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最新学习贯彻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党课讲稿【完整版】

时间:2023-12-05 16:00:05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最新学习贯彻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党课讲稿【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最新学习贯彻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党课讲稿【完整版】

学习贯彻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党课讲稿

 

同志们: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落实好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全市上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今天,利用这个机会,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和体会。主要和大家交流6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重大意义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此后的一百年,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建党的一百年彪炳史册,是对中国具有深远意义的一百年。

(一)我们党的一百年,是中华民族探索复兴道路、中国人民获得道路自信的一百年。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方向与解决中国具体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探索道路的实践中逐渐积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回望一百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彰显出巨大优势,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人类社会发展光明大道,并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

(二)我们党的一百年,是中华民族创新思想理论、中国人民获得理论自信的一百年。理论就是武器,思想就是力量。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指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坚定理论自信的历史。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诞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马克思主义依旧生机勃勃,真理之树常青。

(三)我们党的一百年,是中华民族确立基本制度、中国人民获得制度自信的一百年。制度是基础,制度是保障。制度自信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和优势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革命胜利,并不断探索实践、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生动实践成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政治智慧和探索创造,激励着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跟党走社会主义的幸福路。

(四)我们党的一百年,是中华民族重铸辉煌文化、中国人民获得文化自信的一百年。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传统和内在价值的充分肯定,也是对自身文化发展进程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革命文化,同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于中华民族特色文化,大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谱写了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崭新篇章,使得新时代的中国人民获得了空前的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百年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二,准确把握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

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光辉文献,是一部全面贯通中国共产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恢弘史诗,是一份集中展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成熟自信的政治宣言,是一个科学指引党、国家、民族开创千秋伟业的行动纲领。

(一)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百年大党坚守初心使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伟大政治宣言。讲话以深邃的历史视野,全面回顾了我们党100年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壮阔历程,热情讴歌了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书写的最恢弘史诗,首次诠释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庄严宣示了我们党坚守“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的政治本色,充分彰显了习总书记坚持人民至上、领航民族复兴的崇高情怀。

(二)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百年大党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伟大理论宣言。讲话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鲜明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庄严宣示了我们党在新的征程上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心决心,充分彰显了习总书记与时俱进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高度理论自觉。

(三)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百年大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伟大行动宣言。讲话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用“九个必须”深刻回答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重大问题,充分宣示了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的雄心壮志,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充分彰显了习总书记统揽全局、擘画未来的政治担当。

第三,准确把握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

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系统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
以豪迈的自信、激昂的壮志,庄严宣告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郑重宣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坚定决心,深刻阐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根本要求,向全体党员发出了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的伟大号召,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为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总书记重要讲话贯通历史、现实、未来,贯通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我们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坚定沿着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指引的方向砥砺奋进开创未来。

(一)要深入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际与国内的比较中,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和历史意义,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充满信心地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继续努力。

(二)要深入领会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深刻理解一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深刻理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
深刻理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深刻理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深刻理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深刻理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更好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激发动力。

(三)要深入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习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鲜明提出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要通过学习,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的鲜明政治品格,更好地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四)要深入领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根本要求。“七一”重要讲话围绕以史为鉴、开创未来,鲜明提出“九个必须”的根本要求。这“九个必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深刻道理,必将激励全党在新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要通过学习,深刻领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五)要深入领会习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体党员发出的伟大号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第四,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挑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新发展阶段面临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最突出的就是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

(一)从世情来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错综复杂。一方面,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仍在曲折中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世界经济版图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陈代谢和激烈竞争前所未有,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加速重塑世界;
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形势变化的不适应、不对称前所未有,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正在加速推进;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世界和平力量在不断增长,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主题。另一方面,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排外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不断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
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等问题越来越严重。这意味着,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

(二)就国情来看,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于关键时期。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另一方面,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还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这意味着,今后一个时期,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好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

(三)就党情来看,新时期党面临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四大考验和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习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打仗,新中国的成立已经说明了;
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搞建设搞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也已经说明了;
但是,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需要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作出回答。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向党内顽瘴痼疾开刀,以雷霆万钧之势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钉钉子精神把管党治党要求落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今天,我们拥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丰富的执政资源。但也要看到,管党治党难以一劳永逸,由于党内外、国内外种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一些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思想政治、工作能力、作风状况上还处于亚健康状态,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四风”问题树倒根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依然突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无时不有,各种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无处不在,“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尖锐地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既要培元固本,又要开拓创新,特别是要发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进入新阶段迈入新征程,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三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特点更加突出,科学判断这些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每个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要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我们必须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把握大势,顺应大势,因时而变,因事而化,因势而新,随势而进,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五,准确把握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重点

习总书记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要把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牢记使命、强化担当、狠抓落实,紧扣工作目标,把握重点任务,奋力谱写新形势下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坚持创新发展,树立高质量发展标杆。一部波澜壮阔的世界城市发展史,就是一部辉煌灿烂的科技创新进步史。伦敦依托全球金融中心优势,构建科技金融协同共兴模式,诞生了全欧洲50%的金融科技初创公司、30%的独角兽企业,成为“世界创新之都”。东京依托创新资源富集优势,形成政产学研内生驱动模式,集聚了日本30%高校院所和40%大学生,专利转化率高达80%,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产出能力最强的城市。上海依托开放包容的文化优势,建设“最高最好最优”的营商环境,集聚超过70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450余家外资研发中心,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深圳依托改革开放的窗口优势,以企业为主体推动科技创新,诞生了一大批本土领军高科技企业,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创新型城市。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成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关键变量”。我们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持续用力推动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发展,深入打好科学城建设整体战,深入打好产业转型升级持久战,深入打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主动战,加快建设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二)坚持协调发展,强化高标准统筹。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努力让城因乡而美,乡因城而富。要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快打造xx发展先行区。坚持规划同构、城乡同融、产业同链、科教同兴、交通同建、生态同治、文旅同线、服务同享,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打通要素流动通道。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努力打通要素从城市向农村流动的通道,着力“改好地”“筹好钱”“用好人”,用市场化方式提升各类要素的配置效率。

(三)坚持开放发展,实现高水平开放。从历史看,在大航海时代前,中原大地人便其行、货畅其流、客商云集,内陆开放程度比沿海高得多。从现实看,近年来xx创新开放的体制机制,用实践证明了内陆同样可以搞好保税(港)区,发展加工贸易以及离岸的各种服务外包,同样可以成为口岸高地、内陆开放高地。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建设“新通道”,加快打造“大平台”,加快融入“经济圈”,加快塑造“好环境”,提升发展能级,推动由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跃升。

(四)坚持绿色发展,争做高颜值典范。要把“绿色决定发展”的理念贯穿于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对照习总书记为长江经济带擘画的高质量发展蓝图,保持污染防治力度不减,推进生态环境绿色化,让美丽与xx大地相拥;
保持绿色发展方向不改,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让美丽与发展同行;
保持美丽xx底色不变,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让美丽与百姓生活相伴。要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建设美丽xx。

(五)坚持共享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共享是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要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民生保障制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让人民群众收入更多、素质更高、身体更强、保障更好,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六)坚持安全发展,争做高效能样板。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注重堵漏洞、强弱项,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构建全市域覆盖的公共安全体系、高效协同的社会治理格局,维护好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产业经济安全、人民生命安全、社会稳定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xx,增强群众安全感。

第六,在高质量发展中真干实干、苦干巧干

高质量发展是“干”出来的,是奋斗出来的。面对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碰真逗硬敢干事,善观大势巧干事,踏实拼搏苦干事,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要增强“敢干事”的思想自觉,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火热激情。想不想干事,是党性修养问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要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坚决落实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朝着既定目标坚定前行。想不想干事,直接检验为民情怀深不深。要时刻想着群众、心中装着群众,多谋民生之利、多干民生实事,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想不想干事,直接检验工作作风实不实。要保持昂扬向上、夙夜在公、殚精竭虑、昼夜兼程的精气神,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抢抓机遇,在改革创新中勇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中冲锋在前,在依法治市中率先垂范,带动广大党员干部争先干事、真抓实干。

(二)要提升“能干事”的能力水平,成为干好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要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内涵,用讲话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讲究领导艺术,提高领导水平,把握基层工作方法精髓,知关节、得要领,把握规律、把握节奏,日常工作中眼光敏锐、见微知著,开展工作有板有眼、张驰有度,遇到问题“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防患于未然、化解于无形。要自觉加强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学等各方面知识的系统学习,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不断强化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吃透中央精神、把握市委部署要求,躬身实践抓好落实,努力干好本职工作。

(三)要掌握“会干事”的科学方法,善于攻坚克难创造性开展工作。要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遵循规律科学地干,更好把握运用市场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自然规律,不断提高工作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在吃透上情、把握市情、掌握外情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上下结合,找准发展大局中的座标系,找准上级精神、地方实际和群众意愿的结合点,顺势发展、借势发展,精准施策、精准发力。要增强问题导向和短板意识抓住关键地干,牵住全面改革创新这个“牛鼻子”,用改革的思路与办法破解影响发展的瓶颈制约。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依规地干,深入开展基层法治示范创建活动,统筹抓好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形成法治良序。要善于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心齐气顺地干,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信任,营造团结合作、和谐共事的浓厚氛围。要善于动员组织群众万众一心地干,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汇聚起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四)要扼守“干成事”的目标导向,努力在抓落实求实效中推动事业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xx既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要深入开展“带头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层层抓落实”专项行动,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带头抓落实关键要解决作风问题。要带头打攻坚战、带头啃硬骨头,无论任何时候,该做的事,要知重负重、攻坚克难,顶着压力也要干;
该负责的事,要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冒着风险也要担。全力缩短“说了”和“做了”、“发文件”和“落实了”、“开会研究了”和“问题解决了”、“工作分解了”和“任务完成了”之间的距离,以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推动各项工作提速提质提效。善于抓落实,关键要解决能力问题。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补课充电、提升本领的紧迫感,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层层抓落实关键要解决机制问题。要压实责任链条,建立工作闭环,把各项任务具体到处室、具体到岗位、具体到人头,清单化管理、节点化推进、精准化落实,做到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层层落实,坚决打通“中梗阻”,解决好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最大限度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五)要把住“不出事”的底线要求,真正集干净与干事于一身、勤政与廉政为一体。占着位置不好好干活,实际上就是辜负信任、虚掷光阴;
埋头苦干、多挑重担,才能提高服务人民的质量。要把牢方向,自觉尊崇党章维护党章,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切实做到廉洁自律,任何情况下都稳住心神、管住行为、守住清白,争做遵纪守法的表率和廉洁从政的标兵。要作好表率,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敢于逗硬,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并做得更好,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坚决不做且要求更严,决不允许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决不允许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决不允许只想争功不想付出、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切实当好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要注重方法,面对更多没有参考答案的新课题、没有成功先例的新实践,要定好盘子、理清路子、开对方子,努力为推动xx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初心使命,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开创xx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推荐访问:党课 讲稿 建党 最新学习贯彻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党课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