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确立论文5篇

时间:2023-04-28 16:45:04 浏览量:

篇一:两个确立论文

  

  作文强化系列:议论文的论点提炼与确立

  【考题回放】

  一对西班牙父子因一些事情关系变得紧张,男孩离家而去,父亲心急如焚,遍寻不着之后,在马德里的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儿子名叫帕科,在西班牙这是个常见的名字。寻人启事上写着:“亲爱的帕科,爸爸明天在马德里日报社门前等你。一切既往不咎。我爱你。”

  隔天中午,报社门前来了800多个“帕科”,等待宽恕。

  【提炼论点与确立论点】

  一、提炼论点与确立论点思维方式不一样

  有学生这样来形容一位老师:这是一位矮而胖的青年老师,头发粗壮得让人害怕,视力模糊到必须凭借一幅眼镜才可以看清教室的每个角落……

  从学生的描绘中,我们不难看出,我们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都可以拿来评论,但是要想准确体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就必须找出该人物最典型的特征进行评价。我们在片段中提炼论点也是一样,片段中的任何一个词句都可以拿来评论,(提炼观点)但只有抓住文段的主要意思,才可以贴近作者的本意,获得最佳效果。(确立观点)

  提炼论点重在分析,确立论点重在综合。

  二、提炼论点之方法

  (一)抓住关键,贴近生活

  在提炼论点的过程中尽量贴近生活,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对生活的感悟。注意:论点必须是一句完整的话。

  片段一:有一个人,在每年十月间都要和家人跋涉上百里,去看野鸭南飞。

  1.分析片段中的关键词句:

  和家人

  看野鸭南飞

  跋涉上百里

  2.从关键词句中讨论论点:

  和家人

  美丽要一起分享

  看野鸭南飞

  拥抱自然就是拥抱美丽

  跋涉上百里

  为爱,我们需要(不怕)付出代价

  片段二:有一次出发前,他五岁的儿子吵着要带饲料去喂野鸭。他听了很高兴。就这样,以后的每一年,一家人都不辞劳苦地带着饲料去喂野鸭。

  1.分析片段中的关键词句:

  儿子要喂野鸭

  他听了很高兴

  一家人喂野鸭

  2.从关键词句中讨论论点:

  儿子要喂野鸭

  善良是孩子的本性

  他听了很高兴

  我们要保护孩子的爱心

  一家人喂野鸭

  美好的行为是极富感染力的片段三:十年后,当这家人再去时,却发现这里的野鸭只是高兴地围在他们身边乱叫,根本不再南飞。

  1.分析片段中的关键词句:

  十年

  野鸭不再南飞

  2.从关键词句中讨论论点:

  十

  年

  贵在坚持

  野鸭不再南飞

  物极必反

  小结:抓住关键,贴近生活,形成一句完整的论点。

  (二)角度多元,立意新颖

  阅读整段材料,从不同角度分析主要内容:

  有一个人,在每年十月间都要和家人跋涉上百里,去看野鸭南飞。有一次出发前,他五岁的儿子吵着要带饲料去喂野鸭。他听了很高兴。就这样,以后的每一年,一家人都不辞劳苦地带着饲料去喂野鸭。十年后,当这家人再去时,却发现这里的野鸭只是高兴地围在他们身边乱叫,根本不再南飞。

  1.提问:从那一家人的角度考虑,为什么野鸭不再南飞?

  提炼论点:

  A.溺爱使动物丧失本能。

  B.我们对自然不能横加干预。

  情感态度:否定

  C.爱也会错。(错爱。爱也要讲究方式)

  新颖

  D.利诱如刀。

  E.改变,原来只需要坚持。

  ——情感态度:肯定

  2.提问:从野鸭角度考虑,为什么野鸭不再南飞?当严冬到来时,野鸭们会怎么样?

  提炼论点:

  F.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G.依赖只会葬送自己的生命。

  情感态度:否定

  H.面对困难,我们不能一味寻求帮助。

  I.拒绝诱惑,才能保证自身的发展。

  小结:在分析材料时,要考虑角度的多元化,要努力使自己的论点新颖。

  三、确立论点

  “材料四”是供我们进行提炼论点训练的很典型的材料,经分析思考,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诸多论点。然而,综合全段,我们发现,不是每个论点都对、都好。要确立论点,我们必须考虑那个更贴近作者写这段话的本意。这段话给我们的最主要感受是:这家人出于好心却办了坏事。因此,论点应在“A.溺爱使动物丧失本能。”“B.我们对自然不能横加干预。”“C.爱也会错。(错爱。爱也要讲究方式)”三者中确定。至于到底确定哪一个,还要结合自身对相关素材掌握的情况、展开论证的难度等来考虑。

  四、作文实践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位笔名为“步非烟”的北大女研究生,在一次武侠作品的颁奖活动中放言“要革金庸们的命”,写出新时代的武侠小说。尽管这位获奖的女作家后来作了解释,称“革命”不是打倒,不是背叛,只是希望超越的意思,但这句话还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立论点,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一、材料审读

  最近,“金庸茶馆”网站上出现的一则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位笔名为“步非烟”的北大女研究生,在一次武侠作品的颁奖活动中(步非烟有无实力?有。)放言(命题人用这个词语来叙述,有何意味?还是觉得她“狂”。)“要革金庸们的命”,写出新时代的武侠小说。(注意:步非烟的本意是什么?)尽管这位获奖的女作家后来做了解释,称自己所谓的“革命”不是打倒,不是背叛,只是希望超越(注意:她只是“希望超越”,而事实上还并没有超越,而且这只是她的解释。)的意思,但这句话还是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批评步非烟“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也有人认为她勇气可嘉,狂妄得可爱。(舆论指向的焦点是什么?是步非烟的“狂”。或认为她狂得可笑,或认为她狂得可爱。)

  二、抓好侧面与角度

  所谓“侧面”,即构成事件或问题的方面。本材料所叙事件涉及的方面有:1、网站,2、金庸

  们,3、步非烟,4、社会舆论。“选择一个侧面”,并非任意选择,而是要选择最主要最关键的一面。在此材料所叙事件中,最主要最关键的一面显然是步非烟,因为网络只是其“发飙”的平台,金庸们只是被其涉及,社会舆论是被其引发。而“步非烟”在此事件中最主要最关键之点何在?就是放言“要革金庸们的命”,写出新时代的武侠小说,也就是步非烟的“狂”,此乃关键之关键。注意:步非烟的“狂”,又表现为三点:狂的勇气,狂的目标,狂的语言。我们可以笼统地拿“狂”来谈,也可以在这三点之中任选一点作为切入的角度来写。

  三、针对材料作好三个判断

  对于寓意哲理性材料,审题的核心是概括;对于现象问题性材料,审题的核心是评判。本次作文题的材料是问题性材料。怎样对其中的问题作出恰当的评判?关键是要作好三个判断:1、事实判断。弄清楚基本事实是什么。2、关系判断。弄清楚所涉双方或多方是什么关系。3、是非判断。以正确的是非标准,作出孰是孰非、高下优劣等判断。这涉及到个人所属的立场、看待问题的角度、自己秉持的价值观念及个性喜好等。

  在此举一例以说明之。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天,人逗鹦鹉玩。人说:“我会走。”鹦鹉说:“我会走。”人说:“我会跳。”鹦鹉说:“我会跳。”人说:“我会飞。”鹦鹉说:“我会飞。”人大笑:“我有笼子关你,你除了会跟我学舌还会什么?你什么都不会。”鹦鹉落寞无言。

  又一天,人逗鹦鹉玩。人说:“我会走。”鹦鹉说:“我会走。”人说:“我会跳。”鹦鹉说:“我会跳。”人说:“我会飞。”鹦鹉说:“你没有翅膀怎么飞?”人大怒,一把捏住鹦鹉的脖子,说:“我捏死你这个乱说话的小东西。”

  鹦鹉临死前对同类语重心长地说:“记住我的教训,老老实实地学舌,那样最多被嘲笑人云亦云,但是说自己独立思考的话呢?看看我的下场吧:我刚刚开始自己思考,人却要了我的命。”

  请根据材料的意义,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这个题的审题立意难度是挺大的,很多人都要弄偏甚至无从下笔。我们不妨从作三个判断入手。1.事实判断:材料叙述的基本事实是什么?答:人杀死了一只刚学会独立思考的鹦鹉。2.关系判断:人与鹦鹉之间是什么关系?答:上与下,强与弱。可用以喻人。3.是非判断:人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答:不对,因为他扼杀独立思考,专制,霸道,残暴。鹦鹉的遗言对不对?为什么?答:也不对,因为那是弱者的愤激之语。究竟要怎样才对?

  参考立意:要尊重他人独立思考的权利。(或“不要压制独立思考”,或“哪怕要付出生命代价,也要独立思考”等)

  再回到本次作文题上来。我们也作好这三个判断:

  1、事实判断:材料叙述的基本事实是什么?答:步非烟挑战金庸们,意欲超越之。(注意:不是“侮辱”或“藐视”,谴责步非烟之无礼、缺乏教养之类,是不当的。)

  2、关系判断:步非烟与金庸们是什么关系?答:实力新人与前辈权威,可以理解为他们分别代表着未来可能的发展与过去已有的成就。

  3、是非判断:①实力新人可不可以挑战前辈权威?答:可以。②未来的发展该不该超过过去的成就?答:该。③一个人狂一点行不行?答:行。④步非烟的“狂”中有无欠妥之处?答:有,如在语言上。若她一开初就说自己“希望超越金庸们”,可能不会引发这一场风波。当然,在后面两点上允许仁智各见,若持相反的观点,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四、本次作文的正确立意

  (一)可以从肯定“步非烟”的“狂”的角度立意,如写:

  1、人不“轻狂”枉少年2、狂者进取

  3、狂者可嘉4、化“狂妄”为动力

  5、有资本、有实力,“狂”没什么不可以

  需要注意:“步非烟”在放狂言之前既是北大才女,也在武侠创作上小有成就,这是实力的明证,因而选例、析例不可只偏重“狂”。写“狂”“自信”必须和超越权威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可以从肯定“步非烟”有挑战权威的勇气的角度立意,如写:

  1、权威不是神,勇者可超越2、要敢于挑战权威(传统)

  3、要有超越权威的勇气4、要敢于超越前人的成就

  5、青出于蓝当须胜于蓝6、长江后浪就要推前浪

  7、江山本该代有才人出8、初生牛犊不怕虎(后生可畏)

  9、敢于冲破前人的桎梏10、要敢于“班门弄斧”

  需要注意:如果肯定“步非烟”超越权威的勇气,就不要以“蚍蜉”为喻。“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调张籍》诗。蚂蚁想摇动大树,十分可笑。后以成语“蚍蜉撼树”比喻自不量力,感情色彩很鲜明。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如下标题或说法都不妥当:“蚍蜉撼大树,勇气真可嘉”、“蚍蜉撼大树,贵在不自量”等等。如果学生这样写,就要在总分基础上扣掉1分。

  (三)可以从否定“步非烟”的“狂”,即否定其放言“要革金庸们的命”这种说法的角度立意:

  1、志远不必轻狂2、不行意气之勇

  3、切戒浮躁,远离轻狂4、口出狂言,不如以实绩说话

  5、狂在精神,不在语言6、浮躁出轻狂,人生当戒之

  7、人要有自知之明(认清自我、从“量力而行”的角度谈找准自己的位置)

  8、做人、建业要脚踏实地,不能靠炒作9、进取何须出狂言

  10、自信(狂)要以实力为基础11、请先继承再说超越

  12、厚积方可谈超越

  (四)可以从辩证的角度立意:

  1、要继承,更要创新∕超越2、在继承中创新∕超越

  3、继承是创新∕超越的基石4、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超越

  五、本次作文适合写的论据

  1、牛顿的经典力学超越亚里士多德的观点2、爱因斯坦相对论挑战牛顿的经典力学

  3、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挑战亚里士多德4、哥白尼挑战托勒密,提出日心说。

  5、小泽征尔指挥比赛中挑战评委设定的错误6、明朝李贽挑战儒家学说

  7、詹天佑打破了西方人在铁路建设上的垄断8、李四光不迷信西方专家对中国地质条件的断言

  9、塞尔维不畏权威,坚持自己有关“人体血液循环”的研究。

  六、各种具体立意的评分标准:

  (一)完全切合题意:即前文所给的四类参考立意

  均在49分以上(含49分,按三类文以上的各个档次的具体要求酌情给分)

  全文主体的3段具体展开的事例全都要围绕和表现——比如:1、要勇于(意欲)超越∕挑战权威(传统、前人成就)。2、有资本、有实力,对“权威”发“狂”没什么不可以。3、要在在继承中创新∕超越。4、人要有自知之明——主体3段都不能离开“权威(传统、前人成就)”去谈,当然也不能只谈权威、传统。

  (二)符合题意:给分在45分~50分,依据结构和语言表现可再酌情上加1~3分。

  全文主体的3段具体展开的事例当中有2∕3(2段事例)——谈及如何对待权威(传统、前人成就),除“超越∕挑战挑战权威”外,还可写“面对权威”时的“勇气”、“创新(敢为天下先)”、“自信”、“谦虚、低调”、“理想、信念、志向”、“厚积才能薄发”、“尝试”——有1∕3可以与“权威”无关。

  (三)基本符合题意:给分在40分~45分,依据结构和语言表现可再酌情上加1~3分。

  1、一点没谈及“权威(传统、前人成就)”,单纯谈“超越”“挑战”。

  2、全文只有1∕3谈及“权威(传统、前人成就)”,甚至只有一点儿涉及到“权威(传

  统、前人成就)”,然后主要谈“勇气”、“创新(敢为天下先)”、“自信”、“谦虚、低调”、“要创新才能超越∕超越需要创新”、“理想、信念、志向”“厚积才能薄发”、“尝试”。

  (四)偏题立意:给分在30分~39分,依据结构和语言表现可再酌情上加1~3分。

  谈“对新生事物要包容∕赞赏∕鼓励”。

  (五)跑题立意:29分以下(含29分),依据结构和语言表现可再酌情上加1~3分。

  全文一点儿关于“权威”“传统”“前人成就”都不涉及,只泛论“勇气”、“创新(敢为天下先)”、“自信”、“谦虚、低调”、“理想、信念、志向”“厚积才能薄发”、“尝试”“变通”“宽容、包容”“进步需要革命”等等。或者谈如何面对网络时代;感叹人言可畏或仁智各见;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谈慎言、善言;谈坚守理想、坚持自我(走自己的路);从“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的角度去谈找准自己的位置;谈文学的春天来了;谈顺应时代的发展;谈金庸的创作与成就等都属跑题。

  【如何分解论点】

  议论文重在说理。道理贵在深刻而广博。平时习作都只满足于树立明确新颖的中心论点,而缺乏更深入的思考,从而形成了观点加论据的简单议论文。语言平淡、苍白,思维缺乏张力。

  确定论点固然重要,但展开论点更加重要。要将道理分析得深刻,就应该分解中心论点,得出分论点,在深度与广度上推进,具体而言有以下分解方法:

  并列式分解就是从不同的侧面横向展开来分解中心论点。历来我们都将议论文分为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和解决问题(怎么样)三部分,但是我们不一定要将这三个问题都阐明清楚,可以择其中之一,从不同侧面来展开。

  1、并列分解“是什么”2、并列分解“为什么”3、并列分解“怎么样”

  1、并列分解“是什么”

  分解“是什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就其内涵而言。如话题“自嘲”可以按如下这样分解:

  ①自嘲,是机敏的退让;②自嘲,是面对缺点的勇敢;③自嘲,是生存的智慧。

  二是就其外延而述。如2006年辽宁话题“肩膀”可扩展为三个分论点:

  ①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②肩膀承载着快乐,肩膀是友情的寄托;③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

  练习:

  构思《阅读是一种孤独》的分论点。

  阅读是一种环境上的孤独。

  阅读是一种心理上的孤独。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

  2、并列分解“为什么”

  这是因果关系的分解,是在提出中心论点后,从不同的侧面来阐释。如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题进行作文,题目已经表明了中心论点,那么分论点可以这样设计:

  ①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穷则思变;②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③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

  3、并列分解“怎么样”

  这是从解决问题的途径来进行分解,如话题“人生的加减法”可以提出:

  ①面对人生的加减,要携一颗淡然之心;②面对人生的加减,要加一点自然的清逸野气;③面对人生的加减,贵在坚持自我。

  练习:

  构思《爱,用心来传递》的分论点。

  请露出笑容,把心澄净清澈,用真诚传递爱的心志。

  道一声礼让,把心放宽飞翔,用宽容传递爱的感情。

  请伸出双手,把心焙烘加热,用帮助传递爱的信号。

  电磁波时刻在我们的身边穿行,可是我们的心却捕捉不到;光纤线路密集地在我们的脚下穿梭,可是我们却融摸不到。电磁波与光纤在传递着无尽的信息,为何我们却无法接收?因为活生生的我们有着炽热的心,冰冷的死物却不能把爱传递。是的,无情的事物只能传递冷漠,爱的传递需要我们用心去搭建桥梁,让温暖源源不断地涌动,在你我之间,在人与人之间。

  请露出笑容,把心澄净清澈,用真诚传递爱的心志。是否有想过,传递竟是如此简单?不用兴建电缆,不用高筑电闸,仅仅是真诚的一个笑容,温暖的一声问候,紧紧的一个握手,就能把爱撒播于别人心上。德兰修女用她慈祥的笑容告诉我们,她那传递于各个阴暗的爱,如此温暖直接。她微笑地拥抱艾滋病孤儿,慈祥地问候贫民窟的妇女,没有鄙夷,仅仅是真诚的眼神,就传递了无尽的爱意。还记得刘少奇与挖粪工人的一次紧紧的握手吗?那无尽真诚的紧握,胜过了无数金钱的奖励,因为它传递了人与人之间最温暖的一声鼓励与珍爱。用真诚传递爱意,纯洁无瑕,感人心脾。

  请道一声礼让,把心放宽飞翔,用宽容传递爱的感情。人与人之间就如核磁场,太紧太密会互相排斥,给各自一点空间,却能互相供给无穷的力量。爱的传递也一样,父母爱着子女,却不能用无穷的拘束来把爱传递,用无比的严格把爱传导。试着宽容,爱其实就在那无形的缝隙中渗透。张良退墙让邻里三尺,蔺相如藏车避廉颇几段,都是宽容在传递着无形的感情。邻里之爱,同僚之心,在宽容的搭建下,无限温暖。

  请伸出双手,把心烘焙加热,用帮助传递爱的信号。或许只是弯身为别人的一次拾捡,或许只是抬手为别人的一次取物,或许只是为希望工程捐款,只是为

  “手拉手活动”捐物,爱其实就在不言中传递。助人有多难?只是一举手一抬足;传递有多难?只须一颗助人为乐的心。

  爱,需要用我们的心来传递。笑出真诚,做出宽容,伸出援手,爱在我们心中的桥梁轻轻走过。

  1、按议论步骤递进

  议论文一般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步骤来写作,环环相扣,逐步解决议论文的三个问题,这其实是一种递进关系。可以集中笔力写清楚任一方面,也可以三个方面都作全面详细的写作。还以话题“人生的加减法”为例,可以这样分解:

  ①是什么:面对人生的加减,要加一点自然的清逸野气,减一点人工合成的矫揉造作;

  ②为什么:因为物欲横流,社会需要抵制诱惑,坚守真实的自我,拒绝庸俗,追慕高尚;

  ③怎么样:既要有出世的隐逸,又要有入世的积极。

  以“诚信”为例,按照递进式分解论点。

  什么是“诚信”?为什么需要“诚信”?

  怎么做到“诚信”?

  2、按论点内涵递进

  这是就论点的内涵方面而言,论点内涵本身呈递进关系,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理解程度,从表面进而认识到事物的本质,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最后深刻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如话题“问”,一位考生以“问——打开真理之门”为论点,然后分解成三个分论点:

  ①好问,就是对一切的未知、一切的疑惑都有一种好奇心与探究欲,是问的基础;

  ②敢问,就是敢于向权威、规则挑战,以求真知,是问的发展;

  ③会问,才能真正发现真理,是问的目的。

  文章从“问”的三个方面“好问、敢问、会问”层层递进展开,由基础到发展到目的,逐层深入地解开“问”的道理,论证严谨有力。

  分解《诗意地生活》(07湖南卷)的论点。

  理想。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奋斗。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收获。是第三层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诗意地生活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平静的生活里奋力地拼搏。若说诗意地生活,在我看来并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马扎罗之雪时的浪漫,不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寂寞。而是在纷繁现世之中,留一方净土种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去奋斗,直至收获人生一片金黄麦田。这种生活的诗意正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人生三境界。

  理想。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是理想点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们一眼望断天涯,开始追寻之旅。泰戈尔曾说:“我诗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正是心中有理想才会奋力去追诗意的天堂。诗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个理想,不论它是黯淡还是光辉,也不论它是渺小还是伟大,若无理想,春天的繁花如何盛开出绚烂,夏日的星辰如何闪烁银辉,人生之路,如何扬帆起航,冲得一片诗情到碧霄?奋斗。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在《凤栖梧》中诉说对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诗意,等待奋斗去实现理想。现世中,诗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干层浪来比万丈豪情。昔秦始皇定下一统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制百越,收为象郡.奋斗的脚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终于待得麾灭六国,横扫中原的壮观场面。奋斗让理想熠熠生辉,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承起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潇洒自由,踌躇满志,擎起人生一片艳阳天。这等人生,谁人敢说不诗意?!收获。是第三层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奋斗之泉浇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收获的季节。这一片金黄的麦田,折射出一段闪亮的人生之路。且不论这“麦田”是大是小,也不说这收获是否等值,只要是收获,便已是一种结果,成功了,便收获鲜花与掌声,失败了,便收获一段经验几多教训,然后从头再来。就像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收获,是收获理想,收获奋斗,收获一段诗意的人生。

  我们的生活虽不似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但理想让它明亮,奋斗让它真实,收获让它有一片金黄的款款诗意。

  用执著打破命运的锁,把生活活出诗意,种下理想,不懈奋斗,相信终会有“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收获!

  辩证分解需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事物,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透过事物的本质看到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缺点,即事物的反面,防止“一叶障目”或“过犹不及”,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方能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可以是分论点的对比展开。如2005年北京作文《说“安”》可以分解为:

  ①我们喜欢安,渴望安;

  ②我们又要提防安,不要以一晌贪安而蒙蔽了双眼;

  ③人生、国家定要将“安”字慎选。

  也可以是分论点内部辩证分析。一篇《忘记什么,铭记什么》是这样分解的:

  ①忘记等待时的付出,铭记了过程的快乐;

  ②忘记工作的卑微,铭记奉献的伟大;

  ③忘记荣华富贵,铭记那份职责;

  ④忘记了寒冷与黑暗,铭记了那份温暖。

  这是一种化抽象为形象的分解方式,论点不直接表明,而是用喻体表明观点,使文章显得含蓄又有底蕴。当然这不是论点分解的主要形式,但别有一番情趣,可以增加作文的形象性。

  如话题“读”,有考生将中心论点定为:读,一把钥匙。然后分解为:

  ①读,一把钥匙,一把可以打开心灵的钥匙;

  ②读,一把钥匙,一把可以理解别人的钥匙;

  ③读,一把钥匙,一把能打开心灵黑暗世界的的神奇的钥匙。④读,一把钥匙,一把探知未知世界的钥匙。

篇二:两个确立论文

  

  浅谈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引导学生确立议论文的观点

  浅谈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引导学生确立议论文的观点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浅谈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引导学生确立议论文的观点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浅谈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引导学生确立议论文的观点

  众所周知,写议论文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观点的好坏是决定一篇议论文是否合格的关键。语文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学生写作的个性,鼓励学生在议论文写作时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我们不能让学生的观点成为“无的之矢”,染上观点偏差、模糊、俗套等毛病,所以笔者认为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引导学生确立议论文的观点是非常必要的。

  一、议论文观点的准确性。

  上海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有一条:观点有严重错误的,只能属五等文。这一严格规定,旨在强调观点正确的重要性。所谓正确,就是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马列主义科学真理。

  例如,后汉时期,有人曾怀着十斤金子,向杨震行贿,说:“暮夜无知者。”杨保答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所知?”使行贿者碰了一鼻子灰。请根据这个材料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此则材料涉及两个人物,我们应根据主要人物立论可拟题为《要发扬“四知”精神》,观点为“有职权者要清正廉洁”、如果根据次要人物行贿者立论,以《行贿者戒》为题,确立“行贿者必碰壁”为观点,则偏了题。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行贿者不一定“必碰壁”。

  文章的观点是否正确,关键在于看作者在思想上能否形成正确的观点。所以,要教学生写好议论文,首先要把重点放在与正确观点的形成有关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上。一个观点的形成所需要的思维能力与思维加工的材料的性质有关,具体说,要看加工的是形象的材料,还是抽象的材料。

  要从形象材料中提炼出思想观点,就必须使感性具体走向思维抽象,采用抽象的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以及它所派生的比较、分类、抽象和概括的方法。我们举《哨子》一课谈谈这个问题。作者在七岁时曾经为了一个心爱的哨子付出了比它原价高四倍的钱,这段生活经历本身是一种具体的事实材料。作者通过对这些具体事实的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便产生了一种理性的认识:“当我打算买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时,我便常常对自己说,不要为哨子花费太多。”在这里作者由买哨子推及到买一些不必要的东西,不要为此而花费太多,这就使认识由感性具体上升为思维抽象。作者长大走进社会,又观察到很多很多人为了权势、名望、财产、玩乐、虚荣等,如同自己小时候为了一个哨子一样,付出了太高的代价。他在自己原先认识的基础上,由此及彼,由个别推及范围更广阔的一般,通过更高一层的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最终得出了“他们所遭受的人类很大一部分的悲苦都是由于他们对事物的价值作出错误的估价而造成的,都是为他们的哨子付出了太高的代价”的结论(也就是本文议论的中心论点)。

  对抽象材料的观点提炼加工,要求对某些抽象概念作出“理解——区分——综合”。即将不同抽象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在思想上分别进行辩证的分析,然后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最后再通过辩证综合形成对概念的整体认识(即观点或论点),使原先的抽象概念上升为具体概念(即多个方面的统一)。例如:根据著名艺术大师徐悲鸿说:“人不能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写一篇议论文。提示:首先要分别理解“傲气”与“傲骨”的概念;然后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进行综合,认清作为对立关系,着眼点在于划清相互对立但又容易混淆的某种界限,从而决定取舍。布局时将需要“傲骨”的理由及事例,同“傲气”的表现及弊端对照着写,做到说理充分,层次分明。像课文《想和做》、《怀疑与学问》、《语文和教学》、《简笔和繁笔》、《个人和集体》、《拿来与送来》、《批评和自我批评》等都属于此类文章。我们要通过这些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对概念之间关系的分析,并通过这种分析来形成自己的观点。

  二、议论文观点的"鲜明性。

  所谓鲜明,就是立场态度要分明,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明白清楚,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含糊不清是议论文的大敌。初学写议论文的学生,往往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先论证一番自己的观点,后又用“但是”一转,作出相反的议论,否定了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文章,读者看了不知所云。例如,学生在论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观点时有这样一段评述“但是,人的才智生来是有高低之分的,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实生活中有些聪明人学习起来就是比别人快,比别人少花时间”,显然这就是观点模糊,不鲜明。

  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设计“求异——求同思维”活动进行训练,帮助学生清晰观点。吉尔福德认为,人在解决问题时,思维常常“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各式各样为数众多的输出”,即在一段时期内不拘一格地朝着多种方向去探寻各种不同的方法、途径及答案,这就是“求异思维”。然后在各种不同的方法、途径及答案的结果中选择一个最有可能的答案,这就是“求同思维”。例如,可以在作文课上搞些小型的辩论赛,鼓励学生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予以分析评论,最后大家归纳出一个最具说服性的观点。这样在“求异——求同”的辩论归纳中,议论文的观点自然就会显山露水,愈加鲜明。再如,老师还可以提出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顺境出人才》、《学习要循序渐进》、《“有钱能使鬼推磨”》、《谦虚使人进步》等,让学生作5分钟的思考,然后展开辩论,要求提纲挈领,击中要害,简明扼要,干净利落。精心设计的这些活动同时又能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全方位的交流沟通,满足了学生对作文的期待心理,自己写出来的作文能够引起别人的注意甚至是共鸣,这会大大增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提高也就不是一个难题了。

  三、议论文观点的创新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的语文教育,在创新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尤其是作为语文教育重要形式的写作教学更是如此。

  创新,简言之,就是要引导学生作多角度、深层次的思考,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这个道理。平时我们一提到确立议论文的观点,便容易产生误解,似乎一篇作文只有一个固定的观点,其实不然。同一篇议论文不同的人往往可以有不同的观点,例如,1991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给学生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要求学生选出一个观点,写一篇议论文或发言稿。对于这两个观点,我们能否说,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另一个必是错误的?不能。前者侧重讲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后者侧重强调人的内在因素起决定作用,这两个观点都符合马克思主义“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这一原理。可见议论文观点的确立关键在于是否有“理”可言,令人信服。

  同样,一则内涵丰富的材料作文,也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角度立意。比如《滥竽充数》的中心寓意是讽刺南郭先生这样的不学无术、弄虚作假者,我们可以据此立意。但我们亦可以南郭同事为议论对象,提出“莫做和事佬”的观点;以宣王、怀王为议论对象,提出“选拔人才要严格把关,使用干部要加强考核”的观点。这些观点均符合原材料的内涵,都是准确的。我们要求立意准确,并不排斥多角度选择立意,否则,就会导致写作中“千人一面”的局面,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确立观点的创新的灵感呢?灵感是科学家在创造过程中达到高潮阶段出现的一种最富有创造性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中,科学家会突然作出发现,文学家会突然构思出绝妙的情节、动人的诗句。大量的实例证明,灵感是创造者在顽强的、孜孜不倦的创造性劳动中达到创造力巨大高潮和紧张时所处的心理状态。灵感是创造性劳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创造是富于灵感的劳动。灵感又是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晶。艺术大师列宾说:“灵感是对艰苦成功的奖赏。”可见灵感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不可捉摸的东西,更不是只有天才才有的,只要勤奋,总有一天会“功到自然成”,灵感油然而生。俄国著名短篇小说家契诃夫和客人谈话,听到一两句有趣的谚语,总是要求对方再说一遍,然后拿出小本子把它记下来……所以,要激发学

  生的写作灵感,唯一途径就是引导学生做大量的、多样化的阅读和练笔。

  四、议论文观点的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要严格按照要求作文,不要过分“标新立异”,要平稳地把握材料的中心,否则就会弄巧成拙。如下面的一则材料:“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庭院龌龊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这则材料的立意非常明确应该是”要从小事做起“。但就有同学反其道而行之,立意为”成大事何必顾及细枝末节?“。这个观点就有点危险了。我们在分析题目或材料的时候,鼓励创新,但创新并不等于反向思维。比如”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议论文如何做到陈中求新?我们完全可以换个说法”为失败者擂鼓纳威“。甚至有时我们更需要用一些辩证思维来使观点创新和稳定兼顾。例如,在处理”逆境出人才“的材料议论文时,就不可以断然说”逆境不出人才“,这显然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我们要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来提炼观点,即首先承认”逆境出人才“的观点的正确性,然后在此基础上指出它的不全面性,随即就可以理直气壮的亮出自己的观点”逆境未必出人才“,这样表述就比较严密,无漏洞可破。

  当然,引导学生确立议论文的观点的因素远不止这四点,但这四个因素显然是学生作文提高的较为重要的因素,窃以为它理应成为我们语文工作者的关注热点和教学重点之一,并希望能由此找出更多更好的办法,提高学生作文成绩,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篇三:两个确立论文

  

  “两个和解”论文:略论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和解”思想

  摘

  要:“两个和解”即人与自然的和解及人同其本身的和解。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实践唯物主义的立场,把实践理解为人与自然同一性的基础,从生产和交往相互作用的角度,系统分析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从分裂到统一的历史必然性,论证了通过自由联合共同占有物质生活条件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两个和解”的真正实现。

  关键词:“两个和解”;实践;必然;实现;系统分析

  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分裂,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对立和冲突,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提出了“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1]603把实现“两个和解”概括为资本主义时代人类最为迫切的现实重大课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吸纳了恩格斯的“两个和解”思想并且把它与共产主义的理想诉求结合起来。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积极扬弃,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过程。“这种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2]120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沿着“两个和解”的实现即共产主义这一思路,立足实践主体立场,从生命的生产出发,系统分析了“实践的唯物主义即共产主义”这一核心命题,论证了“两个和解”的实现既是一种价值理想,又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一、“两个和解”的实践基础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实践的批判的’活动的意义”。[3]3那么,马克思革命的实践之“意义”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它的意义至少有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理解“事物、现实、感性”,尤其是理解人与社会本质的基础。“事物、现实、感性”是通过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而生成的,它们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是一种属人的存在。人不仅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更是一种现实的能动的社会存在物,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时,“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5第二,实践是理解物质与意识关系的基础。一方面,思维与存在统一的基础是实践,“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3]3另一方面,宗教世界的基础在于世俗,“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3]4第三,实践是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从分裂到统一的基础,人与环境的关系主要是指人与自然和人同本身的关系。马克思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3]4由此,马克思恩格

  斯确立了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立场,并把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功能解释为“改变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以实践的唯物主义为指导,深入研究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共同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著作。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3]48他们从实践能够“改变世界”的角度,分析了人对自然的作用和人对人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到目前为止,我们主要只是考察了人类活动的一个方面——人改造自然。另一方面,是人改造人……”[4]38马克思恩格斯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进一步分析了“人与人的关系”,论证了实践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从分裂到统一过程中的基础作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写作,加深了马克思对劳动实践的认识,因此,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劳动实践的理解实现了由抽象化到具体化的转变,把劳动实践具体化为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并由此生成了双重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确立了诠释“两个和解”的基本维度:一

  是从生产实践出发,诠释“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3]23-24“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的前提,自然史是人类史的基础。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就必须把生产实践作为人与自然关系存在与发展的中介。“生活的生产——无论是自己生活的生产(通过劳动)或他人生活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3]33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生产实践不仅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同样也是“人与人关系”的基础。二是从交往实践出发,进一步诠释“人与人的关系”。对于交往实践,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了交往的本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指出“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至于这种合作是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进行的,则是无关紧要的”。[3]33同时,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人类的交往将冲破狭隘的地域限制,实现交往的普遍化。“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

  得越彻底,历史也就越成为世界历史。”[5]88当然,生产与交往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发展。

  二、“两个和解”的历史必然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把生产实践理解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全部现存世界的基础。当然,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劳动出发,阐述人与自然关系的时候,主要是指“人化自然”即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这里的“自然”作为人类生产劳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人发生了现实的物质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并不否认“天然自然”的存在及其先在性,但是,这种“天然自然”如果脱离了人类的生产劳动,相当于“无”。因此,自然(人化自然)的意义只能从人类生产劳动的立场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只有从生产劳动的立场来解释才能得到科学的说明。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是从人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的改造出发的。他们批判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3]48由此可见,人的生产活动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这种对象性的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属人的对象性关系是“自然”所内涵的深刻本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能动地对

  待“自然客体”是直观地对待“自然客体”的基础,“自然”是人的生产实践对象化的结果,是人的本质的确证和表现,是人本身的表现,因此,“自然”主要的应该理解为“人化自然”,“人化自然”使自然成为人的无机身体。从本体论意义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本源与派生关系。也就是说,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唯物主义所达到的理论高度。从实践论意义上,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具有属人关系的改造和被改造的相互作用关系,即人类通过生产实践不断地使自然和自身得到双重的改造,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唯物主义所达到的理论高度。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考察,贯穿了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的“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的一致”的思想。在“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观念上,超越了费尔巴哈的直观性。马克思恩格斯的重大贡献不仅在于揭示了“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自然基础,而且更在于揭示了“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社会本质是工业和社会状况即人的生产实践活动。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类最基本的生产实践出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分裂到统一的过程和规律进行了深刻的揭

  示。人与自然的分裂和对立,其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生产的落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也有赖于人类生产的大力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到现在为止的一切历史对立,都可以从人的劳动的这种相对不发展的生产率中得到说明……只有通过大工业所达到的生产力的大大提高,才有可能把劳动无例外地分配于一切社会成员,从而把每个人的劳动时间大大缩短,使一切人都有足够的自由时间来参加社会的理论和实际的公共事务。”[6]525生产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但是,生产离不开交往。交往实践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它同时受生产实践的制约。在生产与交往的关系中,生产具有逻辑在先的意蕴。因为,物质生产是有生命的个人生存的前提,对人类具有本然的意义。“一当人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3]24然而,生产与交往又是密不可分的,生产是交往的基础,交往又是生产的前提。没有生产,人类便是一种动物性的存在,无所谓交往。交往实践是以人的现实存在为前提的,人类“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3]24生产决定了交往所采取的方式和组织形式。同样,没有交往,人类便无法从事生产。因为“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3]24生产与交往始终是纠缠在一起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就

  是生产与交往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共同演进的历史。生产与交往是人改造自然和人改造人的过程,是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演进的历史。

  三、“两个和解”的实现方式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3]83只有使人从生产和狭隘的交往中解放出来,让人们通过自由的联合,完全占有自己的“物质生活条件”(即人化自然),才能够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使人成为“自然的主人”和“自己社会结合的主人”。在这里,从人与自然即人与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看,物质生活条件是人的劳动对象化的产物,是人的本质的确证和表现,人只有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本质,即占有自己创造的物质生活条件,才能做到自由自主的活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解。而人对物质生活条件的占有,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就是通过人们自觉自愿的联合,通过“真实的集体”来占有。在这样的情形下,才是人与人的和解。

  实现“两个和解”,人类便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和所有过去的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推翻了一切旧的生产和交往的关系的基础,并且破天荒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发产生的前提看作是先前世世代

  代的创造,消除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它们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因此,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3]79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产生以前,“个人之间进行交往的条件是与他们的个性相适应的条件,这些条件对于他们说来不是什么外部的东西;它们是这样一些条件,在这些条件下,生存于一定关系中的一定的个人只能生产自己的物质生活以及与这种物质生活有关的东西,因而它们是个人自主活动的条件,而且是由这种自主活动创造出来的。”[3]80在这样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个人在孤立的范围内片面地发展着,因为他们进行生产和交往的条件是同他们现实的局限状态和片面存在相适应的。这些不同的条件,后来变成了个人自主活动的桎梏。从而,使“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更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类型的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变成桎梏并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3]81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个人力量(关系)由于分工转化为物的力量这一现象……只能靠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并消灭分工的办法来消灭。没有集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3]84任何现实人的存在,都是某种集体中的存在。

  过去的集体只是冒充的虚假的共同体,在“虚假的集体”中,(下转第56页)(上接第53页)个人是作为阶级的人而存在的,而对于被统治阶级来说,“虚假的集体”是一种新的“牢笼”,这时,“物的力量”则是束缚被统治阶级自由自觉活动的“枷锁”。个人要想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只有通过“真实的集体”才能实现。“没有集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从前各个个人所结成的那种虚构的集体,总是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而使自己与各个个人对立起来;由于这种集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因此对于被支配的阶级说来,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集体,而且是新的桎梏。在真实的集体的条件下,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3]84“真实的集体”就是各个个人“自己的联合”,是一种自由人的联合体。共产主义就是这样的一种联合体。这种联合,不是出于某种外力强制的联合。而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联合,因此,每个个人都能够从这种自由的联合中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也就是通过自由人的联合体共同占有物质生活条件,才能为“两个和解”的实现开辟无限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日]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篇四:两个确立论文篇五:两个确立论文

  

  毛泽东思想的确立与再确立及其意义

  【内容提要】1945年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领域。建国后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1981年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再次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凝聚全党的力量,不仅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而且为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历史前提和可靠的理论根据。

  【关

  键

  词】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

  【

  正

  文

  】

  一

  1943年7月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2周年的时候,《解放日报》上出现一个新概念——毛泽东思想。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全党的共识。这一共识来之不易。

  早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明确指出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以及对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要时常加以提防。这些思想并没有引起当时党中央领导人应有的重视。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成功地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并在实践中逐步制定和实行了一整套保存、恢复和发展革命力量,使革命转败为胜的路线、战略和政策。这一切又遭到来自右的特别是“左”的错误路线的否定。

  “左”倾路线的代表者不了解中国革命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规律,不了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实质是农民革命。他们低估农民反封建斗争在中国革命中的决定作用,低估开展军事斗争特别是农民游击战争和建立农村根据地的极端重要性,相反,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以城市工作为中心,幻想通过发动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达到所谓“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形成所谓的全国革命高潮和全国胜利。其结果,首先造成城市工作的失败,而后使乡村工作的绝大部分也遭到失败。

  /“左”倾路线的代表者不了解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界限,急于求成,幻想超越民主革命去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他们在反帝反封建的同时还主张反对整个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在农村则强调反对富农。尤其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中间阶层以至部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地方集团都可能参加抗日,这时第三次“左”倾路线的代表者仍无视已经变化了的形势,依然实行极“左”的关门主义政策,从而使革命势力被孤立,使红军运动遭受挫折。

  “左”倾路线的代表者不了解正确的军事策略必须以正确的形势分析为前提,不了解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开展人民战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们不去客观地考察敌我力量的对比,不去正确判断革命形势的高潮和低落。因此,在应当防御的时候由于盲目实行所谓“进攻路线”而失败;在应当进攻的时候又由于不会组织正确的进攻而失败。尤其是第三次“左”倾路线的代表者,企图用“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他们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和退却中的逃跑主义,致使革命陷入绝境。

  中国共产党人是在血与火的战争中,在成功与挫折、胜利与失败的鲜明对比中认识到毛泽东一系列决策的正确性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丧失了全部中央根据地,不得不踏上长征之路。长征途中在遵义会议上才纠正了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路线,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从此,在毛泽东的带领下,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再次实现国共合作,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

  中国共产党人是通过学习毛泽东的科学著作,学习马列主义,总结自己的历史经验认识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的正确性。延安时期毛泽东在科学研究和理论创造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发表了一系列科学著作。在这些著作中,马克思主义被系统地中国化了。一方面,他不仅使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成中国形式,而且还大胆地抛弃了马克思主义中某些过时的、不适合中国具体情况的个别原理和个别结论,代之以适合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国革命需要的新原理和新结论。另一方面,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来观察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总结中国近百年,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

  /导人民开展3次伟大革命战争的经验,经过深入分析、高度概括和多方面展开,创造了指导中国革命走向彻底胜利的系统的科学理论。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抽象原理,通过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成为中国人民容易理解和便于掌握的思想武器,成为中国共产党行之有效的一整套理论、路线和政策。这极大地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有效地促进了全党在思想上的统一。

  1943年7月6日刘少奇在《解放日报》上撰文指出:“在22年长期艰苦复杂的革命斗争中,终于使我们的党、使我国的无产阶级与我国革命的人民找到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同志。”[1](P291)他认为,我们党最重要的一条历史经验是,必须区别真假马克思主义。一切错误路线实质上都是假马克思主义,而毛泽东则代表着真马克思主义。因此,我们的干部党员都应该用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用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体系去清算党内的错误思想。接着,王稼祥在1943年7月8日《解放日报》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明确提出了“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他说,以毛泽东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主义,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为基础,研究了中国的现实,积蓄了中共22年的实际经验,经过了党内党外曲折斗争而形成起来的。它是创造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它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布尔什维主义。

  毛泽东思想的提出是历史的必然。在此前后,周恩来、陈云等党的领导人也曾使用毛泽东的旗帜、路线、方向等术语来表达与毛泽东思想同样的内容。而且早在1941年3月党的理论工作者张如心就使用过“毛泽东同志的思想”这一提法。毛泽东思想概念提出后,1943年11月邓小平在北方局党校整风动员会上指出,遵义会议后,党的事业完全是在“中国化的马列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之下”胜利地发展着。为此,我们每个同志都感到很幸福,同时也深感三风不正的危害和整风的重要。[2](P88)通过延安整风,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党章的总纲中明确规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偏向。在党章的条文上还规定:努力地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义务。当时,刘少奇在修改党章的报告中说:“我们的党,已经在中国革命的长远道路上,在中国革命的这些特点中,/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发展了与锻炼了自己。我们的党,在今后的长时期中,还要在继续深入地认识与利用中国革命的这些特点中,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去为达到自己目标而战斗,并继续发展自己与锻炼自己。”[1](P341)这是全党的共识,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审慎选择的结果。

  二

  毛泽东思想的提出和确立具有深远的意义。从实践上看,它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凝聚了全党的力量,从而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从理论上看,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领域。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之后,立即把它运用于对现实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规律的研究。这一研究取得的成果使唯物史观获得科学的证明。后来,马克思又依据人类学和历史学提供的新材料进一步探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发展,不断拓展唯物史观应用发展的新领域。这些新领域的开拓反过来又继续证明、补充和完善原有的科学结论。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不断吸取实践发展和科学进步提供的新经验和新材料,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之所在。

  然而,马克思主义仍有尚待开拓的领域。由于马克思从事理论和实践活动的地域主要在欧洲,他自然对西方资本主义有更直接、更深切的了解。尽管他作为科学家曾敏锐地观察到东西方社会之间的差异,作为革命家又理智地关注着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暴行和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但是这种远距离的观察和关注只能是概括性的、原则性的。他虽然一般地提出了“东方问题”,却没有也不可能具体展开和深入实际地解决,更不可能创造关于中国历史、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系统理论。

  列宁主义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时代特征和俄国社会,解决俄国革命问题并取得成功的光辉典范。这一典范使马克思主义由科学变成了现实。中国人正是通过这一典范认识了马克思主义。尽管共产国际曾经给予中国革命许多具体指导和实际帮助,但是由于缺乏对中国社会历史及现实情况的深入了解和对中国革命特殊性的准确把握,有些指导是行不通的,有些帮助是错误的。盲目执行

  /共产国际指示的结果只能给中国革命造成严重灾难。因此,俄国的经验不一定适合中国,也不应该原封不动地照搬到中国。中国革命需要自己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和中国命结合起来,科学地分析了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贫穷落后的东方大国的历史和现状系统地阐述了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路线和政策,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诸多复杂问题。这一理论成果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普遍意义,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的学说和社会革命的理论增添了新内容,为研究东方社会和解决“东方问题”提供了令人信服的实例。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3]这段话同时也说明了毛泽东思想对于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使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社会的需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并且为中国人民所掌握,这正是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贡献。

  三

  建国以后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人们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首先遇到的是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之间的关系问题。毛泽东思想的提出强调的是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它说明,只有适合这种特殊性的革命理论,才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毛泽东思想的确立实际上表明中国共产党的一种决心,即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这样做在当时是非常必要的。然而,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人们在强调毛泽东思想的时候往往忽略马列主义;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并列又容易使人产生一种误会,认为二者是两回事。

  最先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予以纠正的人是毛泽东。早在建国前夕毛泽东就产生了在出版物和党的文件中不再使用“毛泽东思想”概念的想法。1949年1月他在

  /修改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章草案时指出,将草案中“毛泽东思想”一律改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将学习和宣传“毛泽东思想”改为学习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建国后,在编辑《毛泽东选集》过程中他又提议,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一文中的“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体系”用语统统删去。根据毛泽东的意见,1956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不再使用毛泽东思想这一提法。[4]毛泽东之所以这样做,原因之一是在他看来,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之间的关系是学生与先生的关系,二者是一回事,而不是两回事。

  接着出现的问题是在宣传中将毛泽东思想庸俗化、简单化。60年代初开始恢复使用毛泽东思想概念。由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毛泽东思想日益受到全国人民的拥戴。在这种情况下,公开站出来反对毛泽东思想是根本行不通的。于是,林彪、“四人帮”就采取种种手法,割裂、歪曲和篡改毛泽东思想。他们或者把毛泽东思想的作用庸俗化,不管什么人只要有点进步就说运用了毛泽东思想,不管什么事只要做好了就说成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或者把毛泽东思想的完整体系加以割裂,把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内容简化为“老三篇”、“老五篇”,说只要熟记这些著作就掌握了毛泽东思想;或者断章取义,抓住毛泽东的一两句话、一两个观点,抛弃毛泽东的另一些话、另一些观点,片面加以引申,歪曲毛泽东的文艺方针、教育思想、实践观点、知识分子政策和建党学说等等;或者移花接木,把毛泽东在此时此地此种条件下讲的话搬到彼时彼地彼种条件下,随便解释、肆意篡改。这一切严重地损害了毛泽东思想。

  面对林彪、“四人帮”的胡作非为,邓小平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早在1960年3月他在中共中央会议上就明确提出“正确地宣传毛泽东思想”这个问题。他说:“对待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很严肃的原则性的问题,不要庸俗化,庸俗化对我们不利,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不利。”他还援引毛泽东的话说:“提法要合乎实际,不合实际就站不住脚。”[2](P284)1975年邓小平重新出来主持工作,在开展各方面整顿的同时,他再次提出“恐怕在相当多的领域里,都存在怎样全面学习、宣传、贯彻毛泽东思想的问题。”[5](P37)

  毛泽东逝世后,在怎样对待毛泽东思想问题上又出现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搞“两个凡是”,凡是毛泽东做过的、说过的都不能动;一种是怀疑、反对和否

  /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拨乱反正,及时发表了题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讲话。在这些讲话中,他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地回答了怎样看待和理解毛泽东思想,什么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什么叫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

  邓小平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个思想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其精髓是实事求是。对毛泽东思想要完整地、准确地加以理解,不是去照抄、照转、照搬毛泽东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而是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工作。所谓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就是要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这个思想体系,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的现实条件下,就是要搞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他说:“坚持完整地准确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就恢复了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维护了毛泽东同志作为一个伟大革命家在中国革命史和世界革命史上应当享有的崇高地位。”[5](P165)

  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再次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在邓小平亲自主持下起草的。其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仍然是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在此意义上可以说,这次会议是对确立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回归。然而,这种回归决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在更高层次、更深意义上的回归。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给毛泽东思想下了如下定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个定义给毛泽东思想增添了新内容。其中不仅包括毛泽东在民主革命中制定的一整套理论、路线和政策,而且还包括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取得的新发展。此外,这个定义还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即强调“被实践证明”和突出“集体智慧”的结晶。

  /“被实践证明”本来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也是毛泽东思想中应有含义。在毛泽东的《实践论》中就有“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明确论断。[6]毛泽东思想本身作为真理当然离不开实践。然而,在一段时期这一论断却有意无意地被遗忘了,以致于70年代末由于“两个凡是”的禁锢,为了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需要重新讨论什么是真理的检验标准。

  强调“被实践证明”不仅恢复了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而且对于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具有深远意义。一方面,对于毛泽东那些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观点和做法要予以抛弃和纠正,把它们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区分开来;另一方面,对于毛泽东那些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要予以坚持和发展。所谓坚持毛泽东思想,就是指坚持被中国革命长期实践反复证明是正确的那些贯串于毛泽东全部科学著作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主要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所谓发展毛泽东思想,就是指运用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

  “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毛泽东思想的原有含义。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革命的经验总结就含有这层意思。把这层意思更突出地表达出来不仅丝毫没有贬低毛泽东思想,而且使毛泽东思想的意义愈发厚重。正如邓小平所说:“毛泽东同志的事业和思想,都不只是他个人的事业和思想,同时是他的战友、是党、是人民的事业和思想”[5](P172),“毛泽东思想培育了我们整整一代人。……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共产党”[5](P148-149)。这番话语重心长,寓意深远。由此可见,否认毛泽东思想决不是仅仅否认毛泽东个人的事业和思想,同时也必然否认由毛泽东思想培育的整整一代人,必然否认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同样,离开毛泽东思想,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和中国人民继续前进的现实基础,也不可能真正理解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

  毛泽东思想的再确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再次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凝聚起全党的力量,从而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也为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历史前提和可靠的理论根据。

  毛泽东思想永远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

  /8

推荐访问: 两个确立论文 确立 两个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