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拔尖人才研究综述(6篇)

时间:2023-05-05 14:20:03 浏览量:

篇一:创新拔尖人才研究综述

  

  财经类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对策

  摘

  要:中国经济的发展对高层次、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前所未有的强烈。如何培养适合现代社会的高素质高层次的拔尖创新人才是当前财经类高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重大课题。本文针对我国财经类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财经类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导师制;经典精读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作为一个最具活力的经济体正在全面崛起,诸多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长远重大战略问题和当前重点难点问题亟待得到研究和解决,对高层次、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前所未有的强烈。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培养德才兼备、具备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财经领域领军人才,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是当前财经类高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重大课题。针对我国财经类高校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提出财经类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对策如下: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拔尖创新生源选拔机制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生源的选拔是前提和基础,没有科学合理的生源选拔机制,不能挑选到优质的生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国内实施拔尖创新计划的各高校的实践经验的研究表明,财经类高校拔尖创新生源的选择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

  况,采取高考直接录取与在新生中二次选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高考直接录取的拔尖生主要是看高考成绩,二次选拔可以通过学生自愿报名、学院推荐、学校初审并进行体能水平、智力水平、英语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测试,以便将最全面和优秀的学生选入拔尖创新班培养。经过学校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经过深入细致研究,确定两者的比例。其中从大一学生中选拔是重点。首先对学生资格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学生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选拔考试;然后根据考试成绩,按照各专业招录名额的一定百分比确定进入综合素质和外语应用能力面试的名单;最后,根据学生的笔试和面试的综合成绩确定录取名单。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动态管理机制

  如果学生被选入拔尖班之后,就可以一劳永逸,高枕无忧,那么,不但很容易滋长惰性,而且,也不利于激发那些初选未能入选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必须对拔尖创新班采用动态管理,即在学期末淘汰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并再次选拔优秀的学生进入拔尖班。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成立专门的委员会对拔尖人才进行严格选拔,每学期结束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将不适合“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学生分流到其他专业。从入学到结业,经过两轮分流淘汰,淘汰率为1/3以上,通过竞争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吉林大学唐敖庆班采取“末位淘汰制”,根据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的结果,对学生进行“优胜劣汰”。[1]这些行之有效的动态管理机制,值得财经类高校学习和效仿。财经类高校也应该对于拔尖班的学生进行动态管理,定期按照一定标准淘汰一定数量的学生,同时增补一部分学生,使得拔尖班学生始终处

  于一种竞争和奋进的氛围中。

  三、减少课程学分总量要求,加大教学强度

  目前我国财经类高校学生四年大学需要完成150学分左右,五六十门课程,这个标准实在是太高了。我们有必要就此与美国大学本科课程数量作一些简单比较,就可以对此有更直观的感受。哈佛大学的学制也是本科四年,哈佛大学的规定是本科四年要求完成课程32门,也就是每个学期平均选课是四门。芝加哥大学的规定是要求本科四年完成课程42门,亦即平均每学期选课是三门半。[2]

  不难看出,我国本科生每个学期选修的课程数量要比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的本科生多得多,几乎是美国学生的两倍到三倍。然而,教学质量与学习强度与选课门数不仅不成正比,却往往成反比。与哈佛、耶鲁、芝加哥等世界名校相比,我们存在的重大问题就是学生课程数量太多,强度又相差太远。其实这两者也是密切联系甚至有因果关系的。课程数量如此之多,也就很难在强度上有太多要求。学生们之所以一学期能够应付10门课,是因为课程强度太小,要求过低。反过来说,他们之所以学习深度和强度都不够,又与他们要应付的课程太多有关,形成了恶性循环。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为了有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有必要参照世界名校的标准,降低拔尖创新班学生的学分要求。在减少必须修满的课程总量的基础上,我们必须加大教学强度,逐步向少而精的方向发展和过渡。否则,学生为难以凑够学分叫苦不迭,为了应付课堂教学疲于奔命,对知识的掌握蜻蜓点水,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四、采取更合理的考试方式,以激励学生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考试和分数,对于中国学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对学生的激励与引导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人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对大学生而言,考试和分数无疑具有重要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有怎样的考试制度和方式,就有怎样的教育。考试方式不同,会导致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不同,会对学生学习的方式及内容产生深远的影响。如前所述,考试成绩也会成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和淘汰的主要依据,因此,对于期末考核理应高度重视。如果我们在课上强调思维和能力的重要性,考试的时候考察的却仍然是死记硬背的功夫,那么我们不但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会鼓励学生猜题押题和背题,这很容易在不经意间逐渐削弱所有一切可能创造最佳学习环境的努力。目前各财经类高校的考试方式基本上都是闭卷考试,题目多数还是强调标准答案的客观性较强的题目。学生们往往平时记记笔记,主要依靠考前临时抱佛脚,狂背几天应付考试,考试结束后不久,看过的东西就忘得一干二净。这种考核方式不仅不利于选拔出真正的拔尖创新人才,甚至会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阻碍作用。因此,必须采取新的考核方式,并且在学生考核评价上,应该完成从考核知识为主到考核能力为主的转变。毕竟,随着搜索技术的发达,单纯考核学生是否掌握某个知识点是否记下来,意义已经不是很大了。一些在网上可以直接搜索就有答案的问题也不值得一考。

  我们应该加大试题的开放性,增加主观题的比例,要多出一些可

  以考核学生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开放性试题,考核学生的思维水平,考核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并根据这些方面能力的高下分配分数,激励学生在培养相关能力上下功夫,而不是激励学生死记硬背。在这方面很多大师的想法和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芝加哥大学的奈特教授对学生说,考试的题目年年一样,但答案却会不同。赫舒拉发教授对学生说,这个试题我没有答案,却可以问,因为无论你怎样答我也可以按你的思维的高下而给分数的。应该考的是思考方式而不是知识。因为懂得思考方法的人,能够胜任工作的可能性更高,所以,重要的是基本的思考路径,而不是知识。总之,既然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是拔尖创新人才最需要发展的能力,我们的考试就必须能体现出对这些能力的考核,并激励学生发展相关能力,而不应拘泥于具体知识的考核。

  参考文献:

  [1]曾德军.“近十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研究综述”,2013年第4期.[2]甘阳,,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第324页.

篇二:创新拔尖人才研究综述

  

  《基于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变革研究》情报综述

  上海市进才中学

  蒋金珍

  李莉

  陆佳婕

  主要研究内容:

  基于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研究。

  基于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教师研修模式的研究。

  保障课堂教学变革的学校运行机制的研究。

  情报综述内容: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创新和创造

  创造在《辞海》中定义为“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而创新则是指在他人已经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做出新发现、提出新见解、开拓新领域、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或者对他人已有的成果提出创造性的运用。两者有区别也有相通之处,其核心均为“新”,不同点在于创造强调独创性,创新强调继承性。从概念的外延上比较,创新比创造范围大,创造属于最高层次的创新。但是在现行的研究中,两者经常是通用的。

  我们认为,对于中学生而言,创新主要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乐于探究发现,主动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和新方法。

  2、创新素养与创新素质

  曹红旗(2003)认为,创新素养,是指一个人平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和修养,即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杨曼英(2009)认为,创新素质是主体在创新行为和创新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素质。于子轩(2005)认为创新素质由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三个部分构成。

  创新素养与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是相通的,只是前者更强调动态的养成过程。基于以上“创新素养”相关概念的分析,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将创新素养界定为: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动态养成过程。创新人格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的核心,而创新能力是创新行为的集中体现以及可测量的指标。

  二、创新素养培育与课堂教学变革的关系

  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方式方法以及内容等方面都已不能适应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要求,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出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视学生的主体性;过分强调整齐划一,而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制约了学生主动、有个性的发展,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所以,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需要教育教学根本性的变革,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变革的主阵地在于课堂教学。本课题通过探索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研修模式、保障课堂教学变革的学校运行机制,弱化传统课堂教学对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干扰作用,积极探索高中阶段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途径。

  三、国内外关于“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研究”的现状综述

  在科学技术和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培养大批创造型人才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关于创造力培养的理论研究主要在心理学领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将创造力概念引入科学领域,首先制定了创造力量表。心理学家托兰斯提出了创造力的特征和表现,德国心理学家韦特默专门对创造思维进行了研究。

  20世纪60年代以后,对创造性教育的研究从理论层面逐渐转向了实践层面。美国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如托马斯·杰弗逊科技高中的课程设置侧重于科学、数学和技术的兼顾综合与分科的实践性课程,注重科技与人文的结合;教学模式采用基于真实世界的问题解决,将着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融入到学校每一门课程、教学和活动中。新加坡教育部于1998年在学校推进思维课程,核心是提高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培养创造型学生的同时,创新型教师的培养也得到了重视。如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培训项目,其培训对象为经过严格选拔和筛选的优秀中学生和中学教师;培训采用的方式主要是让中学教师和学生共同浸润在一流大学的实验室里,获得与科学家共同研究和工作的机会,激发研究的兴趣,经历研究过程,培养创新能力。这种通过亲身经历获得“实践经验”的培训方法,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更好地培养出创新型学生。

  近年来,我国部分区域和学校在普通高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也作了积极探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如北京市教委启动的“翱翔计划”,以“在科学家身边成长”为宗旨,为学有余力、具有创新潜质的高中生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积极探索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翱翔计划”项目在学习空间、课程模式、评价标准、学员选拔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

  人大附中前瞻性地提出“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主张并付诸实践。倾力打造创新型教师队伍,落实“普及+提高”的科技教育模式,在关注提高全体学生科技素养的同时,为学有所长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舞台。江苏省天一中学在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素养方面主要是立足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质疑,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空间,搭建学生参与的舞台,采取多元化、个性化、过程性与发展性评估等措施,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上海市教委启动的普通高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共有26所学校、4个区参与。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和交大附中四所学校主要以独立设置创新试验班的形式承担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和实践。其中华师大二附中以“德育引领”和“教师创新引领学生创新”为特色;在课程建设方面,对基础型课程进行校本化改造,实施特色创新拓展课程,尤其是科学技术课程、研究型课程和部分大学的选修课程。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完成一个研究性课题,在学生科研小课题指导方面,学校给予学生技术、资金等多方面支持,主要立足于资优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综观文献的查阅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国内外学校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很多学校在课程建设、学生活动空间、创新型教师的培养、选拔学生的方法、学生评价、与高校合作培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包括大学资源、企业资源等方面积累了很多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同时也有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

  1、在培养对象上,大多数学校的项目研究主要面向经过严格选拔和筛选的少数优秀学生,组建成实验班或重点班,利用高校或科研院所的教学资源,探索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机制,没有惠及学校全体学生,试点学校的研究成果很难推广到面上所有学校。

  2、大部分研究都十分突出科技创新素养的培育,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课题研究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文素养在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中的重要地位。

  3、国内外对“创新素养培育”和“课堂教学变革”的研究呈哑铃状,单独来看,既有深度也有广度,但是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仍比较缺乏。

  四、国内外关于“阻碍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因素”的现状综述

  徐丽华等(2011)认为,学生的创新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创新意识、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创新表率及善于激发、引导学生创新的能力对学生的创新素养培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有效教学,学生的创造力可以得到培养。但是,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还存在师源性障碍,主要表现在培养内容上的失衡、培养观念上的偏见、教师人格的缺失、培育环境上的专制、评价方式的单一、教师情感上的匮乏以及教师情绪上的焦虑。

  张景焕(2004)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发展总的趋势是向前的,但是在高中阶段却出现“低潮”。究其原因主要有: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后期,其智力发展水平接近成人高峰状态,但是心理和其他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智力发展。

  徐丽华等(2011)认为中学期青少年的创新心理呈现出如下特点: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想象日趋现实化、主动化;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抽象思维处于优势地位且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创造性思维的主动性和有意性也得到提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坚持不懈。

  李燕芳(2009)认为,相对于成人而言,青少年的创造力更具有可塑性,而有碍于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最大障碍更多地来自于客观环境,在影响青少年创造力发展及潜能开发的因素中,学校比家庭具有更重要的意义。Angela(2007)

  对比了有利于创造力培养的教育方式与传统教育方式的不同,并分析了学生自身的需求,提出通过教师行为、学习氛围和指导策略的改善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Beghetto(2005)

  对评估策略的研究也发现教师不同的评估反馈方式以及营造的评估氛围都对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有着显著影响作用。

  家庭环境是影响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任国荣(2006)认为家庭教育中的过度关注、滥用奖励、不当竞争、过分控制、选择约束、过分期待以及贬低等行为会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形成阻碍。

  基于文献研究,我们认为

  1、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为创新素养的培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其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也成为了限制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干扰因素,需要在研究中加以关注。

  2、综合文献研究中的相关内容和对我校师生的初步调查,我们将阻碍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因素大致分为四类,即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师生关系因素和评价因素,本课题研究从这四个方面着手,进行课堂教学变革的相关探索,以期弱化这四个因素在创新素养培育中的阻碍作用。

  综合上述分析和思考,我们认为

  1、创新素养培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素质教育的难点,应该要面向全体学生,在全体学生素养提高的基础上,鼓励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本课题研究是面向学校全体学生的创新素养培育,而不仅是少

  数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

  2、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一样,都是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重要方面,不应该被忽视。本课题认为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要兼顾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有机结合。

  3、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主阵地,本课题研究的切入点是通过课堂教学变革实践探索促进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这里所指的课堂教学不仅指基础型学科课堂教学,还包括拓展型、研究型以及学生社团活动和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

  近年来,我校在市级课题《校本课程的整体建构及实施对学与教的有效性研究》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的探索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制订了学校课程方案,确立了“科艺交融,人文固本”的课程理念,构建了有利于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课程体系,把科学教育、艺术教育与三类课程建设有机整合,着力建设科艺相融、凸显人文的特色课程。为本课题研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本课题针对以上三个问题开展积极的实践探索,以弥补这方面实践研究的不足,并使得本研究能够丰富创新素养培育的理论内涵。相信本研究,也会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习参考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林崇德:教育的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林崇德等: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英)苏.考利:教会学生创造,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徐丽华,吴文强,傅亚强:教师与学生创新行为的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6、徐长发:创新人才从这里起步——特色学校精彩案例,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7、杨曼英:创新教育导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刘慧琴等:创新与创造的若干概念辨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39、于子轩:“科技创新实验班”生命科学课程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调查与启示,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510、曹红旗等:创新素养与课程开发,教育研究,2003.11、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北京师范大学学.(社科版),1999.112、钟启泉:课堂评价的挑战,全球教育展望,2012.113、上海市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组:普通高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有关资料汇编,2010.1114、王湛: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坚定地推进素质教育,中国教育学刊,2012.115、张民生:建立学生学业质量绿色评价系统,中国教育学刊,2012.216、裴娣娜:教育创新与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论纲,中国教育学刊,2012.217、张武升:试论学校文化与学生创造力开发,中国教育学刊,2012.218、张伟,杨斌:论教师的课堂创新素养,教育研究,2011.1119、赵茜,王佳:论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教育科学研究,2012.220、赵双玉,王升:论教师发展的主体性,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521、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22、聂衍刚等:儿童青少年的创造性人格发展特点的研究,心理科学,2005,28(2)

篇三:创新拔尖人才研究综述

  

  人力资源管理视角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机制探讨3200字

  摘

  要: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高校肩负的重要使命,也是深化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的重要途径与手段之一。本文在查阅和分析众多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结合高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现实,从分析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及素质特征入手,分别从培养目标的确定,拔尖创新人才通用素质模型的构建,拔尖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及激励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对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字:拔尖创新人才;选拔;评价

  长期以来我??教育界和社会各界都特别关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并在探索人才培养的道路上始终孜孜以求,开展了很多有益探索,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远不及人们的预期。究其原因,还是由于我们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存在着一定误区。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过于单一,选拔和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激励机制不够灵活等问题。

  1拔尖创新人才的概念与内涵

  国内学术界将拔尖创新人才作为一个专门领域进行研究的时间尚短,各位专家学者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概念界定尚未形成完全统一的意见。高晓明(2011)认为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我们的教育培养目标,意指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富于个性和突破的时代中,在各行各业那些试图通过变革来引领发展,从而为整个社会经济的顺利转型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物,精深的专业造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勇于批判和变革的勇气应作为其基本的素质特征[1]。学术界引用比较多的概念是郝克明(2004)提出的:“拔尖创新人才是指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我国特别是在世界领先的带头人和杰出人才”。他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既应包括在科学领域做出创造性研究成果的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也应包括生产、技术等领域有重大发明创造或革新以及在经营、管理和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等方面有突出成就的杰出人才等[2]。尽管学者们不同的视角导致对拔尖创新人才内涵理解不尽相同,但从各种概念中对拔尖创新人才素质特征的阐释中发现,拔尖创新人才具有两个基本的素质特征:一是深厚的专业学术能力(或专业知识技能),二是卓越的创新意识(或革新精神),同时在“才”之外均强调了“德”的重要性,特别是对社会责任感的这一素质特征的普遍认同凸显了拔尖创新人才不仅有自我发展的需求,更应有“兼济天下”责任和意愿[3]。在拔尖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各项素质特征中,知识技能是一个动态提升的指标,而在大学阶段,人才专业化的程度还比较低,同时,对人才过早的专门化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创新的扼杀。因此高校在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选拔中应该避免唯成绩论,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与培养,特别是能力的提升和个性和塑造考[4]。

  2明确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基于Y理论的目标管理思想认为在目标明确的条件下,人们能够对自己负责。目标是个人或组织所希望达到的成果,培养目标直接决定着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进而作为选拔培养的重要依据,从而解决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在培养目标的设定过程中,高校一方面应对国内外一流相关学科的知名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发展定位等方面开展广泛调研,结合国情、校情,院情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向[5]。另一方面,应基于具体的学科和专业特点,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结合学校和学科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独具个性的培养目标。如北大元培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

  21世纪发展需要、具有国际竞争

  能力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培养能够在各个行业起到引领作用的顶尖专业人才。”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提出“以培养造就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俱佳,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专业及相关领域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侧重于培养战略性科学家、创新性工程科技人才、高科技创业人才和各界领袖人物”的培养目标[6]。

  总目标本质上体现了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的愿景,具有战略导向性,而这一愿景的最终实现还需要各个级别、层次的分目标去支撑实现。基于拔尖创新人才本身的特点,我们应该注意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从而为建构有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营造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有利条件和环境提供先决条件。

  3建立科学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和评价体系

  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断探索发展的今天,各高校应在拔尖创新人才素质模型的基础上,全面建立一套侧重人才软实力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和评定标准,着重考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理解力、心理素质等能力与素质的考察。如果缺乏统一的标准,在选拔中脱颖而出的可能就是一些“能言善道”的学生而已,而一些不善言辞的潜在学术创新人才则会被我们拒之门外。

  激励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够激发人正确的动机,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有效实现自我价值。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中,高校应合理运用评价结果,建立与评价机制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象作为新时期大学生中的优秀者具备求知欲强、自身素质强、可塑性强、自我意识强、竞争意识强的特点。在激励制度的制定方面应该避免一刀切,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特长、需求实行多样化、差别化的激励,如各类荣誉及奖助学金、推免升学、出国交流、项目机会;除却奖学金等外在物质激励以外,更应注意平台提升等内在精神激励的作用,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比所见效相对较慢,但一旦形成就能较长久地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我们应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教育的服务功能在人才培养中充分体现[8];遵循人才成长发展的规律,充分激发人的内在能动性和内在潜能;设立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和个性化的培养模式、从拔尖创新人才素质结构出发,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完善激励制度;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为拔尖创新人才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人文精神与科学研究有机融合,实现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同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高晓明,拔尖创新人才概念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10),p65-6[2]郝克明,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3(11),p5-1[3]白春章、陈其荣、张慧洁,拔尖创新人才与培养模式研究述评[J],教育研究2012(12),p147-151[4]瞿振元、韩晓燕,高校如何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从年轻院士当年的高等教育经历谈起[J],中国高教研究,2008(02),7-11[5]李祖超、杨淞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内容与途径分析――以五所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为例[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1(4),48-52[6]董瑞,国内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

  5所名校学院建设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1(06),66-7[7]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M],2005[8]Chen,Yurong.AResearchontheCultivationSystemofInnovativeTalentsatColleges.InternationalEducationStudies[J].2010(5):

  143-14[9]冯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9(10),9-14[10]张晓倩,关于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2011(7),11-16[11]韩旭东、杨韬、李俊鹏,行业特色院校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以西南交通

  大学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12-15[12]李祖超、国旗,论拔尖创新人才核心价值观塑造[J],教育评论,2010(04),33-36

篇四:创新拔尖人才研究综述

  

  人才工作总结综述

  党的*大以来,我州深入贯彻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加快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一体化政策激励体系,推动人才工作持续进步,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经过十年的努力,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人才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人才结构持续优化,人才环境大幅改善,人才效能逐步释放全州人才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一、坚持党管人才,提高人才政策吸引力

  着眼人才发展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从建立健全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和机制、保障机制入手,集中在责任落实、经费投入等方面多点发力,形成爱才兴才“新格局”。

  一是加强组织推动。州委始终把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坚定不移推进人才强州战略,州委常委会、州政府常务会、州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定期研究人才工作,推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切实强化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在全州上下形成大抓人才的鲜明导向和强大合力,构建起党委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

  二是完善政策体系。着眼人才长远发展,破除人才引育制度机制瓶颈,制定出台《*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办法》《*公开选聘州直属学校校长办法(试行)》《*拔尖人才评选管理办法》等举措,打通制约人才发展的堵点难点,提升人才工作政策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2021年*月,为进一步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及时修订完善引才办法,大幅提高安家补贴,首次将“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大学本

  科生纳入安家补贴发放范围,同时将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及“双一流”建设高校硕士研究生安家补助分别提高到*万元、*万元,公费师范生、一流大学a类高校本科生安家补贴分别提高到*万元、*万元。

  三是强化资金保障。牢固树立投资人才就是投资未来的理念,在州县市财力困难的情况下,把人才工作预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支出,形成全州上下一股绳、合力投资人才的生动局面。20*年以来,累计兑现落实引进人才安家补贴*余万元,发放拔尖人才一次性奖励*万元。着眼改善人才居住条件,营造良好生活环境,州上统一改造人才公寓*套,县市集中改造人才公寓*套,新建人才小区住房*套,有效解决了引进人才居住难问题。

  二、创新引才模式,开辟人才引进快车道

  奔赴知名高校专项引才、提高薪酬待遇吸引人才、端口前移引进人才在不见硝烟的“引才大战”中,州委、州政府创新多种引才模式、礼遇各类人才,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各类优秀人才由四面八方向着美丽*奔赴而来。

  一是科学规划引才。立足教育教学、医疗卫生、农业生产等领域人才紧缺的实际,州委组织部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专题调研,全面摸排人才底数,经综合分析研判,按急需紧缺的原则,制定《*急需紧缺人才专业目录》,列出城乡规划、公共卫生、金融法律、文化旅游等*类紧缺学科,涵盖*个本科专业和*个研究生专业,确保引才工作高效、引才数量适度、引才结构合理。

  二是精准高效引才。立足全州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学校管理理念不新的实际,专门制定《*公开选聘州直属学校校长办法(试行)》,面向全国公开选聘*现代职业学院院长和*中学校长,开创了我州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先例。永靖县、东乡县、*市分别聘请省内外知名中学校长担任本县市高中校长,*市与*市市中区创造性开展教育帮扶协作,由市中区选派的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接管部分中小学和幼儿园,汇聚行业精英,释放“鲶鱼效应”,激活了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池春水”。

  三是主动上门引才。抢抓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季和秋季招聘黄金期,组建赴外引才工作组,通过现场推介招聘、面试签约等方式,主动上门求贤揽才。20*年以来,先后赴*等地“双一流”建设高校举办*场招才引智专场活动,分*批引进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人,其中“双一流”高校本科以上学历高层次人才*人,有效缓解了人才断层问题,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特别是克服疫情严重影响,开创“线上面试”模式,先后组织开展*批次人才引进,实现了疫情之下引才不断档。

  三、激发内生动力,搭建人才成长大平台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在着力引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的同时,我州不忘对人才的常态培养和精准培育,使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才。

  一是加强教育培训。为提高引进人才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帮助引进人才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工作,州委组织部牵头,州委党校、州人社局、州教育局、州卫健委及各县市委组织部配合,每年集中在州委党校举办*期以上新引进人才岗前培训班。同时,先后组织开展*期人才联谊活动和系列知识讲座,搭建人才交流沟通平台,提升人才归属感。

  二是激发人才活力。激励各类人才脱颖而出,2021年精心组织实施新一批拔尖人才评选工作,事迹突出、贡献显著的教育、卫生、农业、文化等领域*名

篇五:创新拔尖人才研究综述

  

  2020年第2期(总第1306期)(高教研究与评估)黑龙江教育HEILONGJIANGEDUCATION(HigherEducationResearch&Appraisal)No.2,2020SerialNo.1306■人才培养模式“双一流”下地方高校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哈尔滨商业大学英才学院为例——侯雪筠,段莹贾绍华,黑龙江哈尔滨150028)(哈尔滨商业大学,摘要:探索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要求,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目前,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应构建拔尖创新文章以哈尔滨商业大学英才学院为例,建立拔尖人才培养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通过遵循拔尖人才成长规律,机制,积极探索“两制四化”有效模式等,形成哈尔滨商业大学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色模式。培养模式关键词:地方高校;拔尖创新型人才;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20)02-0078-03的内涵是指“坚持立德树“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1]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目前,“双一流”建设的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英才学院为学校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拔尖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逐步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拔尖人才培养的发展之路。下面就哈尔滨商业大学英才学院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情况做如下综述。高校是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主力军,而地方高校作为立足地方、面向区域的地方高校“排头兵”,因自身的办其拔尖创新型人学理念、学科特点及隶属属性等特质,才培养具有自己的独特内涵[2]。哈尔滨商业大学始建于是新中国第一所多科性商业大学,黑龙江省重1952年,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2006年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院校,2018哈尔滨年顺利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商业大学为了推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思路,于2008年成立了人才培养实验班,2012年更名为英才学院。人才培养依据“厚基础、宽口径、强素质与品德”的有机融合,培养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高优秀尚的道德品质、宽厚的知识基础、突出的能力潜质、经过的综合素质和开阔的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型人才。收稿日期:2019-06-24一、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大学能不能培养创新型人才、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国人热议的话题。2018年9“党月10日,习总书记在第三十四个教师节讲话中强调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培养造就一大批标。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201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我们必须推进四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把‘培养人’作为个回归,就是要回归大学的本质职能,注重能力与意识,见》能力、重创新”的原则,“知识与兴趣,中进一步明确“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1969—)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学管理与研究。作者简介:贾绍华,男,吉林扶余人,哈尔滨商业大学英才学院副院长,“地方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HSDJY18)基金项目:哈尔滨商业大学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一般项目;黑龙江(SJGZ20170007)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委托项目“地方院校本科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78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双一流”下地方高校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哈尔滨商业大学英才学院为例根本任务。高校要调整思路,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些重要论述,集中哈尔滨反映了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商业大学英才学院自成立以来,心地位,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优化课程体系,建立导师制、淘汰制,小班化、柔性化、个性化、国际化的“两制四化”管理模式,集中优质教学资源,聘请名师和高水平教采取师授课,实行小班化教学,注重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英语分级教学,开设口语课程,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出国国际交往能力和留学等形式,为培养出具有国际意识、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搭建平台;实行导师制,聘请学术造诣深、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担任科研导师,开展学术研讨、课题研究、学术讲座等形式的科研训练活动,为培养实行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富于创新能力的人才搭建平台;注重人才培养质量,鼓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学风建设,励优秀学生转入英才学院学习。这些办法和措施有效地保障了优秀人才的输出,更为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借鉴。三、完善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因材施教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改革培养方案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3]。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体现,由英才学院、教务处共同协商制订哈和各专业学院组成培养方案修订小组,尔滨商业大学拔尖人才个性化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基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强调建立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宽、专、交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整合教学内式。全面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能力、素质培养容,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实现学生知识、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突出对学生创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获取知识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在公共基础课程体系中,加大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课程学时和内容,强化学生科学思维养成;大学英语实行分开设口语课程,层次教学,强化外语水平与交流能力的基本理提升;在专业课程体系时,加强专业的基本知识、论和基本能力教育,注重核心知识,科学构建本专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框架。二、依托优势学科专业学校高度重视拔尖人才的培养。哈尔滨商业大学即“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学科专业定位,“以经、管、工学科为主,坚持经管法融合、商工结合,相互支撑、协调发展;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突出优势学科,培育基础理论与交叉学科,适度增设社会急需的新兴学科,重点发展应用学科专业”。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进一步明确“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推进创新人才培不断完善养。依托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和工学优势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英才学院开展以知识创新和能力培养为主导目标的研究型教学方式,培养具有“商”科领知识面宽、素质高、自域领军人才发展潜质、基础扎实、主学习与创新创业能力强的拔尖人才,为优秀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和国际交流奠定坚实基础”。经济学、管理学和工学是学校优势学科,目前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工商管理、中药学、食品科士学位授权点应用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学),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管理、机械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中药学、药学等),6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目前,英才学院按照金融学类、工商管理类、能源动力类、机械类、化工与制药这些优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六个专业门类进行招生,势特色学科专业为英才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四、探索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人才培养的好与坏需要有效的机制保障。英才学院在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中,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人创新创业、激励与约束等方才培养机制,从招生、教学、面,形成了导师制、淘汰制、小班化、柔性化、个性化、国为营造开放和谐的学习环际化的“两制四化”有效模式,境,积极健康的竞争氛围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注重个性化培养(一)大类招生,实行“分段式”学生经过大学一年级通识课程和大类学科基础课程学习后,在第二学期末可根据个人的兴趣和能力自主“分段式”选择专业,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实行培养,加厚学科基础课程,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等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二)实行小班化教学,选聘优秀教师,注重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质量关。强调小班授课,严把聘任教师师德关、选聘涵盖了省校两级教学名师、省校两级教学新秀和青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者,教授、博导高职称高学历教师等最优秀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优质的教学队伍保障了优秀人才的输出。提倡研究性教学模式改革,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如“证券投资学”课程,采用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思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年教学能手、国家级和省级各类教学科研奖励获得者、79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双一流”下地方高校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哈尔滨商业大学英才学院为例维和学习兴趣,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增设口语课程,注重国际(三)实行英语分级教学,交流平台建设实行英语分级教学,充分体现英才学院因材施教、个性化的培养理念,实现学生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分别第二学年通进步。强调学生在第一学年通过英语四级,过英语六级。在实施中,学生在前三个学期开展四六级能力训练,第四学期开始,根据学生英语六级等级考试通过情况分班教学,其中通过分班将根据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开展商务听说读写、BEC等级考试等训练。同时,为加强学生英语交流能力,在培养方案第三、四学期增设口语课程。这些措施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外语听说读写能力,为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搭建了较好的平台。(四)开展多种形式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能力的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强化素质教育和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院通过实施科研导师制,参加学术专题讲座,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计促进了划项目及“挑战杯”等多种形式的科研训练活动,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实人才培养与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1.启动科研导师制工作。为发挥学校高水平教师的学院从2014年科研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开始实行科研导师制,聘请学术造诣深、科研创新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导师,形成由创新人才培养未来创新人才学术讲座等多种形机制。通过开展学术研讨、课题研究、式的科研训练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院人才培养与科研实践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部分学生已经参与了导师的科研项目,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达到了预期效果。2.鼓励学生参与学术讲座。为开阔学生视野,学院经常与相关学院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学术讲座信息,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研学术讲座。通过活动,既提高开阔了学生对国内外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全面认识,了国际视野,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创新意识。3.引导大学生申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学院积极引导学生申报大学学生的参与意识、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经过实践,创新思维得到显著增强。4.开展挑战杯、学科竞赛等活动。参加各种竞赛有利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学院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竞赛活动,逐步增强了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五)实行动态进出机制学院十分注重优秀学生的培养。除每年招生外,还面向全校经管在全校范围内实行选拔。在第二学期初,工等部分专业学生,以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在学科中排名为基础,可申请转入英才学院继续学习。同时,为有效保证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对符合转出规定的学生,学极大地院实行严格的淘汰机制。通过转入和转出机制,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紧迫感,学习氛围明显增强。五、结论总之,英才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学生在基础知识、创新实践能力和就业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成绩的背后也存在不足,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建设教育强国已成为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和任务,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已进入提高质量的升级期、变轨超车的机遇期、改革创新的攻坚期。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英才学院将紧跟时代发展,更新理念,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加快形成英才学院拔尖人才培养体以问题为系,进一步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导向,提升学生的学业挑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加强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推进研究型教学改革,构建线上线下相以学生为中心,结合的教学模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有报国信念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参考文献:[1]教育部.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2015-10-24)[2019-06-02].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511/t20151105_217823.html.[2]袁旦.地方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7,(11).[3]王大恒.省属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探索———以长春师范大学为例[J].科技视界,2017,(30).[责任编辑李爱华]80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篇六:创新拔尖人才研究综述

  

  中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AbstractCurrentlyseven-yeartrainingmodelinmedicinehasmatured,butinthecourseofitsdevelopment,alsoshowssomeproblems.Thispaperdiscussestheseven-yearmedicaltrainingmodelinthecurrentproblemsthatexist,analyzedthecausesandproposeawaytocultivateinnovativetalentsofseven-yearmedicine.

  KeywordsSeven-yeartrainingmodel;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creativetalents;

  trainingmodel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市场对中医人才的创新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虽然目前的中医长学制的培养模式已渐趋成熟,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目前,如何培养中医拔尖创新型人才,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中医学七年制拔尖人才培养问题

  1.1专业意识淡化,课程设置冗杂

  目前,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课程设置较冗杂,除了中医类的专业课,还包含了较多公共课、基础课,西医学临床课。例如,我校2011级中医学七年制专业在入学后的第一年,中医学类的基础课程却安排较少,却开设了大量公共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有机化学、大学物理等,及西医的人体解剖学、学与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等,而这些公共基础课程对中医拔尖人才的专业化培养并没有什么作用。在第二学年至第四学年,才真正开始系统学习中医学,这样在无形中就加重了中

  医院校学生后三年的学习负担;新生刚入学后,中医学基本思维方法尚未建立,便开始学习西医基础课程,较早地建立了西医的临床思维体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医临床思维体系的培养与巩固,等到接触“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藏象学说”等中医传统理论,容易抵触。导致中医专业意识淡薄,或是对专业的不信任、不理解甚至厌倦。

  1.2忽视师承教育,缺乏中医思堆

  师承教育是中医学教育不断发展的基础与动力及鲜明特色。①但是目前的中医学教育,主要是以课堂授课为主,以老师讲授和教材为主,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没能够较好地重视中医思维能力训练,是一种灌输式被动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缺乏整体的中医辩证思维,无法领会中医学的精髓所在。临床思维是指医生运用医学理论和医疗经验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认识活动,其本身病不属于医学理论范畴,而是一种基于医学理论的思维活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过程。其认识基础是中医的整体观和恒动观,讲究天人相应,五脏一体,形神合一,其临床是一种协调的活动及过程,并讲究理、法、方、药环环相扣,其思维方式和逻辑线路是一个独特的认知程式。②七年制学生应善于开拓和扩展思路,善于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把感情认识上升到理性知识的高度。中医学是一门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经验医学,要体会其中的奥秘,缺少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师的指点,很难发现其中的精深奥妙,中医学精髓的发扬和继承主要依靠师承教育。

  1.3临床技能不足,实践经验匮乏

  中医学是一门临床经验学科,无论是基础或是临床课程都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中医的教学模式体现“早临床、多临床”和“理论与实践反复结合”的特点,具备了教学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特点。③而中医学从整体入手的诊断模式以及独特诊断方法,只有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诊疗和操作中才能培养起来,闭门造车或照本宜科是不行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就的。目前在中医学七年制实际教学中,普遍采用“基础一临床一实习”三段式的培养模式,学生临床实习的机会相对较少。

  1.4专业学习有限,科研创新不足

  中医学七年制拔尖人才培养目的是在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理论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高质量人才。七年制本硕连读学生作为中医院校中一个的特殊群体,不同于本科生,也有别于研究生,不是照抄照搬研究生培养模式,也不是五年制年限的延长和课程数的增加,而是对中医学临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而目前七年制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不足,如在课程衔接、管理方式等方面,在五年的本科学习阶段中,实际学习医学的年限只有三年时间,因为要除去一年的公共基础课和一年的本科阶段实习。进入研究生阶段后,课程学习半年,这就要求七年制学生在短时间内适应研究生学习,临床实践学习一年,这就要求七年制学生掌握临床辨证思维能力,而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要想熟练掌握临床辩证思维能力,则有很大的难度。在最后的半年里,他们在忙于毕业论文的设计的同时,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找工作,这样很难保证他们的学习效果,容易使得他们放松了临床实践能力的学习和培养。④

  2培养中医学七年制拔尖创新人才途径

  2.1重视中医经典,强化中医基础

  中医经典是中医学知识宝库的核心,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石和源头,学习经典是中医的特色,可以帮助后来者体悟中医理论中一些难以言传的内容。经典著作是中医理论的源流,不仅包含独特的中医理论、蕴含宝贵的经验,更是集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一体的宝贵财富。建立了“阴阳五行”、“藏象五系统”、“五行六气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等学说。首先应注意不要操之过急,经典之所以经典就是要我们慢慢去啃,如《内经》在学习时可以在读每一章节时配合翻译书,历代名家的解读,还有网上视频可以配着看,切忌浮躁,学一点是一点,搞通一点。培养中医拔尖人才就要加强中医基本功,强化其对经典的掌握。因此,我校中医学院每年通过举办经典诵读月,国医节,读经典、用经典知识大赛等活动,强化学生对经典的反复研读。

  2.2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科研能力

  2.2.1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模式

  教学课程是培养人才及提高教学质量的重心所在,是影响培养对象的直接因素。为了适应医疗市场实际需求的不同,迫切要求我们优化课程体系。优化课程体系要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一体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与所分设的专业方向相适应的课程。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增强适应性及提高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为此我校共设置了四个层次的课程:首先是第一学年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有中医哲学、中医文化、大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不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是医学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人体解剖学、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等课程,以使学生掌握中西医学基础知识,强化中西基本功形成中医的学习体系。然后是临床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外科

  学、内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课程,以使学生在掌握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临床的思维模式。最后是专业课程,根据不同方向的实际需要,设置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如针灸推拿方向增设针灸和推拿方面的课程,如针灸治疗学、推拿治疗学等针推临床课程,骨伤外科方向增设骨伤方面的课程,如中医骨伤学、创伤骨科学、中医筋伤学等骨伤临床课程,体现不同专业方向的临床特色。采用小班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模式,开展自主性学习,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思考空间,将教学与临床,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

  2.2.2加强科研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科研能力是在的创新思维中不断提高的,及早地给学生灌输科研思想,为学生科研能力打好基础。在第六学年,开设科研思路与方法、统计学方法等相关课程,有经验的教授进行与相关科研的讲座,对每1~2名七年制学生配备一名导师,指导中医七年制学生开始选择研究方向,阅读和整理相关综述,并在学期末组织开题报告,对其可行性和创新性进行评价,培养学生对前沿知识的捕捉能力,使学生掌握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⑤从而巧妙地解决了七年制学生时间短的弊端,使得学生的临床实践时间和课题研究时间相一致,都达到一年半。

  2.3加强临床训练,突出个性化培养

  中医学的实践性体现在,其理论、教学效果、价值均要通过临床实践来检验。临床实践能力是培养中医临床型拔尖人才的关键。而临床教学质量是关系到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直接因素,脱离临床而一味地理论教学往往容易出现问题。首先,让学生早期接触医学,精简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在第一学期就开设中医基础、人体解剖学等医学基础,从而增加学

  生临床实践的时间。从大一至大三每年暑假可以安排暑期见习,真正实现早临床。师承名医,少走弯路,缩短成才周期。名老中医以自己的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中医经典理论学习,经典与临证的相结合,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经验。⑥在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探索,寻找中医方证对应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其次,对于中医拔尖人才管理采取基础和临床双导师制培养的小组式管理模式,不仅注重了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同时还提高中医拔尖人才的科研与临床实践等能力。⑦研究生阶段学生可以向基础导师请教理论问题,还可以跟临床导师临床学习,跟小组老师请教其他问题,充分彰显“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培养模式,而且能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注释

  ①姚魁武,薛燕星,熊兴江,等.师承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探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9):952-954.

  ②陈楚淘,李点,何清湖.中医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6):39-43.

  ③王岚,刘中兴,郭静,等.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技能考核模式探索[J].中医,2014.33(3):56-58.

  ④李友白,郭胜伟,李爱民.中医学七年制学生临床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4(10):115-116.

  ⑤刘慧萍,喻嵘,葛金文等.基于研究性教学培养七年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6):62-63.

  ⑥刘慧萍,张崇泉,喻嵘.转化医学用于张崇泉学术经验传承探讨[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4.36(10):932-934.

  ⑦邢玉瑞.中医临床思维特点探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9(4):3-5.

推荐访问:创新拔尖人才研究综述 拔尖 综述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