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社会组织在经济发展、社区发展、社会治理、公益事业等工作中的亮点和特色(7篇)

时间:2023-05-05 14:20:03 浏览量:

篇一:列举社会组织在经济发展、社区发展、社会治理、公益事业等工作中的亮点和特色

  

  发挥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方面有哪些措施和举措

  (一)加快立法,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法律保

  社会组织立法要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努力解决五方面的重大问题:一是划清界限,要划清政府和社会组织的界限,划清社会组织和企业的界限,也划清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的界限;二是明确权利和责任,要明确社会组织和政府企业是不同的权利与责任主体;三是确立规则,确立社会组织的非营利行为准则和特殊的产权边界;四是保障权益,保障社会组织作为法律主体的合法权益,保障它们在参与开展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中各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组织所有成员的合法权益;五是促进发展,通过立法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在法律规制下实现健康发展。

  (二)有重点地培育有利民生和谐的各类社会组织

  在目前我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还不健全完善的实际情况下,全面放开发展社会组织既不现实,也不利于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当前重点是要集中优势资源,主要扶持对社会发展与和谐稳定联系最直接的社会组织,这是符合实际的战略选择。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商会协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要健全社会组织培育孵化机制,建立财政补助和财政奖励制度,制定重点培育、优先发展的相关政策,从促进重点领域社会组织的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入手,优化社会组织结构和布局,着力打造强势社会组织群体。

  (三)加强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要以建设“法人地位明确、治理结构完善、筹资渠道稳定、制约机制健全、管理运行科学”的现代社会组织制度为目标,引导社会组织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形成管理民主、决策科学、监督有效的运行体制,增强自律性。要减少社会组织的行政化色彩,推动社会组织去行政化、去垄断化、去特权化,促进社会组织回归社会,增强社会组织活力。开展社会组织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示范创建和社会

  组织专业服务标准化创建活动,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动社会工作服务多部门多领域开展。依托大专院校,完善社会组织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与优秀社会组织建立社会组织专业人才“实习基地”,加大社会组织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力度;加强社会组织专业人才体系建设,分层次培训专业骨干人才;建立社会组织专业人才和志愿服务队伍联动机制;建立社会组织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建立社会社会组织人才供需平台等新媒体平台,促进社会组织人才发展。

  (四)加强社会组织中党的建设

  随着社会组织的快速发展,参与社会组织人数的不断扩大,如果对于这一数量不断扩张、方向符合先进生产力要求的社会群体,我们党不进入、不影响、不发展,那就会严重削弱我们党的群众基础、组织基础。不仅影响党对整个经济建设的领导,更会削弱党的自身建设。加强社会组织中党的建设既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也是更好地在社会组织中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动员和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内在要求。要紧密联系我国社会组织的实际,积极探索在各类社会组织中党建工作的特点规律,努力使党的建设成为这些组织发展的内在需要,在服务社会组织发展、锻造组织内部文化“软实力”、维护组织内部成员权益中发挥重要作用。

  (五)发挥社会组织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

  社会组织最了解民生、民情、民意,提高社会组织应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势在必行。一是探索建立社会组织界别。建议在各级党代会、人代会和政协会议中增加“社会组织界别”,分配一定比例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名额给社会组织。二是建立重大行业决策征询社会组织意见的制度。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制定出台涉及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政府规章、公共政策、行政管理措施和行业发展规划之前,应当通过一定的方式征求和听取相关社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

篇二:列举社会组织在经济发展、社区发展、社会治理、公益事业等工作中的亮点和特色

  

  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

  聚力前行、协同共治

  ——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做法____社会服务事业发展中心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区人来源复杂需求不一要打造社区共同体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社区成为社会治理的最基本单位。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坚持三个理念;第一、参与路径重在“群众路线”。第二、政社互动重在“相互借力”。第三、三社联动重在“优势主导”。

  搞清楚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作为社会组织必须具备的三大理念之后就是要灵活运用利用专业性开展项目化服务只有有作为才能有地位基本做法:

  票友唱戏的水平搭建好一个固定的戏台联合政府、社区策划好几个剧本整合资源拉动几个票房。

  区服务机制;培育了一批备案组织、草根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

篇三:列举社会组织在经济发展、社区发展、社会治理、公益事业等工作中的亮点和特色

  

  浅析社会组织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基本方向和目标是社区居民自治,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社区居民自治就无法正常运转,社区居民自治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必然要以一定形式的组织作为载体,社区社会组织就成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桥梁”。随着城市基层治理改革的深入进行,政府不断为社会组织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社会组织将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

  一、社区社会组织目前现状

  在我国,居民委员会虽然具有“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但在现实社会当中,居委会更多地扮演的是基层政权的角色,独立性和自治性都受到很大的限制。。政府为公益事业的发展做出规划,为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持。而增强社区居民的公益心,具体开展公益活动要靠社区社会组织,尤其是社区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公益行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社会组织成为社区公益事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二)社区社会组织为社区居民参与提供了有效的组织形式

  城市居民如何有效地参与社区建设,需要以另一种形式组织起来。社会组织的兴起顺应了社会潮流。我们要想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必须注意社区组织体系的规划和培育这个重要环节。居民个体参与,一般表现为直选投票、监督、反馈信息和个人意见的提出等方面,这仅仅是参与的浅层次。社区组织才是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决策和公共事务处理的有效渠道。

  (三)社区社会组织成为社区资源整合的有效驱动器

  社区内存在着丰富的社会资源:离退休人员的“剩余”劳动力以及社区企事业单位、居民的小额闲置资金等有形资源,有居民的慈善心、公益心等无形资源。合理利用,并整合这些资源才能促使社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作为政府和广大社区居民之间的中介组织,必然要承担起这一任务,成为社区资源整合的有效驱动器。

  三、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建议

  (一)大力扶持公益性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

  针对目前公益性社区社会组织数量偏少的现状,对于公益性社区社会组织应通过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区域内组织机构设置和布局等切实有效的措施为这类组织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大力扶持其发展,不断扩大公共服务供给主体。

  (二)理顺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和社区社会组织关系

  目前,许多地方通过新建、改建、扩建、购买、置换、整合等多种形式,建起了区级、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服务平台。各类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到公共服务中来发挥作用,就必须利用好区级、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服务平台,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承接、承担、承办各类公共管理和服务活动,实现政社互动、良性发展。

  (三)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和公共服务

  在推进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将社区社会组织当作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来看待,综合运用项目购买、项目补贴、项目奖励等多种财政支持形式,促进各类公益性社区社会组织通过有序竞争来承包政府公共服务购买合同。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一方面能够使得社区社会组织获得满足其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财政资源,并激励它们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能够减轻基层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的人力投入压力,形成社区居民、公共机构、社区社会组织“三赢”局面。

篇四:列举社会组织在经济发展、社区发展、社会治理、公益事业等工作中的亮点和特色

  

  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不稳,天下难安。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事关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社会组织作为群众共建、公民共享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为活跃地方经济、发展民主政治、推进社会建设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也注意到,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正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社会组织的社会认知度不高、公信力不足、治理经验缺乏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比如创新动力不足、与政府衔接不到位、监督管理缺乏细则等均是导致治理低效的制约因素。新形势下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需要正视不足、找准方向、明确路径,以实现社会组织发展与社会治理有效之双赢。

  合作与激励: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总体思路

  合作是导向。中外社会治理的经验表明:合作治理是社会治理的核心元素和基本趋势。当前,有的地方政府“视权为命”“惜权如金”,从根本上说是理念创新不够、观念转变不强的缘故。因此,应充分认识到社会组织的优势,奠定合作治理的思想基础。应当看到,社会组织在发展基层民主、化解社会矛盾、完善公共服务等方面均有用武之地和精彩表现。社会组织能够协调政府与公众之间、政府与法人之间、人与人之间、利益群体之间等各种关系,以避免摩擦、减少矛盾、消除对抗,最终达到双赢及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政府应以“小政府、大社会”为目标,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把一部分行政权力剥离给社会,由社会组织来承担,并划定合作治理的领域和范围。

  激励是动能。政府一旦把权力下放,社会组织是否愿意“接手”?应着力构建激励机制,提供合作治理的动力源泉,增强社会组织参与合作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通过“项目带动、政府购买”等方式,不仅使社会组织得以快速成长和发

  展,也大大提高了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兴趣和动力。因此,我们可以改变传统单一的资金供给模式,构建一个以项目驱动为基础,资金协助为补充、激励标准层级递进的激励机制。通过激励机制和平台的搭建,既能提供合作治理的物质保障,也可提升社会组织的治理能力。

  创新与法治: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路径

  创新是灵魂。一要创新参与模式。社会组织如何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美国、德国、日本等有成功的经验,国内北京市东城区、徐州市云龙区、宁波市北仑区等有优秀的案例,“项目承接”“公益创投”“红领之家”等均是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有益探索。通过参与模式的创新进而推动社会组织治理创新,让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增强,使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得以凸显。二要创新监管模式。可建立专门的社会组织评估机构,打造专业的评估人员队伍,对社会组织实行动态的监督评估。同时,政府可实施公众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运用群众的口碑、投票等方式对社会组织进行实时的监督。

  法治是保障。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既要依法进行,也需要法治保障。首先,加快推进社会组织立法。从国内外实践来看,我国宜采取“统一立法+专门立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统一立法,明确社会组织的社会治理职能,对社会组织的运行机制、衔接机制、监管机制等予以统一规定。同时,针对不同性质和类型的社会组织进行专门立法,此有利于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保持自身优势,实现多样化发展和创新性治理。其次,创新要依法,政府应尽快对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活动以立法形式予以明确保护,用法律的权威捍卫其正当权利,让创新治理不偏离法治轨道,始终符合法治的精神和原则。此外,政府应出台配套措施和办法,加强对相关法律制度的宣传和教育,使社会组织尽快达到参与社会治理所需要的社会认同度。

  信任与扶持: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现机制

  信任是治理网络得以维系的基本要求。社会组织只有获取政府与社会的信任,才能真正嵌入社会治理网络之中,才能减少集体行动的阻碍,进而维系社会组织与政府良性互动的局面。为此,政府须坚持两大原则:一是以信息公开作为立信之基。“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社会组织的运行状况和治理情况只有让社会了解、受公众监督,社会组织才能赢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合理评价和有力支持,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和美誉度才会随之提升。二是以能力建设作为守信之本。信任源于实力,社会组织没有治理能力,又如何赢得政府和社会的信赖?社会组织的自律能力、治理能力、服务能力等均是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实践中,一些社会组织通过参与社会救助、维权维急、公益慈善等社会治理活动,治理能力得以增强,社会公信力大幅提升。

  扶持是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重要支撑。当前,各级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扶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产生了积极效果。但总体来看,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扶持范围较为狭窄、扶持机制尚未成型。为此,一要顶层设计,实施系统的政治扶持。如出台相关政策、转变政府职能、下放行政权力、简化登记审批等,打出政治扶持的“组合拳”。二要多方筹措,提供充分的经济扶持。政府可以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实施“精准帮扶”,根据新出台的《慈善法》,重点加大对公益慈善类、行业协会商会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以及为社会治理作出突出贡献的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三要统筹兼顾,建构综合的培育体系。地方政府可以建立若干个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让社会组织得到专项培育,此外,要加大对社会组织成员的业务培训,打造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篇五:列举社会组织在经济发展、社区发展、社会治理、公益事业等工作中的亮点和特色

  

  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促进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王鹏杰

  【期刊名称】《人力资源管理》

  【年(卷),期】2015(000)004【摘

  要】在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来促进居民参与基层社区治理已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阐述了东西方社会中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理论,强调了居民参与对社区治理的重要性;论述了社区社会组织是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载体;提出健全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机制的措施,促进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总页数】2页(P15-16)

  【作

  者】王鹏杰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正文语种】中

  文

  【相关文献】

  1.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谱写社区治理新篇章——关于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东亭社区社会组织的调查2.对新疆各族居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调查研究——-以乌鲁木齐城市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调查研究为例3.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推进社区治理创新——以南京市花神庙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情况为例4.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促进居民参与社区治理5.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及参与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六:列举社会组织在经济发展、社区发展、社会治理、公益事业等工作中的亮点和特色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作者:俞晓波

  来源:《党政论坛》2017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社区建设的深入开展和居民素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区内的社会组织发展迅速,数量不断增多,涉及的服务领域也不断扩大。如何引导社区社会组织有序发展、有效参与社区治理是新形势下基层工作必须认真破解的重大课题。

  一、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现状

  从实践层面看,由于社会组织的制度环境不断优化,各地政府积极探索对社会组织的培育支持体系,包括对社会组织的资金补贴、税收减免,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等方面来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对于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机制,逐步从以物质、资金为主的资源投入转向综合能力建设,政府购买服务也从以委托性购买为主向竞争性购买转变。在政府与社会共同扶持的综合模式过程中,社区社会组织参与了越来越多的社区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化。参与到社区治理中的社会组织类型既有基金会、民非企业和社团等社会组织直接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也有一些枢纽型组织通过服务于社区内社会组织,间接参与社区治理。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发挥的作用也有所不同。本土培育起来的“内生”组织对本社区居民的需求较为熟悉,在服务项目设计与活动开展方面比较“接地气”。相比之下,外部引进的“外生”组织则具有专业性较高的服务优势,其项目设计和活动倾向于“高大上”。还有一些社会组织兼具以上两类组织的优势,既“高大上”又“接地气”,深受社区居民欢迎。

  2.参与领域更加广泛。随着社区居民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对社区治理的诉求也越来越强,社会组织提供的服务领域日益广泛,涵盖了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多数社会组织的服务范围涉及多个领域,从服务对象来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针对弱势群体的特殊民生服务,包括养老、妇女儿童、助残、帮困等;还有一类是面向社区居民的一般性服务,包括文体娱乐、环境保护、法律咨询、心理咨询等。参与领域较多的是养老服务和文体娱乐。

  3.参与方式不断拓展。社会组织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社区治理,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从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功能发挥的方式看,可以分为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所谓直接服务是指那些一般性的社会组织通过直接为居民提供服务的方式来参与社区治理,间接服务是指枢纽型的社会组织通过为社会组织提供服务来间接参与社区治理。从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资金来源看,可以分为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承接各类基金会公益项目以及社会组织自主提供低偿或无偿服务。大部分社会组织的资金来源于政府购买服务和基层政府的补助,还有一些社会组织承接了基金会的公益项目,另外还有一部分社会组织,虽然没有获得正式的政府资金投入,但仍在主动从事着低偿或无偿的志愿性服务。从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所提供的内容看,可以分为提供标准化服务和提供个性化服务。所谓标准化服务,是指居民都能享受到的普遍性服务,满足广大居民的共性需求。而个性化服务主要是为某个社区居民独享的个性化服务,满足该社区的某些特定需求。

  二、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社区社会组织在参与社区治理过程中,经历了从最初不受居民信任到逐步深受欢迎的转变,通过整合社区资源,为居民提供各类公益服务、化解社区矛盾、管理公共事务,成为社

篇七:列举社会组织在经济发展、社区发展、社会治理、公益事业等工作中的亮点和特色

  

  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北京社区研究基地主任、宁波市社区建设研究会特约研究员

  于燕燕

  一、社会组织的理念

  “社会组织”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组织”泛指社会上的一切组织:狭义的“社会组织”则专指与政治和经济组织相对应和区别的其它各类组织。我们对社会组织的界定为:社会组织,是人们为了达成共同的目标,按特定的结构形式、活动规律结合起来的一个随着环境变化而不断进行自我适应与调整的开放性群体。从其构成要素来分析,社会组织首先包括了人员、目标、结构、制度、行为、环境等核心要素;此外,从其运作来分析,社会组织还包括其产生、生存、功能发挥以及与社会环境互动等各种运作机制,在一些重要的层面还表现为社会的政策、法规以及表现为制度和机制的社会管理体制。

  社会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社会组织往往也被理解为是社会系统的组织化。目前,有些学者对社会系统组织化的概念曾经下过定义,认为:(1)组织化之系统内各部分之间联系的可能性空间从大变小的过程,或者说是从混乱无序发展到有序的过程,是一个建立联系的过程。

  (2)组织化指社会利益的协调与调整,目的是促使社会个体或社会群体结合成为人类社会生活共同体的过程,简言之,就是人类社会一体化的过程。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

  虽然他们的侧重点不同,但都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社会组织化的内容。从本质上看,社会系统的组织化是为了使社会系统达到并充分发挥其预期的功能,使系统从组织无序、效率低下到组织有序、功能充分发挥的过程。在这里,我们无意研究整个社会系统的组织化问题,而主要研究社会成员如何通过组织的途径和程序实现社会的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也就是如何在社会成员的有效参与中实现社会治理,而不是研究社会系统的不同子系统和不同结构之间的相互内在联系。所以,我们将社会组织化定义为:社会成员通过不同的途径建立相互联系方式参与社会管理,实现社会自组织的有效运行,实现社会组织的和谐与治理目标。在社会组织化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政治的、市场的以及其他的形式和途径建立相互之间的关系,实现社会的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在这些组织化的制度形式中,政治制度是一个具有根本性的变量,由于政治

  具有一定的制度刚性,因此本文不把政府组织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而主要关注一些社会性的公众组织,包括一些具有互助功能的经济组织和非经济组织,也就是重点研究一些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

  社会组织化在社区层面的基本体现是社区组织在社区内有目的的建立起来、承担一定社区功能并满足一定社区人群需要的各种团体和机构。

  目前,在人们生活的各类社区中,由于社区本身具有不同的特

  点和属性,有的是商业性的市民社区,有的是机关单位的家属院;有的是农村社区,有的是城市社区……;不一而足。社区的性质和功能不同,也会培育和催生出不同的类型的社区组织。一般而言,普遍常见的社区组织主要有:(1)社区政治性组织,包括担负有一定行政功能的行政性组织和通过一定组织程序对社区居民事务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等自治功能的社区自治性组织。前者如政府派出的街道办事处以及社区范围内的党组织、共青团组织等等,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起着程度不等的领导和组织作用,后者如社区居委会(家委会)以及相关的社区工作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等;(2)社区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主要是指服务于社区居民经济、生活需要的各类服务性组织,如各类经济合作社、福利机构、家政中介组织、幼儿园、学校、卫生所等各类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组织等;(3)社区文化性组织,基于共同兴趣和爱好的居民组织,如各类爱好兴趣小组、健身队、秧歌队等。这些组织在人们的社区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而且很大程度上对他们的就业、生活以及家庭事务等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功能。总之,社区作为一个系统化的整体,社区组织在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社区组织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社区组织的功能的发挥也会促进社区整体功能的充分有效的发挥。阐述社区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确定社区组织在社区中的职责,对有序的、规范的开展社区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社区组织是社区建设的主体,社区工作的实现主要依靠社区组织发挥作用。

  二、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社区治理是指以社区地域为基础,政府与社区组织、社区居民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活动,它体现为社区范围内的不同主体依托各自资源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模式。社区治理的目标就是通过多元权力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在多元权力格局职责分明而又相互依赖的基础上整合社区资源,满足居民需求,维护公共利益,推动社区发展。在社区治理的过程中,社会组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从对社区案例分析的角度,阐述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1、协调与稳定

  是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的社会组织。早觉察,发预警,就可以避免局部矛盾酿成全局性冲突,避免矛盾演化成不可调和的矛盾。

  北京东城区景山街道钟鼓社区是个平房区,共有11条胡同,面积0.16平方公里,人口2318户,5847人。社区内平房紧凑、街巷窄小、人员稠密,居民生活水平普遍偏低,而且低保人员、失业人员、流动人口较多,邻里之间经常因为一些琐事而大吵大闹、大打出手,争执不下了就找到居委会要求调解。有时居委会刚刚开门,就被来调解纠纷的居民围了起来,一上午就是两三起,调解主任忙于调解力不从心,在此情况下,社区组织成立了一个由无职务党员为主、社区居民自愿参与的自治调解组织“家和万事兴”群众调解之家,与社区居委会一起参与调解工作。

  “家和万事兴”群众调解之家由调解主任、社区民警、治保主任、义务调解员共十一人组成,其中八人是社区居民,六名是党员,他们中年纪最大的76岁,最年轻的56岁“家和万事兴”群众调解之家探索了“民声日”、“倾诉热线”、“合议会”这三种工作模式。确定每周三为“民声日”,由义务调解员轮流到社区居委会调解室值班,接待来访群众。开通一条“倾诉热线”,让居民不出家门就能倾诉心中的不悦和苦衷。每月28日召开“合议会”,总结当月的调解工作,学习法律知识,汇总“民声日”和“倾诉热线”中的难题,与街道司法所共同研究解决办法。家和万事兴”群众调解之家,改变了过去主要由政府部门和居委会承担调解工作的模式,把居民自治理念渗透在社区调解工作中,依托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以社区群众为主要力量开展调解工作,有效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从2006年2007年的两年时间里,调解矛盾纠纷104件,基本形成了小矛盾不出院,大矛盾不出社区的格局,实现了人人自觉自愿地维护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公众利益的良好道德风尚与协调氛围,建立了人与人之间团结友善的社会关系。

  2、自治与和谐

  我们通过对北京东城区隆福寺社区“自管会”的调研,发现社区社会组织是促进社区居民自治与和谐的一付良药。

  隆福寺社区位于东城区景山街道东部,东邻东四北大街、西到美术馆东街东侧、北至钱粮胡同、南邻东四西大街,面积约

  0.235平方公里。社区内有16条胡同、2条街,2栋居民楼,300个居民院,2607户,6030人;外来人口;315户、1104人由于隆福寺社区是平房社区,有的大院居住近百户。平房院的特点是综合性问题较多。因此,单靠12名院长很难将大院管理好。2006年,隆福寺社区居委会经多方论证,决定以楼门院为单位,成立自管组织来管理院内的大事小情。

  自管会由选举产生,居委会及社区民警在大院召开了全院大会,每户都至少有一人参加;自行制定自管会工作制度:针对自管会不同情况制定自管会制度;制定和谐庭院目标,树立和谐庭院理念:以居民院为单位,发动居民热心关注本院事务,积极管理自己身边的事情。

  隆福寺社区到现在组建了20个和谐庭院自管会,自管会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邻里守望、邻里互助的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有效地解决了大杂院纠纷、治安问题。从2006年8月成立第一个自管会到目前为止,成立自管会的院落没有发生过一起可防性案件,特别是钱粮胡同19号院,它是北京理工大学宿舍,在这里居住的70多户居民都是学校的教职员工。院内居住着许多外来租房做生意的人员,这些人不注重自家内外的环境卫生;由于工作原因,其生活规律、作息时间也与邻居们有较大的差别,在院内引起不小的矛盾。自管会成立以来的两年多时间里,居民自我管理的意识增强了,这些矛盾得到了有

  效的化解。

  社区自管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实现社区民主的重要组织载体,是社区自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打造居民自愿参与、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自治平台,为不同层面、不同需求的社区居民提供了沟通和对话的机会,化解了大量群众矛盾,增进居民之间的相互感情,促进了社区的和谐。

  社区社会组织不仅有协调协调稳定、制止和谐的功能,在社区服务和创造社区居民幸福的问题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北京东城区黄化门社区的体育生活化,给我们以启迪。所谓体育生活化,就是把体育健身活动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成为人们衣、食、住、行以外的第五生活要素。

  黄化门社区的常住人口中76.4%的居民有稳定的收入,生活已步入小康水平。社区主动适应群众的现实需要,尝试性的探索出一条有利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有利于提高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促进居民素质的普遍提高;有利于居民幸福;有利于居民的社会参与,形成“体育生活化”模式。这种模式归功于社区社会组织的参与共建。

  在这里,社区体育架构合理。有户外健身场所四处,室内活动场所三处,社区单位共建场所三处;健身宣传栏七处;社区已有65%的体育人口;健身爱好者已达到80%;有各类晨晚练点20个;单项群众体育组织14个。这些都为黄化门创建体育生活化社区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黄化门体育组织将市

  场机制与行政手段相结合,整合资源配置,建立了由家庭健身俱乐部、社区全民健身体育协会、街道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组成的体育组织网络;形成了社区、胡同、庭院、家庭不同层次的体育组织活动模式;采用医体结合的方式,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将卫生部门的健康干预与体育部门的体质检测和健身指导相结合,加强了日常健身进行指导。通过体育健身进家庭,形成了人人爱体育、人人懂体育、人人享受体育的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

  黄化门在创建“体育生活化社区”过程中,为了实现全民健身组织体系的社会化目标,按照群众推荐、民主选举的办法,产生了社区具有独立社团法人资格的“北京市东城区黄化门社区全民健身协会”,并制定了协会章程,探索出了一种与体育生活化社区相适应的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社区全民健身协会”由社区自治组织、辖区单位、民间社团组织、各类健身俱乐部和社区居民代表共同组成,其中社区自治组织是龙头;辖区单位、民间团队和各类健身俱乐部是基础;家庭则是体育生活化的母细胞。

  全民健身协会是具有群众性、民主性、自治性强的特点。协会成立后他以社区为载体,以胡同、大院、家庭为重点,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骨干,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原则,以不同的人群参与为特色,以体育法规制度为保障,采取滚雪球式的传统方式,充分发挥社区2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志愿者的作用,把兴趣和爱好相同的居民组织起来,形成了社区乒乓球俱乐部、象棋俱乐部、家庭健身俱乐部、登山队等14支群众性体育组织。目前全民健身协会办理优惠会员卡200余人,吸收会员2000余人,他们长年以公园、社区、胡同、体育文化中心、文体乐园、大院、家庭为活动舞台,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健身组织网络。这个组织网络在体育生活化这片沃土上,不断发展、壮大,一是社区天天有锻炼:在户外由“社区全民健身协会”14个团队开展健步行、登山、慢跑等活动,在户内开展电视操、客厅操等家庭健身项目。二是周周有活动:在家庭与家庭之间,胡同与胡同之间,外来人口与社区居民之间,开展方便就近、小型多样的各种趣味性群众体育比赛活动,如拔河、推铁环、抖空竹、跳绳等,比赛还设立了优胜流动奖杯,经常可以看到夫妻同参赛,全家三口争第一,祖孙三代同上阵的场面。三是月月有比赛:“社区全民健身协会”经常组织开展社区体育节、趣味运动会、民俗运动会、棋赛、秧歌、太极拳、健身球、全民健身路径赛等传统性体育比赛;四是季季有交流,“社区全民健身协会”

  除了组织好日常性体育阵地活动,开展好经常性体育活动和传统性体育比赛活动以外,还在象棋俱乐部、男子汉俱乐部、乒乓球俱乐部三个体育品牌性项目上下功夫,相继举办了“健康杯”乒乓球冠名比赛,增强团队的。正是这些体育组织的服务,增强了社区居民的生活归属感、幸福感。

  三、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发展

  上述的实践模式证明,社区治理需要改变传统政府一家为主导的管理模式,积极发展和培育社区各种形式的组织,明确它们的功能与职责,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运作机制,给社区组织功能的充分发挥创造一个良好的管理和服务环境,进而推动社区和社区组织的发展。

  1、多元化

  社区治理的目标就是通过多元的社区组织对社区治理的参与,治理的主体既有党团组织、政府组织也有非营利组织、市场组织,还有居民个人;既有政治性组织,更有经济性、文化性和生活性组织。在多元治理中社区组织的职责明确,相互之间各自分工又相互依赖。因此,社区组织要在合作的基础上促进社区的良治,最终达到发扬民主、整合资源、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社区建设的目的。实践证明,单个社区组织在社区中都无法单独进行有效的治理,每个组织都有优势和缺陷。政府和非营利组织无法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无法像政府那样采取合法的强力手段实行公共管理和保护公民的公共安全与人权;政府与营利组织又不能像非营利组织那样对社区弱势群体提供志愿的、不计报酬而又受到受助者欢迎的服务。政府、市场、非营利组织都存在缺陷,相互之间的合作、协商、目标意志的达成,则可以弥补各自的缺陷而达至善治之目标。

  2、合作化

  社区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体,这些主体在社区活动中必定会构成各种复杂的关系,比如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社区自组织与政府组织之间、社区自组织与企业组织之间、居民与企业组织之间等各类组织之间的关系。每个主体都有自己的利益目标,在实现各自目标的过程中必定会产生各种矛盾。实现社区治理的本质是要实现社区组织间的合作、交流,正像前面所说的,社区的公共事务不可能单纯的通过哪一个社区组织来完成,它必须要组织之间通过合作协商机制来完成。否则,这种治理就会具有偏性,无法实现社区工作的民主性,也无法实现社区居民的公共利益。因此,在这样一种现实下,我们要努力在各组织之间建立一套合作化机制。即设计规章制度,严格规定各组织在该机制中所应该承担的职责和义务,逐渐形成一种合作协商的文化氛围,促使其更快的实现各组织之间的共驻、共建与共享。

  3、投入化

  投入化,是指社区组织资金来源的多元化。资金匮乏一直是制约社区组织发展的一大瓶颈,也直接影响着社区组织的自治效果。解决这一问题社会各方必须做出很大的努力,从政府的角度来讲,政府可以增加对社区组织(居委会)的财政

  拨款,将其纳入到国家财政计划范围内。但是财政的支持毕竟是非常有限的,还须努力拓展更多的融资渠道,比如大力提倡和开展共助和公共事业募捐活动,建立各种社会捐助专项基金,培育非营利部门市场运作的机制。同时还要允许部分领域、部分项目

  进入经营运作范围,使福利保障、社区服务与市场供给结合起来,建立社区基金会,形成社区建设和社区组织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从社区发展的角度,我们认为,社会组织既能为公民提供所需的各种服务,又为公民参与社会社区治理提供了许多新的平台。总之,大量社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是社区发展的要求,也是社区治理的宽广需要。

推荐访问:列举社会组织在经济发展、社区发展、社会治理、公益事业等工作中的亮点和特色 社会 公益事业 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