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共生”的关系(5篇)

时间:2023-05-05 13:25:04 浏览量:

篇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共生”的关系

  

  作者:周建姿[1];王泽军[1]作者机构:[1]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001出版物刊名: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128-131页

  年卷期:2019年

  第6期

  主题词:共生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路径

  摘要:共生教育理念成为教育工作者审视和解决现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种价值取向、重要途径和实践范式.共生教育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共生是二者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二者存在教育内容的共生性、育人目标的统一性和教育功能的互补性,具备共生的现实基础.立足于教育实践,二者共生的实现路径可以从加强教学内容的多元整合、优化教学组织、构建立体化共生教育环境三方面展开.

篇二:中国传统文化与“共生”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共生思想及其现实意蕴

  当前全球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全球化的“双刃剑”直逼人类。其中引发了一系列危及人类生死存亡的全球性问题:人与自然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与社会的贫富强弱问题,人与自身的身心健康问题。全球性问题已给人类造成了极大危害,所以说不管人们习不习惯,情不情愿,保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协调发展,和谐共生的关系,已是当前人类摆脱危机得以持存的首要前提了。我们只有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建构共生理念,引导人们在全球化过程中协调处理好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才能走出困境,超越自我,迈向新的里程。中国传统文化远源流长,底蕴深厚,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共生思想,挖掘这一思想资源无疑对我们建构共生理念,应对全球化挑战,解决全球性问题,创建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以“和为贵”的和谐共生目的论

  和谐主要指事物相对平衡的生存发展状态。从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角度来看,和谐包括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旋律,“和为贵”(《论语·学而》)即认为和谐是天底下最珍贵的价值,最美好的状态。为什么说“和为贵”?其一,“和”是万事万物得以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条件,“和”简而言之就是事物多样性的统一状态,即“和实生物”。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动力根本在于事物之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并且只有在这种差异中彼此互动共生才能存在发展,达到和谐统一。正如希腊哲人所说:不同的音符方能弹出最美的音乐。其二,“和”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良药。“和无寡”(《论语季氏》)即指一个国家能否太平安宁,不取决于财富的多少而取决于分配是否公平;不取决于人口的多少而取决于人心是否安定。分配公平了人们就不会觉得贫穷,与人和睦相处就不会

  觉得人少,安定和平了国家就没有危险。荀子还进一步主张“和则一,一则多力”(《荀子壬制》)的主张,即在一个组织内部,人们和谐相处就能取得一致,取得一致,力量就会增强,组织就会强大,从而战胜万物。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天、地、人三者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可见“和为贵”不仅是一种道德律令,更是一种人类理想向往的存在方式和最重要的生存法则。今天全球化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正是“和为贵”的现实反映,也是我们建构共生理念的目的依据。没有世界各国人民互惠共生的和睦相处,没有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人类如何能够实现共同的美好理想呢?

  2.“和而不同”的多元互动共生原则

  “和而不同”这是“和”的本质的内涵,因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就是说事物之间只有保持异质差异性才可能发展进步,相反如果只是同质同类的事物,呈单一性趋势,则谈不上发展,不能有任何进步变化。其实“和”已内含着共生的意义。但“和”决不是无原则的一味地附和,人云亦云。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和”就是事物的多种因素并存互补基础上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统一体内多种因素的差异和协调。即,对立面的统一,这就蕴含了今天我们建构共生理念的意义所在。全球化下一面是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一面是人类整个系统面临崩溃。这与人类的初衷是根本对立的,人类一直向往的就是和谐美好的自由生活。今天我们建构共生理念正是一种对现实的呐喊,对人类原本理想向往的一种捍卫和追求。全球化下人类的存在状态与“和谐”是背道而驰的,既不是科学的,也不是理想的。我们需要扬弃这种全面的不和谐①。

  3.以“天人合一”“仁者爱人”“修身养性”为主的共生内容。

  3.1首先“天人合一”的自然共生观。“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无限的融合精神和包容力。“天人合一”共生思想的形成发展,并非是一种人为的预设,而是源于人们长期的实践体认。“人生天地间”一语就再好不过的概括了人与天地(自然界)的包含性共生关系,即没有天地的存在,就无所谓人的生存。关于这一共生思想,老子早在《齐物论》中指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强调人与天地本为一体,有天地,才有人,人要生存,就要有天地,彼此不能“有你无我”,只能同在才能共生存,故曰“并生”。天地和人是一样的神圣,同处平等地位。而放在天地自然界这一视阈看,人和万物也一样不过是一种生命存在体而已,同属于自然一族。《易传·序卦》里进一步解释了天地万物与人的共生关系:“有天地,然后万物生,有万物,然后有男女”。从根本上说,天地、万物和人类不仅是共生的,而且这种共生还是历时性的过程,天地生万物,万物生人类;所以说,人也是共生的产物,人的生命存在是从属于天地万物的,没有了天地的存在和万物的生长,人就什么也谈不上了。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共生是有条件的,仅仅为了人类得以持存,就必须毫无条件地让自然及万物好好存在,保护好自然万物,它的确是人类的唯一家园。秦汉以来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和使命,“人,物也,万物之中有智慧者也,其受命于天,禀气于天,与物无异也。”(《辨虚》)意即人与物同又不同。人与万物的不同之处是因为人是有智慧的;人“与物无异”,是因为人与物一样来源于自然界,都要服从自然规律。在这比较中我们可以识别人的位置和角色,与物一样又不一样的智慧的人其实是大自然守护者!(海德格尔语)张载又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共生关系明确扩大提升,强调“人但物中之一物耳”,“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民胞物与”的共生思想。也回答了如何履行使命,做好“守护者”的问题,即对待同类就如同兄弟姐妹、对待自然生命万物就要将心比心,一视同仁。其实,做到了“民胞物与”人也就成了真正的守护神,人与自然也就能生生不息,共生共进。总之,“天人合一”的自然共生观对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严重的生态危机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也为我们建构新的共生理念提供了充分

  的思想资源②。

  3.2其次,“仁者爱人”的社会共生观。“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概念,是围绕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共生关系展开的。先秦哲人很早就认识到人的社会性。并提出了“群”的概念,“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天制》)。揭示了人的社会共生关系这一本质,即人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依赖于群体和他人,否则难以生存,人与人(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彼此共生的。如何才能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出了“仁爱”的思想,强调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要有仁爱之心,对他人要关心和尊重,并将其视为做人最基本的准则。“仁”即爱人,“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过而篇》),就是说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行为是自觉的主动的。那么如何实现“仁”呢?孔子又提出了忠恕之道。所谓“忠”主要指“已欲立而立职能的充分发挥之间还存在相当距离。经济全球化和科教兴国的形势对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只有努力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参政党的水平,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才能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更好地履行职能,不负使命。

  2.4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是中国政治文明向前推进的现实需要。中国政治文明向前推进,离不开作为中国重要政治力量的民主党派的努力。各民主党派作为政治联盟性质的政党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作为参政党,民主党派“一参加三参与”,并在这个过程中与中共“相互监督”,促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善和参政党建设的加强。民主党派一方面要参与到政治决策中,另一方面又要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还要保持和自己代表的社会阶层的广泛联系。民主党派作为中国共产党联系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一个重要“环节”和“纽带”,其作用是其它群众组织无法比拟的。民主党派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才能担得起、做得好“纽带”“桥梁”,才能切实反映人民的呼声,推动中国民主化的进程。

篇三:中国传统文化与“共生”的关系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

  1、传统文化中微妙的一体思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即人类是一个共同的命运之家,牵涉到的核心关系是命运的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彼此关注,彼此共济。这一思想,在传统文化中就已经得到了微妙的体现,就是中国古人所谓“天人一体”的这一思想观念。“天人一体”,把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认为自然与人类共存共生,人类应当尊重大自然,努力去融入大自然,维护大自然,与自然一起共生共存,使得自然可以自由自在、真实丰富,这样才能使人类得以安居乐业。体现在大国外交方面,古人也阐发了“以和为贵”的思想观念,强调各国要和睦相处,表达了大国间关系的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精神,与今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很大的相通之处。

  2、传统文化中精虑应有之义的理念

  传统文化中还讲求精虑应有之义,一个人要有一种伦理道德,要有自尊、自重、自制、自省的力量,要有守护自然的激情,保护生命的愿望,这些都反映了很多传统文化观念,其实也说明了传统文化让我们更有能力去保护我们的共同的命运,让我们明白应该为所有贫困的人们尽一份力,维护所有人的尊严和权利,从而构筑起我们的共同命运。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文化相融合

  1、思想层面的融合

  从思想层面上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能够融合现代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理念,这种融合有很多好处:一是深入探索新时代的思想,能够让更多的人明白、了解跨越“大国”、“小国”,各国要实现真正的平等互利,传统文化应当赋予它新的生命;

  二是能够把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出去,这一理念能够让我们看到,这种伦理底蕴的传统文化的理念能够满足不同国家的共同诉求,这样便可以让人类不再成为偏见、争斗和分裂的受害者。

  2、实践层面的融合

  从实践层面的话,中国的传统文化应当以贡献为中心,积极地融入发展中的历史过程中,努力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深入人心,使其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一种空洞的理论概念。由此可见,“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兼容的,这两种理念的结合可以带给我们的会多一些新的收获。

篇四:中国传统文化与“共生”的关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共生理念下透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局限性

  作者:马小茹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1年第01期

  摘要: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理性对待自身文化的不足也是一种进步。从共生理念的视野下透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内核,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在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中体现为人的非主体性;在人与社会的共生关系中体现为:人的不平等性;在人与自身的共生关系中体现为:人的不自由性。

  关键词:共生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局限性;非主体性

  孕育在几千年深厚农业文明土壤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至今即便是在全球化冲击下都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文化魅力,原因之一就是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共生思想。但在继承我们传统共生文化的同时,国人万不可得意忘形。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共生文化的历史局限性。因此在共生理念下剖析其中的不足也是十分必要的。

  从“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共生观看,尽管这一内容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啥样的,如何保证和谐,却不明了。

  人与自然的和谐,首先是主体与客体的互动统一关系,也即主体为了存活于自然,就必须认识、改造并利用作为客体的自然,是作为主体的人在把握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人有目的的与自然的能动的和谐关系。否则,离开人得主体性,也就无所谓“天人合一”与“天物合一”的和谐的根本区别了,人也就降到物的水平。因为没有主体的和谐,再完美的和谐也是一种直观式的、本能的、被动的和谐,是从属性的偶然性的,与人之为人的意义关系不大。而且由于大自然本身的无限性,客观规律性,所以,相对非主体的、渺小的传统的靠天吃饭的传统人来说,事实上很难科学的客观的认识并掌握这种和谐关系。而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必然性的无助的屈从于对“老天爷”的宿命式的神秘崇拜,迷信状态之中,人在这种情况下就变的更加不自由了。加上大自然反复无常的灾难性突变,以及人作为生命体本身的生老病死,人们难免陷入“听天由命”的顺其自然的人与自然的虚假和谐之中。事实上,在“天人合一”理念的长期影响下我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对自然的认识、改造,也即生产力的发展是在长期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中进行的,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周期性的循环式的。在这种形态下,人们很难创造足够的丰富的物质财富,大部分时间里的大部分人是分布在农村,挣扎在穷困的生存线上,仅仅是为了自身的存活及再生产就相当的不易,就足够一生去劳作并束缚于土地,更别说积累财富,谋求更好的发展。所以说中国人几千年的“天人合一”观念笼罩下,人与自然并没有实在的真正的和谐可言,只是有人长期的屈从于自然的假和谐,人处在一种非主体的地位,面对自然人极少有自由可言。也许有人反对,不以为然,因为我们不难找到“人定胜天”的古语,“愚公移山”的实例,心向往之的“世外桃源”,但毕竟是些偶然的朴素的少数人的

篇五:中国传统文化与“共生”的关系

  

  作者:姜玉春谭明言作者机构:胜利油田党校出版物刊名:胜利油田党校学报页码:NULL-NULL页主题词:NULL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虽未提出“共生”的概念,却蕴含着极丰富的共生思想,现将对目前仍有重大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思想简述如下,以供借鉴和参考。一、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人与人”共生的思想其一,仁者爱人。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内涵有许多,但是最主要的是指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

推荐访问:中国传统文化与“共生”的关系 共生 中国传统 文化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