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水害事故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基本方案:事故处置应急预案(2022年)

时间:2022-05-27 08:20:04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水害事故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基本方案:事故处置应急预案(2022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水害事故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基本方案:事故处置应急预案(2022年)

水害事故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基本方案:事故处置应急预案5篇

【篇一】水害事故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基本方案:事故处置应急预案

矿井水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2011年)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西河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水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我矿是以煤炭生产为主的企业,水灾事故是矿井煤炭生产的五大灾害之一。水灾事故主要是在从事煤矿井下探放水、开拓、掘进、采煤等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一般分为岩(煤)层含水层出水、老窑区积水突水、地表(河流、洪水)渗入、上水平积水渗入、小窑透水或承压水通过导水构造导入矿井等几种类型。水灾事故能造成人员被困或伤亡、设备被淹、巷道被毁,大的井下水灾事故甚至造成矿毁人亡。造成井下水灾事故的原因主要有探放水工作失误、地表塌陷区充填不实、小煤窑滥采乱挖、越层越界开采等。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1 受困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优先;

2.2 防止事故扩大优先;

2.3 保护环境优先。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在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组织体系下,完善井下水灾事故应急组织分体系。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成立井下水灾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设在生产调度室。

总指挥:矿长

副总指挥: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

成员:生产科、技术科、安监科、机电科、通风科、供应科、救护队、工会、劳资科、医务室、保卫科及事故单位负责人。

3.2.2指挥部职责

较大以上井下水灾事故发生后,分析判断事故,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批准现场抢救方案;
根据事态发展,决定是否请求外部救助;
协调物资、设备、医疗、通信、后勤等工作。负责组织井下水灾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督查各职能科室生产队组的应急求援演练。

3.3成员单位及部门职责

3.3.1技术科:负责提供矿井相关的突水点地质参数等技术资料,协助事故单位制定抢险方案和技术指导工作。

3.3.2安监科:负责监督事故抢救方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组织或协助对事故的调查工作。

3.3.3救护队:负责按抢救方案,组织现场的紧急抢险和救援行动,听从总指挥命令,负责向邻近矿山救护队的求救联络。

3.3.4工会、劳资科:协助事故单位做好事矿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3.3.5供应科;
负责排水物资的储备,负责为事故地点提供应急救援所需材料和物资。

3.3.6机电科;
负责为事故单位提供安装排水设备及配件。

3.3.7通风科;
负责为抢救事故地点提供通风保障。

3.3.8保卫科;
负责保证抢险救灾物资运输的道路交通畅通。

3.4现场指挥部

矿长任现场抢救指挥部总指挥,负责组织制定抢救方案和现场指挥抢救。

4、预防和预警

4.1预防水灾事故措施

4.1.1 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矿井的防治水措施和综合防治水措施,为矿井以后防治水工作提供指导依据。

4.1.2应定期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煤矿情况,并在井上下工程对照图上标出其井田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积水情况,以指导探放水和本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

4.1.3将查明的井巷出水点的位置及其水量、有积水的巷道及采空区的积水范围、标高和积水量绘制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以指导探放水和本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

4.1.4每年雨季前必须对排水系统的供电、设备、管路进行全面检修和联合排水试验,并详细记录有关检修内容及试验参数,核定排水系统的联合排水能力,对地面“三防”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排水系统存在问题,消除隐患,杜绝水灾事故发生。

4.1.5在接近矿井边界和村庄下开采时,必须留规定和设计留有足够的保安煤柱,并加强探放水工作。

4.1.6根据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及建矿以来实际情况,我公司井口标高远高于历年本区最高洪水位标高,但必须做好井口洪水灌井的措施,在井口备足一定数量的沙袋等防洪设施设备。

4.1.7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原则。留60米以上的超前保安距。

4.2 危险源监控

水文地质管理人员负责分析各矿井涌水量原因;
定期对井田内及周边矿井采掘情况进行调查,并将其采掘、积水范围填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坚持水害分析预测预报制度;
对水害威胁不清地点,严格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原则;

4.3预警行动

当矿井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出现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煤层顶板淋水加大、煤层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水色发浑、有臭味、采掘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裂隙出现渗水等透水预兆或矿井涌水量突然增大时,必须及时查明原因,密切关注水情变化,分析判断其危险程度,向应急救援总指挥报告,使指挥部处于预警行动。根据水害危险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程序。

5消息报告程序

5.1发生较大以上井下水灾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向生产调度室汇报,调度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向救灾指挥部领导报告事故基本情况。汇报内容包括事故时间、地点、人员、范围、影响程度、涌水量等。

5.2生产调度室值班人员在接到水灾事故报告后,要做好事故的详细纪录,并立即向当天值班长、调度主任、安全、生产矿长汇报,值班长或调度主任立即向应急救援总指挥汇报。

6应急处置

6.1响应分级

遇难3人以下启动应急处置预案,遇难3人以上(含3人)或过水淹一个采区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6.2响应程序

6.2.1矿井发生水灾事故后,矿长应按照制定的应急预案,立即组织抢救。

6.2.2应急启动

总指挥接到较大以上井下水灾事故报告后,立即下达命令,启动井下水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生产调度室接到总指挥的指示下,立即按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中事故电话通知顺序,通知指挥部成员到生产调度室集合或直接奔赴事故现场,成立现场抢险救灾专业组,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6.2.3抢险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了解灾区情况,包括水源、事故前人员分布、井下人员生存条件及进入该地点的通道。依据井巷布置及出水标高,计算被堵人员地点的高程,空间容积、氧含量、瓦斯含量、推算救出人员最长的时间,协助现场指挥部制定抢险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组织抢险。

6.2.4救护人员在抢救遇险人员时,应判定遇险人员的位置、涌水量、水淹程度、巷道破坏和通风情况。

6.2.5排水过程中要切断电源、保持通风,加强对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并注意观察巷道情况,防止冒顶事故发生。抢险专业组要根据事故现场情况立即对受伤、被困人员进行抢救。

6.2.6医疗救护组要对伤员进行紧急医疗救治。医疗救护组无法救治时,应及时将伤员转院治疗。

6.2.7全部伤员、被困人员救出后,要清点现场人数,抢险人员撤离事故现场。

6.2.8应急结束后,总指挥下达应急结束命令。

6.2.9安监科和有关科室配合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并向上级汇报。

6.2.10若涌水量很大,救援力量不能满足现场有效救灾时,指挥部应向外单位或当地人民政府求救。

6.3处置措施

6.3.1抢救被水困住的遇险人员时,对被困人员所在地高于透水后水位时,可利用打钻等方法供给新鲜空气、饮料及食物;
供给遇险人员新鲜空气、饮料及食物;
若所在地点抵于透水后水位时,则禁止打钻孔、泄压,防止井下水串通扩大灾情。

6.3.2 处理上山巷道出水时,应遵循 “防止处理事故时,发生二次透水或积水淤泥的冲击;
突水点的下方,即救护人员进入处以下,应有待存水及沉积物的有效空间;
保证人员在抢救中的通讯联络和安全退路;
处理事故时的作业地点,应有安全设施(如躲避处等)。

6.3.3全矿井或水平有被淹危险时,矿井透水量超过排水能力,水位逐渐上升,全矿或水平被淹危险时在下部水平人员撤出后,可以向下部水平或采空区放水。在下水平的人员尚未退出,而上部水平的排水设备又受到被淹的危险时,可装有粘土、砂石麻袋构成临时防水墙,堵住泵房口和通往下部水平巷道。

7应急物资与准备保障

7.1抢险救灾设备和物资统一管理。在抢险救灾期间设备由抢险救灾指挥部统一调用。

7.2应急物资准备


矿井水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矿井水害事故危险性分析及可能发生的水害类型

矿井水害发生的条件,一是有较大的水源;二是有导水通道.水源有地表水(包括水库、降雨洪水等)地下水(包括含水层和采空区积水等)。导水通道有断层、陷落柱、封闭不良钻孔,采动形成的冒落裂隙带,废弃的井巷等。矿井水害的辨识主要是研究水源及其水动力的关系。

水害是矿井主要灾害之一。水害可能造成突水淹井,巷道和设备破坏,井下人员群死群伤和巨大经济损失。可能发生的矿井水害有为地表水害、老空水水害、孔隙水水害、岩溶水水害、岩溶水水害几种。

1.2事故可能出现的季节

矿井水害事故与季节关系较大。在雨季、汛期,地表降水增加,含水层水源得到补充,水压加大,矿井水害在这个季节发生相对较多。

2矿井水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

(1)现场班队长、跟班干部要立即组织人员按避水路线进行安全撤离到达新鲜风流中。

(2)撤离前,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应设法将撤退的行动路线和目的地告知调度室,到达目的地后再报调度室。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必须迅速撤往上水平,避免进入突水点附近及独头巷道。

(4)若逆水流行进时,应靠近巷道一侧,抓牢支架或其他固定物体,昼避开压力水头和泻水主流,并注意防止被水中流动的矸石和木料撞伤。

(5)如因突水后破坏了巷道中的避灾路线批示牌,迷失了行进的方向时,撤退人员应朝着有风流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6)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交叉田,应留设批示行进方向的求援人员的注意。

(7)撤退中,如因冒顶或积水造成巷道堵塞,可寻找其他安全通道撤出。

(8)在唯一的出口被封堵无法撤退时,应在现场管理人员或有经验的老师傅的带领下进行灾区避灾,以等待求援人员的营救,严禁盲目潜水等冒险行为。

(9)积极开展现场自救、安全防卫:

①在突水迅猛、水流急速的情况下,现场人员应立即避开出水口和泄水流,按避灾路线撤退至安全地点。如情况紧急来不及转移躲避时,可抓住棚梁、棚腿或其他固定物体,防止被涌水打倒和冲走。

②突水后,严禁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冒险进入灾区。否则,不仅达有到抢险求援的目的的,反而会造成自身伤亡,扩大事故。

③来不及撤退人员迅速进入附近较高的硐室避难。必要时,可设置挡墙或防护阻止涌水、煤矸和有害气体的侵入。

④进入避难室前,应在硐室外留设文字、衣物、矿灯等明显樗,以便于求援人员及时发现,前往营救。

⑤重大水害的避难时间一般较长。应节约使用矿灯,合理安排随身携带的食物,保持安静,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和氧气消耗,采用各种方法与外部联系。长时间避难时,避难人员要轮流担任岗哨,注意观察外部情况,定期测量气体浓度。其余人员静卧保持精力。避难人员较多时,硐室内可留一盏矿灯照明,其余矿灯应关闭备用。

⑥在硐室内,可有规律地间断地敲击金属物、顶帮岩石等方法,发出呼救联络信号,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指示避难人员所在的位置。

⑦在任何艰险的情况下,所有避难人员都要坚定信心,互相鼓励,保持镇静的情绪。

⑧被困堵期间断绝食物后,即使在饥渴难忍的情况下,也要努力克制自己,决不嚼食杂物充饥,尽量少饮或不饮不洁净的井下水。需要饮用井下水时,应选择适宜的水源,并用纱布或衣服过滤,以免造成身体损伤。

⑨长时间避难后,发觉救援人员来到时,应避免过度兴奋和慌乱。得救时,不可吃硬质和过量的食物,要避开强烈的光线,以防发生意外,造成不良后果。

4注意事项

4.1现场抢救注意事项:

(1)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迅速观察判断突水地点,突水种类及涌水程度。加强对气体的检测。如是老空水涌出,使所在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时,救援人员应立即配戴好自救装备。在未确定所在地点的空气成分能否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时,禁止任何人随意摘掉自救器的口具和鼻夹。

(2)突水期间,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迅速组织抢救工作。如突水地点周围围岩坚硬,涌水量不大,可组织力量,就地取材进行加固,尽快堵住出水点。

(3)在涌水凶猛、顶帮松散的情况下,决不可强行封堵出水口,以免引起作业地点大面积突水,造成人员伤亡,扩大灾情。

(4)对于受伤的矿工,应迅速抢救搬运到安全地点,立即进行急救处理。

(5)必须注意:井下发生突水事故后,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在不佩戴防护器具的情况下冒险进入灾区,严防有毒有害气体中毒和污染物伤害身体。

5现场组织人员撤离注意事项:

如因涌水来势凶猛,现场无法抢救,或者将危及人员安全时,应迅速组织起来,沿着规定的避灾路线和安全通道,撤退到上部水平或地面。

在行动中,应注意下列事项:

(1)撤离前,应设法将撤退行动路线和目的地告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值班室。

(2)在不能迅速撤至地面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迅速撤往突水地点以上的水平。尽量避免进入突水点附近及下方的独头巷道。

(3)行进中,应靠近巷道一侧,抓牢支架或其他固定物体,尽量避开压力水头的泄水主流,并注意防止被水中滚动的矸石和木料撞伤。

(4)如因突水后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指路牌,迷失了行进的方向时,遇险人员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5)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交叉口,应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以提示救援人员的注意。

(6)撤退巷道如是竖井,人员需从梯子间上下时,应保持好秩序,不要慌乱和争抢。行动中,手要抓牢,脚要蹬稳,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7)撤退中,如因冒顶或积水造成巷道堵塞,可寻找其他安全通道撤出。在唯一的出口堵塞无法撤退时,应组织好灾区避灾,等待救援人员的营救,严禁盲目潜水等冒险行为。

【篇二】水害事故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基本方案:事故处置应急预案

叉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特种设备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特种设备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安全生产法》的要求,结合我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本预案为我单位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处理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程序和组织原则。

第三条本预案所称特种设备(叉车)事故,是指在本单位内使用叉车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物损失的事故,包括以下的事故:1、高速急转弯会导致车辆失去横向稳定而倾翻。2、行驶叉车在下坡时熄火滑行或特殊情况载物行驶中急刹车,造成人货事故。3、叉车在运行时没有遵守厂内交通规则,超速与前面的车辆碰撞或者倒车时与后面的车辆发生碰撞。4、超载运行发生高空坠落事故。5、转弯时或起步时没有看周围情况造成人员碾压事故等。

第四条叉车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应当贯彻统一领导、专业分工、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据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第五条本单位有关人员应当熟悉已经建立的特种设备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责任制,严格、切实地履行各自职责,积极配合处理事故应急抢险救援工作,保证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二章应急处理机构和职责

第六条为应对突发的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本单位成立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姚国文任组长,王勇、樊建国任副组长,以下人员为组员:张荣斌、范忠、王伟、董永。所有小组成员必须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

第七条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职责:

(一)组织指挥本单位对特种设备事故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工作,控制事故蔓延和扩大;

(二)核实现场人员伤亡和损失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和上级汇报抢险救援工作及事故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

(三)落实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部署的有关抢险救援措施。

第八条组长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召集、协调本单位内各部门的有关人员研究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具体救援措施

(二)负责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第九条副组长的职责:樊建国副组长负责与有关政府监管部门沟通协调,王勇副组长负责组织实施具体抢险救援措施工作。

第十条组员的职责:服从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的指挥,快速、高效、有序地完成指派的任务,实施具体的抢险救援工作或辅助性工作。

第三章预防与应急措施

第十一条本单位叉车在日常运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可引发事故的故障类型、征兆、应对措施如下:

1、叉车驾驶人员无证驾驶

2、叉车司机擅自教别人驾驶叉车

3、向灯、刹车、喇叭、前灯、和反观镜出现损坏

4、燃料系统所有管道、接头有泄露

5、燃料油、发动机油、齿轮油、波箱油、液压油及水箱水位、电池水没有充足等。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对容易引发事故的隐患点为本公司重点监控内容,在接受有关政府主管部门监督检查的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地派人检查隐患点的安全管理落实情况。

第十三条本单位根据在用设备的特点和实施应急救援的要求,配备的必要设备、工具、救援物品等,存放于仓库,由专人保管。

第四章事故报告与现场保护

第十四条本单位如有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第一发现者应立即向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做到:

(一)组长按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的规定,迅速启动应急救援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抢救,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二)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三)在向达旗质量技术监督局报告。

第十五条本单位如发生重大事故后,现场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最高负责人应尽快引导有关部门事故处理人员迅速进入现场。

第十六条本单位叉车注册在异地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应当马上报告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立即同时报告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事故的报告时限为两小时内,报告方式除电话报告外,还要以传真方式报告。

第十七条本单位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或者业主)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

(二)事故发生地点;

(三)事故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

(四)事故设备名称;

(五)事故类别;

(六)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事故概况。

第五章应急处理

第十八条特种设备事故如发生后,本单位的设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主管、分管领导、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应按照本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人在抢险救援和事故调查处理期间不得擅离职守。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本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本预案。当组长不在时,应按顺序由副组长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第十九条如发生特种设备事故,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除按规定报告外,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妥善保存现场相关物件及重要痕迹等各种物证,并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为防止事故扩大、抢救人员或者疏通通道等,需要移动现场物件、设施时,必须作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见证人员应签字,必要时应当对事故现场和伤亡情况录像或者拍照。

第二十条在应急抢险救援过程中,本单位各部门、人员应积极支持、配合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第二十一条参加事故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本预案的规定,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叉车的操作与保养

操作注意事项:
1、经培训并持有驾驶执照的司机方可开车;

2、在开车前检查各控制和警报装置,如发现损坏或有缺陷时,应在修理后操作;

3、搬运时不应超过规定负荷,货叉须全部插入货物下面,并使货物均匀放在货叉上,不许用单个货叉尖挑货物;

4、平稳地进行起动、转向、行驶、制动和停止,在潮湿的或光滑的路面,转向时须减速;

5、装物行驶应把货物放低,门架后倾;

6、坡道行驶应小心行驶,在大于十分之一的坡道是行驶时,上坡应向前行驶,下坡应后退行驶,上、下坡忌转向,叉车在行驶时,请勿进行装卸作业;

7、行驶时应注意行人、障碍物和坑洼路面,并注意叉车上方的空隙;

8、不准人站在货叉上,车上不准载人;

9、不准人站在货叉下,或在货叉下行走;

10、不准从司机座以外的位置上操纵车辆和属具;

11、不要搬运未固定或松散堆垛的货物,小心搬运尺寸较大的货物;

12、起升高度大于3米的高门架叉车应注意上方货物掉下,必要时须采取防护措施;
工作时应尽量使门架后倾,并在最小范围内作前后倾;

13、加燃油时,司机不要在车上,并使发动机熄火,在检查电瓶或油箱液位时,不要点火;

14、离车时,将货叉下降着地,并将档位手柄放在空档位置,发动机熄火并断开电源,将手制动拉好,在坡道停车时,还须用垫块垫住车轮。
叉车的保养
要使叉车工作正常可靠,发挥叉车潜在能力,要有经常维护措施。技术维护保养措施,一般为:
1、 日常维护,每班工作后。
2、 一级技术保养,累计工作100小时后,一班工作制相当于2周。
3、 二级技术保养,累计工作500小时后,一班工作制相当于一个季度。
一、 日常维护
1、 清洗叉车上污垢、泥土和垢埃,重点部位是:货叉架及门架滑道、发电机及起动器、蓄电池电极叉柱、水箱、空气滤清器。
2、 检查各部位的紧固情况,重点是:货叉架支承、起重链拉紧螺丝、车轮螺钉、车轮固定销、制动器、转向器螺钉。
3、 检查转向器的可靠性、灵活性。
4、 检查渗漏情况,重点是:各管接头、柴油箱、机油箱、制动泵、升降油缸、倾斜油缸、水箱、水泵、发动机油底壳、变矩器、变速器、驱动桥、主减速器、液压转向器、转向油缸。
5、轮胎气压检查:不足应补充至规定值,确认不漏气。检查轮胎接地面和侧面有无破损,轮辋是否变形。
6、制动液、水量检查:查看制动液是否在刻度范围内,并检查制动管路内是否混入空气。添加制动液时,防止灰尘、水混入。向水箱加水时,就使用清洁自来水,若使用了防冻液,应加注同样的防冻液。水温高于70℃时,不要打开水箱盖,打开盖子时,垫一块薄布,不要带手套拧水箱盖。
7、发动机机油量、液压油、电解液检查:先拔出机油标尺,擦净尺头后插入再拉出检查油位是否在两刻度线之间。工作油箱内油位应在两根刻度线之间;
油太少,管路中会混入空气,太多会从盖板溢出。电瓶电解液也同样要处在上下刻度线之间,不足则要加蒸馏水到顶线。
8、制动踏板、微动踏板、离合器踏板、手制动检查:踩下各踏板,检查是否有异常迟钝或卡阻。手制动手柄的作用力应小于300N,确认手制动安全可靠。
9、皮带、喇叭、灯光、仪表等检查:检查皮带松紧度是否符合规定,没有调整余量或破损有裂纹,须更换;
喇叭、灯光、仪表均应正常有效。
10、 放去机油滤清器沉淀物。
二、 一级技术保养
按照"日常维护"项目进行,并增添下列工作。
1、 检查气缸压力或真空度。
2、 检查与调整气门间隙。
3、 检查节温器工作是否正常。
4、 检查多路换向阀、升降油缸、倾斜油缸、转向油缸及齿轮泵工作是否正常。
5、 检查变速器的换档工作是否正常。
6、 检查与调整手、脚制动器的制动片与制动鼓的间隙。
7、 更换油底壳内机油,检查曲轴箱通风接管是否完好,清洗机油滤清器和柴油滤清器滤芯。
8、 检查发电机及起动电机安装是否牢固,与接线头是否清洁牢固,检查碳刷和整流子有无磨损。
9、 检查风扇皮带松紧程度。
10、 检查车轮安装是否牢固,轮胎气压是否附合要求,并清除胎面嵌入的杂物。
11、 由于进行保养工作而拆散零部件,当重新装配后要进行叉车路试。
(1) 不同程度下的制动性能,应无跑偏,蛇行。在陡坡上,手制动拉紧后,能可靠停车。
(2) 倾听发动机在加速、减速、重载或空载等情况下运转,有无不正常声响。
(3) 路试一段里程后,应检查制动器、变速器、前桥壳、齿轮泵处有无过热。
(4) 货叉架升降速度是否正常,有无颤抖。
12、检查柴油箱油进口过滤网有否堵塞破损,并清洗或更换滤网。
三、二级技术保养
除按一级技术保养各项目外,并增添下列工作:
1、 清洗各油箱、过滤网及管路,并检查有无腐蚀,撞裂情况,清洗后不得用带有纤维的纱头,布料抹擦。
2、 清洗变矩器、变速箱、检查零件磨损情况,更换新油。
3、 检查传动轴轴承,视需要调换万向节十字轴方向。
4、 检查驱动桥各部紧固情况及有无漏油现象,疏通气孔。拆检主减速器、差速器、轮边减速器,调整轴承轴向间隙,添加或更换润滑油。
5、 拆检、调整和润滑前后轮毂,进行半轴换位。
6、 清洗制动器,调整制动鼓和制动蹄摩擦片间的间隙。
7、 清洗转向器,检查转向盘的自由转动量。
8、 拆卸及清洗齿轮油泵,注意检查齿轮,壳体及轴承的磨损情况。
9、 拆卸多路阀,检查阀杆与阀体的间隙,如无必要时勿拆开安全阀。
10、 检查转向节有无损伤和裂纹,转向桥主销与转向节的配合情况,拆检纵横拉杆和转向臂各接头的磨损情况。
11、 拆卸轮胎,对轮辋除锈刷漆,检查内外胎和垫带,换位并按规定充气。
12、 检查手制动机件的连接紧固情况,调整手制动杆和脚制动踏板工作行程。
13、 检查蓄电池电液比重,如与要求不符,必须拆下充电。
14、 清洗水箱及油散热器。
15、 检查货架、车架有无变形、拆洗滚轮、各附件固定是否可靠,必要时补添焊牢。
16、 拆检起升油缸,倾斜油缸及转向油缸,更换磨损的密封件。
17、 检查各仪表感应器,保险丝及各种开关,必要时进行调整。
四、全车润滑
新叉车或长期停止工作后的叉车,在开始使用的二星期内,对于应进行润滑的轴承,在加油润滑时,应利用新油将陈油全部挤出,并润滑两次以上,同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1、 润滑前应清除油盖、油塞和油嘴上面的污垢,以免污垢落入机构内部。
2、 用油脂枪压注润滑剂时,应压注到各部件的零件结合出挤出润滑剂为止。
3、 在夏季或冬季应更换季节性润滑剂(机油等)。

叉车管理

一、一般安全要求
1 运货前,应检查货叉,如有松脱穿破,应修理并加钢板
2 装货时,应将车轮楔住,以防叉车自动滑行或倾覆。
3 叉车不得载人。
4 清理堵塞通道上的构件。
5 在通道或消防器材前,不得停车或堆码货物。
6 不得选用错误的叉车来升高某些物件。
7 不得将叉车推动或撞击。
8 除非变速或停车,脚部应离开离合器,用离合器来控制车速可能会损坏离合器。
9 保持手部干燥,穿适当的鞋,如手潮湿在把持方向盘时会不稳,鞋底太滑容易使脚部滑离离合器或脚踏刹车。
10 禁止用明火检查内燃机叉车。
11 清楚地了解楼板及桥板的负荷限度、叉车本身重量及货叉的载重量。
12 了解工作地点的高度限制,载货不得超高。
13 任何人不得在升高的货叉下站立或在货叉下行走。
14 除非装上适当的附件,否则不得用叉车推动或拖拉另一台叉车。
15 为内燃机叉车加油时,必须小心以免燃料溅出或从油箱溢出,加油时应在露天或空气流通的地方进行,不得在密闭场地进行。加油处应远离堆放货物、易燃易爆物品或有明火的地方。在加油站加油时,应熄灭发动机。
16 临时停车时,脚应离开油门,踩刹车,把车慢慢停下,将换挡杆推向空挡,拉紧手动刹车。
17 停车时,拉紧手动刹车,换挡杆推向空挡。拉停车按钮将发动机熄火,再将钥匙转到关闭位置,切断电源。
18 离开叉车时要将车上各种电钮关闭。
二、驾驶时的安全
1 驾驶前必须仔细检查叉车。
2 驾驶时切勿使身体摇摆不停。
3  驾驶叉车前进或后退时,驾驶员精神要集中必须面对车的前进方向,留心行人和其他车辆;
在驶经或穿过门口时,或绕过视线受限制的地方时,应特别小心。
4 在斜坡上行驶时,应将货件放在叉车迎向斜坡上方的地方,货件堆装位置须稍向后倾,以免紧急刹车时引起货物跌落,在用脚踏刹车时也可产生较佳的制动效果。
5 未装货的叉车,应将货叉位置调整到离地50~150mm的高度,如位置过高,可能与行人或其他叉车相碰撞。
6 切勿突然刹车,引起货件倒塌.
7 叉车下坡道时,不能车头向下。
8 叉车需通过桥板时,应先检查桥板是否稳固。
9 叉车停车后,应将货叉降至地面,以免行人或驾驶员被货叉碰伤或绊倒。
10 货物堆码过高时,叉车应采用向后驾驶的方式,使驾驶员视线不受影响。
11 当几台叉车同时在同一方向行驶时,每台叉车之间的距离应等于三台叉车的长度,情况特殊时,相隔距离可增加。
12 以货物性质和路面情况决定行车速度。车速过快,快速转弯都是不安全行为。避免高速行车和转弯时车身撞到货物和人。转弯时,应留意车尾撞人。
13 礼让行人,必要时,先鸣喇叭。喇叭应慎用,不可滥用。在十字路口,应先鸣喇叭。
14 行驶时,要慎防地面上的洞穴、凹陷或凸起处,不小心驶过这些地方时,会使方向盘急转,猛烈的急转可能打击手腕,严重时可使手腕折断。
15 行驶中,不可过于接近通道两边。叉车与通道两边的设备或正在工作的工人间应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16 如厂房内有升降机,叉车安全驶人升降机的方法如下。
a.将叉车正面驶向升降机。
b.先在离升降机门前1.5m处停车等待。
c.待升降机操作工允许后,再将叉车驶人升降机。
d.拉手动刹车,将发动机熄火。
e.认叉车上下来。
17 路面潮湿或有油污要特别小心。
18 如有人在工作台、墙边或任何固定物体前站立,不可将叉车驶近,以免不能及时刹车时,夹伤或挤伤该人。
19 在斜坡上不可转弯横驶。
20 叉车在行驶时,驾驶员切勿上车跳车。
三、货物装卸的安全
1 运货时,货物应向机身或机柱倾斜,以保证紧急刹车时的安全。
2 叉货物时,使叉车对正货物,放下货叉,车头微向前倾,慢慢把车子驶前。将货叉伸进货物底部,以顺利无阻为准。
3 调整货叉位置,使货物处于平衡状态。尽量使货叉接近货物的最外边,两个货叉处在货物中部,货物即可稳定。
4 切勿勉强搬运过重的货物,当货叉升起而后轮离地时,切勿搬运该货物。
5 卸货时,在指定位置把车停下,将货物平稳地放到地面,把货叉向前倾,叉车退后,当货叉卸下货物后,先将货叉稍为升高,再将叉车驶离。
6 千万不可找人站在车尾,企图增加叉车的起重量,很多人曾因此而受伤。切勿擅自在车尾加上平衡质量,以增加叉车的起重量。
7 应以稳固安全的方法将货物捆好。
8 降落货物时不可突然停止,以免使叉车受震,影响货物堆放位置。

【篇三】水害事故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基本方案:事故处置应急预案

中电投协鑫滨海发电项目(2×1000WM)工程

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中交四航局盐城滨海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5 年 4月

1.事故类型和危害分析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1快速反应原则:应急处置要做到反应快、报告快、处置快。

2.2先期处置原则: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启动现场处置方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2.3统一指挥原则:由应急指挥中心全面负责统一指挥、统一调度,保证救援工作的统一高效。

2.4协调作战原则:现场应急小组在应急指挥中心的统一领导指挥下,按照各自职责,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做好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工作。

3.组织机构及职责

各小组的主要职责如下:

(1)抢险救援组由张章负责

以工程部为主,有关部门配合,组成抢险救援组。负责维持事故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作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负责现场抢险通讯、车辆、医疗、物资等的协调、调度。负责排除险情,抢救遇难、遇险人员和国家财产。

(2)对外联络组由黄智亮负责

以办公室为主,有关部门配合,组成对外联络组。负责对外联系求援、事故情况报告(遵守报告程序)、传达上级指示与要求。

(3)事故调查组由陈新负责

以项目部安全部为主,有关部门配合,组成事故调查组。负责配合上级有关部门,按照事故处理 “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清事故原因、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4)善后工作组由李步青负责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及预防预控措施

4.1.1项目部组织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同时在施工现场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及预防预控措施进行公布。

4.1.2技术部门、工程部门和安全部门对施工方案、施工设备、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等实施动态监控,制定并落实相应的预防预控措施。

4.1.3加强对可燃物和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严格执行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成立义务消防队,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职责,加强消防演练、培训,提高自防自救的能力;
加强消防知识教育。

4.1.4办公室、职工宿舍、饭堂、施工现场设备、材料堆放场所配备充足有效的灭火器材。

4.1.5按规定设置乙炔和氧气瓶的库房,气瓶储室通风要良好,在库房门口张挂醒目的防火警示标示,配备充足有效的灭火器材。

4.1.6乙炔和氧气的使用和存放要符合有关规定。

4.1.7在易燃易爆场所(附近有油库,易爆物品存放点等)动火作业,必须先办理“三级”动火审批手续,领取动火作业许可证,并做足防火安全措施,方可动火作业,动火时要设专人值班,随时观察动火情况。

4.1.8严禁对盛装过可燃气体的容器进行焊割。

4.1.9焊割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焊工证后,方可上岗,在作业时应做到“八不”、“四要”“一清”。

4.1.10危险化学物品须存放在通风阴凉点,化学性质相抵触的物品不得混合存放;
危险品存放点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0米。

4.1.11火灾与爆破危险环境内须按规范配备足量消防器材,消防器材应放置在显眼位置。

4.1.12现场设置安全通道和消防水池,消防通道不得堵塞,水池水满,消防泵可随时开机使用。

4.1.13定期检查消防设备设施,保证设备设施可正常使用。

4.1.14职工宿舍不准乱接乱拉电线,不准在电线上凉挂衣物,不准在宿舍内使用明火、电炉、气化炉具,不准使用电热器具和烧香拜神,严禁躺在床上吸烟。

4.2预警行动

4.2.1项目部应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建立预测预警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和评价,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4.2.2及时收集相关气象、海况、地质等预报,并及时传达给相关人员。

4.2.3对施工现场存在的隐患实行动态管理,并制定重大隐患处置应急预案。

4.2.4结合项目部实际,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预警级别由高到低分为二级。

4.2.4.1一级预警(项目级)

重伤及损失一万元以上,为一级预警(项目部级)。

4.2.4.4二级预警(作业班组级)

轻伤及损失一万元以下,为二级预警(作业班组级)。

5. 信息报告程序

5.1在施工现场公布应急电话,当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发生危急险情时,施工作业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应及时上报现场负责人。现场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到施工现场,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通知有关部门。

5.2应急救援联络电话

(1)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联系电话:

(2)医院急救电话120,

(3)消防急救火警119 、

(4)交通事故电话:122,

(5)天气预报电话:12121,

(6)盐城海事局电话:0515-********

(7)盐城滨海水利局电话:0515-********

(8)盐城安监局电话:0515-881905355.

5.3报告主要内容

险情或事故报告人员应提供以下情况:

5.3.1 险情或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位置;

5.3.2事故类型;

5.3.3伤亡情况及可能造成的损失;

5.3.4事故发展趋势,可能影响的范围;

5.3.5事故的初步原因估计;

5.3.6采取的应急抢救措施;

5.3.7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救援抢险的事宜;

5.3.8报告人及电话联络方式等。

6. 应急处置

6.1响应分级

针对事故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结合预警响应的分级情况,项目部应急响应由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

6.1.1一级响应:接到一级预警报告,启动项目部级应急预案,为一级响应。

6.1.2二级响应:施工现场发生二级预警情况,启动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为二级响应。

在事故救援过程中,现场人员、物资和技术力量不满足救援需求或事故有进一步扩大、蔓延的趋势时,应及时逐级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启动上一级响应。

6.2 响应程序

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的能力,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应急预案响应程序分为二级。

6.2.1一级响应程序:

(1)启动一级响应程序时,由项目应急指挥小组任命现场应急指挥,下达应急指令,并启动项目部级应急预案。

(2)现场应急指挥到达事发现场后,应采取有效措施组织自救,防止事态扩大,遏制事故进一步蔓延,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注意保护好现场。

(2)现场应急指挥负责现场救援物资和设备的统一调配,各协作队伍和施工班组积极支持和配合。

(3)现场应急指挥负责协调社会救援资源,各协作队伍和施工班组积极支持和配合。

(4)现场应急指挥应及时向政府主管部门、业主、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应急救援的情况和进展。

6.2.2 二级响应程序

(1)启动二级响应程序时,由班组长担任现场应急指挥,下达应急指令,并启动项目部现场处置方案。

(2)应急救援中,班组长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遏制事故进一步蔓延,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注意保护好现场。

6.3处置措施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在指挥现场处置时必须把人的生命放在首位,重点抢救休克、骨折和出血人员。

6.3.1事故发生后,现场应急指挥小组人员应采取如下措施。

(1)、发生火灾事故,事发现场负责人或现场人员和事发单位对外联络组,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如:火势、危险度、施救难度等进行考虑,情况危急的应立即致电“119”和“120”急救中心,并详细报告事发地及伤亡人数;

(2)、及时疏散人员和对伤者进行救治;

(3)、根据火情及着火现场的情况,撤离火场附近的可燃物,避免火灾区域扩大;

(4)、若因火灾、爆炸造成房屋倒塌,山体、土方塌方伤及人员的。立即调动钩机、装载机、起重机、车辆、电锯等机械设备进行配合施救,但要注意操作方法防止人为伤害;

(5)、若爆炸造成房屋倒塌,施救时要注意房屋内带有电源的电线,防止触电伤人;

(6)、火灾发生初期,是灭救的最佳时机,施救人员必须把握这一时机;

(7)、组织有关人员对事故区域进行保护。

6.3.2施救方法:

甲类火灾

(1)、主要是固体着火。如:木材、棉花、衣服、煤、普通绳索等。这类火灾特点是能深入内部;

(2)、灭火工具:水(碱金属、金属碳、电气、苯、甲苯、液体等,着火不能用水扑救)。

乙类火灾

1主要是液体着火。如:汽油、柴油、煤油、油漆、酒精、动物油。这类火灾的特点是在表面着火,并有爆炸的危险,不能用水施救;

2灭火工具:强化水系灭火器、泡沫灭火剂、卤代烃、干粉。

丙类火灾

1主要是电气着火。如:机电、电器、电线短路;

2灭火工具:强化水系灭火器、干粉、二氧花碳。不能用水施救;

3使用二氧化碳时要注意,在空气氧气含量低于16%时人会感到呼吸困难,低于10%时会使人体室息致死。不能扑救金属钾、钠、镁、铝等类火灾。

4其他火灾类。如:石油气、天然气引起的火灾;

5灭火工具:强化水系灭火器、卤代烃、干粉。

6.3.3现场应急指挥小组在抢救伤员的同事,应安排人员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

6.3.4现场指挥应根据事态,迅速调动人员、设备进行现场救援,并做好现场警戒工作,以防事态扩大,同时向上级汇报。

6.3.5当现场救援力量控制不了现场事态的发展,应立即启动上一级应急响应,并根据实际情况借助于社会救援力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应充分听取专家和专业救援人员的意见,做好救援人员、设备、物资、器材的统一调配。

6.3.6做好事故现场的清理和恢复工作,防止次生或滋生的事故。

6.3.7配合上级部门和政府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做好伤员及家属善后工作。

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7.1信息与通讯保障措施

1)构筑项目部计算机网络信息通讯平台。

2)建立项目部火灾危险源监控体系和项目部应急实施方案。

3)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人员配备足够的通讯设备,并保证其24小时畅通。

4)在重要施工区域、办公地点、危险品存放点等地,设置醒目的报警电话标志,确保应急预警、报警的快速、顺畅、准确。

7.2物资与运输保障措施

1)施工项目部根据应急救援需要,按照“三防”实施方案的要求,储备足够的应急救援物资,并指定专人定期进行检查、保养和维护。

2)施工项目部制定措施,确保异地储备的应急救援物资快速、及时供应到位。

3)在抢险救灾过程中,项目部应急指挥小组有权紧急调用各作业队所有的救援队伍、物资、设备和场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阻拦和拒绝。应急响应结束后,项目部应急指挥小组应及时归还或补偿紧急调用的物资、设备。

4)项目部设置了以下应急救援设备:

A、医疗器材:担架、氧气袋、塑料袋、小药箱等;

B、抢救工具:一般工地常备工具即基本满足使用;

C、照明器材:手电筒、应急灯36伏以下安全线路、灯具等;

D、通讯器材:电话、手机、对讲机、报警器等;

E、交通工具:工地常备值班急用车辆;

7.3人力资源保障措施

1)项目部建立专家库,指导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

2)项目部及时联系有关部门进行超前预报,指导制定相关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施工方案,指导专项应急预案的制定、演练和实施。

3)项目部建立相应的应急救援队伍,并按计划组织应急救援人员进行的培训和演练。

4)项目部与当地的消防部门、医疗救护部门建立联系。

7.4医疗卫生保障措施

1)施工项目部配备常用的急救用品、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运用方法。

2)项目部定期核查火灾的有效救治能力,加强应急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管理, 保证所用药品、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

7.5财务保障措施

项目部应按相关规定和计划落实安全生产经费,具体列出超前预报、应急救援物资器材、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实施应急救援等专项费用,做到专款专用。

8、培训和演练

1)项目部按要求组织新员工的培训和相关人员的继续教育,掌握应急救援知识,提高员工自我保护和应急救援的能力。

2)项目部针对火灾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情况,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做好记录。演练结束后,还会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及时修订相关内容,并上报项目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3)项目部组织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

A、应急预警和报警程序。

C、现场抢救的基本知识。

9、奖励与责任

在火灾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现的部门和个人,项目部将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1)出色完成应急救援任务的;

2)及时报告险情,使国家、集体和人民生命财产免受损失的;

3)全力排除险情,减少国家、集体和人民生命财产所受损失的;

4)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要建议,且实施效果显著的;

5)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在火灾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行为的,按照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行政处分; 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不及时报告事故真实情况,延误处置时机的;

2)不服从应急指挥部的命令和指挥,在应急响应时临阵脱逃的;

3)盗窃、挪用、贪污应急救援资金或者物资的;

4)阻碍应急救援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或进行破坏活动的;

5)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6)有其他危害应急救援工作行为的。

【篇四】水害事故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基本方案:事故处置应急预案

顺泰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
年 月 日 实施日期: 年 月 日

顺泰源公司 编制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发布令

《青岛顺泰源发制品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法律、法规及指导性文件的有关规定制定的。

《青岛顺泰源发制品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包括应急体系、应急功能、应急程序、应急措施和支持附件等内容,是新泰市泰兴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在突发安全生产事故时,为保护员工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规范指导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已于 年 月 日经专家组审议通过,现予发布实施。公司所有部门和全体员工,均应严格遵守执行。

总经理:(签字)

年 月 日

1 总则…………………………………………………………(1)

1.1 编制目的……………………………………………………(1)

1.2 编制依据……………………………………………………(1)

1.3 适用范围……………………………………………………(2)

1.4 应急预案体系………………………………………………(2)

1.5 应急工作原则………………………………………………(3)

2 危险性分析…………………………………………………(3)

2.1公司概况……………………………………………………(3)

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4)

3 组织机构与职责……………………………………………(6)

3.1 应急组织体系……………………………………………(6)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7)

3.3 领导小组职责……………………………………………(7)

3.4 领导小组办公室……………………………………………(8)

3.5 领导小组人员分工…………………………………………(8)

3.6 应急救援小组组成及任务…………………………………(8)

4 预防与预警…………………………………………………(9)

4.1 危险源监控…………………………………………(10)

4.2 预警行动…………………………………………………(13)

4.3 信息报告与处置……………………………………(13)

5 应急响应……………………………………………………(15)

5.1响应分级……………………………………………………(15)

5.2 响应程序……………………………………………………(15)

5.3 应急结束…………………………………………………(15)

6 信息发布…………………………………………………… (17)

6.1新闻发言人…………………………………………………(17)

6.2 信息发布原则 ……………………………………………(17)

6.3 信息发布形式……………………………………………(17)

7 现场后期处置…………………………………………………(17)

7.1情况报告……………………………………………………(17)

7.2 应急总结……………………………………………………(17)

8 保障措施……………………………………………………(18)

8.1 通信与信息保障……………………………………………(18)

8.2 应急队伍保障………………………………………………(18)

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19)

8.4 经费保障……………………………………………………(19)

8.5 其它保障……………………………………………………(19)

9 培训与演练……………………………………………………(19)

9.1 培训…………………………………………………………(19)

9.2 演练………………………………………………………(20)

10 奖惩………………………………………………………… (20)

11 附则……………………………………………………… (21)

11.1 术语和定义………………………………………………(21)

11.2 应急预案备案 …………………………………………(21)

11.3制定与解释…………………………………………………(21)

11.4 应急预案实施 ……………………………………………(21)

12.附件和附图 …………………………………………………(22)

12.1现场处置方案………………………………………………(22)

12.2附图撤离路线、消防设施图 ………………………………(32)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规范公司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及时、有效地组织对公司突发的生产安全事故采取应急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与社会危害,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1.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主席令70号)

1.2.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主席令28号)

1.2.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第6号)

1.2.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1.2.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条例》(国务院令549号)

1.2.6《劳动保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1号)

1.2.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17号)

1.2.8《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80号)

1.2.9《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1.2.1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1.2.11《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44号)

1.2.12《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办协调字[2004]56号)

1.2.14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x公司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机械伤害、起重伤害、火灾爆炸、触电、高处坠落、车辆伤害、自然灾害等危险、有害因素造成的事故。

1.4 应急预案体系

根据公司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和风险的评估结果,建立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体系由新泰市泰兴机械有限责任公司1个综合应急预案、5个现场处置方案构成。(见下图)

综合应急预案

现场处置方案

1.5 应急工作原则

1.5.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公司财产安全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1.5.2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公司负责统一协调、指导应急救援工作,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处置工作。

1.5.3 属地为主,分级响应

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部门必须迅速做出反应,果断采取应对措施,组织应急救援,全力控制事态发展,同时立即向公司主管部门报告。公司主管部门根据事故情况做出判断,决定响应行动。

1.5.4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与日常演练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工作。

1.5.5 采集信息,科学决策

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多元化获取事故的各种信息、数据,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提高应急救援的处置能力。

2 危险性分析

2.1 青岛顺泰源发制品有限公司概况

青岛顺泰源发制品有限公司始建于2010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公司现有员工12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名,企业总资产200万元,占地面积58万平方米。

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2.2.1危险源:主要危险源为机械伤害、火灾爆炸、触电、噪声振动、高处坠落及物体打击、车辆伤害、粉尘、自然灾害等,经辨识本企业无重大危险源。

2.2.2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2.2.2.1高处坠落事故危害分析

钢制设备操作、维修平台、防护栏、踢脚板若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或维护不及时,在平台上作业人员易发生坠落伤害事故。检修时,脚手架搭设不牢,高空作业不佩戴安全带也易发生高处坠落伤害事故。

2.2.2.2机械伤害事故危害分析

机械等设备的外露传动部分防护装置不健全或有缺陷,不按操作规程操作,不按规定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发生绞伤事故。

2.2.2.3触电事故危害分析

电气设备因维护、保护不当;
安全管理不严,非电工作业人员装修电器设备和线路;
违反操作规程,检修前不验电及悬挂标志牌制度等极易发生触电事故。

2.2.2.4火灾爆炸事故危害分析

易燃气体乙炔如泄漏,与空气或者氧气混合形成爆炸气体,遇明火、热源可引发火灾爆炸;
存储和使用油漆时,溶剂和悬浮在空间粉尘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发生燃烧爆炸危险。

2.2.2.5车辆伤害事故危害分析

公司内的运输车辆易发生车辆碰撞、挤轧、擦刮设备、管线等事故,同时也有可能发生人员受到车辆伤害的危险。常见的车辆伤害事故有:车辆行使中引起的挤压、撞车或倾覆等造成的人身伤害;
车辆运行中碰撞建筑物、构筑物、堆积物引起建筑物倒塌、物体飞溅下落和挤压地面而产生物体飞溅等造成的人身伤害。

2.2.2.6起重伤害事故危害分析

企业起重设备较多,主要由于重物坠落、碰撞、脱钩、钢丝绳折断、安全装置失灵、高处坠落、触电等因素会造成起重伤害。

2.2.2.7噪声危害分析

机械加工过程或机械设备运转过程所产生的噪声而引起的危害。

机械设备引起的噪声包括:

(1)机械性噪声。由于机械的撞击、摩擦、转动而产生的噪声,如电锯、切削机床在加工过程中发出的噪声。

(2)电磁性噪声。由于电机中交变力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噪声,如电动机、变压器等在运转过程中发出的噪声等。

2.2.2.8粉尘危害分析

指机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粉尘引起的危害。粉尘来源包括: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或粉碎,如金属的抛光加工。焊接作业中,由于焊药分解,金属蒸发所形成的烟尘。

2.2.2.9自然灾害危害分析

自然环境条件中对生产装置及其相关设施可以造成危险的因素主要包括地震、雷击、气温、风、暴雨等。

(1)地震

强烈地震能对建(构)筑物、设备和管道造成破坏。

(2)雷击

建筑及设备缺少防雷电设施就有可能遭受雷电侵袭破坏,电器设备火灾爆炸、人身伤害等。

缺少避雷设施或避雷设施接地不良,放静电接地电阻过大,都可能遭到雷击或雷电感应放电。

(3)气温

在高温环境下,生产人员在高温环境中易出现操作失误。严寒有可能导致设备、管道、阀门冻坏破裂,并造成物质泄漏和人员冻伤。

(4)风

室外高大设备若基础固定不牢靠等因素,遇强风可能造成高大设备倒塌,人员作业时受到危害。

(5)暴雨

夏季时节,往往伴有暴雨,若厂区防洪及排水设施不良,会对仓库、生产区等造成影响。

3 组织机构与职责

3.1 应急组织

3.2领导小组组成

组 长:总经理

副组长:分管副总经理

成 员:事发部门负责人、办公室主任、销售部经理、安保部部长。

3.3 领导小组职责

a) 决定所发生的事故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b) 制订和修订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c) 组建应急处置队伍,组织实战训练和演习,督促检查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的各项准备工作;

d) 发布和解除应急指令,组织指挥应急队伍和应急救援行动,现场紧急处置突发事故,必要时请有关方面支援;

e) 组织调查事故发生原因,总结事故应急经验教训;

f) 作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3.4 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

由办公室主任兼任应急救援办公室主任。成员由生产部、技术部、销售部、采购部、财务部、办公室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责:负责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工作,传达领导小组的指令,负责召集协调各应急专业队伍的统一行动,及时了解、掌握、报告事故抢险进展情况,协助组长做好调度指挥及协调工作。

3.5 领导小组人员分工

组 长:组织指挥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负责向上级报告事故,调度事故应急救援专业技术预案,协调事故应急处置统一抢险,协助组长做好抢险施救工作的现场指挥,组长不在时,行使组长的职责。

    生产部、技术部、财务部、采购部、销售部、办公室等部门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人员调动及组织工作。

3.6 应急救援专业小组组成及任务

3.6.1 事故现场抢险抢修救援组:由事故所发部门负责人牵头,办公室、车间负责人组成,该组成员要对事故现场、地形、设备、工艺熟悉,在具有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必要时深入事故发生中心区域,关闭系统,抢修设备,防止事故扩大,降低事故损失,抑制危害范围的扩大。并负责事故调查工作。

3.6.2 通讯救护组:由事故所发部门负责人通知,办公室牵头,财务部负责人组成。主要任务是组织事故单位和医护人员对伤者进行救治。

3.6.3 消防治安组:1)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事故所发部门负责人组成。其任务是负责事故现场保卫工作、按事故的发展态势有计划地疏散人员,控制事故区域人员、车辆的进出。

2)负责对火灾、泄漏事故的灭火、堵漏等任务,并对其他具有泄漏、火灾、爆炸等潜在危险点进行监控和保护,负责应急救援、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造成二次事故。

3.6.4 后勤保障组:办公室牵头,由采购部、事故所发部门负责人组成。主要任务是负责急救行动提供物质保证。其中包括应急抢险器材、救援防护器材、检测分析器材等。

3.6.5专家顾问组: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技术部、事故所发部门负责人组成。其主要任务是负责提供事故应急救援的技术支持。负责侦察、核实、控制事故区域的边界和范围,并预测事故发展趋势,及时提出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及防止发生二次事故的对策,为领导小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6.6 家属安置组:由生产部牵头、事发部门配合,主要是负责做好事故受伤人员家属的解释,安抚工作,并安排好家属的生活。

3.6.7 善后处理组:由办公室及各有关部门及科室配合组成,主要负责事故遇难者的善后处理。

3.6.8 事故调查组: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各相关职能科室、安全负责人及有关专家组成,负责或者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做好责任界定,事故处理和责任追究上报等工作。

4 预防与预警

公司应从制度建立、技术实现、业务管理等方面建立健全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预防和预警机制。加强对安全防护工作和日常生产安全教育和应急处置准备工作的监督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4.1 危险源监控

4.1.1危险源的监控方式、方法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技术控制

建立事故隐患及危险源管理系统,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管理与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形象的信息、依据的手段。

2.人员管理

人员的控制首先是加强教育培训,做到人员安全,其次是操作安全。对危险源的监控主要由公司所属车间负责,公司定期或不定期对所属车间的危险源监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管理控制

可采取以下的管理措施,对危险源实行控制:

(1)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

(2)明确责任、定期检查

(3)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

(4)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

4.1.2各种事故的预防措施

4.1.2.1 机械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①按技术性能要求正确使用机械设备,随时检查安全装置是否失效。

②按操作规程进行机械操作。

③运行和运转中的机械严禁进行维修、保养或调整等作业。

④按时进行保养,发现有漏保、失修或超载带病运转等情况时停止其使用。

4.1.2.2 高处坠落及物体打击事故预防措施:

①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安全操作规程。

②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③高空作业要有效可靠的防护设施。

④起重设备配备齐全有效限位装置。运行前,对超高限位、制动装置、断绳保险等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吊钩要有保险装置。

⑤吊运工作要保证物料捆绑牢固。严格执行“十不吊”。

⑥ 禁止操作故障设备。

4.1.2.3 火灾事故预防措施:

①对车间、仓库、生活区、食堂等进行经常性的安全防火检查。

②配置安装短路器和漏电保护装置。必要的场所安装带报警装置的漏电保护器。

③对车间、仓库易燃区域安装火灾报警装置及火灾喷淋装置。

④严格控制明火作业和杜绝吸烟现象。

⑤定期对高大设备的防雷接地进行检查、检测。

⑥存放易燃气体、易燃物仓库内的电气装置采用防爆型装置。

4.1.2.4 触电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①用电设备及用电装置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进行设计、安装及使用。

②非电工人员严禁安装、接拆电气用电设备及用电装置。

③严格对不同的环境下的安全电压进行检查。

④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它设施之间、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进行隔离防护。

⑤在有触电危险的处所设置醒目的文字或图形标志。

⑥设备的金属外壳采用保护接地措施。

⑦供电系统正确采用接地系统,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区分开。

⑧漏电保护装置必须定期进行检查。

⑨手持电动工具应安装漏电保护器。

4.1.2.5 车辆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加强安全知识的教育,确保作业人员精力集中、不麻痹大意,作业条件符合安全要求以及确保运输设备和运输工具没有缺陷。

4.1.2.6粉尘危害防范措施

制定防尘规划和各项规章制度;
对新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工,必须进行健康检查;
对在职的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工,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不宜从事接尘工作的职工,要及时调离,使用个人防尘用品,做好个人防护;
应配备防尘设备设施,并做到完好有效。

4.1.2.7自然灾害防范措施

①防雷,采用避雷针、避雷带措施,引下线不少与两根,并沿建筑物四周均匀对称布置,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②抗震。根据地震烈度和设备的摆动,有关设备底座加固处理;
压缩空气管道采用必要的耐振连接方式。

③防暑防寒。为防止夏季暑热,在生产厂房内采取自然通风换气措施。冬季低温,主要建筑物、厂房内设供暖设施。此外,对贮存、输送水或压缩空气介质的设备及管道采取保温和抗振动措施。

④其它。为防止不良地质对建筑物破坏,对重要生产建筑物基础采取加固措施。为防止内涝,厂内设置相应的排水系统。

4.1.2.8易燃、易爆危险品引起火灾、爆炸事故预防监控措施

①使用挥发性、易燃性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现场不得使用明火或吸烟,同时应加强通风,使作业场所有害气体浓度降低。

②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乙炔气瓶等危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10cm,与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30cm

4.2 预警行动

对公司职工进行预警培训。发现险情后,立即通知现场负责人,现场负责人应迅速采取措施,撤离人员、确定可能波及范围并设置警戒,同时报告车间负责人及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值班人员,并根据现场情况向公司领导、上级安全监管部门和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汇报和求得援助。

从外部获取的有关自然灾害、周边险情后,获取人应立即向公司负责人报告。公司负责人确认信息属实,及时、快速地告知全体作业人员,并组织相应的预警行动。

4.3 信息报告与处置

4.3.1 信息报告与通知

①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值班室,保证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88286698

②突发安全事故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立即迅速报告现场最高领导,现场最高领导应果断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并根据情况报告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值班人员。

③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值班人员接警后,立即将警情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也可直接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

4.3.2 信息上报

① 事故发生后,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应立即上报主管部门和上高安监办。

②信息上报内容包括:单位发生事故概况;
事故发生时间、部位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事故的简要经过;
事故已经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统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已经采取的措施等。

③根据事故性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和时限,1小时内向区安监局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4.3.3信息传递

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员→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及各应急救援小组→兼职应急救援人员→车间、部门。

4.3.4顺泰源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成员(见下表)

指挥部

姓 名

职 务

办公室电话

手 机

总指挥

马延亮

总经理

88286698

137********

副总指挥

马培志

主任

88286698

151********

5. 应急响应

5.1 生产安全事故分类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本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分为以下等级:

(一)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5.2 响应分级

按照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结合xxx公司实际,将事故应急响应分为两级响应:

Ⅰ级响应:发生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Ⅱ级响应:未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较小的生产安全事故。

5.3 响应程序

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的能力,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应急预案响应程序分为二级。

5.3.1 Ⅰ级响应程序

5.3.1.1发生一般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公司应急救援办公室启动公司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5.3.1.2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到达指定地点,并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5.3.2 Ⅱ级响应程序

5.3.2.1未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较小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事故车间应按现场处置方案进行救援,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5.3.2.2应急救援办公室值班人员接报告后,立即到达事故现场,视事故的性质可直接启动公司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5.4应急结束

5.4.1 应急解除判别标准

5.4.1.1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处置符合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有关标准;

5.4.1.2 危害已经消除,对周边地区构成的威胁已经得到排除;

5.4.1.3 现场抢救活动(包括搜救、险情及隐患的排除等)已经结束,被紧急疏散的人员已经得到良好的安置或已经安全返回原地。

5.4.2 应急结束程序

经过应急处置后,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确认满足应急预案终止条件时,可下达应急终止指令。

6 信息发布

6.1 新闻发言人

6.1.1 企业对外信息发布由公司总经理办公室负责。

6.1.2 现场对外信息发布人由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指定。

6.2 信息发布原则

发布的信息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内容详实、及时准确。

6.3 信息发布形式

主要包括接受记者采访、举行信息发布会、向媒体提供信息稿件等。

7 后期处理

7.1 现场后期处置

现场应急终结后,事发部门要实施现场保护,为事故调查、善后恢复做好准备。

公司各部门要积极配合有关单位尽快做好各项后期处置工作。

7.2 情况报告

事发部门在现场应急终结后24小时内向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提交事故和现场应急工作书面报告;

公司向上高安监办、区安监局及区级相关部门书面报告事故和应急工作情况。

7.3 应急总结

应急终止后,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编写的应急总结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事故情况,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波及范围、损失、人员伤亡情况、事故发生初步原因;
应急处置过程;
处置过程中动用的应急资源;
处置过程遇到的问题、取得的经验和吸取的教训;
对预案的修改意见。

8 保障措施

8.1通信与信息保障

公司必须保证应急救援所需的通信设备、工具。各应急救援机构人员以及当地医院、救援机构、有关政府部门的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应公布如下:

公司内部人员应急联系表

姓 名

部 门

座 机

手机号码

总经理

副总经理

办公室

生产部

财务部

技术部

采购部

销售部

安保部

外部关联单位应急通信联系表

单位

电话

安监局

环保局

防疫站

医院

急救

120

公安

110

消防

119

交通事故

122

8.2 应急队伍保障

公司必须根据生产实际,建立各类事故应急救援小分队。应按照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应急指挥、通信系统和应急工作责任制,形成简明有效的指挥和工作协调机制;
并按“平战结合”要求,组织、训练好专兼职应急队伍。同时根据人员的实际变动情况,每年适时调整应急救援小分队成员,确保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落实;

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公司应配备应急报警系统、急救设备、应急照明及动力、逃生工具、消防器材、通讯及运输设备,建立应急救援设施清单,明确贮存地点,并保持状态完好。如下表

物资名称

型号

数量

用途

储存地点

管理员

8.4经费保障

公司应建立有效机制,保证急救援专项经费来源,设立5万元的经费,且经费只能用于应急物资装备保障、人员培训保障和应急预案演练保障。

8.5其它保障

公司应根据自身生产场所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和危险源的情况,确定交通运输、治安、技术、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所需的人员、物资、设备等。

9 培训与演练

9.1培训

9.1.1 公司及各所属车间应制定应急管理培训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

9.1.2公司每年进行一次应急培训,,主要培训以下内容:

9.1.2.1安全防护、作业区内安全警示设置、个人的防护措施、用电常识、设备的安全使用等安全技能。

9.1.2.2 危险源辨识,事故报警。

9.1.2.3 紧急情况下各类人员的防范措施。

9.1.2.4 现场抢救的基本知识。

9.2 演练

9.2.1 公司根据危险情况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演练,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9.2.2 各类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进行前均应制定计划,结束后,应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做好记录,对存在的问题的进行修订。

10 奖惩

10.1 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以后,各应急救援人员应迅速到位履行职责,不得借故延误。

10.2 公司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抢险救援过程中,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可调用各所属车间人员、设备、物资等,各车间必须无条件服从,提供一切便利条件,任何车间和个人都不得拒绝,否则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10.3 在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的部门和个人,应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10.3.1 出色完成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著的。

10.3.2 使国家、公司和个人的财产免受损失或者减少损失的。

10.3.3 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

10.3.4 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10.4 在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给予行政处分:

10.4.1 不按照规定制订事故应急预案,拒绝履行应急准备义务的。

10.4.2 不按照规定报告事故真实情况的。

10.4.3 拒不执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应急响应时临阵脱逃的。

10.4.4 有其他危害应急工作行为的。

11 附则

11.1 术语和定义

11.1.1 危险源辨识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11.1.2 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11.2 应急预案备案

本预案报送东平安监局备案

11.3 制定与解释

11.3.1本应急预案由青岛顺泰源发制品有限公司负责编制与解释。

11.3.2本预案每三年修订一次;
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急预案及时修订:

(1)因公司隶属关系、经营方式、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时;

(2)因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时;

(3)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时;

(4)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进行调整时;

(5)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时;

(6)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要求修订时;

(7)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时。

11.3.3 应急预案修订后,及时向东平安监局报告应急预案的修订情况,并按照有关应急预案报备程序重新备案。

11.4 应急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批准发布之日实施。

12 附件和附图

12.1 附件:现场处置方案

附件A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A1 机械伤害危害程度分析

A1.1 定义:机械伤害是指机械做出强大的功能作用于人体的伤害。

A1.2 机械伤害事故危害程度:机械伤害,易发生撞伤、碰伤、绞伤、咬伤、物体打击、切削等伤害,会造成人员手指绞伤、皮肤裂伤、骨折,严重的会使身体被卷入轧伤致死或者部件、工件飞出,打击致伤,甚至会造成死亡。

A2 预防与预警

A2.1预防措施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培训,考核合格上岗。

(2)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用工具操作的部位,不得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3)机械传动、转动部位加装可靠,防护装置不得任意拆除。

(4)设备不得带病运转。

(5)检修、保养设备,必须切断电源,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6)检修、保养完毕,试运转前,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各部位人员、设备内及周围人员撤离安全的地方,方可试车。

A2.2 预警行动

(1)发现易产生机械伤害的隐患,立即排除。

(2)制止非操作、检修人员进行操作,维修工作。

(3)人员受到各种机械伤害,立即切断电源,迅速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

A3 处置措施

A3.1 发现有人受伤后,关闭设备电源,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电话通知领导或值班人员。

A3.2 值班领导接报后立即到达现场,实施现场处置指挥工作,通知救护组人员到达事故现场。

A3.3 对创伤出血者应迅速包扎止血,送往医院救治。

A3.4 发生断指立即止血,尽可能做到将断指用干净水冲洗,放入装有冷饮的塑料袋内,将断指与伤者立即送往医院。

A3.5 肢体骨折,固定伤肢,避免不正确的抬运而加重伤情。

A3.6 肢体卷入设备内,立即切断电源,如果肢体仍被卡在设备内,不可用倒转设备的方法取出肢体,应拆除设备部件救出。无法拆除时,拨打110报警。

A3.7 受伤人员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A3.8 受伤者伤势较重或无法现场处置,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A3.9 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以便进行事故调查。

附件B 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B1 事故特征

B1.1危险性分析

B1.1.1 高处作业:是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

B1.1.2 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

B1.1.3 高处作业的危险性:高处作业最致命的,多发的事故就是高处坠落,易造成坠落人员身体的摔伤,严重的可导致人员死亡。

B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名称

B1.2.1 建筑施工中易发生高处坠落的区域、地点有: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出入口(通道口),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屋面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其他没有防护临边,脚手架的拆装,塔吊的安装与拆御等。

B1.2.2没有经过检查的搭建物,玻璃棚天窗、凉棚石棉瓦屋面,屋檐口等处。

B1.2.3高大设备的操作台,深沟坑(-2米)作业边,高处管道抢修、检修等。

B1.2.4利用移动手扶梯子的登高作业。

B1.2.5玻璃幕墙的安装、清洁、墙体粉扫等。

B2 应急处置程序

B2.1事故报警

B2.1.1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警,单位负责人接到报警后,立即到达事故现场,视现场情况及时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B2.1.2 事故现场指挥人员以最快速度通知现场救护组,安全保卫组等,应急小组到达事故现场,履行各小组的职责,疏散无关人员。

B2.1.3 现场指挥人员及时通知医务救护人员,到达事故现场抢救受伤人员。

B2.2 现场急救

B2.2.1 肢体骨折

尽快固定伤肢,减少骨折断端对周围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如没有任何物品可做固定器材,可使用伤者侧肢体,躯干与伤肢绑在一起,再送往医院。

B2.2.2 检查呼吸、神志是否清楚,若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复苏。

B2.2.3如有出血、立即止血包扎。

B2.2.4如须把伤员搬运到安全地带,搬运时要有多人同时搬运,禁止一人抬腿,另一人抬腋下的搬运方法,尽可能使用担架、门板,防止受伤人员加重伤情。

B2.2.5如无能力自救,尽快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或等待医务人员救治。

B2.2.6现场保卫组应保护好事故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破坏事故现场,以便有关部门人员进行事故调查。

附件C: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C1、火情处置程序

C1.1报警:所有员工应熟悉报警程序,发现事故征兆,如电源线产生火花,某个部位有烟气,异味等。现场第一发现人员应立即报告应急救援办公室,同时现场人员应进行自救、灭火、防止火情扩大。

C1.2接报:值班人员接报后,立即到达事故现场了解情况,组织人员进行自救灭火,并按综合应急预案的报告程序进行报告。

C1.3火情已被扑灭,事发部门做好现场保护工作,待有关部门对事故情况调查后,经同意,做好事故现场的清理工作。

C2 火灾处置程序

C2.1事故现场继续蔓延扩大,应急救援办公室立即通知各应急救援小组快速集结,快速反应履行各自职责投入灭火行动。

C2.2按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要求,现场人员向公安消防机构报火警,派人接应消防车辆,并随时与公安消防机构保持联系。

C2.3各应急救援小组在消防人员到达事故现场之前,应继续根据不同类型的火灾,采取不同的灭火方法,加强冷却,撤离周围易燃可燃物品等办法控制火势。

C2.4在有可能形成有毒或窒息性气体的火灾时,应佩戴隔绝式氧气呼吸器或采取其他措施,以防救援灭火人员中毒,消防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听从指挥积极配合专业消防人员完成灭火任务。

C2.5疏散组应通知引导各部位人员尽快疏散,尽量通知到应撤离火灾现场的所有人员。在烟雾弥漫中,要用湿毛巾掩鼻,低头弯腰逃离火场。

C2.6火灾现场指挥人员随时保持与各小组的通讯联络,根据情况可互相调配人员。

C2.7进行自救灭火,疏导人员、抢救物资、抢救伤员等,救援行动时,应注意自身安全,无能力自救时各组人员应尽快撤离火灾现场。

C3、电气设备着火处置措施

C3.1电线、电气设施着火,应首先切断供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电源。

C3.2电气设备着火,灭火人员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消防设施,装备器材投入灭火战斗。

C3.3及时疏散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及抢救疏散着火源周围的物资。

C3.4着火事故现场由熟悉带电设备的技术人员负责灭火指挥或组织消防灭火组进行扑灭电气火灾。

C3.5扑救电气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不得使用水灭火。

C3.6扑救电气设备着火时,灭火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防毒面具等措施加强自我保护。

C3.7公安消防队到达后,协同配合公安消防队灭火抢险。

C4、现场抢救受伤人员的处置

C4.1被救人员衣服着火时,可就地翻滚,用水或毯子、被褥等物覆盖措施灭火伤处的衣、库、袜应剪开脱去,不可硬行撕拉,伤处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棉布覆盖,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C4.2对烧伤面积较大的伤员要注意呼吸,心跳的变化,必要时进行心脏复苏。

C4.3对有骨折出血的伤员,应作相应的包扎,固定处理,搬运伤员时,以不压迫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

C4.4可拦截过往车辆,将伤员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抢救救治。

C4.5抢救受伤严重或在进行抢救伤员的同时,应及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由医务人员进行现场抢救伤员的工作,并派人接应急救车辆。

C5、灭火结束

灭火结束后,注意保护好现场,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处理工作,并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调查处理完毕后,经有关部门同意,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清理,尽快恢复生产经营活动。

C6、灭火处置原则

C6.1火势很小,可以用手提灭火器、消防水源进行扑救,员工接受过灭火训练。

C6.2切断火源、电源,撤离未着火物资。

C6.3不能自行灭火时,立即报火警(119)。

附件D 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D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D1.1 定义

触电事故是电流通过人体或带电体与人体间发生放电而引起人体的病理、生理效应所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D1.2 触电事故类型

触电事故类型可分为电击事故和电伤事故。

D1.3 触电事故规律

触电事故一般多发生在每年空气湿度较大的7、8、9 三个月。由于空气湿度大,人体由于出汗导致本身的电阻也在降低,当空气的绝缘强度小于电场强度时,空气击穿,极易发生触电事故,导致触电事故率比其它季节要高。

D1.4触电伤害的危害程度

当流经人体电流大于10mA时,人体将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并随着电流的增大、时间的增长将会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乃至人体窒息(“假死”状态),在瞬间或在三分钟内就夺去人的生命。

当人体触电时,人体与带电体接触不良部分发生的电弧灼伤、电烙印,随着由于被电流熔化和蒸发的金属微粒等侵入人体皮肤引起的皮肤金属化。这此伤害会给人体留下伤痕,严重时也可能致人于死命。

D2 预防措施

D2.1用电设备及用电装置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进行设计、安装及使用。

D2.2非电工人员严禁安装、接拆电气用电设备及用电装置。

D2.3严格对不同的环境下的安全电压进行检查。

D2.4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它设施之间、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进行隔离防护。

D2.5在有触电危险的处所设置醒目的文字或图形标志。

D2.6设备的金属外壳采用保护接地措施。

D2.7供电系统正确采用接地系统,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区分开。

D2.8用电线路设两级漏电保护。

D2.9漏电保护装置必须定期进行检查。

D3 处置措施

D3.1脱离电源

D3.1.1 低压触电事故脱离电源方法

①立即拉掉开关、拔出插肖,切断电源。

②如电源开关距离太远,用有绝缘把的钳子或用木柄的斧子断开电源线。

③用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断流经人体的电流。

④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桥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及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D3.1.2 高压触电事故脱离电源方法

①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②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

③抛掷一端可靠接地的裸金属线使线路接地;
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

D3.1.3 注意事项

上述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办法,应根据具体情况,以加快为原则,选择采用。在实践过程中,要遵循下列注意事项:
 ①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或其它金属及潮湿的构件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救护人要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          
②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特别是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应考虑防摔措施。即使触电者在平地,电要注意触电者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
③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迅速解决临时照明,以利于抢救,并避免扩大事故。

D3.2现场急救     

D3.2.1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采取对症救护。

D3.2.2触电者伤势不重,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并请医生前来诊治或送往医院。

D3.2.3触电者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应使触电者舒适、安静地平卧,周围不要围人,使空气流通,解开他的衣服以利呼吸。同时,要速请医生救治或送往医院。

D3.2.4触电者呼吸困难、稀少,或发生痉挛,应准备心跳或呼吸停止后立即作进一步的抢救。

D3.2.5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及心脏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并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往医院。在送往医院途中,不能终止急救。

12.2附图:

12.2.1青岛顺泰源发制品有限公司人员救援、撤离路线图;

12.2.2青岛顺泰源发制品有限公司消防设施布置图

【篇五】水害事故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基本方案:事故处置应急预案

车辆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为了维护广大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车辆交通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时处理好公司发生的特大交通事故(死亡3人以上),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规的规定,制定交通事故应急预案。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
车辆交通事故以车祸最为常见,如行人、自行车被机动车撞伤,汽车翻车伤及车内人员受伤等。严重的车祸可导致人员作伤亡,伤情以颅脑外伤、脊椎骨折、胸部损伤为主,多发骨折,同时伴有烧伤等复合伤。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头部损伤,严重的复合伤和碾压伤。2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先、统一领导、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的原则,强化抢险意识和大局观念,服从指挥,各尽其责,保证处置工作高效、快速、有序进行。3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
本项目的交通事故应急预案的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分为一、二级编制,项目部设置应急预案实施的一级反应组织机

构,工程施工队设置应急预案实施的二级反应组织机构。项目部一级反应组织机构领导小组人员及联系方式见附件。
组织机构图


车辆交通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抢救组
善后工作组

后勤保障组
事故调查组




公司车辆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办公室设在安质部,并安排有关人员24小时值班。
项目部设置的二级应急反应组织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明确人员组成及职责。3.2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一级反应组织机构的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的法规、法令、决议,制定本项目车辆交通事故应急预案以及安全防范制度,负责车辆交通事故应急组织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2)制定预防事故发生措施和救援方案,检查应急准备和各项决策落实情况;

(3)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与企业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机构进行联络;

(4)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的行为,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5)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现场的应急反应组织;
3.2.2项目部的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及职责
(1)事故调查组:负责组织安全检查,制订和组织实施对重大隐患整治计划,组织制订安全生产的规划,认真检

查督促落实情况;
全面了解事故综合情况;
负责向上级报告事故综合情况;
协调解决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及通信联络工作。
(2)抢救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护及现场保护工作;
负责维护现场的交通秩序;
调查事故原因,报有关上级部门。
(3)善后工作组的职能和职责:
1)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稳定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伤亡人员及家属思想能够稳定。
2)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工作的跟踪工作,协调处理医疗救护单位的相关矛盾。
3)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
(4)后勤保障组:负责抢险救护物资的采购、调拨和运输工作;
管理物资储运和分配。4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
4.1.1危险源分析与监控:
发生车辆事故的原因主要有驾驶员疲劳驾驶、酒后驾驶、危险地段行车(陡坡地段、急转弯地段)、无证驾驶等。
对引起车辆交通事故的危险源进行全面的大检查,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4.1.2预防措施

4.1.2.1车辆交通安全防范制度
⑴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在工程开工前,编制车辆交通事故预案,并严格执行编、审、批手续程序;
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定的应急预案必须有安全注意事项和安全防范措施。
⑵安全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对车辆管理工作应负的责任,建立严密的保证体系,做到定岗、定位、定责。
⑶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所有职工都要在工前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每个人员掌握车辆运输及车辆事故抢险的相关知识。
⑷建立生活、施工用车审批制度:生活车辆出车前必须履行审批制度,未经办公室批准,严禁任何人私自驾车外出;
施工车辆出车必须经施工队长批准。4.1.2.2劳动安全保护制度
⑴根据作业的特点,给现场工人配备相应的劳保用品,如安全帽、水鞋、雨衣、手套、安全带等。
⑵为每个抢险的职工购买一份意外伤害保险。
⑶项目部设立救援组,出现紧急情况,做好现场救护。4.1.2.3通过复杂地段的安全注意事项:
⑴通过危险陡坡时,应先换入低速档,保持足够的动力。⑵通过依山傍水地段时,应选择道路中间或靠山的一侧

谨慎行车;
转弯时应随时提防对方来车和注意路旁情况,遇有来车,选择安全地带会车。
⑶驶近弯道时必须做到“减速、鸣喇叭、靠右行”,要注意路边是否坚实可靠。
⑷山地驾驶注意保持车距,下坡与前车距离不少于75米,上坡不少于50米。若遇陡坡,应在前车通过后,再行爬坡。
4.1.2.4炎热条件下行车的安全注意事项:
⑴行驶中随时注意水温,不要使水温超过95℃。⑵冷却水沸腾时,不要马上熄火和急于加添冷水。⑶热车开启散热器盖时,须用手套或手巾裹手,同时脸部避开加水口上方,慢慢旋转散热器盖。
⑷经常注意轮胎气压,如发现气压过高,应停车休息,待正常后再行车。
⑸在高温下不可频繁使用制动,以免造成制动失灵。4.1.2.5雨雾天行驶安全注意事项:
⑴通过引起打滑地段时,必须严格控制车速,不要急转方向,避免使用脚刹,防止车辆侧滑。
⑵选择安全路面行驶,会车时应注意,防止路肩坍塌造成翻车事故。
⑶遇到浓雾天气,应等到大雾散去后再行行驶。4.1.2.6夜间驾驶安全注意事项:

推荐访问:处置 应急预案 水害 水害事故应急预案及 现场处置基本方案:事故处置应急预案 水害事故应急预案及 现场处置基本方案:事故处置应急预案 水害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