了笔记,但往往浅尝辄止,没有作深入消化,领会内涵,全面贯彻;第三,学习重点不清。自我没有认真把握学习重点,但求面面俱到,结果忽视了直接相关工作需要的重点学习。

  二是职责意识不够强。由于大局意识不够,往往只管自我职责以内的事,其它的事就少有过问。有时,自我明明看见其它同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因碍于面子或是认为不该自我管,也就没有主动提出来帮忙改正,而是放之任之;有时自我认为无足轻重、无碍大局、可干可不干的事,也就无动于衷;有时本该今日干完的事,也随便拖到明天干。

  三是处理问题理论联系实不够。尽管我也经常学习,但学习的深度不够。我经常告诫自我要用辨证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处理问题,可总是讲在嘴边,忘在手边,结果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简单,对具体问题分析力度不够,不能全面运用发展的、联系的、辨证的眼光看待和处理问题。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平时疏于学习。在知识结构日新月异的今日,不学习,就要落伍。以往我总认为,只要能把本质工作干好,其他学习都无关紧要,殊不知,学习与工作是相辅相成的。仅有深入地、系统地、全面地学习,才能更好地胜任自我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我认为只要能干好本职工作就行了,而放松了对其他知识的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上也只满足于看看党报党刊、听听时事新闻,读读书本,偏重于时事了解,而对于_的学习不够,致使理论基础薄弱。由于忽视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和掌握,对于自我所学的东西,也没有认真去深入消化,吸收,也就不能很好地做到把自我所学贯彻到实践中去,落实到行动上来,致使在实际工作中政策水平较低。加之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对于学习制度坚持不够,老爱犯“三分钟”热情的毛病,这一不良习惯致使学习收效不大。

  二是思维局限,认识落后。思维局限,认识落后,进取意识不够强,认为工作上过得去就行,不求冒尖,但求稳而不乱,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按部就班,认为只要规规矩矩地按条款、按规章制度办事,工作不出错,不给组织添乱子,也就问心无愧。没给自我树立起跨越的高标杆,让自我朝着目标坚定地走下去,反而缺乏向更高目标追求和奋斗的活力与勇气。

  三是群众观念弱化。我们的一切出发点应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真正做到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谋。由于我们工作经常直接与企业职工接触的机会多,与

  他们之间的交流较多,看到群众的疾苦多,听到群众的呼声多,渐渐地麻木了、习以为常了,群众观念弱化,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弱化。

  三、整改措施

  随着机关作风整顿活动的不断深入,经过对自身存在问题的排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我存在的问题,也更加增强了我改正错误、提高自我思想素质的信心和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心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全面认真系统地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认真学习党的有关政策和省委_届_次全会以发市委_届_次全会精神,在工作和学习中牢记共-产-党员的六条基本要求,按照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我,时刻把坚定共产主义梦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为自我的立身之本、奋斗动力和行为坐标,立党为公,甘于奉献。

  二是进一步改善工作作风。努力做到善于克服消极思维、模糊认识所造成的各种束缚,破除急躁情绪,迎难而上,进取工作;善于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深挖其中的规律性;善于从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善于从政治、全局的高度认识事物;善于根据个人具体情景和自身工作特点,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脚踏实地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是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本事。经过学习,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梦想信念,紧跟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职责意识、忧患意识,在强化服务意识上下功夫,为领导决策出谋划

  策,献智献力;时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从思想上筑起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增强拒腐防变的职责感和紧迫感。堂堂正正做人,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刻以树立机关干部良好形象为自我行动、处世的准则,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我,敢于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努力做到勤政廉洁。

  今后,我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查摆自我在各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改正不足,提高自我,真正使自我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净化、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作风得到进一步改善、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努力把自我的各项工作做好,取得成效。

篇二:忧患意识有待加强

  

  增强煤矿安全忧患意识促进安全生产健康发展

  增强煤矿安全忧患意识,保持煤矿实现安全生产奋斗目标是各级领导干部和职工的神圣职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意识是一种清醒的预见意识和防范意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一种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这种意识源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相反、相成、相克的规律。忧患意识的可贵就在于能够从承平中预见危机,从有利中发现不利,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越是安全平稳的时候,越是生产完成顺利的时候,越要高度戒备,保持警惕,增强安全忧患意识。忧患促人警醒,催人奋进。一个单位、一级组织和个人如果缺少忧患意识,就会安于现状,失去进取精神、发展生机和创新活力。因此,增强安全忧患意识有利于提高煤矿安全责任感、使命感。保持忧患意识,就会立解忧之志,践去患之行。

  实现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提高党政工组织执政能力和地位的体现,是煤矿迎接安全生产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九十年代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成果明显,但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仍十分严峻,具体表现在:

  一、煤矿安全设施长期存在欠账严重的现实。由于煤矿安全设施长期欠账导致安全隐患严重,是我国煤矿的一个基本现实问题。据国

  页

  第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篇三:忧患意识有待加强

  

  时刻警醒自己

  常怀忧患意识

  “不要让鲜花掌声淹没群众意见,不要让成绩数字掩盖存在问题,不要让发展成就麻痹忧患意识。”

  广东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这番话听似语重心长,实则掷地有声,振聋发聩,在全党全国上下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时候,给全党全国一个警醒:时刻警醒自己,常怀忧患意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300多年以前,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便以此警示世人。纵观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史,无论是个人的大起大落,国家的兴衰更替,还是历史的风云变幻,无不是对这个朴素道理的详细诠释和生动演绎。

  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中华民族之所以保持生生不息、屹立潮头,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民族已经深深植入了忧患意识。就拿近现代历史来说,无论是辛亥革命救亡图存的抗争,五四运动爱国自救的觉醒,还是中国共产党救国救民的执着和坚韧,正是忧患意识使我们避免了国破家亡的厄运,重新走向民族的伟大复兴。

  时至今日,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历经60余载强国富民的历练,以及90年民族崛起的执着追求,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中国崛起的呼声也此起彼伏,我国再一次成为举世瞩目的大国。当被鲜花和掌声环绕的时候,有时候难免会沾沾自喜、骄傲自满、放松懈怠,以至于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等这些党的优良作风正从某些党员干部身上消失。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处于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的背景下,我们党目前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

  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考验,同时还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四大危险。面对新的复杂挑战,高度警醒、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显得异常的紧迫。

  忧患意识要求保持一份清醒和冷静,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少差距,推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不少的挑战和问题。正如朱镕基出任国务院总理时表示的那样,“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忧患意识也要求必须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保持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状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始终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群众路线,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努力提高自己向书本、向群众、向实践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前段时间,参加单位组织的红色之旅,在参观遵义会议旧址的过程中,我强烈地感受到,党在长期发展中的重大转折关头,总是能够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正确认识和把握时代特征与发展趋势,清醒地认识问题,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迈过一道又一道坎,这体现了共产党人的自我警醒,也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心存忧患。

  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常怀忧患意识,秉持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经受“四大考验”、化解“四大风险”,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党的建设和国家的发展,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取得新的辉煌和胜利!

篇四:忧患意识有待加强

  

  组织工作

  忧患意识,风险意识不强整改措施

  作为一个组织,无论是企业还是非营利组织,都应该具备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这是因为在组织的运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风险和危机,如果组织的领导层没有足够的预见性和反应能力,就有可能导致重大的损失和影响。然而,实际上许多组织的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并不够强,需要进行整改和提升。本文将介绍一些组织工作中存在的忧患和风险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组织存在的忧患和风险问题

  1.管理薄弱

  许多组织的管理水平较低,存在管理缺陷和失误的风险。例如,管理人员的能力不足、管理流程不规范等,都可能导致组织的运营出现重大问题。

  2.资源分配不当

  许多组织的资源分配问题比较突出,存在资源过度投入或者资源不足的风险。例如,过度依赖某个业务板块或者某个客户,或者忽略了一些潜在的市场机会,都可能对组织的发展造成影响。

  3.人员流失和招聘困难

  目前,许多组织的人员流失和招聘困难问题比较普遍,并且影响越来越严重。在人才角逐的市场上,如果组织不能提供足够的激励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就有可能导致人员流失并且招聘困难。

  4.安全风险

  许多组织存在安全风险,例如,数据泄漏、内部贪污、知识产权侵犯等。这些问题都需要高度关注,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二、整改措施

  1.提高管理水平

  组织需要加强对管理层的培训和招聘,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和专业水平。同时,组织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流程和制度,规范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

  2.合理分配资源

  组织需要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透明的资源分配机制,避免过度依赖某个板块或某个客户,同时,也要有预算控制和资金管理的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

  3.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需要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同时,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职业发展路径和培训机制,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4.加强安全防范

  组织需要建立起一个全面的安全防范机制,包括信息安全、财务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等。在安全防范中,需要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同时也需要落实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备案机制。

  结论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组织必须具备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只有这样,组织才能在面对各种挑战时保持稳健的发展,并且做出及时而准确的决策。通过整改措施的执行,组织可以有效地解决忧患和风险问题,提升组织的稳健程度和发展能力。

篇五:忧患意识有待加强

  

  先天下之忧而忧,大学生如何将忧患意识转化为奋进动力.txt25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方;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忧患意识

  论文摘要:几千年来,忧惠意识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表,始终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它作为一种激励人生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能激发大学生的危机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大学生谋求民族振兴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我们要结合各个方面增强大学生忧志意识教育,以确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后继有人。

  忧患意识是一种居安思危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是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忧患和关注,它是一种激励人生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几千年来,忧患意识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始终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而当前,增强忧患意识,对于我们积极应对各种困难风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意义重大。胡锦涛曾经指出:“综观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在新的一年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火于挑战。我们既要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加强发展,又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参与者,因此,增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项重任。

  1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培育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它对于把大学生培养成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有生力量,对于确保现代化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首先,进行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能促使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忧患”一词,最早见于《易传:“作《易》者,其有忧患乎?至孟子时予以发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它指的是在一定的认识程度上对未来发展的不利因素产生的危机感,以及为应对危机而形成的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意识。俗语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具备忧患意识的人,意味着他不仅把思考的对象拘束于眼前的事态,更是把遥远的未来发展作为思考的内容。因此,进行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引领大学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其次,进行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能增强大学生历史责任感。中华民族孕育着丰富的忧患意识,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等。在忧患意识作用下,主体会产生强烈的责任意识,主动把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当成自己应当赋予的责任。加强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树立起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勇于承担建设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神圣责任

  再次,进行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能激发大学生拼搏进取的热情。忧患意识,体现为一种精神自觉和精神动力,它常常是一种催人奋进的自我加压机制,促使主体自觉地付诸行动,弘毅而行。加强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会使大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激励他们昂然前行,不断追求人生的远大理想,从而激发起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自身成才而发奋学习的热情。

  最后,进行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能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知识群体,是国家十分宝贵的战略人才资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将起到中坚作用。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其健全人格的形成本身又是社会和谐的具体体现。进行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能够促使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肩负历史使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自觉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有为青年。进行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塑造大学生群体的健全人格,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成。

  2大学生亟需增强忧患意识教育

  根据教育部2005年发布的当年高校学生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资料,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继呈现出积极、继康、向上的态势。H1然而,我们在对主流态势保持乐观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到当前我国依然处于社会转轨时期,由于社会组织结构多样化和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影响,加之各种文化、价值观念的碰撞激荡等各方面因素,使得一些大学生忧患意识淡薄甚至缺失,给大学生群体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首先,忧患意识的淡薄和缺失,使部分大学生失去了正确的信仰,在人生理想上表现出彷徨迷惘的一面。由于忧患意识的缺乏,当下大学生群体中有一些人依然信奉虚无主义人生目的观。他们在父母和亲人无微不至的呵护下,过着衣食无忧的惬意生活,一时舒适的生活环境弱化和消解了他们应有的人生理想和长远追求,他们在心理和能力方面呈现了低能化的趋势。由于忧患意识的缺乏,有些大学生在价值多元化的影响下,凸显了正确信仰缺失和信仰庸俗化的倾向。这些大学生的表现,同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显然是相悖的。

  其次,忧患意识的淡薄和缺失,使一些大学生责任意识不明确,在思想道德上表现为道德意识淡薄。由于忧患意识的缺乏,会使部分大学生淡忘了甚至丧失了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他们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浪潮中忽略了精神文明的重要意义。这种责任感的丧失体现在道德行为上,就会出现道德意识淡薄、对社会公德规范的遵从缺乏自觉性等现象。在日常行为中则表现为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推卸责任、不遵守纪律等。社会主义建设给教育提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新人的要求,而忧患意识的缺乏使得大学生丧失了责任感,显然是达不到要求的。

  再次,忧患意识的淡薄和缺失,使少数大学生学习紧迫感不强,在学习态度上表现出怠慢姿态。学生在学校校园中,条件优越、环境安定,吃穿不愁,生活稳定而且竞争性不强,在这种情况下,少数大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动力。学校对他们而言已不是学习知识和磨练能力的场所,而成了悠然自在、花前月下的享乐天堂。学习上的散漫同时带来了考试作弊的恶劣风气,又给大学生的诚信品格大打折扣。象牙塔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显然不利于国家科教兴国的长远战略。

  最后,忧患意识的淡薄和缺失,使少数大学生无法形成健全的人格,在性格上表为幼稚或自私。一些大学生缺乏忧患意,在父母的羽翼下过着安逸的生活,养成了极强的依赖感,成为一批永远长不大的子,一群高学历“寄生虫”。另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忧患意识,全不顾对民族、国家、社会的责任感,自我意识不断膨胀,只考虑个人的私利,只知道向社会索取却不懂得感恩。具备幼稚的或者极度自私的性格的人,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标准大相径庭。

  总之,忧患意识的淡薄和缺失,让大学生们丢却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放弃了对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发展的认识思考,会导致严重的消极后果。邓小平曾经感慨:“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人民的教育。对于艰苦创业,对于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将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都很少,这是我们很大的失误。”

  3增强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忧患意识的培养和增强,需要进行长期的耐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观念的转变。

  首先,通过加强民族历史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历史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更重要的是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探究到历史发展的规律与根源,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尤其是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浸透着中国人民的血和泪。只有增进对中国苦难岁月的了解,才能懂得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的深刻道理,从而激发大学生民族义愤和爱国热情,培养自己的忧患意识,牢记历史,以史为鉴,懂得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居安思危,不断进取。

  其次,通过加强国情教育,增强大学生对国家发展的忧患意识教育。国情教育不仅帮助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也能让学生从中比较国家发展面临的困难以.及与世界的差距。忧患意识教育必须与世情国情教育相结合。只有了解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较大差距、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严峻挑战等等,才能懂得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对国家未来的发展产生强烈的忧患意识。

  再次,增强对社会发展的忧患意识教育。对社会的认识不仅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立足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也帮助学生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姿态,积极地探索解决人口、环境、教育已经医疗卫生等各方面的社会问题的途径。只有对社会的发展由于强烈的忧患意识,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增强对个人发展的忧患意识教育。同前三者相比,个人忧患意识教育建立在大学生对自身所处的环境、自身条件、能力基础和社会关系认识的基础上,因此其忧患程度更加强烈。大学生正处在走向社会的准备期,人生道路变化莫测,社会竞争十分激烈,竞争机制近乎残酷。当代大学生只有对就业、职业和事业持有强烈的个人忧患意识,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与发展。

  综上所述,忧患意识作为一种激励人生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能激发大学生的危机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大学生谋求民族振兴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我们要结合各个方面增强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以确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后继有人

  【玉米提江】大学生如何做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人

  2、学习动力动机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特点,学习动力动机也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1),根据学习动力动机的内容指向可分为直接性学习动力动机和间接性学习动力动机。直接性学习动力动机直接指向学习活动本身,是由对学习的直接兴趣以及对学习活动的直接结果的追求所引起的;间接性学习动力动机则是与社会意义想联系的动力动机,是社会要求在学习上的反映。

  (2),根据学习动力动机在学习活动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可将之区分为主导性学习动力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力动机。主导性学习动力动机是指一个学生的几种学习动力动机起主导作用的学习动力动机;辅助性学习动力动机则是在几种学习动力动机中不占主导地位的学习动力动机。辅助性学习动力动机有的能促进学习活动,因而能与主导性学习动力动机并存;有的则不能促进学习活动,因而会被抑制甚至被完全克服掉。

  (3),根据学习动力动机的来源,又可将之划分为内部动力动机和外部动力动机。学习的内部动力动机来源于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等,它较为持久,且使学习者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学习活动状态。学习外部动力动机则是由外界的诱因所决定的,它较为短暂,被这种学习动力动机推动的学习活动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状态。

  3、文献回顾

  学习的动力动机决定着学习方向和成果。学习动力动机是以学习目的为出发点的,它是推动大学生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学习的动力动机。没有明确学习目的的大学生自然不会产生动力动机的力量。因此,学习动力动机首先要求大学生懂得为什么学,朝着什么方向学。

  学习动力动机决定学习进程。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学习是否真勤奋、持之以恒取决于学习动力动机。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W。Atkinson)于1980年全面探讨了有关动力动机的文献,从中发现一个共同的结论是,完成某项具体的学习所需的时间与对这项任务的动力动机水平呈正比。

  学习动力动机决定着学习效果。心理学家奥尔伯格(H。J。Walberg)等人于1979年研究动力动机与学习成就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学习动力动机越强者,其学习成绩越好,这种正相关达到98%的显著水平。心理学家洛威格尔在一项实验研究中,比较了成就动力动机强度不同而其它条件相同的两组大学生的学习效果。他给两组大学生被试者的任务是要求他们把一些打乱的字母组成词,19名成就动力动机强的大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中能不断取得进步,而二十名成就动力动机弱的被试者进步缓慢,甚至有倒退的现象。

  “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致丧败。”古代先哲们虽然发现了事物兴衰变易的现象,但都难以摆脱“历史周期率”的怪圈。惟有马克思主义,才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我们正确认识不同社会盛衰兴亡的原因以及增强忧患意识的必要性指明了方向。

  我们要善于辩证地、全面地看待成就与问题,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挑战和风险,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更加勤勉地工作,更加严格地自律,更加自觉地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

  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这“三个意识”,概括了我们党对领导干部的很多要求,在新形势下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中的忧患意识,具有强烈的警醒作用。只有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我们才能辩证地看待形势,辩证地看待成绩,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

  治国古训蕴含宝贵启示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这一充满辩证法的警世名言,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铭记。从古代先哲们对忧患意识的最早论述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宝贵的启示。

  早在《周易》中,就有“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之说。后来《左传》中也称: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襄公十一年)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列国之间纵横捭阖,兴衰无常,国家安危不时发生转换,存亡继绝甚至就在一事一策之间。于是,很多政治家、思想家便疾声告诫:“于安思危,危则虑安。”(《战国策·楚策四》)后来,人们不断总结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称:“开拨乱之业其功既难,守已成之基其道不易。故居安思危所以定其业也,有始有卒”(唐·吴兢《贞观政要·灾祥》卷十)。唐朝著名政治家魏征明确指出:“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他还比喻说:“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因此,他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告诫唐太宗:“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这种忧患意识,是基于对事物矛盾法则的深刻理解,是对国家兴衰存亡内在规律的重要思考。宇宙沧桑,天地万物,无不存在

  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有阴便有阳,有仁便有义,有善便有恶,有语便有嘿,有动便有静。”(宋·朱熹《语类》卷九十五)这种对立的两个方面有机结合于一个整体之中,相互依存,辩证统一,即所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二章)它们的矛盾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变化。在这种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矛盾双方所处的地位也常常发生变易,从而出现现代辩证法所说的否定之否定的现象。恒常的事物是没有的,一种因素里很可能蕴含着否定自己的另一种因素。古人很早就从大量的社会现实中注意到了这种现象,认为“昌必有衰,兴必有废”(汉·王充《论衡·治期》)。这实际上告诉人们,事物发展到了顶点,就要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兴盛了就可能开始衰落,即所谓“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管子·重令》)

  把这种道理应用到治国理政当中,那些善于总结经验的思想家、政治家们便意识到,一个朝代、一个政权的繁荣和稳定也不是绝对的。兴衰成败是常有的事情。初当政时,雄心勃勃,励精图治,革故鼎新,廉洁勤政,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面貌。但时间一长,既得利益捆住了自己的手脚,惰性增长,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纲常废弛,在表面的太平景象之下,便蕴藏和积聚起种种矛盾。如果矛盾得不到及时解决,日渐尖锐,遇到某种导火索,便会骤然爆发,把那种太平盛世的衣装撕得七零八落。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一些有远见的、清醒的政治家、思想家,便时时警告:“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致丧败。”(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

  居安思危掌握历史主动

  那么,安危变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现代政党为什么一定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呢?

  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们,虽然发现了事物兴衰变易的现象,并力图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但都没有找到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这个最根本的原因。因此,往往将其归结为某种外在的、神秘的“天命”,或认为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因果报应”和“轮回”现象。虽然也有一些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力图通过自身的努力,避免衰亡的命运,有的也收到相当的效果,但从根本上来说,古代的封建王朝,都难以摆脱黄炎培先生所说的“历史周期率”的怪圈。

  惟有马克思主义,才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我们正确认识不同社会盛衰兴亡的原因以及增强忧患意识的必要性指明了方向。

  纵观古今,国家兴衰,文明交替,都有两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一种是客观因素,一种是主观因素。客观的,首先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新陈代谢规律。按照这一规律,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旧的事物不断衰亡,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新陈代谢史。而这种新陈代谢在人类社会如何发生,又由社会的基本矛盾所决定。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历史发展过程中任何朝代的兴衰存亡,任何阶级和政治集团的命运,归根到底都是由这一基本矛盾的运动所决定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由于有这样的基本规律,人类社会的任何事情和现象,都成为天定的了。事实恰恰相反。人类社会的主体是人类本身。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干什么、不干什么,是可以由人自身来选择的。人不能制造或消灭客观规律,但可以改变客观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从而使客观规律作用的方向和结果符合人的选择和努力。

  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必须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不断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先进性。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始终保持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从本质上来说,我们党和国家政权的性质,我们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决定了我们党有资格在中国长期执政。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我们的国家和社会能够长治久安。但是,究竟能否做到这一点,除了客观的规律和条件外,在相当程度上,还要靠我们自己的努力。一个党过去先进,不能保证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也不能保证永远先进。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矛盾双方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转换。今天一路顺风,明天可能逆水行舟;今天“山穷水颈,明天或许又“柳暗花明”。这就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辩证道理。所以,困难时不能丧失信心;顺利时,则要预防灾难的降临。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作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如果以为今天形势好了,条件好了,便可以无所顾忌,为所欲为,甚至骄奢淫逸,腐化堕落,那么等待他的必然是垮台。世界上一些共产党丧失政权,自我瓦解的事实,就是

  最典型、最惨痛的教训。

  所以,我们党一再提醒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忧患意识。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向全党同志十分明确地强调,务必增强忧患意识,务必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清醒地看到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压力,继续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同心同德地把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江泽民文逊第三卷第517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也一再强调,既要看到取得的成绩,也要看到面临的问题,不断提高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能力。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为了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为了始终保持党的执政地位,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在任何可能到来的风险面前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主动性,从而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锐意进取提高防患能力

  增强忧患意识,就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尝观点和方法,善于辩证地、全面地看待成就与问题的关系,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挑战和风险,从而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更加勤勉地工作,更加严格地自律,更加自觉地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

  首先,要更加全面地看待形势,在成绩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取得的成就世人瞩目。面向未来,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发展还不平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在国际上,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但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围绕资源、市尝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外部势力对我国的安全不断提出新的挑战。这两个方面的情况和因素都要看到,既不能只看到问题而否认成就,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失去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失去信心;又不能只看到成就看不到问题,满眼鲜花,不见荆棘,以致盲目乐观,忘乎所以。

  第二,要更加勤勉地治国理政,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忧患”二字,有“忧”

  有“患”。对“患”要“忧”,但首先还是要“防”。增强忧患意识,最根本的是提高防患能力。而防患的首要之举,就是把国家治理得更好,真正做到固本强基,防患于未然。这就要求我们,坚定地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在执政兴国的岗位上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定地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履行自己的职责,发挥自己的作用。要发展大好形势,更要注重解决存在的问题,尽最大努力消除影响发展和安全的隐患,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第三,要更加坚定地改革创新,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古今中外,历来有创业容易守业难之说。创业其实并不容易,但为什么说守业反而更难呢?原因之一,就是胜利了、掌权了,也得到了很多实际的利益,于是便渐渐怠惰起来,不思进取,懒于作为,思想慢慢僵化,作风逐渐腐化,及至形成风气,再想挽救也就难了。所以,增强忧患意识,必须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以走在时代前列为坐标,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永远不满足于守成,永远不满足于现状,坚持不懈地追求更高更新更优更好的目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改革开放,不失时机地在一些重要领域和方面

  实现改革的新突破。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参与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和竞争。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以永攀高峰的精神创造一流的业绩,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第四,要更加自觉地艰苦奋斗,防止奢靡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滋长。“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李商隐《咏史》)任何社会,如果任由奢靡之风和腐败现象滋长,都必然会耗费国家的财富,消蚀人们的灵魂,毒化社会的风气,扩大社会的裂痕。一个国家、一种政治力量的衰败,往往是从这种内囊的腐败开始的。所以,我们党历来强调艰苦奋斗的精神。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贯要求我们牢记

  “两个务必”,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经过将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财富增长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在世界上我国仍然处在不发达国家行列,无论是国内生产总值,还是逐步积累起来的财富,只要被13亿人口这个数字一除,就微不足道了。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铺张浪费,更没有任何理由让各种骄奢淫逸行为滋生。增强忧患意识,就必须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官僚主义。要经得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考验,廉洁自律,反对腐败,筑牢思想上、制度上的防线,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培养积极健康情趣,让勤政廉洁的浩然正气在党内外吹拂荡漾。

  第五,要更加忠实地执政为民,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个政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先进政党,中国的国家政权是人民自己的政权。增强忧患意识,最重要的是要时刻防止脱离群众。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实施一切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职责,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关心和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组织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劳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使我们党和国家政权的生命之根永远深扎在人民群众的沃土之中。

  1、明确学习动力动机的目的和意义。

  努力将学习内化为兴趣与自觉的需要。学习动力动机可分为间接性和直接性两种。求知兴趣就属于直接性学习动力动机,它对学习的推动力是十分惊人的。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大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时,注意力高度集中,主动地摸索钻研,并伴随着愉快肯定的情绪体验,产生持久的动力动机和注意力,兴趣使其知、情、意、行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所以,老师和同学们应运用各种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探索某一事物的认识倾向,也是学习动力动机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日本教育学家本村九一也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大学生应当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努力将间接动力动机转化为直接动力动机,也就是在正确的学习目的的指导下自觉培养求知热情,激发学习动力动机。认真钻研已有知识,让科学本身的力量激发起求知热情;处处注意已知和未知的矛盾,学会找问题。唤醒学习需要,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注意心理培养。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一种需要,学生的职责就是学习。对某门课程、某个问题有兴趣,就会积极地进行探讨,以认知事物的特点和发展变化归律。当这种探讨使学生获得更深的知识或新的发现时,他们就会体验到好奇心与求知欲获得满足的愉快体验,而这种愉快的体验会进一步推动他们去进行新的更深层次的探究。所以,兴趣永远是激励学生持续奋进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兴趣自然要从他们对学习的内容与学习活动本身发生兴趣,即从培养直接兴趣入手。但是,对于学习自觉性较强的学生来说,也可以从对学习目的的间接兴趣入手,再逐步过度到学习内容本身发生兴趣。

篇六:忧患意识有待加强

  

  (烟草行业)努力增强烟草专卖队伍的忧患意识

  (烟草行业)努力增强烟草专卖队伍的忧患意识

  努力增强烟草专卖队伍的忧患意识

  古语说:“忧危启圣贤,厄穷见人杰”。忧患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时时激励人的志气,砥砺人的信心,启发人的智力。越是于取得成绩的时候,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锐意进取,未雨绸缪,居安思危。

  适时不断地增强我们烟草专卖队伍的忧患意识,使大家更清醒地认识烟草专卖所面临的形势任务,敏锐地见到全球化进程加快使同业竞争日益激烈,深刻理解烟草专卖体制和“俩个至上”的关系,进壹步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是加强烟草专卖队伍建设壹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

  壹、缺乏忧患意识的种种表现

  表现之壹,盲目乐观,自我陶醉。这几年,于国家局和市局的正确领导下,经全体专卖人员的不懈努力,烟草专卖工作于打假破网、内部监管、市场管理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因此,壹些同志

  开始滋生骄傲乐观情绪,思想狭隘,高枕无忧,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之中,不思进取,只见到有利的壹面,见不到我国加入国际烟草控制框架条约后所面临的形势,见不到全球禁烟浪潮给我们专卖工作带来的考验,见不到我们于取得成绩的背后存于的危机和困难。甚至壹味地认为,烟草业是国家的利税大户,有烟草专卖法做后盾,有国务院57号文件撑腰,我国的烟草专卖将永远是“常青树”、“不倒翁”,因而飘飘然,昏昏然,沾沾自喜,盲目乐观。

  表现之二,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从基层专卖队伍的学历和知识结构来见,虽然这几年引进了壹些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但烟草专卖壹线队伍中低学历的人员仍有壹定的比例。有的初中,中专,高中学历的人员仍于担任着烟草专卖执法工作。有的人满足于已有的知识结构,有的身为执法者对法律法规且不熟练,壹知半解,满足于用过去的经验应付工作,应用法律、法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弱。有的虽然知道自己知识能力欠缺,但畏难情绪严重,上进心差,缺乏和时俱进的紧迫感,缺乏自觉学习更新知识结构的危机感,缺乏刻苦钻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表现之三,盲目攀比,追求享乐。实事求是地说,目前行业的个人收入,无论是横向比仍是纵向比均有了壹定幅度的提高,无论是生活条件仍是办公环境较过去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少数员工丢掉了艰苦朴素的好传统、好作风,弱化了艰苦创业的精神,淡化了不断进取奋发有为的意识,滋生了高人壹等的优越感,享乐思想有所抬头,生活上热衷于高消费,讲排场,比住房,讲享受,比阔气。有的人仍认为自己有几套房子,就是将来行业效益不好了,待遇下降了,自己也衣食无忧,忘记了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忘记了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表现之四,工作漂浮,用心不专。作为烟草专卖行政执法人员,少数壹些同志自身要求不高,摆不正个人的位置,工作作风不端

  正。不是壹门心思抓各项工作的落实、抓自身的学习进步,抓能力素质的提高,而是工作不上心,不专心,不用心。有少数专卖管理人员,对本辖区的市场情况若明若暗,市场检查不到位,到位不认真,不严肃。形象欠佳,日常检查用语不规范,程序不严谨。走过场,对存于的很明显的问题熟视无睹。有的碍于熟人情面,不敢大胆开展工作。有的缺乏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满足于过得去,工作标准低。仍有少数人对本职工作应付了事,热衷于拨打自己的小算盘,热衷于搞第二职业,热衷于炒股、炒基金等个人理财投资。

  二、增强忧患意识应从三个方面下功夫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壹个民族有了忧患意识,才能自强不息;壹个国家有了忧患意识,才能兴旺发达;壹个行业有了忧患意识,才能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这个意义上说,忧患意识就是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也是大局意识、长

  远意识和战略意识,因此,我们不应有丝毫的懈怠。

  壹是要站于全局的高度忧烟草专卖的发展。忧患来自于比较,产生于理智。烟草专卖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应着眼新的历史条件下烟草专卖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时刻牢记自己“维护国家利益和维

  护消费者利益”所承担的庄严使命,塑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情怀。正确认识专卖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保持清醒头脑,努力学习和深刻理解国家局、市局领导的有关讲话精神,学会冷静客观地分析比较,弄清烟草专卖工作的发展方向于哪里,正确认识自身素质能力和实际工作的差距,深入思考自己应当怎样为烟草专卖工作的发展矢志不移的努力。树立迎难而上,努力学习,扎实工作的理念。按照烟草专卖工作的要求自觉抓学习、抓素质、抓能力、抓提高、抓创新。

  二是以前瞻的姿态忧自己的能力、素质。信

  息社会的特点是信息量每十八个月翻壹番,即所谓的“知识爆炸”。各行各业的新要求、新规范、新信息、新知识不断涌现,传统的壹次性学习已成过去。我们烟草行业需要掌握的新东西同样很多,新的思想,新的理

  念,新的流程等需要我们各级领导去学习,去理解,去贯彻落实。所以,领导干部必须清醒见到自身能力素质上的不足,经常想壹想:能否担当历史赋予的重任?能否将国家局的战略思想理解透彻?能否于实际工作中游刃有余,纵横自如,不上交矛盾?和形势和任务相比,我们于知识储备、学识智慧、思维方式、能力水平等方面仍有哪些缺陷?只有经常自省、自警,才能正视差距、见到不足,才能感到“知识恐慌”、“本领恐慌”,从而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提高能力水平的自觉性。

  三是以负责的精神忧烟草专卖队伍的建设。建设壹支忠于职守,诚挚奉献,作风过硬,公道正派,精通业务的专卖队伍,不是壹朝

  壹夕壹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按照国家局和市局的指示精神,着眼长远以对历史负责的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做扎扎实实的工作。首先,要抓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树立专卖队伍献身烟草事业强烈的责任心和紧迫感,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保持思想上的纯洁和政治上的坚定。引导所属人员正确认识烟草专卖立法宗旨,强化“俩个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培养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打牢“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树立形象”的思想基础。

  其次,要不断着力素质本领的提高。“艺高人胆大”。没有熟练过硬的业务能力,烟草专卖执法工作就难以有效落到实处。烟草专卖队伍能力素质的强弱直接决定着执法水平的高低和烟草于公众中的形象。因此,要着眼新的市场形势特点,不断加大业务和专业培训的力度。引导大家学习、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特别是专卖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专卖执法过硬的本领。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

  既注重各种法律法规的学习理解,更应结合具体案例注重实际能力的提高。

  再次,要完善考评激励机制。要结合变化了的形势,以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不断完善考评激励机制。严格管理,严格要求,细化和量化专卖管理人员的工作标准,且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建立起有计划、有目标、有权利、有责任、有考核、有奖惩的工作管理制度。突出对专卖管理和服务过程的控制。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挖掘个人的潜力和能力,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赏罚分明,奖惩有据,好差有别。努力创造烟草专卖人才工作、成长的良好环境,积极营造能者上,庸者下的氛围,不断激发执法人员的工作热情。

篇七:忧患意识有待加强

  

推荐访问:忧患意识有待加强 有待 忧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