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主客体关系探析(2022年)

时间:2022-05-26 12:45:03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主客体关系探析(2022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主客体关系探析(2022年)

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主客体关系探析5篇

【篇1】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主客体关系探析

教学过程的主体与客体

教学过程的主体与客体

  一、主体与主体的延伸

  教育研究中,“主体”这一概念被广泛地使用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口号已成为教育革命性的标志,这其中的先进性当然不容置疑,但要真正深刻地去研究其意义,正确认识其科学的内涵,则并非停留在对口号的字面会意所能及。

  “主体”一词是多义的。作为日常用语,其中一种涵义是“基础”、“载体”、“承担者”等,常用在如“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课程结构的主体是基础学科”等句子中;
另一种涵义是“决定者”、“当事者”、“依附者”等,例如,用在“三峡大坝的主体工程”、“工人是工业生产的主体”等句子中;
前者重“体”,后者重“主”。在哲学中,主体和客体是人与世界本质关系的普遍概括,不同的哲学流派对“主体”有不同的理解。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是指人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社会实践者、行为的主动发起者、改造者和控制者,而且,主体是不能独立存在的,人的主体地位,是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在人对对象世界的主动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确立起来的。也就是说,主体是与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客体同时存在的。所谓客体,是指主体活动指向的对象,是纳入主体活动的范围、结构,从而与主体发生现实关系的客观存在。客观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可以作为潜在的客体,但只有在每一具体的认识和实践过程中,主体“对象化”了的客观事物,成为主体认识或实践对象的事物,才能成为客体。这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身三种关系。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主客体观,在主体与客体之间,不存在既非主体亦非客体的“中间体”去共同参与主体对客体的对象化活动。然而,作为实践者和认识者的主体,除了自身的天然器官和肢体之外,在活动中必然地要用到包括各种仪器、工具、设备等认识和实践的辅助手段。事实上,人类的实践活动从一开始就伴随着工具的使用。现代文明的所有灿烂成果无不归结于工具手段的力量,这种“工具”可以是无机物,也可以是有机物,可以是生命体,甚至可以是人类本身。如果没有前人或他人的成果基础或智力支援,当今世界所有新的认识,新的理论、新的成果都不可能出现。因而,在主体对客体的对象化活动中,主体所使用的一切辅助手段,都应当视为主体的延伸。

  二、教学过程的第一重主客体关系中教师的角色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社会实践者就是主体。因而在同一过程中,由不同的认识和实践关系便决定了不同的主体和客体。主体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由具体的相互作用的所决定的。当张三把李四作为认识的对象时,张三为主体李四为客体,反之亦然,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讨论教学过程的主体当然应取其认识论层面上的涵义。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亦有人认为是师生的生命过程,这与本文观点不悖),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也就决定了不同的主客体的关系,因此教学过程的主客体关系可以不止一重。

  以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在当前已是共识,问题在于,此时其对应的客体应当是什么,教师在这一重主客体关系中充当的是什么角色。

  把教学过程的要素进行分解,若采用四分说,则有要素1:教师;
要素2:学生;
要素3:教学内容(包括认知、情感、态度等个性发展的内容);
要素4:教学手段和方法。当学生作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时,客体自然是教学内容,但教学内容不可能脱离载体而存在,必须承载于教材,通过一定的媒体、设备去反映出来。学生这一主体是通过主体的延伸,包括媒体、设备、师资及与之相连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去认识和实践的。这些辅助因素,是主体的天然器官和大脑的延伸。事实上,良好的教材有助于学生的认知,良好的教学设施直接有利于学生的感知,而良好的师资、先进的方法和手段有助于学生大脑潜能的发挥。教师作为学生这一主体在掌握教学内容时的主体延伸的角色地位,在以电子计算机的介入为特征的现代教学模式的推广、差异教育得以普遍实施之时,将更为凸现。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教师必须十分清醒地认识自己的角色地位。虽然,没有科学的认识工具和设备,人们不能对客观世界有科学的认识,盲人不能真实地认识形象,聋人不能真实地认识音律,肉眼不能很好地认识细菌。若没有良好的师资,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水平不可能很高(注意,并不是完全没有学习的可能)。但再好的设备,再好的工具也仅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主体实现对客体的认识或变革。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传授而是学生完成了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与实践,教师的功能同教材、教学设备等因素的功能应同被视为学生这一主体在认识和实践教学内容这一客体的过程中的辅助因素。

  三、教学过程的第二重主客体关系中教师的角色在前面论及的第一重主客体关系中,教师的角色是以主体的延伸去实现的,他仅是学生活动的辅助因素,但是,由于教师本身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人,他不像其它延伸物一样,被动地为主体所用,他是以主动地辅助主体的方式去出现的。因而,有必要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特殊地位。

  把教师看作是在教学过程中另一重主客体关系中的主体,可以客观地对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作出解释。在这一重主客体的关系中,作为客体被教师去认识、实践和控制的不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本身,例如,客体不应仅是学生而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其它要素无关;
客体更不应仅是教材而与学生等要素无关,客体应当是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这三个要素所构成的相互。以这种的规律作为客体的教师,其根本任务是研究和实践如何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取得更大的收获。于是,在学生作为主体,借助于包括教师在内的辅助因素去认识和实践教学内容这一客体的同时,教师也作为主体,去研究和实践学生、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和方法之间的,以这些为客体去实现自我的主体地位。明确这里的双重主体的活动特征,才能准确地认识教学过程中各要素活动的科学规律,明确学生的地位和教师的地位。否认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而教师仅是主体的延伸,则否定了教学过程应具有与人类的一般认识或实践过程相同的一般性;
而否认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另一重主体,则否定了教学过程应具有特殊的认识或实践过程的特殊性。两者都是不可取的。

  讲到这里,应当提及“主导”这一说法了。主导一词的涵义为:主要的并对事物发展起引导作用的。在认识论的基本范畴中,没有“主导”这一概念,可见,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并列作为教学过程应遵循的规律,恐怕失之准确与和谐。至少这两句口号是在不同层面上,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分类后凑合成的。这种提法没有解释清楚当学生为主体时,教师在充当什么角色。也没有解释清楚以教师为“主导”时,“被主导”的学生又怎么实现主体的地位,容易造成理论上的混乱。因此,在认识论层面上讨论教学过程的主客体关系时,不宜掺杂入“主导”这一个非哲学范畴的概念,与哲学的基本概念一起,并列地去介入教学过程这一人类特殊的认识和实践过程的关于主体客体的理性思考之中。

  参考文献

  1.万斌等主编《现代哲学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尚凤祥著《现代教学价值体系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作者单位 广州市教委教研室)

【篇2】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主客体关系探析

浅谈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周军;

【期刊名称】《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年(卷),期】2014(000)021

【摘要】由于受旧的教育观念影响,师道尊严在体育教学中同样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但一些人坚持认为这是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的,是不能去除的。此外,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命令式的口气比较突出,这造成了师生双方的隔阂。如:我们所采用的队列操练、队形变换的口令,指挥学生做各种徒手操、器械操时的节拍式的口令,语气强硬,语调高昂,从而使学生感到惟有服从,别无它法。这种命令式的口气可以上溯至古代的军事操练和传统的武术传习,下考到上世纪出兵操式的体育教学雏形。这种体育教学中的命令式口气似乎教师习以为常,学生也逐渐适应。

【总页数】1页(P.287-287)

【关键词】体育教学;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教育观念;命令;学生;课程;口令

【作者】周军;

【作者单位】江苏运河师范学校,221300;

【正文语种】英文

【中图分类】TP316

【相关文献】

1.建立共生性师生关系——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新走向 [J], 王成明

2.论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J], 吴林

3.浅谈体育教学过程中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J], 胡保东

4.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和地位问题的考察 [J], 王维娅

5.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思考 [J], 郑步春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篇3】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主客体关系探析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与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在今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改革已成为一个攻坚阵地。从一定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的实际质量与效果将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实施的成败。而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实现知识的生成与生长,师生关系的优劣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建立课堂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力保证。

  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不仅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需要,也是使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之间信息传递与反馈实行最佳控制成为可能。那么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是新型的师生关系呢?

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挥。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
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实现知识的生成与生长,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保证。民主平等,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师生关系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志。

一、 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我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出发,看今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学生就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的对象,而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本身也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资源”。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群体,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可使其得到不断地发展并走向成熟。但同时,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又是一个充满情感、活力、个体的生命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的人格地位是平等的,学生之间的人格也是平等的。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在教学中都应充分尊重对方的人格、情感。

  二、同时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教师在教学中要民主平等对待学生。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其实质就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的师生交互作用的关系。教师学生观的核心应该是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获得自己的最好发展,对教师来说,第一、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个别或一部分学生的有效发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表现是有差异的。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所有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潜能。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是一种学生的整合的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侧重在人的智力的片面发展上,更不能仅仅凭借学生的学科知识分数来判定学生发展的优与劣。第三、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应该是学生具有自身个性特征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一种统一规格、统一模式的发展。第四、学生的发展应当是在其原有基础上的一种可持续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以课堂中的知识或分数的获得为终点。因此,要求教师要“目中有人”“心中有人”,要平等民主对待每一位学生。

  三、注重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建立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师生关系。

在现代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一种资源,学生也是一种资源。虽然他们的内涵不同,但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共同处于课堂教学的双向互动的流变状态中。在这种状态中,他们实现着来自教师、学生、教材等多种渠道的知识信息的共享和互动。这些信息包括学科知识、兴趣、情感等要素。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师生共同努力达成课堂教学目标,促进师生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而不是“惟我独尊”。首先,教师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所谓真诚,就是教师的思想感情要表里一致,既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也不粉饰自己的缺点,与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分担他们的感情。同时,还要把这种理解交流给学生,使他们深切地认识到教师的理解。只要教师能够建立这样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具有这样的情感态度,就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增强学习的信心,发挥学习潜能。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当教师不理解或不重视学生的行为时,学生就会与教师处于一种“隔阂状态”。相反,如果一个教师要创造性地把学生带入知识的殿堂,自己就必须努力生活在学习之中,“蹲下身子”和他们一起去感受生活,甚至不耻下问,做学生的学生,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以爱为本,多一点尊重和信任。爱心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的爱来源于对学生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学生年龄虽小,但也是有感情、有灵性、活生生的人,有着同成年人一样的情感世界,懂得快乐与痛苦、羞愧与恐惧,有自尊心与荣誉感。教师应对学生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
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指责。尊重与信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可以说,尊重是爱的别名。马卡连柯说过:“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量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在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独立的空间。把学生作为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绪,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当然,教师的爱决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一味迁就,而是爱中有严,严而有度。严父型也好,慈母型也好,严师也好,益友也好,都必须有一颗沉甸甸的爱生之心。不偏爱,不强制地爱,不盲目地爱,不粗暴地爱,不扭曲地爱。教师的爱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境界。因为爱,才会有共同构筑的“凝聚力”教育工程;
才会有师生情感的共振和共鸣;
才会有教与学的同步;
才会有师生角色的互换;
才会有师生教学的互补。

发扬民主,讲求“参与效应”。教育家罗杰斯认为,教师的态度可以决定教学的成败。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安全、愉快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成功、快乐、友爱的享受。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积极营造一种具有真诚、接受和理解为特征的课堂心理气氛,使学生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认为,人人都有一种参与意识,都希望自己拥有一定的发言权和自由权,如果适时让学生们体会“我长大了”的成人感,重视并满足他们的参与意识,他们就会以积极合作的态度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主体的作用。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

  注重个性,多一点欣赏眼光。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经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禀性乃是被人赏识的渴望。”一名成功的教师总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和积极的心态投身于教学活动。教师的真诚期待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发展。如果师生关系中没有真诚地欣赏,任何学生都可能失去自信心,教学的天空将是一个冰冷的世界。所以,适度的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被欣赏的高峰体验中奋发、崛起。不容置疑,每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的东西可供淡及,问题是能够淡起,怎样淡起,何时淡起。被人欣赏特别是被老师欣赏无疑是一种幸福,是一种被点燃的信任。欣赏别人,欣赏学生也是一种境界和美德;
是一种沙里淘金、发现绿洲的快乐。欣赏犹如一盏高悬的明灯,不仅能照亮求学者,也能照亮为师者。

教师要善于改变自己。师生关系是平等民主、尊师爱生的新型人际关系,是最高尚、最健康的人际关系,但师生关系又不同于一般人际关系的特点,从组织关系看,教师是领导者,学生是被领导者;
从教学关系看,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
从心理关系来看,教师是师生之间心灵桥梁的精心架设者,学生是积极响应者。由此可见,教师是师生关系的主要方面,其行为对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其次,应该做好角色的转换。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不在主要是传授知识和道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管理知识和人生,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

【篇4】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主客体关系探析

科学处理语文教学过程中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罗逸龙

【摘 要】【摘要】 在2011年的新课标中,对语文教材选文做出“文质兼美”的要求。要求其选文在内容和质量上要高度结合。但是在教学环节中,文本内容教学与文本形式教学还迟迟不能并驱。做好教学环节中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科学处理教学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才能更好发挥教材作用,实现语文知识教育与德育、美育的统一。

【期刊名称】新作文:教研

【年(卷),期】2018(000)009

【总页数】2

【关键词】【关键词】 新课标;文质兼美;审美教育

在语文教学选材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部分实施建议第三节教材编写建议的第五点中明确指出在教材选文中要“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1],这指的是选材上的内容与形式并重,不可“重质轻文”或者“重文轻质”。而事实上,就目前情况来看,虽然出版了温儒敏先生主编的部编版教材,但是我们总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倾向性的做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行为:要么容易忽略语言形式的教学,过于注重内容教学;要么过于注重语言形式的教学,而忽略选文给人带来的审美感受与主题影响,将之束之高阁避而不谈。无论是哪一种,都违背了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的初衷。关于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或说意义与文本),我们应当清楚“意义是在文本中生成的,不是由谁来给定的”[2]。要做好语文教学,必须二者兼得。

这种原因出现(在现代文教学中尤为明显)的背后,不仅仅是因为某一些教师的趋功近利,盲目想通过形式教学(或有言其为有目标的效率最大化教学)来提高学生分数,更是一个语文老师作为语文教育者基本素质的不过关。这种基本素质包括其自身对语文教育的理解,也包括其基本的文学素养。由此看来,在汉语言文学师范生专业中开设一门《现当代文学与中学语文教育》尤为重要,在听了赵斌老师的课后,我尝试在此论探究“文质兼美”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的运用。

一“文质兼美”的历史溯源

文质说最开始始于先秦,最早是作为一种哲学逻辑关系出现,在《周易》中就屡有出现,如:“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3],到了诸子百家则又变成了一种人伦社会范畴,发展成为一种“文质相副的伦理道德范畴”[4],《论语》有言称:“文胜质则野,质胜文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5]这种“文质”的伦理论在诸子百家经过广泛的讨论,墨子等诸家都有了记载,在此不做列举。直到了西汉后期,文学创作的自觉倾向促使“文质”观也从社会伦理中剥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理论式观点。到了魏晋的陆机,在《文赋》中提出了十分具体的观点,论述了“辞”与“意”,“文”与“质”的关系。再往后来数百年无大的改变,都以此为宗主。直到明末清初的王船山在其所著《姜斋诗话》里论述道“盖离于质者非文,而离于文者无质也”[6],认识了二者的辩证关系,二者互为表里,影响了近现代乃至当代的文学创作与批判,成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

在这里,文质关系仍停留在文艺创作与文艺批判之中,在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实际上运用的是他的在文艺批判上的功能,将之作为一种选文标准,做到“文美与质实的结合”。

二 中学语文教学应立足“文质兼美”

教学设计应以教学实践为目的,教学实践亦应该服从于教学设计。在这种前提下,“文质兼美”的选文标准下的教学过程中,注重“文质兼美”就十分必要。

尤其是在阅读课上,必须要坚持“课文内容理解与言语形式揣摩高度融合”[7]。

首先二者结合是新课标的要求,是语文教学目标的体现。语文教学应是“为了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活动必须指向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要提高语文素养就必须不光能认识文本,通读文本,还要通过言语形式把握作者想表达的主体思想与情感。这就必须要求形式与内容相结合。其次,文质兼顾的教学是全面理解的文本的必要手段,从本质来说,形式应该是为内容服务,诗家有言:“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理解文本的写作手段与形式结构则更好的让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通过内容又再返回文本形式进行“炼字炼词”,“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自然离不开文学语言的审美、文学形象的审美、文学意蕴的审美”[8]。二者务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最后,在教学中文质兼顾有利于学生更好的阅读把握课外文本。中学语文考试的现代文文学阅读篇幅一般较长,以记叙文(夹叙夹议者在此暂时亦归为此类)为主,同时也存在以纯散文命题的情况。那么在记叙文阅读中,往往需要注重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这一定是从其中塑造的人物与环境无法隔离,在新课标中选文也提出“具有典型性”的要求,也就是记叙文应当满足“于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形象”的要求,因故人物形象于环境背景的分析不可割离于主题主旨之外,所以要想探究文章主旨,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等进行言语形式的分析不可忽视。因此教学中结合形式于内容,更加的锻炼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应当是提高课外文本阅读能力的不二法门。

三 中学语文“文质兼美”的教学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应该从三个方面践行文质兼美兼顾的的教学方法。第一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现当代文学与文学理论素养水平。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教学的引导者,必须自身能力过硬。应当具有较高的审美水平和理论技术,尤其是对文本的探究分析上,应具有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有的敏感视角与分析能力。擅于把握文本,能够从精微处引导学生发现言语形式的作用,让学生有恍然大悟之感,从而提高其分析文本言语形式的主观能动性。还要吃透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找到其连接处,教授学生分析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第二应该加强引导性教学,减少教授法的使用,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将形式分析内容相融合。在教学方法上,教授法往往不能将各个知识融会贯通的串联起来,在学生内在思维中形成习惯性认知,要培养出学生敏感的能动思考能力除了练习实践之外,更应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理解文本,辨明形式于内容二者的关联与区别。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分析文本,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3.

[2] 左其福.文本细读与中学语文教学[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5).

[3] 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81.

[4] 束景南.从文化思想到文学理论:文质说的历史形成与发展[J].文献,1999(3).

[5] 刘琦译评.论语[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43.

[6] 王夫之.船山遗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567.

[7] 张祖庆.中国语文岂能一张脸:由王春燕老师《猴王出世》一课说开去[J].人民教育,2009(2).

[8] 雷振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5).

【篇5】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主客体关系探析

备课过程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依据确定好的教学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实效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进行。物理教学质量要提高,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根据物理的规律和特点,下面我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对课堂教学方法谈些认识:
一 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初中物理课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并且还应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进行评估,以便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
二、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概念,获得物理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的习惯,它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因此物理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我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开设课外活动小组,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观察能力



根据中学生普遍喜欢物理实验这一特点,平时结合教学内容,或穿插复习学过的内容及相应的实验,随机性的开展课外活动。利用课外时间,让同学们亲自体验电灯,七色光等实验带来的乐趣,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强化了所学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二)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的直观性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现行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大多数为验证性实验,学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若将其改为探索性实验或并进性实验,效果将会更好。如在电阻教学时,我主要采取了由考题入手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得出结论的

教学方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三)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启发思维、分析装置的基础上,又将个别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在教师的指导和鼓励下,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并及时检查结果,做好实验总结,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操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课堂教学
当今,世界正展开腾飞的翅膀,仅靠“一支粉笔一言堂”传统教学弊端日渐显露出来,而媒体教学能把文字、声音、动画等传播媒体集于一身,赋于教学信息传播以交互功能。使教者潇洒自如,学者轻松愉快,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培养了高素质的人才。下面我根据平日运用多媒体教学中的点滴经验积累,谈谈我运用多媒体进行物理教学的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学习情景。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程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激励学生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在物理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增设疑问,巧解悬念,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积极配合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讲授新课,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得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巩固练习,增强训练密度,提高教学效果。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机互动优势。做到“讲、练、议”三者完美结合,通过课堂练习,及时进行教学反馈。一方面能巩固学生知识,另一方面又减轻了学生的课后负担,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给学生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在练习巩固中,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做到高密度的
知识训练。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
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巩固重难点,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学习效率。既巩固了新知识,又发展了思维,还反馈了信息,并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练习与计算机的表扬和鼓励中不断进步,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愉悦。做到每类同学都达到各自的教学目标。利用计算机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发挥,让各类学生都能"吃得饱"、"吃得好"。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还可以减少大量的板书,从而将有限的时间更多的用于对知识点的讲解、剖析和师生的双边交流上,学生也始终处在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45分钟的课堂时空被计算机拓宽和延长了。
因此,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可以让物理走进学生的生活,发展学生的能力,体味到“物理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物理”。恰当地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物理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物理教学质量的能否提高主要取决于是否选用了恰当的课堂教学方法。我认为以上三种教学方法对在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推荐访问:探析 过程中 主客 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主客体关系探析 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主客体关系探析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