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毛概课后习题(思考题)答案(1-11章)

时间:2022-05-24 08:51:01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版毛概课后习题(思考题)答案(1-11章),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最新版毛概课后习题(思考题)答案(1-11章)

最新版毛概课后习题(思考题)答案(1-11章)6篇

【篇1】最新版毛概课后习题(思考题)答案(1-11章)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条件是什么?

答:(1)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 成的时代背景。

(2)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历史产物。

(3)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4)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人与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

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答: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包含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等内容。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如何科学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答: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尽艰辛获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找到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道路,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毛泽东思想,一方面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另一方面又完全是中国的,是中国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毛泽东思想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把我国民族的思想水平提到了从来未有的合理的高度”,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支柱,将长期激励和指导我们前进。

第二章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答: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①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
②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建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
③无产阶级要保持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必须建立和发展人民的革命武装力量,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

④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人民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答:(1)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是毛思想中最具独创性的理论。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实践的开始。毛从理论上分析认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红色政权产生和存在的最基本原因;
良好的群众基础、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红色政权产生和存在的主客观条件。
(3)革命根据地是革命武装斗争的战略基地;
武装斗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土地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


(4)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在于:
第一,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在内部没有民主,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没有和平斗争的条件,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
第二,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而中国革命的敌人又占据中心城市,革命只能在农村发动集聚力量,最后夺取政权。


(5)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有重要意义:
第一,在实践上,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被证明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惟一正确道路。
第二,在理论上,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
第三,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斗争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问题的典范。

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答: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

党的建设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第三章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究其本质仍然属于资产阶级革命,革命推翻的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建立后民族资产阶级仍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也没有废除,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所以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答: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造”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为主体;
二是以解放生产力、实现三大改造为两翼。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
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这两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形成一个辩证的统一关系。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最显著特点是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其实质是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解决所有制问题。

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答: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实现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完成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为两翼,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实践证明,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用不同的办法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中国的这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进行和平改造。在社会主义改造之前,无论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质。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用事实向农民表明合作化的好处和给农民带来的利益,使农民拥护党的政策。手工业者的情况和农民基本相同。同时以和平赎买的方法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把对资本主义企业的改造和对资本家个人的改造结合在一起进行。对资本家实行团结、教育和改造的方针,不仅稳定了资本家的思想,提高了他们的认识,保证了改造的顺利进行,而且将几十万资本家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成为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干部。这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总之,和平改造解决了诸如实现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

如何理解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答: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过漫长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其与社会化大生产一致性和能够在经济落后条件下尽可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都离不开选择并且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因而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为其他相对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经验,对这些国家的人民也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第四,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四章

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论成果?

答:(1)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
(2)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开始了向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进军。
(3)《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
(4)明了方向.中共八大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又提出一些重要的新思想,如“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
(5)《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它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6)进行整风和提出建设“六又”政治局面等思想,是中共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

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大意义?

答: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

答: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5.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第五章

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答:1、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邓小平精辟地分析了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形势,以此为立论的基础,以这种时代眼光和世界历史眼光思考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以及中国的发展思路,从而形成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
2、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邓小平理论就其根本内容和精神实质而言,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属于同一个思想体系,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和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中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都要求我们:要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根据有两个方面:一是新的社会实践,二是人民群众迫切的理论需要。

如何把握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1)政治理论

邓小平认为为了完善体制,需要做到党政分开。

长期以来中国对于"执政党"理念的误解是造成党政长期不分的原因。举美国的例子,共和党在美国执政,但这并不表示共和党中央机关可以干预联邦政府的运作,政府和党负担的是不同的职能。由于长期以来党政不分使得中国各级政府、党委运行效率低下,政府职能不明确等弊病。邓小平曾认为学校、企业当中不需要党组织。邓小平认为应该适当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2)经济理论

邓小平关于经济的理论,概括起来讲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邓小平主张恢复市场的功能。邓小平认为,计划经济不利于调动人民劳动的积极性,同时统购统销的方法不是按照需求,而往往是按照平均主义的方式进行分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非常重要的上游资源产品的价格总是被压低,以便使下游产业获取利润,而在市场定价下面,这种情况将会得到改观。

邓小平认为市场经济或者计划经济并不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主要标志。邓小平认为计划经济的企业管理制度使企业丧失了自主性,对人才以及资源的不合理运用造成了企业效率低下,利润率难以提高,科技含量也始终很低,因此邓小平希望建立和现在世界上发达国家相似的股份制企业制度。

(3)军队建设理论

邓小平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历史时期的具体国情、军情创建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这一理论是邓小平军队建设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包括: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新时期军队建设要以现代化为中心,注重质量建军,走精兵强国之路,加强和改进军队政治工作,提高后勤保障能力。这一理论对中国新时期军队建设起着决定性影响。

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答: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六章

如何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答:(1)、国际背景.
进入新的世纪,我们的国际环境是机遇大于挑战.在加世纪的百年历史中,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既有辉煌,也有严重挫折.我们一定要吸取苏共解体的教训,必须始终不渝地加强党的建设.我们党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执政党,只有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始终坚持“三个代表”以保持先进性,才能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准确把握世界发展的新潮流、新趋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化解风险,因势利导,更好地巩固、加强和发展我们的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2)、国内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还将进一步发展.旧的平衡打破之后新的平衡尚处于建立和完善过程之中,人民内部矛盾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

怎样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答: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三句话”是“三个代表”科学内涵的精神实质,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也是继“七一”讲话之后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概括、新阐发。我们要联系实际全面理解、正确把握这“三句话”,真正做到在理论上十分清醒,在政治上十分坚定,在行动上十分自觉。

如何认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依据这一理论,我党在中共十四大明确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进行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前无古人的探索.而这一举措,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平衡运行.
3)此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答: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三个代表”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第七章

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答: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基于对当今世界形势的科学分析和我国发展大势的敏锐把握,在切实解决现实问题、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进程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必然产物。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深入思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它既是一个经济更加发展的社会,又是一个民主更加健全的社会;
既是一个科教更加进步的社会,又是一个文化更加繁荣的社会;
既是一个社会更加和谐的社会,又是一个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和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顺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全党对“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已经牢固树立,但也有一些同志存在着对发展的片面性理解,出现了一种错误的政绩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历程,也是我们党对发展规律的探索过程。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提出要以实现工业化为核心,逐步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提出坚持统筹兼顾等方针原则,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科学审视国际形势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各国发展实践的推进,人们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从以工业化为目标的“增长第一”的经济发展导向转到提倡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从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转到突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从不惜以破坏资源、环境、生态为代价追求经济的一时繁荣转到主张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关发展的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发展的问题。发展是贯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党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思考和探索。

如何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答: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惠及全体人民。
  第二,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三,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第四,坚持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又一代永续发展。

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答: (一)历史地位

  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创造性地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与时俱进的,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是我们党和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我们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的认识,对于更好地学习、掌握、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更加自觉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在多维视角下对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内涵的当代阐释,是超越后发展的发展困境并体现时代特征的新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灵魂。坚持科学发展观,对全面深化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八章

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答:如何认识新时代?我们可以从新起点、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四个方面加以把握。

  首先,从新起点来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而不懈的奋斗,我们的国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毛泽东时代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民族独立和解放,邓小平时代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过去5年取得了全方位和开创性的成就,我们党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对中华民族、科学社会主义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标志性的意义。

  第二,从新思想上来把握。我们党在新的伟大斗争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构成了划时代的理论新建树。科学理论指引伟大事业。“八个明确”的基本内容、“十四条坚持”的基本方略,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使之成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第三,从新矛盾上来把握。十九大提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再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阐释了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经济建设依然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但要更加注重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第四,从新目标上来把握。党的十九大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描绘了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这是对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继承发展和推进。我们实现了温饱、总体小康的目标,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根据我们的新发展和新成就,十九大调整了十八大提出的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把这个目标提前到2035年来实现,进程缩短了15年;
将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设定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为我们描摹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美丽图景,为我们标注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行动纲领。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表,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

如何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体系。“八个明确”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重点讲的是怎么看,回答的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十四个坚持”是行动纲领层面的表述,重点讲的是怎么办,回答的是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第九章

如何认识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如何看待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答:党的十九大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描绘了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战略视野、高远眼光与科学谋划,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表,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就要深刻把握这个新目标,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如何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答: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二○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
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十章

新时代如何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答: 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1.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使创新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

  2.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各项经济工作。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定不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

  3.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只有持续不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才能振兴实体经济,培育我国经济新的竞争优势;
才能不断创造新的产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才能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二、加快建设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的产业体系和经济体制

  1.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四大支柱”。我们要在做强做大“四大支柱”的同时,着力建设“四大支柱”协同发展格局。

  2.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要更好地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映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进一步调动、激发各类微观主体活力,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列车”稳步前行。

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答: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依法治国方略的特色,是我们推进依法治国所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第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既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在国家政权方面,党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在社会方面,党努力扩大基层民主,让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

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答:一是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二是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三是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四是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

五是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如何在发展中加强和改善民生?

答:1、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有序分配格局

4、建立公平覆盖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制度

5、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答:(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第十一章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答:第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高度重视金融、地方债务、信息安全、社会稳定等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坚持标本兼治,注重以完善体制机制来防范化解风险。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能力,防止外部风险演化为内部风险,防止经济金融风险演化为政治社会风险,防止个体风险演化为系统性风险。

第二,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健全公共服务、建设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重点解决好深度贫困问题,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做好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第三,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进绿色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降低污染排放。实施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保督察,改革生态环境监管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第四,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重点任务取得更大成效,强化创新驱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等目标要求。

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答: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党带领人民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为了更好发挥制度优势,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效能。两者一脉相承、有机统一。国家治理体系实际上就是我国经济社会管理制度体系,既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制度安排、体制机制。治理能力则是我们运用这些制度和体制机制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有了好的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
提高治理能力,才能发挥治理体系的效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继“四个现代化”后我们党提出的又一个“现代化”战略目标,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答: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依法治国方略的特色,是我们推进依法治国所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第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既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在国家政权方面,党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在社会方面,党努力扩大基层民主,让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

如何理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答:“两个坚持”的根本方针

一个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定为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充分显示了我们党坚定的政治自信,表明了党的建设的初心所在。另一个是,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设的一贯方针和要求。在从严治党前加上“全面”二字,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的实践经验的规律性把握,实现了党的建设指导方针的与时俱进。新时代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两个坚持”的根本方针来部署、来推进、来检验,通过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

“四个以”的工作思路

“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继承和发展了党的十八大报告相关表述,特别是把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提到了全党面前,凸显了“永远在路上”的思想内涵和实践导向。“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这是对党的建设历史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抓住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根本点、关键点,对党的各方面建设必将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强调的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政治灵魂,通过加强党的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强调的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形成想作为、敢作为、善作为的良好风尚。

“5+2”的总体布局

“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对于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将长期沿用的“思想政治建设”区分为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凸显了政治建设在党的各项建设中的统领和首要地位;
新增“纪律建设”,体现了管党治党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的新鲜经验;
将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各项建设之中,回归了制度建设的内在规定性,更加凸显了制度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强调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与加强纪律建设一起,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坚定不移正风肃纪的坚强决心。

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迫切任务

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党的建设工作质量不高,有的搞“两张皮”,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够;
有的搞形式主义,注重实效不够。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就是要求党的建设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布局来展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五句话”的总目标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总目标的一个全新的概括。“五句话”既有各自丰富的内涵,更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彰显了我们党引领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品格,彰显了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立党初心。

第十二章

如何理解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习近平强军思想它是一个主题鲜明、是一个逻辑严密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如果是比较系统地梳理一下,它至少有这么一些最重要的内容:比如在根本原则上,强调要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而且把它上升为新时代我们党的基本方略;
在地位作用上,强调我们建设强大的军队,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
在奋斗的目标上,强调要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不仅把我们人民军队要建设成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军队,而且要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在战略统揽上,强调要贯彻新时代的军事战略方针;
在强军布局上,强调要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其中政治建军就是我们的立军之本,改革强军是我们的必由之路,科技兴军是我们的核心驱动,依法治军是重要保障;
在发展理念上,强调要五个更加注重。这些内容有机地统一于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博大精深的理论。

谈谈你对“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一论断的认识。

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战争与和平的关系,是攸关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重大问题,是思考筹划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逻辑起点。习主席指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这科学揭示了战争与和平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矛盾特征,为我们认识新的时代条件下战争问题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是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丰富和发展。

历史经验表明,和平必须以强大实力为后盾,能打赢才能有力遏制战争,才能确保和平。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提出和坚持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立和奉行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向世界作出了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的庄严承诺,强调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这些必须始终不渝坚持下去,永远不能动摇。我们渴望和平,但决不会因此而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会拿国家的核心利益做交易;
我们决不干称王称霸的事,决不会搞侵略扩张,但如果有人要把战争强加到我们头上,我们必须能决战决胜。

如何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答:  提升国际战略统筹能力。提升这种能力的目的,在于减少实现富国强军的国际摩擦成本。中国崛起不可避免地要引发世界力量格局的变化。-方面,应从国家核心利益出发,维护国家发展大局,潜心打造我国的物质技术基础;另- -方面,应有理、有利、有节地抗击各种反对我崛起的国际势力,有效反击各种试图测试我维护战略机遇期"底线”的阴谋和企图。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军队应当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撑,
  提升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统筹能力。在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和顶层设计上,确立国家安全与发展相统- -的战略全局观和相关的体制机制,强化大国防意识,这是实现富国强军的基本前提。同时,还要在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党对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导在国家立法和行政层面的有效实现形式,在国家立法和行政机构中加强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统筹协调能力。
  提升军民融合发展能力。要使军民融合式发展获得不竭动力,必须健全有利于军地统筹的领导体制和协调机制,健全军事需求牵引机制,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将有利于全局利益的军民融合发展,转化为各部门、各单位的利益驱动,防止出现并有效化解各种”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潜规则,以上下联动的利益驱动机制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提升国防资源战略管理能力。体现在国防投入上,首先要形成"适度规模”,即根据社会经济的承受力和国家安全需求确定国防建设投入的规模。同时,还要形成"合理结构”,即在投入上能够形成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所要求的费用结构,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能体现体系作战能力生成的重点方向上去。
  提升国家产业协调能力。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军I自主创新能力,就要逐步改变国家技术基础薄弱的状况。同时,还需要加快推进武器装备采购体制改革,深化军工企业改革,打破军工行业垄断,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弓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为武器装备自主发展、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提升军队体制创新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使国防和军队改革与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相协调,与世界军事变革的进程相一致,与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相适应,逐步建立起一整套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现代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律的科学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

第十三章

如何认识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答:当前,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显现。
一、时代主题明朗化:这是当今国际形势发展的基本依托。20世纪上半叶世界上发生的一切,标志着时代主题以“战争与革命”为特征。二战之后,时代主题逐渐转向“和平与发展”。
二、世界格局多极化:当今承认多极化并主张建立多极世界的国家日渐增多。人们的基本共识是:国际关系具有建设性的多极化进程,有助于建立一个平衡、稳定、民主、不对抗的新秩序,这一趋势客观上符合所有国家的根本利益。


三、经济趋于全球化:全球化是在市场化和信息化条件下,伴随经济一体化和经济自由化应运而生的。发达国家对经济政策进行改革性调整,技术创新速度加快;
发展中国家普遍改变发展战略,实行开放政策,两者都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然而经济全球化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会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也将使各国的经济安全面临风险和挑战。


四、安全环境复杂化:当今世界存在两大祸根,从全球性范围讲,是指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从地区性范围讲,是指国际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

如何推动建立以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答:在国际关系中,相互尊重是政治前提,公平正义是法治准则,合作共赢是理想结局。我们一向主张,国与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不能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不能有所谓宗主国和附庸国、核心国和边缘国的区别。在国际事务中,要倡导多边主义、民主协商,遵循以联合国宪章和宗旨为核心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国际和地区事务大家商量着办,矛盾分歧通过直接当事方和平谈判来解决,以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作为判断标准,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动辄使用经济制裁或以经济制裁相威胁。要破除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旧观念,建立做大蛋糕、合作共赢的新思维。

当今世界,人类的相互依存前所未有地紧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共同挑战都必须通力合作来应对。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切断同其他国家的联系而正常运转和生存,也没有哪股力量能够独力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相互尊重是大势所趋,公平正义是人间正道,合作共赢是必走之路。中国共产党的这一主张,符合当今时代潮流,扣动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心弦,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的自然延伸,也是中国长期以来所坚持的“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外交政策宗旨的具体体现。

党的十九大同时强调,“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和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主张共同构成我国对当今世界的总主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是基本途径。没有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空中楼阁;
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目的就是要实现人类共同体的美好未来。我们要胸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目标,从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做起,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如何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

答: 人类命运共同体即命运共同体,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由2012年秋天中共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习总书记后首次会见外国人士就表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命运共同体”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
  当前国际形势基本特点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何如、是否愿意,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与此同时,一种以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目的的全球价值观已开始形成,并逐步获得国际共识。

第十四章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制度的最大优势?

答:一、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来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

 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发展来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三、从践行社会主义本质的现实来看,中国共产党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

四、从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来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五、从中国共产党自身特质看,中国共产党有资格有能力担当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历史重任

如何理解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答:96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敢于克服任何艰险,甘于付出任何牺牲,勇于修正任何错误,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战胜的敌人,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全党同志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如何理解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答: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基本原则,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推进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

第一,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要求。无产阶级执政党必须坚持党对国家政权的最高领导权,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基本原则。

第二,这是对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确立把“支部建在连上”,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坚持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毛泽东强调:“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和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他应该领导一切其他组织,如军队、政府和民众团体。”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再次明确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这就保证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建立,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工业、科技、教育成就。

第三,这是推进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党的建设和党领导的事业是统一的。党领导的事业越是伟大,就越要加强党的建设,就越要把党锻造为合格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篇2】最新版毛概课后习题(思考题)答案(1-11章)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

(3)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引发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二、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

重大意义:

①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解放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③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目标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三、为什么必须全面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是领导的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党,取决于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涉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涉及许多重大关系的协调和处理。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人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四、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1)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它们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休戚相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改革是动力,;
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2)必须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五、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①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正确把握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

②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③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竞争的新优势。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形成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形成,是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顺应国内外形势和人名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基础上提出的。

现实意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领域,抓住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方面,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实现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它既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公有制经济,又包括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其他所有制经济,它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与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认识不仅在理论上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也在实践方面是我国进入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三、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中去。

四、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与各方面工作有机融合、协调发展。要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统一,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积极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任何社会要使其主流价值观念得到广泛认同并保持稳定性、连续性,必须使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及司法行政行为等很好地体现核心价值观念的要求。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之中,从政策环境、体制环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给予有力支撑,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合力。

五、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根本任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主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六、如何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

着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要继续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统筹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切实做好改善民生各项工作。把做好就业工作摆到突出位置,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化解产能过剩中出现的下岗再就业工作。努力解决好住房问题,探索适合国情、符合发展阶段性特征的住房模式,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做好棚户区改造。特大城市要注重调整供地结构,提高住宅用地比例,提高土地容积率。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生态的工作力度、投资力度、政策力度,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加强源头治理,把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七、如何理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支撑。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坚持和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一、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1、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3、实现祖国完全同意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二、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1982年1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个制度”的概念

1982年12月,实行“一国两制”有了宪法的保证

1983年6月,邓小平提出的“邓六条”使“一国两制”构想更加充实、具体化

1985年3月,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三、新形势下如何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1、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

2、坚持从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

3、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

4、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一、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世界大战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可以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2、和平与发展是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3、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共同发展是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4、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但二者都还未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的努力

二、如何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世界多极化格局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世界多极化有利于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有利于推进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格局,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美好、和平未来的渴求,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但它注定是长期的、复杂的,单极秩序观和多极秩序观的较量有时候是十分激烈的。

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有利于促进全球生产力大发展、世界经济水平发展,另一方面它会带来各种全球与各国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国际竞争,增加国际风险,同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也会造成巨大冲击。

三、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外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是一条既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又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的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坚持和发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坚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仅仅依靠工人阶级,巩固阶级基础,这是我们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2、工人阶级是从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发展的产物,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

3、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三、为什么说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从总体上看,新的社会阶层的广大人员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遵守法律,热爱祖国。它们勇于开拓,敢于冒险,走出了一条艰苦奋斗、勤劳致富之路。伟大而又艰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将新的社会阶层的广大人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所得出的科学结论。

四、为什么说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法宝,也是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新时期背景下,不断壮大爱国主义统一战线,对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增进人民群众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如何认识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1、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族专政的坚强柱石

2、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

3、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4、人民解放军是维护祖国和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第十二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一、怎样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1、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党的领导

2、维护祖国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党的领导

3、正确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凝聚亿万人的力量,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党的领导

4、应对来自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党的领导

二、为什么说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就要不断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二者辩证统一。如果说坚持党的领导解决的是社会主义事业需不需要党,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那么改善党的领导解决的是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好地实现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问题。

【篇3】最新版毛概课后习题(思考题)答案(1-11章)

3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如何建立美丽中国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3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1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2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3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4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如何理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如何理解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

1强国必须强军,巩固国防和强大人们军队是星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明珠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

2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们军队(p269)

3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人们军队建军直奔,强军之魂

4,

如何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统一的重要途径。军民融合,源于我们党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思想,七亩地就是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做到一笔投资,双重效益

如何认识当今世界打发展趋势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2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3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

4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

5科学技术孕育新突破

如何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一个科学完整、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思想体系,其核心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p290)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制度最大的优势

最本质的特征:

1这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所决定的

2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逻辑所决定的

3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征程的实践逻辑所决定的

最大优势: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创建的

2党的领导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本保障

3党的自身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主要来源

如何理解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如何理解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1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要求

2这是对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3这是推动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

【篇4】最新版毛概课后习题(思考题)答案(1-11章)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

答:(1)马列主义和革命建设实践基础

(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各阶级分析》

(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农村包围城市

(3)遵义会议后:《论联合政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4)解放战争时期及新中国成立之后:《论人民民主专政》

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答: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包含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等内容。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工作路线与行动出发点与落脚点

独立自主: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坚定不移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学习外国一切有益的先进事物;
矜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处理;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如何科学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答: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尽艰辛获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二章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答: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革命的定义而非怎么做)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①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党的建设,斗争)
②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建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统一战线,与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
③无产阶级要保持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必须建立和发展人民的革命武装力量,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
(党指挥枪,人民武装)
④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党的建设)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两个没收一个保护)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人民的科学的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文化。

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答: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在于:
第一,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在内部没有民主,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没有和平斗争的条件,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
第二,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而中国革命的敌人又占据中心城市,革命只能在农村发动集聚力量,最后夺取政权。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有重要意义:
第一,在实践上,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被证明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惟一正确道路。
第二,在理论上,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
第三,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斗争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问题的典范。

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答: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

党的建设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统一战线: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组成的工农联盟(基础),资本家和其他非劳动者组成的民族资产阶级联盟(保障)。独立自主,区别对待,既斗争又联合。

武装斗争: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军队,坚持正确的战术战略原则

党的建设:思想建设(首位) ,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第三章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究其本质仍然属于资产阶级革命,革命推翻的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建立后民族资产阶级仍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也没有废除,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所以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答: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造”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为主体;
二是以解放生产力、实现三大改造为两翼。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
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这两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形成一个辩证的统一关系。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最显著特点是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其实质是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解决所有制问题。

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答: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实现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完成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为两翼,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实践证明,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用不同的办法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中国的这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进行和平改造。在社会主义改造之前,无论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质。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用事实向农民表明合作化的好处和给农民带来的利益,使农民拥护党的政策。手工业者的情况和农民基本相同。同时以和平赎买的方法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把对资本主义企业的改造和对资本家个人的改造结合在一起进行。对资本家实行团结、教育和改造的方针,不仅稳定了资本家的思想,提高了他们的认识,保证了改造的顺利进行,而且将几十万资本家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成为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干部。这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总之,和平改造解决了诸如实现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

如何理解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答: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过漫长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其与社会化大生产一致性和能够在经济落后条件下尽可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都离不开选择并且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因而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为其他相对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经验,对这些国家的人民也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第四,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四章

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论成果?

答:(1)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
(2)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开始了向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进军。
(3)《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
(4)明了方向.中共八大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又提出一些重要的新思想,如“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
(5)《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它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6)进行整风和提出建设“六又”政治局面等思想,是中共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

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大意义?

答: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

答: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5.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第五章

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答:1、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邓小平精辟地分析了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形势,以此为立论的基础,以这种时代眼光和世界历史眼光思考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以及中国的发展思路,从而形成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
2、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邓小平理论就其根本内容和精神实质而言,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属于同一个思想体系,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和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中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都要求我们:要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根据有两个方面:一是新的社会实践,二是人民群众迫切的理论需要。

如何把握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1)政治理论

邓小平认为为了完善体制,需要做到党政分开。

长期以来中国对于"执政党"理念的误解是造成党政长期不分的原因。举美国的例子,共和党在美国执政,但这并不表示共和党中央机关可以干预联邦政府的运作,政府和党负担的是不同的职能。由于长期以来党政不分使得中国各级政府、党委运行效率低下,政府职能不明确等弊病。邓小平曾认为学校、企业当中不需要党组织。邓小平认为应该适当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2)经济理论

邓小平关于经济的理论,概括起来讲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邓小平主张恢复市场的功能。邓小平认为,计划经济不利于调动人民劳动的积极性,同时统购统销的方法不是按照需求,而往往是按照平均主义的方式进行分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非常重要的上游资源产品的价格总是被压低,以便使下游产业获取利润,而在市场定价下面,这种情况将会得到改观。(主要讲计划经济的弊端,积极性,统购统销平均主义忽视需求,上游定价被压低)

邓小平认为市场经济或者计划经济并不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主要标志。邓小平认为计划经济的企业管理制度使企业丧失了自主性,对人才以及资源的不合理运用造成了企业效率低下,利润率难以提高,科技含量也始终很低,因此邓小平希望建立和现在世界上发达国家相似的股份制企业制度。(自主性,人才资源不合理造成三低)

(3)军队建设理论

邓小平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历史时期的具体国情、军情创建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这一理论是邓小平军队建设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包括: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新时期军队建设要以现代化为中心,注重质量建军,走精兵强国之路,加强和改进军队政治工作,提高后勤保障能力。这一理论对中国新时期军队建设起着决定性影响。

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答: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八章

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三个方面依据:

1.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发生新阶段性的变化,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2.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民主、公平、正义、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3. 影响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发展不平衡指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不平衡,制约全国水平提升;
不充分指一些地区、领域、方面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发展任务还很重。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需要大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

基本国情仍未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答:(1)五个方面的内涵:

①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从历史脉络来看)

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从实践主题来看)

③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渐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人民)

④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⑤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三个方面的意义

①从中国人民复兴的历史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②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看,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③从人类文明进程看,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如何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答:一. 主要内容:

1. 核心要义与丰富内涵

(1)核心要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内涵:(八个明确)

①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在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在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③“中特”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坚定“四个自信”

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特”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特”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⑥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立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世界一流人民军队

⑦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⑧“中特”最本质特征与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 基本方略:

新时代是新思想得以产生的时代背景,新思想是新时代顺利前行的思想灯塔和行动指南;

党的十九大将新时代“中特”基本方略被概括为十四个坚持:

(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4)坚持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5)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安全为宗旨,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各方安全;
(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坚持从严治党

二. 历史地位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①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当代最现实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②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形成了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

③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为人类思想宝库增添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2. 新时代的精神旗帜

①该思想具有厚实的现实基础与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新时代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旗帜

②该思想必然以强大的解释力创造力凝聚力,激励全党各族人民朝着共同的目标团结奋斗

③该思想于十九大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被载入宪法

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①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新时代党和人民的行动纲领

②是党、国家、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特提供了根本指引

③为新时代治国理政提供了基本遵循

④为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成为中特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略)

第九章

如何认识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如何看待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答:两个一百年:到建党一百年,建成惠及全国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到建国一百年实现现代化,建成现代化强国。

两步走战略:2020年—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2035年—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就要深刻把握这个新目标,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是什么,怎么做,略)

如何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答:前一问+两步走的具体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经济科技);
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政治);
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文化);
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民生);
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社会);
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生态)

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十章

新时代如何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答: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1.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使创新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

2.深化供给侧链改革

坚持质量第一、效率第一,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人力资本培育,三去一降一补)

二、加快建设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的产业体系和经济体制

(1)六个体系,一个体制: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彰显优势,协调灵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系;

(2)六个方面的工作重点:①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②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③激发各类市场活力;
④积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⑤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重点!!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答: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1.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三个“人民“)

3.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统一起来。坚持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法律及其实施应充分尊重人民意志。(党的四个法)

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答:一是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大主旋律、正能量的弘扬和传播,建设好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二是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四个方面构成: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1. 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2. 革命文化传统文化 3. 伟大创造、伟大奋斗、伟大团结、伟大梦想精神。

三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产业;
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提高文化软实力,国际影响力

如何在发展中加强和改善民生?

答:1、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2)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3)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4)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5)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2、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创新体制,改进方式,加强建设)

(1)创新社会治理体制(2)改进社会治理方式(3)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 (4)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5)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3、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1)完善国家安全体系 (2)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3)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4)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 (5)加强国家安全教育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答:1.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义: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2.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1)节约资源放在首位(2)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3)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4)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等

3.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1)推进绿色发展(2)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3)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4)改革生态环境监管机制

第十一章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答:

1.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忧患意识,底线思维;
标本兼治,防止风险转化

2.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重点解决好深度贫困问题,坚持中央统筹,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

3.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第四,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经济部分内容!(供给侧链改革+六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答: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党和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方面的任务。

第十三章

如何认识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答:一、时代主题逐渐转向“和平与发展”。
二、世界格局多极化
三、经济趋于全球化

四、安全环境复杂化

如何推动建立以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答:1.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先列出宗旨)

2. 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中国始终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作为外交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内部出发)

3. 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面向外部)

4. 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时代特点)

5. 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

6. 把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经社文等方面。(总结)

如何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

答:核心: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1. 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摈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2. 安全上: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3. 经济上: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4. 文化上: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5. 生态上: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其后比那花,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第十四章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制度的最大优势?

答:最本质特征:由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征程的实践逻辑决定;
最大优势:“中特”是由党领导人民创建的;
党的领导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本保障;
党的自身优势是“中特”制度优势的主要来源。

如何理解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答: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如何理解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答:1.马克思2. 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3. 伟大事业的根本保障

【篇5】最新版毛概课后习题(思考题)答案(1-11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 C)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邓小平;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

A.信奉为不变的普遍真理;

B.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C.转变为中国具体政策;

D.用于指导每项具体活动;

3.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毛泽东思想的人是( C )

A.刘少奇;
B.张闻天;
C.王稼祥;
D.邓小平;

4.在毛泽东思想发展进程中,其成熟阶段是(B )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B.抗日战争;
C.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D.解放战争;

5.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指导思想的是在党的( C )

A.六届六中全会;
B.六届七中全会;

C. 中共七大会议;
D.中共八大会议;

6.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是在( B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二届三中全会;
D.十三大;

7.邓小平理论形成体系的时期是( D)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二届三中全会;
D.十三大;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 C )

A. 坚持与时俱进;
B. 坚持党的先进性;
C. 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党的科学性;

二、多项选择题:

1.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为它们都( ACD )

A.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

B.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

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中包括的基本方面是( ABD )

A.独立自主;
B.实事求是;

C.武装斗争;

D.群众路线;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和首要问题是什么( AC )

A.什么是社会主义;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坚持改革开放政策;

4.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要始终做到( ACD )

A.权为民所用;
B. 立党为公;

C.情为民所系;

D.利为民所谋;

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CD )

A. 全面发展;
B.台阶式跳跃发展;

C.协调发展;
D.可持续发展;

三、简答题: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没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捉升为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不断的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2.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

答:思想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 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只有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 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第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第四,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意义:①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②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③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建设富强明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意义。因此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3.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答: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这个过程中的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些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间既是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前者为后者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后者是在继承前者基本原理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它们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4.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建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科学理论,它是建立在中国国情基础之上的现代共产主义的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完善,和充实。所以说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保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三)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而不是别的什么旗帜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人们的智慧和力量,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解决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问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篇6】最新版毛概课后习题(思考题)答案(1-11章)

毛概课后思考题题干汇总
第一章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5.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6.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
7.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8.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第二章
1.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
2.邓小平、江泽民和十六大以来党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哪些新的贡献?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4.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5.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6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7.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第三章
1.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3.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
5.如何认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做出的巨大贡献?
6.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第四章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2.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3.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5.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第五章
1.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2.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3.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第六章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2、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5.试述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6.如何理解“总体上的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和区别?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第七章
1.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3.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4.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5.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
6、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7.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第八章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4.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5.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6.为什么要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7.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第九章
1.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3.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为什么要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
6.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7.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第十章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2.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4.如何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5.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第十一章
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2.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6.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解决民生为重点的意义?第十二章
1.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4.如何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5、新形势下如何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第十三章
1.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如何正确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3.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4.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5.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第十四章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2.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3.如何理解“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4.如何理解新时期爱国主义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5.如何正确认识现阶段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6、如何认识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第十五章
1.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2.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必须改善党的领导?3.怎样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为什么说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5.如何理解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6、如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推荐访问:思考题 最新版 课后 最新版毛概课后习题(思考题)答案(1-11章) 最新版毛概课后习题(思考题)答案(1-11章) 2022版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第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