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时期感想【完整版】

时间:2022-05-31 14:15:0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改革开放时期感想【完整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改革开放时期感想【完整版】

改革开放时期感想5篇

【篇一】改革开放时期感想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

一九七八年的一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画了一个圈,这位老人就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正是这一个奇妙的圈使得中国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从改革开放至今,3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从经济到政治,从思想到文化。这些都让我们这一代信心满怀。改革开放30年,我们全社会的文化自觉不断提升,人民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30年的改革,30年的开放。这期间相伴的是30年的拼搏,30年的奋进。收获的是30年的惊喜,30年的巨变。享受的是文明、和谐、幸福的新生活。这一切是一种进步,而这进步我们有目共睹:那是高奏时代凯歌的乐章,是阳光普照下的温馨画卷,是心灵沟通碰撞下的激情火花。

改革开放的历程已经走过了三十年。三十年来,中国从城市到乡村,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济的腾飞,生活条件的改善,都反映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

我为自己出生在这一年代而自豪,更为自己是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而骄傲,我们正在享受着改革开放的硕果,想想三十年前,我们更应该好好工作,因为我国开放的脚步时刻没有停息过,我要努力学习,扎实工作,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三十年间的种种变化让我们感慨多多,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我们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黄金时代,这种幸福和安定和谐的局面也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维护,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祖国还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随着时间的变化,周围一切也都悄悄地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中国这个大环境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出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我,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起来的一代,对于我们来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我们有着深刻的体会。

记得小时候家里的生活状况,家里的第一台电视机是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买的,是黑白的并且信号也不好,仅能收到一两个电视节目。现在却不同了,简直是天壤之别。现在的电视看的的确也不多,但绝不是因为看不起,而是因为有了更好的替代品。其原因是电视节目正看到尽兴时突然间来了一段广告,或者是正当上演着激情时突然间来了一个中断“下集精彩明天欢迎收看”,这可谓讨厌至极。不过,现在好了,自从有了电脑之后,电脑便很快得到了人们的宠爱。在这里看电视剧可谓尽兴,什么时候看都可以,只要你喜欢。并且还可以挑选着看或者快进着看,真是方便多了。

30年前,人们普遍憧憬“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而现在拥有家庭电话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了。回想当初,装一部电话4000多元,因为线路有限,也不是想装就装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每装一部只需要2000元了,可是在当时你能想到现在每部电话的初装费只需要140元,而且不受限制,随付随装吗?这一切不就是改革开放让我们实现的吗?而随着手机的加入,更加扩大了电话的范畴:从又厚又大六万元一部的“大哥大”,到现在各色各样、小巧玲珑的时尚手机纷纷登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是不言而喻的。而手机的多样化也迎合了年轻人讲究新潮,追逐时尚的需要。手机的普及冲击了路旁的自助公用电话和小商品店的公用电话,而这样的冲击相信每一个人都会乐意接受,因为它证明了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

记得那会大街上跑得最多的是自行车,后来,人们上下班大多都骑摩托车,可是现在,小轿车是越来越多了。人们出行除了有公交车、出租车之外,还有很多人开上了私家车。在内地,地铁也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越来越便利。

不但我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和发展,在这30年我们见证了我国体育事业取得的成绩。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
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在北京举行的第29界奥运会上中国更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中国获得了金牌数第一名的好成绩。今年的伦敦奥运会中国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傲人出成绩。

30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们经历了太多的变化,感受了太多的惊喜。我们生活由希冀温饱到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记得鲁迅先生有一句话:“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啊,正因为有了人们不断的奋斗和摸索,前进的道路才变得通畅,因为有了人们的相互协作,才有了今天可喜的变化。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推进,我们的生活将更上一层楼。

作为80年代的我,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过来的,对改革开放有着自己的切身体会,有着深切的感受。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历史的标志点。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现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与你打开共同的记忆之门——发掘已被时间深埋的记忆,整理像竹简一样散落的记忆,再把这些记忆做珍珠,用30年改革开放的红线串起,然后,我们共同珍藏。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衣食住行等许多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从解决温饱逐步过渡到了进入小康,中国的经济社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大跨越和大发展。正如十七大报告所言: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的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开放“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前进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开放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对发展常识的重新发现和回归,都伴随着旧思想、旧体制的革除和新理念、新体制的建立。每当遇到前进中的困难,也总有人对改革开放提出各种责难,但是,经过一番思想的讨论,“改革不可动摇”仍会成为一种广泛的共识。这是因为,30年的改革成果,给了人们实惠和幸福,以及信心和希望,实践在任何时候都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回眸过去,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国富民强;
展望未来,我们坚信祖国会更加强大,人民会更加安康! 站在21世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和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面对国内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和新期待,我们承担着更艰巨的任务和更神圣的使命。作为普通市民的我们要时刻学习党的先进理论思想来指导平日的行为。尽我们的最大努力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篇二】改革开放时期感想

改革开放40年感想100字

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正是靠着改革开放,不断打破束缚思想的桎梏、扫除阻碍发展的藩篱,我们成功开启了新的壮阔征程,开创了新的前进道路,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古老而又年轻的社会主义中国走向充满希望、充满生机的新天地。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面开放的社会转变;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实现三个伟大转变,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篇三】改革开放时期感想

改革开放40年感想100字

在过去的四年里,中国发展迅速。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政治、文化、教育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办法深化,但也没有办法停止。回首40年前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国已经从一个相对封闭、贫穷落后的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发展的最大启示是,中国的发展始终是在攻坚克难中前进的,是从深化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开始的。每一次解决发展问题,都必须依靠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取得了举世瞩⽬的伟 ⼤成就。

改⾰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的⽣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康的跨越式转变; 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机到开放、富强、⽂明和充满活⼒的历史巨 变。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综合国⼒进⼀步提⾼;⺠⽣得到显著改善,⼈⺠⽣活总体上达 到⼩康⽔平,市场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市场向买⽅市场的历史性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初步建⽴,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明显增强;积极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打破单⼀公 有制经济格局,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经济中的⽐重发⽣了深刻变化;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利 ⽤外资成效显著;科技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进步;中国社会先进⽣产⼒不断发展;经济 政治⽂化建设成效显著;主⼈翁意识显著增强;受教育⽔平和⽂明程度明显提⾼,社会整体⽂明 程度⼤幅提升;融⼊了世界主流⽂明,锁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

40年来,改⾰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展开,逐步深化。对外开 放的⼤⻔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部循序打开,全⽅位推进。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 的⼤改⾰⼤开放,极⼤地调动了亿万⼈⺠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 来,使社会主义制度在除弊创新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实现了从⾼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 满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篇四】改革开放时期感想

改革开放新时期大事年表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开始科学领域拨乱反正

1978年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思想)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决策;
形成邓小平为核心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政治)

3)平反刘少奇案等冤假错案;
恢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民主制度(政治)

4)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安徽,四川开始(经济)

5)中国开始了巨型计算机研制(科技)

6)中美两国发表《建交公报》(外交)

1979年:

1)中美两国正式建交(外交)

2)停止炮轰金门,实现海峡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统一)

1980年:先后开放深圳等五个经济特区(经济)

1981年:叶剑英提出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主张国共第三次合作(统一)

1982年:

1)党的十二大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1)修宪使“一国两制”有了法律保证;
各项法律法规相继出台。(政治)

2)提出与民主党派16字方针(政治)

3)撒切尔访华,邓小平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港问题(统一)

1983年: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银河-Ⅰ型(科技)

1984年

1)开放14个沿海城市(经济)

2)“一国两制”方针在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的指导方针(统一)

3)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统一)

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经济)

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政治)

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政治)

1989年

1)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政治)

2)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政治)

1990年:台湾成立海基会;
大陆成立海协会。两岸授权其进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商谈和对话(统一)

1992年

1)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思想(思想)

2)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第三代领导集体(政治)确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

3)邓小平理论体系形成,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

4)两会达成“九二共识”(统一)

5)20世纪90年代 开发浦东;
“科教兴国”

1997年

1)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提出使用“邓小平理论”科学概念;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政经思)

2)香港回归(统一)

1998年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政治)

1999年

1)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政治)

2)“依法治国”写进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化社会新时期(政治)

3)澳门回归(统一)

2001年

1)与俄,哈,吉,塔,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合作宣言》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外交)

2)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外交)

3)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外交,经济)

4)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教育)

2002年

1)党的十六大“三个代表”写进党纲(思想)

2)《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决定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外交)

3)政府提出实施积极的城镇化战略(经济)

2003年“神五飞天”(科技)

【篇五】改革开放时期感想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政治建设和外交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思想理论成果、文教科及社会生活
综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4年山东文综,20如图为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它反映出当时(
【大跃进】dàyuèjìn指1958年在毛主席亲自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我国在工业、农业等各方面出现的飞跃发展。也泛指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度发展。A.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B.“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C.“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题号1、2、3、4、56、7、8、9、10
11、1213、14



解析:C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通过“光辉照耀”“飞跃发展”“高速度发展”等可以看出当时对“大跃进”运动缺乏正确认识,思想领域仍受“左”倾思想影响,故选C项。
2.(2014宁德模拟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特作决议:撤销中发[68]152号文件中加给刘少奇同志的罪名和对他的处理决议,恢复刘少奇同志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该决议(A.标志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开始B.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C.表明政治路线拨乱反正的完成D.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解析:D拨乱反正的本质是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开始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刘少奇平反是其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的内容,不能表明政治路线拨乱反正的完成,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是1981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排除A、B、C三项。
3.(2014广元三诊强世功说:“基本法的制定过程……这个国家不再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国家……正是由于基本法的存在,使得宪法建构起来的国家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它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的国家,而变成‘多元一体’的国家。”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最可能是(A.“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B.经济特区的建立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D.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解析:A根据材料,“传统的单一的国家”指单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多元一体’的国家”应指多元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下,我国大陆(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变成“多元一体”的国家。故A项符合题意。
4.(2014日照检测1991~1993年,全世界共有23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其中22个国家集中分布在两个大洲。这两个大洲是(
A.亚洲、非洲B.欧洲、美洲C.非洲、美洲D.亚洲、欧洲
解析:D“冷战”时期,亚洲、欧洲许多国家受苏联、美国两个大国的影响,不敢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91年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亚洲、欧洲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故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
5.(2014珠海调研2010年8月13日,浙江省下达《浙江省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程(试行》通知,标志着该省在全国率先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这个模式被学术界形容为“三权”分立,它在村支部的领导权、村委会的行政权之外,另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以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对于上述事实,最恰当的表述是(A.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有效形式B.拓宽民意反映渠道的最新尝试C.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深刻实践



D.完善基层村民自治制度的积极探索
解析:D材料反映的是基层村民自治制度权力之间的相互监督,不属于“政府权力”的范畴,中国最低一级政府为乡(镇政府,故D正确,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权力相互监督,不是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故B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基层村民自治制度不断创新与完善,不是深刻实践,故C不正确。
6.(2014合肥二模“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这种土地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土地的集体所有的性质,只是将土地的所有权、经营权分开了。”这里描述的是(A.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D从材料信息看,该土地制度的土地所有权不变,仍属于公有,但经营权发生了变化。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的所有权、经营权分开,故选D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将地主土地私有制变为农民土地私有制,故A项错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将农民个体土地转变为公有,所有权发生了变化,故B项与题意不符;由所学可知,C项与题意不符。
7.(2014年浙江文综,19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学者敏锐地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



农业经营承包到户”;企业家感慨“现在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这表明(
①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②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③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④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解析:A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据“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可知①正确;据“现在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可判断②正确;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应是在20世纪90年代,③与题干时间不符;④表述错误,自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来,一直是公有制经济起主导作用。故本题答案为A。
8.(2014皖西联考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C.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D.城市经济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
解析:C根据材料信息,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说明国家允许在公有制经济外存在私营经济,故C项正确,但“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说明此时的个体经济规模是较小的,不可能动摇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A项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



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故B项错误;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摆脱计划经济束缚,故D项错误。9.(2014广东百校联考从1980年起,国家逐步在国企中进行利改税的试点工作。1983年,全国实行利改税的国营企业共实现利润633亿元,比1982年增长了11.1%。在增长的利润中,企业共留利121亿元,比1982年增长28.2%。利改税初步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A.所有制改革的尝试B.分配关系的调整C.企业经营权的独立D.农村改革的支撑
解析:B从材料可以看出1983年国营企业留利比1982年增长,这说明国家对企业在利润分配上有所调整,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营企业所拥有利润在增加,并没有涉及所有制改革,故A项不正确;企业经营权的独立是在1984年国有企业改革之后,故C项不正确;农村改革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是支撑,故D项说法不正确。10.(2014惠州调研如下材料说明当时(
这几年我们对经济体制实行了一些改革,扩大了企业在计划管理方面的权限,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方向是正确的,收效也很明显。今后,要继续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决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
——胡耀邦在中共十二大上的报告摘录
A.计划经济仍占主导地位B.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战略方针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解析:A由材料的关键信息“但决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可知A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对外开放,B项排除;题干材料没有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项排除;D项“已经建立”说法与史实不符。11.(2014湖北高三联考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受西方学术影响,社会史研究在中国兴起并逐渐占据重要地位。社会史研究的视角相对于以前主流的政治史有很大的不同,有学者总结:如果说以前的政治史是“眼光朝上看”的话,那么社会史则是“视线的下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时令风俗等等都成了研究的重点。导致中国史学研究转型的原因是(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B.改革开放的促进
C.政治的大众化和民主化推动D.市场经济的发展
解析:B根据材料信息“受西方学术影响”可知对外开放促进国外社会史理论传入,为国内史学转型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国内改革导致现实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史学研究领域的思想解放,推动历史学者把目光转向普通社会群体和社会生活,这就带来了社会史研究的兴起。由此可见,正是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史学研究开始转型。故B项为最佳选择。12.(2014延边质检“20世纪50年代以前,‘狗剩’之类的名字大行其道;50年代以后,很多人起名解放、建设、援朝、跃进、继红、文革等;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人起名讲究更动听、悦耳的声音和表达,勇、



伟、娜、丽等极富男性或女性色彩的字眼被广泛采用。”材料反映了(
A.名字仅仅是一个指代符号B.政治事件影响着社会意识C.人们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D.社会环境影响了人名取向
解析:D一定时期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起名,如“解放”“建设”等反映了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史实,“文化大革命”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政治运动,这说明社会环境影响了人名取向,故D项正确。A项表述与题干主旨不符;B项表述片面;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
13.固定资产的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个时期,由于国内经济环境的不同,国家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政策也不同,因而造成投资主体、资金来源、投资产生的作用也都体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比重(单位:%
国家投
时期

1953~
88.9
1957年

企业贷款11.1
利用外自筹及其他投资(集资、债券、股资

票、证券等


1958~
73.2
1962年1963~
85.1
1965年1965~
76.4
1970年1976~
57.5
1980年1981~
31.5
1985年1986~
16.3
1990年1991~
5.9
1995年1996~
7.7
2000年
——国家统计局《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典(1950~2000》
(1阅读上表,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对当时国家经济建设的影响。(6分(2据表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的新变化。(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些新变化的原因。(6分

26.8
0.714.3
1.122.5
4.53.534.5
17.56.045.0
23.28.652.0
25.97.360.9
24.14.463.8


(3这些投资新变化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或机制上发生了哪些根本性转变?(6分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1问,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依据表格数据,从投资主体、资金来源方式两个方面分析,呈现出单一的特点。这种计划经济体制能够集中有限的资源,加快经济建设,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但同时也导致农业发展滞后,企业缺少自主权和发展的积极性。第(2问,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的新变化,从投资主体、资金来源方式两个方面分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国家的重视推动了非公有制的发展。第(3问,这些投资新变化反映出,经济体制方面由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社会环境由封闭自守走向对外开放。
答案:(1特点:①投资主体较为单一(或主要依靠国家投资;②资金来源方式较为单一(或以国有资金为主。(4分(若答:国家投资比重很大,是投资的主体;外资利用、自筹和其他投资比重为零;可扣1~2分。影响:①积极影响:体现出社会主义的公平性,能够集中有限的资金,大力开展经济建设,保证了一批大型重工业企业的建成投产,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有利于巩固国防。(3分②消极影响: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造成国家工业建设资金长期不足,影响到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造成企业缺乏投资积极性。(3分
(2新变化:①投资主体多元化;②资金来源多样化;③国家投资比重逐年下降,非国家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并成为投资主体。(4分



原因: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行,使国有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②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③国家鼓励非公有制主体和民间资本投资国有企业。④新型投资、融资方式的引入。(6分,答出3点即可
(3转变: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2分由政府主导投资(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向由市场主导投资转变;由关门建设向对外开放转变。(4分
14.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待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材料二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
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邓小平同志部分讲话的时间和名称
讲话名称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发表日期1984年6月1985年10月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2月——《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联系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8分
(2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6分
(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8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三大思想理论的认识。(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20世纪先进思想成果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原因”实际要求回答新三民主义出现的背景。第(2问,回答的时间限制是“20世纪20年代”,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结论。第(3问是表格题,注意对“讲话名称”一栏内容分析。第(4问是开放性问题,结合前面的设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变化:由推翻帝制、创立民国发展为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4分
原因:辛亥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4分
(2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6分



(3“一国两制”的构想,推动了港澳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4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4分
(4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要联系实践,不断完善。(4分,其他表述,言之有理即可


推荐访问:改革开放 感想 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感想 改革开放时期感想 改革开放时期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