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教学设计_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2022年)

时间:2022-05-26 19:45:03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教学设计_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2022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教学设计_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2022年)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教学设计_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3篇

第1篇: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教学设计_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

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一、主动运输

1.物质运输方向: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

2.条件:需要细胞膜上相应载体蛋白的协助;
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3.实例:K+、Ca2+、Na+等离子通过细胞膜。

4.意义:保证了活细胞和个体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二、胞吞与胞吐

1.胞吞:大分子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引起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的现象。

2.胞吐: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然后移动到细胞膜处,并与之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的现象。

三、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基础

1.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或空间结构的变化对物质跨膜运输起决定性作用,这也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

2.胞吞或胞吐过程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更离不开膜上磷脂双分子层的流动性。

1.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消耗能量。

(  )

2.被动运输都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

(  )

3.分泌蛋白主要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排到细胞外。

(  )

4.液泡中积累了大量离子,故液泡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  )

5.组织细胞吸收氧的速率取决于细胞内外氧的浓度差。

(  )

6.细胞胞吞、胞吐大分子物质不消耗能量。

(  )

提示:1.√

2.× 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二者都不需要消耗能量,但协助扩散需要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

3.× 分泌蛋白排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吐。

4.× 液泡中积累了大量离子依赖于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5.√

6.× 胞吞、胞吐过程要消耗能量。

[问题探究]

1.结合主动运输所需要的条件分析,影响真核细胞主动运输的细胞器主要有哪些?

提示:核糖体为主动运输过程合成载体蛋白,线粒体为主动运输过程提供能量。

2.主动运输需要的能量主要通过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提供。植物生长需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无机盐。请解释在农业生产中为什么要给作物松土?

提示:松土增加土壤O2含量,促进有氧呼吸,有利于植物主动吸收各种无机盐离子。

[归纳总结]

1.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

(1)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决定所运输的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如图)。载体蛋白的数量有限,当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达到饱和时,细胞吸收相应物质的速率不再随物质浓度的增大而增加。

(2)能量:凡是影响细胞产生能量的因素都能影响主动运输,如O2浓度、温度等(如图)。

2.影响物质跨膜运输因素的曲线分析

(1)浓度差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

浓度差主要影响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自由扩散中,浓度差越大,运输速率越大;
协助扩散中,浓度差达到一定程度后运输速率不再继续增加的原因是受载体数量的限制。主动运输不受浓度差的影响。

(2)载体数量对跨膜运输的影响

主要影响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载体数量越多,运输速率越大。自由扩散不受载体数量的影响。

(3)氧气含量对跨膜运输的影响

通过影响细胞的呼吸进而影响主动运输的速率。

①P点时,无氧呼吸为离子的吸收提供能量。

②PQ段:随着氧气含量增加,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越多,主动运输的速率也越大。

③Q点以后:当氧气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受载体数量以及其他因素的限制运输速率不再增加。

word/media/image11.gif(4)温度对跨膜运输的影响

一方面升高温度通过影响分子运动而影响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另一方面温度直接影响蛋白质的活性,通过影响呼吸作用中酶的活性而影响主动运输。

总结:①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②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a.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b.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③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a.载体(核糖体);
b.能量(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1.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下图中的四条曲线表示,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试问: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  )

①    ②    ③   ④

A.自由扩散     B.主动运输

C.协助扩散 D.胞吐

B [分析跨膜运输的方式,主要应从影响跨膜运输的因素入手,尤其从载体蛋白和能量两方面考虑。曲线①说明运输速率与物质的浓度呈正相关,不受其他因素的限制,应为自由扩散。因为氧气浓度的高低影响细胞呼吸,进而影响能量的供应,而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曲线③说明运输速率与氧气浓度无关,说明这种方式不是主动运输,而是一种被动运输方式(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曲线②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物质的浓度升高运输速率加快,当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受到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运输速率不再增加,而保持稳定,说明这种运输方式需要载体蛋白,不是自由扩散,可能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曲线④说明运输速率与氧气浓度有关,说明这个过程是需要能量的,只能是主动运输。综合分析,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2.主动转运消耗的能量可来自ATP或离子电化学梯度。如图为钠离子、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葡萄糖、Na+从肠腔→上皮细胞,均为主动运输

B.Na+从肠腔→上皮细胞→组织液,均为主动运输

C.葡萄糖从肠腔→上皮细胞→组织液,均为协助扩散

D.Na+从肠腔→上皮细胞、葡萄糖从上皮细胞→组织液,均为协助扩散

D [葡萄糖从肠腔→上皮细胞,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属于主动运输,Na+从肠腔→上皮细胞是高浓度进入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A错误;
Na+从肠腔→上皮细胞是高浓度进入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Na+从上皮细胞→组织液,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B错误;
葡萄糖从肠腔→上皮细胞,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属于主动运输,葡萄糖上皮细胞→组织液,是高浓度进入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C错误;
Na+从肠腔→上皮细胞、葡萄糖从上皮细胞→组织液,是高浓度进入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D正确。]

[问题探究]

1.科学家预测在不久的将来,能研制出可口服的“瘦素穿肠蛋白”的新产品来治疗肥胖,这种药品通过口服能进入人体血液,你推测这种药品穿过小肠上皮细胞最可能的方式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胞吞作用。“瘦素穿肠蛋白”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为大分子物质,大分子物质以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

2.胞吞、胞吐过程的实现与生物膜结构的特点有什么关系?

提示:胞吞、胞吐过程的实现充分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归纳总结]

1.物质进出细胞运输方式的比较

2.判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1)根据分子大小与是否需要载体蛋白、能量。

(2)根据运输方向: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1.如图甲、乙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的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每种物质转运的方向由箭头标明,黑点的数量代表每种物质的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甲    图乙

A.a物质可能是氧气,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

B.a物质可能是水,b物质可能是甘油

C.a物质可能是胆固醇,b物质可能是氧气

D.a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物质可能是氨基酸

A [甲图物质运输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且没有载体,所以是自由扩散,可能是氧气、水、胆固醇、甘油等。图乙物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该过程是主动运输,如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

2.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在糊粉层的细胞中合成,在胚乳中分解淀粉。该酶从糊粉层细胞排到细胞外的方式是(  )

A.顺浓度梯度经自由扩散排出

B.逆浓度梯度经协助扩散排出

C.通过离子通道排出

D.含该酶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排出

D [α­淀粉酶是分泌蛋白,通过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排出细胞。]

[课堂小结]

1.将生长状态一致的某种植物幼苗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移入适宜的营养液中在光下培养,并给甲组的营养液适时通入空气,乙组不进行通气处理。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组的根对a离子的吸收速率远大于乙组的。关于这一实验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给营养液通入空气有利于该植物的生长

B.根细胞对a离子的吸收过程属于自由扩散

C.根细胞对a离子的吸收过程有能量的消耗

D.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对a离子的吸收

B [通过实验可知根细胞对a离子的吸收过程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有氧呼吸的过程可以产生能量,故A、C、D正确,B错误。]

2.右图所示细胞膜对物质的运输。物质运输的方向如箭头所示,黑点的数量代表物质的浓度,该物质可能是(  )

A.胰岛素 B.性激素

C.生长素 D.维生素D

C [图中所示运输过程为逆浓度梯度运输且消耗能量,故为主动运输;
胰岛素通过胞吞和胞吐的方式进出细胞,性激素和维生素D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故选C。]

3.关于细胞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

B.生物膜仅仅具有半透性,所以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

C.被动运输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

D.抑制细胞呼吸对人体细胞吸收K+的速率无影响

A [需消耗能量的物质运输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胞吞、胞吐也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
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大分子物质以胞吞或胞吐的方式通过生物膜,B错误;
被动运输必须顺浓度梯度进行,C错误;
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所以抑制细胞呼吸会影响细胞吸收K+的速率,D错误。]

4.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能量,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分别是(  )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胞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胞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B [免疫球蛋白是大分子物质,半乳糖是小分子物质。]

5.下图是A、B、C三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请分析:

(1)物质A、B、C跨膜运输的方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种物质能专一性地破坏物质C的载体蛋白,若用其处理细胞后,物质B跨膜运输的速率将________,物质C跨膜运输的速率将________。

(3)三种物质的运输中,与图1曲线相符的是________。与图2中甲曲线相符的是________,与乙曲线相符的是_______________。

图1          图2

[解析] (1)根据图示判断三种运输方式依次是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2)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破坏了物质C的载体蛋白,对物质B的运输没有影响。(3)图1中当细胞内的浓度高于细胞外浓度时,仍能吸收该物质,说明是主动运输,图2中甲吸收速率和物质的浓度成正比,是自由扩散;
乙具有载体蛋白饱和的现象,说明该方式需要载体蛋白,可能是主动运输或者协助扩散。

[答案] (1)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2)不变 下降

(3)物质C 物质A 物质B或物质C

第2篇: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教学设计_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

课时双测过关(十六)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A级——学考水平达标练

1.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共同点是(  )

A.都可以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一边

B.都需要供给ATP

C.都需要载体协助

D.既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

解析:选C 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和葡萄糖的方式分别是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都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参与。主动运输将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往高浓度一侧,且需要载体协助和消耗ATP;
协助扩散将物质从高浓度一侧运往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协助,不消耗能量。

2.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O2和酒精以扩散方式进入细胞

B.胰蛋白酶以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C.细菌和病毒被吞噬细胞吞噬时需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D.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会因渗透作用吸水而破裂

解析:选C O2和酒精在顺浓度梯度时以扩散方式进入细胞;
胰蛋白酶是分泌蛋白,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分泌方式为胞吐;
吞噬细胞吞噬细菌和病毒的方式是胞吞,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红细胞内细胞溶胶离子浓度较高,放入蒸馏水中时水渗透的方向是向细胞内,由于红细胞为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所以会吸水破裂。

3.如果使用药物限制细胞膜上蛋白质的活性,则物质X的运输速率迅速下降,如果抑制呼吸作用,却对运输速率没有影响。对该物质运输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方式是被动运输

B.与甘油进入细胞的方式相同

C.该方式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

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通常为该种方式

解析:选B 根据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不需要消耗能量的特点,确定该物质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为被动运输;
甘油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所以方式不同;
由于物质X出入细胞时不需要消耗能量,所以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但不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

4.如图表示物质P和Q跨膜出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P可能是氧气

B.物质Q一定是水分子

C.物质P和Q出细胞都需要载体

D.物质P和Q出细胞未必都消耗能量

解析:选D 氧气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其运输方向为从胞外向胞内顺浓度梯度运输,因此物质P不可能是氧气,A错误;
水分子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可用物质Q表示,但物质Q不一定是水,B错误;
物质P出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物质Q出细胞是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而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C错误;
物质P的运输方向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表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物质Q的运输方向是由高浓度到低浓度,可表示被动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

5.如图是测定了某种生物的细胞对甲、乙两种物质吸收速率与该物质浓度的关系绘制成的曲线,仔细分析后,你认为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主动运输,乙物质是自由扩散

B.甲物质是自由扩散,乙物质可能是主动运输

C.乙醇进入细胞的方式与乙物质相同

D.K+进入细胞的方式与甲物质相同

解析:选B 题图中甲物质随着物质浓度的增大而吸收速率加快,说明其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
乙物质的运输方式具有载体蛋白饱和效应,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乙醇和K+进入细胞的方式分别为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6.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其中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

A.Na+         B.CO2

C.胰岛素 D.K+

解析:选D 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运输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从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内,有载体蛋白协助且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由图甲可知,K+细胞外浓度低,细胞内浓度高,因此由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内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Na+细胞内浓度低于细胞外浓度,与图乙所示不符。胰岛素的运输方式为胞吐,CO2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

7.下图为某种离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由此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离子跨膜的正确顺序是乙→丙→甲

B.离子跨膜有随机性并消耗ATP中的能量

C.磷脂的运动使离子跨膜的通道自动开闭

D.图示的离子跨膜方式为自由扩散

解析:选A 细胞内的物质先与开口朝内的载体蛋白结合,然后在能量的驱动下,载体蛋白开口朝外,将物质释放出去;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磷脂的运动不能使离子跨膜的通道自动开闭;
图示的离子跨膜方式既需要载体蛋白又需要能量,为主动运输。

8.(2019·芮城县期末)如图为神经细胞膜内外Na+和K+的相对浓度。神经细胞表面存在离子泵和离子通道两种蛋白质,其中离子泵能将Na+泵出细胞,K+泵入细胞,而离子通道则可介导细胞吸收Na+和排出K+,离子泵和离子通道介导的物质运输方式分别是(  )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主动运输、协助扩散

C.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D.协助扩散、协助扩散

解析:选B 细胞外Na+浓度高于细胞内,离子泵将Na+泵出细胞是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运输,是主动运输,离子通道介导细胞吸收Na+是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输,是协助扩散;
细胞内K+浓度高于细胞外,离子泵将K+泵入细胞为逆浓度梯度进行,是主动运输,离子通道介导细胞排出K+,是协助扩散。

9.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四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细胞膜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上图A、B、C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3)图中A、B两种运输方式所需条件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图中C运输方式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D表示______________方式,该过程利用了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6)若在细胞中注入呼吸抑制剂,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方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解析:(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或磷脂)和蛋白质组成。(2)题图A、B、C过程为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功能。(3)图中A、B的运输方式分别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后者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4)图中C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线粒体可以为该过程提供能量,核糖体可以合成载体蛋白,故与图中C运输方式有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核糖体。(5)图中D表示胞吐方式,该过程涉及小泡膜和细胞膜的融合,利用了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特点。(6)若在细胞中注入呼吸抑制剂,细胞的能量供应受阻,C主动运输、D胞吐这两种需要消耗细胞能量的运输方式会受到很大影响。

答案:(1)脂质(或磷脂)和蛋白质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B方式与A方式相比,需要借助载体蛋白

(4)线粒体和核糖体 (5)胞吐 一定的流动性 (6)C、D

10.(2019·商丘期末)下图表示几种物质的跨膜运输过程,请据图回答:

(1)很多研究成果有力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细胞膜”这一说法。这证明组成细胞膜的成分中有_________。

(2)A代表__________分子;
B代表_________________。

(3)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_。

(4)红细胞吸收O2、K+的方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表示)。

(5)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结果Ca2+吸收量明显减少,而K+的吸收量不受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脂质小分子优先通过细胞膜,因此可以推测细胞膜的成分中有磷脂。(2)由分析可知,A是蛋白质分子,B是磷脂双分子层,C是糖蛋白。(3)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即图中的b、c、d。(4)O2的跨膜方式是自由扩散,即图中的b;
K+进入红细胞的过程是主动运输,即图中的a。(5)细胞对Ca2+、K+的吸收均为主动运输,均需要消耗能量,各自需要不同的载体协助,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后Ca2+的吸收明显减少,但K+的吸收不受影响,这表明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心肌细胞膜上转运Ca2+的载体蛋白的活性。

答案:(1)脂质(磷脂) (2)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 (3)b、c、d (4)b a (5)毒素只抑制了Ca2+载体的活性,而对K+载体活性没有影响

B级——选考水平高分练

11.(2018·海南高考)将水稻幼苗培养在含MgSO4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营养液中Mg2+和SO05edef9eebbf8276e2237e6473f88a8c.png的含量下降,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Mg2+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根细胞

B.MgSO4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吸收

C.根吸收的Mg2+可以参与叶绿素的形成

D.降低温度会影响水稻根系对Mg2+的吸收

解析:选A Mg2+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根细胞;
MgSO4必须溶解在水中形成离子后,才能被根吸收;
根吸收的Mg2+可以参与叶绿素的形成;
降低温度会降低膜的流动性和酶的活性,进而影响水稻根系对Mg2+的吸收。

12.如图是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图中可以看出Cl-比Mg2+运输速率快

B.K+只能利用主动运输方式进行跨膜运输

C.所有离子的跨膜运输都需要载体和能量

D.Na+和Cl-在肺泡细胞运输受阻,会影响人体健康

解析:选D 图示只能反映细胞对不同离子吸收的量,而不能反映离子运输速率,A错误;
神经细胞由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时,K+以协助扩散方式出细胞,B错误;
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的Na+内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而是一种顺浓度梯度的协助扩散,C错误;
肺泡细胞运输Na+和Cl-受阻会引起囊性纤维病,D正确。

13.某探究性学习小组研究营养液中O2含量变化对某植物吸收K+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都是适宜的),实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分析得出该植物吸收K+是要消耗能量的

B.从图中可以看出,没有O2该植物就不能吸收K+

C.ab段限制吸收K+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营养液中O2的含量

D.bc段表示除了营养液中O2的含量还有其他因素影响K+的吸收速率

解析:选B 没有O2,细胞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为K+的吸收提供能量。

14.如图是细胞膜局部结构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图为人成熟红细胞膜,则葡萄糖进入其内的方式是①

B.若该图为肌细胞膜,则无氧呼吸产生的CO2经②方式排出

C.若该图为洋葱根尖细胞膜,则完成细胞间信息交流必须要a的参与

D.若该图为浆细胞膜,则抗体分泌出细胞的同时会使其膜成分更新

解析:选D 人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为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A错误;
人的无氧呼吸不产生CO2,且CO2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载体蛋白协助,B错误;
a为糖蛋白,与细胞间的识别和信息交流有关,但是并非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必需结构,如高等植物细胞间形成胞间连丝,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就没有a的参与,C错误;
抗体为分泌蛋白,抗体分泌出细胞为胞吐作用,其间伴随着膜组分的更新,D正确。

15.图1是人甲状腺细胞摄取原料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基本过程,图2表示两种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碘浓度,这表明图1中a过程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该过程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2)图2中,甲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乙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苯进出细胞的方式一般是图2中的________(填“甲”或“乙”)。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使用某种毒素,结果对Mg2+的吸收显著减少,而对Ca2+、K+、C6H12O6等物质的吸收没有受到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甘油、胆固醇等都能很容易通过细胞膜,主要与细胞膜中含有________有关。

(4)木糖为五碳糖,但是细胞膜能转运葡萄糖,却不能转运木糖,这表明细胞膜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突触前膜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说明细胞膜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图1中I-逆浓度差进入甲状腺细胞,说明I-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2)图2甲中运输速率与浓度梯度呈正相关,表示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乙因存在最大运输速率,说明需要载体蛋白,表示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苯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使用某种毒素后,细胞对Mg2+的吸收显著减少,而对Ca2+、K+、C6H12O6等物质的吸收没有受到影响,说明毒素没有影响能量的供应,最可能的是该毒素抑制了Mg2+载体蛋白的活性。(3)甘油、胆固醇是小分子脂质,它们容易通过细胞膜与细胞膜含有磷脂成分有关。(4)木糖和葡萄糖都是小分子物质,但细胞不能转运木糖,这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有关。(5)突触前膜通过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说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1)主动运输 需要 (2)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甲 该毒素抑制了Mg2+载体蛋白的活性 (3)脂质(磷脂) (4)选择透过性 (5)一定的流动性

第3篇: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教学设计_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

蛋白质所有的分泌蛋白都是胞吐出细胞的 白细胞吞噬病毒时是胞吞

1百合花粉管中的胞吞/胞吐

胞吞胞吐作用在维持花粉管极性生长模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透射电镜下, 正常生长的花粉管顶端一般具有锥形分布的密集小泡[ 9, 10]. 这些小泡常被认为是分泌小泡, 因而花粉管顶端被认为是胞吐作用的主要场所[ 8]. 但 FM4- 64 活体标记结果表明花粉管顶端聚集的小泡可能主要是胞吞小泡,花粉管最顶端是发生胞吞作用的主要场所[ 11- 13]. 而M oscatelli 等[ 14]根据纳米金颗粒标记结果认为烟草花粉管中胞吞作用发生在花粉管的顶端和亚顶端.本实验中,利用FM 4-64 发现荧光染料主要通过花粉管最顶端进入花粉管, 因此赞同花粉管顶端锥形分布的小泡主要是胞吞小泡,而花粉管最顶端是花粉管中发生胞吞作用的主要场所

花粉管中分泌小泡与细胞质膜定点融合为花粉管生长提供细胞壁前体物质和细胞质膜, 在花粉管极性生长模式的维持中起重要作用[ 8]. Lee 等[ 15]利用GFP 标记通过胞吐作用分泌到细胞膜的类受体蛋白( receptor-like kinase, RLK), 发现 RLK 主要分布于花粉管顶端, 因此他们认为胞吐作用发生在花粉管顶端.但是Zonia等[ 13]利用FM1-43 和FM4-64 分别标记烟草( N icotiana tabacum ) 花粉管中的分泌小泡和内吞小泡, 认为花粉管中胞吞和胞吐作用分别发生在花粉管的顶端和亚顶端.但是 Parton等[ 1 1]发现通过内吞作用进入花粉管的 FM 染料最后聚集于液泡膜, 而利用显微注射法注入花粉管内的FM 4-64 也不能标记出花粉管顶端聚集分布的分泌小泡,说明FM 类染料并不能很好地标记来自内膜系统的分泌小泡. 再者花粉管中的分泌小泡的直径已经超出一般共聚焦的分辨极限, 再加上胞吐作用是一个非常迅速的过程,只有几个毫秒,甚至更快[ 8 ]. 在共聚焦显微镜下看到的历时 20~ 30 s 方才完成与细胞质膜融合的荧光颗粒[ 13]是否是单个分泌小泡仍有待进一步验证.通常认为,花粉管极性生长是分泌小泡定向运输、定点融合的结果,而花粉管中发生向外突出的区域也就是发生胞吐的场所[ 8]. 本实验中, 利用 Zeiss5 Live 快速共聚焦获得高时空分辨率的花粉管纵向切面图片.后续的分析表明,快速脉冲生长期的花粉管中,其最顶端部分最早向前延伸, 亚顶端部分次之;而在花粉管缓慢速生长期, 整个花粉管的顶管,包括最顶端和亚顶端, 缓慢向前延伸.这些结果表明整个花粉管的顶部都可能发生胞吐作用, 但以其最顶端发生的最为频繁. 本实验中,酯化果胶免疫荧光定位实验表明酯化果胶主要聚集于花粉管最顶端,其含量从花粉管最顶端往基部急剧减少, 因而从另一个侧面证实花粉管中胞吐作用主要发生在花粉管的顶端5~ 10 Lm 范围内.

2已有研究资料表明,秋水仙素处理3~7 d,坐骨神经少数神经纤维可发生 Waller 变性,但神经仍保持有电兴奋和递质释放能力。显然,此时肌肉胞吞增加,轴浆运输阻断就成为一主要影响因素。肉毒杆菌毒素中毒,只是神经末梢丧失冲动传递能力, 不发生神经变性改变,轴浆运输不受影响。肌肉胞吞也不出现明显增加[ 4], 这一事实也支持上述观点。外源性脑提取液含神经营养性活性物质, 显著抑制了秋水仙素处理的肌肉胞纳增加。这一结果提示, 在生理情况下, 神经通过轴浆运输向肌肉提供神经营养性物质是维持肌肉胞吞稳态所必需。胞吞对细胞具有多种重要能[ 5-7]: 营养物的摄入和降解,细胞因子及抗体的内化,信号转导的启动与调控,基因表达的调节, 衰老细胞的功能恢复等等。胞吞参与细胞的应激反应, 胞吞活动增强是细胞应激反应的组成部分,神经鞘内注射秋水仙素或去神经, 肌肉处于高度应激状态, 诱导细胞 MAPK p38信号转导途径活化, 进而导致胞吞活动增强, 应激与胞吞之间存在串话(cross-talk)[ 8]。去神经肌肉胞吞增强伴随有肌肉变性萎缩, 传统观点认为这是由于胞吞增强触发溶酶体活化的结果[ 2]。但组织学研究表明,去神经肌萎缩是源于神经变性所致的异溶作用(heterolysis)。神经断离的残端及末梢终板变性,神经溶酶体水解酶溢漏入肌纤维导致肌萎缩[ 9]。事实上,肌萎缩首先发生于神经肌肉接头处,终板变性在前,肌纤维变性萎缩在后,只要神经肌肉接头保持完整,肌纤维就不出现变性萎缩。而在本实验变性神经提取液诱导正常肌肉包括动物在冬眠状态的肌肉胞吞增强,并不伴有肌肉萎缩,这表明神经肌肉保持机能结构正常的情况下, 能诱导肌肉胞吞增强的因素并不能诱导肌肉萎缩, 提示胞吞与肌萎缩不一定存在因果联系, 二者可能是通过不同的因素所诱发,

推荐访问:主动 运输 教学设计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教学设计_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 《主动运输与胞吞 胞吐》教学设计_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