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教育”论

时间:2022-07-27 19:20:04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神教育”论,供大家参考。

“精神教育”论

 

 “精神教育”论

 摘 要:

 教育承担着塑造完满人格的责任。精神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各类知识教育的同时,挖掘蕴涵在理论知识、科学技能中的内在精神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涵养和精神品质。本文在分析当今学校教学中缺乏精神教育的基础上,指出现行评价体制的弊端,提倡等级评价标准,以使学生减压,真正培养出和谐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教育改革 精神教育

 各种事物都应与时俱进,教育也不例外,时间长了,一旦形成“模式化”程序就会在具体工作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弊端,束缚发展。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有十多年了,在教学方法、设备、人才等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对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美国学者伽德纳曾这样说过,“真正的教育永远是精神的寻求”。20 世纪 80 年代末90 年代以来的学生生活在“物质至上”的社会氛围中,加上施教过程缺乏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探索创新的内在精神,使教育成为“世外桃源”式的说教。现在进

 行的新课程改革同我这里提倡的精神教育一样,旨在唤起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使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同时教育者将蕴涵在理论知识、科学技能中的内在精神进行挖掘,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个人在思想、观念及精神品质上得以完善。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谈谈精神教育。

 一、素质教育呼唤精神教育

 自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产生了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素质教育”,广大教育工作者纷纷出谋献策,各种理论应运而生,使学校教育有了很大改观。当今教育并不缺少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设备,并不缺少教材和著作,也不缺少教育学的专家和教授,但一些根本性的问题,由于文化、社会、组织、心理等方面的影响,仍是改革不断深入的障碍。

 从根本上讲,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过教育向个体传递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促进个体社会化,并最终使人类社会得以发展。90 年代以来的学生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背景下的被教育者,每个人都渴望自己有独立人格、自由的心灵,渴望有一个富有意义、内容充实的人生,渴望自己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但往往事与愿违,当他们静下心来反观自己的教育历程时,有时发现那么空,那么虚。如何使被教

 育者消除这种失落呢?这就需要当今素质教育下必修的隐性课程:精神教育。

 1.当今教学中缺乏精神教育

 我们中国的学生,从进入学校的那一天起,就被迫进入一个“加工车间”,学习,考试,分数,升学,就业……由于他们只能在这个车间里才能变为合格的“制成品”,他们不得不顺从“生产线”的要求,只读与考试相关的书籍,按照所谓权威的标准答案来进行思考和判断。为了考取重点大学将美好的童年、少年时光都用来死读书,生活毫无情趣,以致于长大后没有甜蜜的回忆。另外,由于考试压力,教师强调知识的死记硬背,与考试有关的老师反复强调;与考试无关的,老师只字不提。学生被动地学习,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毫无空余时间来拓展思维空间。家长怕孩子学习分心,拒绝他们参加集体活动,甚至不让他们过多地进行社会交往,由此造成了学生精神的极度空虚。

 我们在教育中要始终关注对学生进行精神教育,我很深刻地记着我的一位语文老师曾经讲过, “本来非常好的文章,一旦选入教科书就会由于学生的逆反心理而变的枯涩无味”。学校教育中所使用的教科书都是经过专家深入研究的,是为普遍适合某个阶段的学生

 掌握知识的需要而设计的。每一篇文章,每一门科目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所以针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这种问题应深刻反思。目前在我国教育体制中,分数仍是衡量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志,由于社会、文化、心理等压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理论知识,把它们当作僵死的教条硬性的内容向学生灌输,避而不谈这些公式、理论背后所蕴涵的那些思想家、科学家们的思考和追求知识的热情,把本来蕴涵伟大真理、巨大人文关怀的知识体系说教成为需要背诵的条条框框。在这里,我以中学政治思想课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打个比方,很多教师在讲这部分知识时,并没有完全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指导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的真正作用,没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很少有教师会向同学们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得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以及他们的理论对当时的世界无产阶级运动及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所起的作用。再比如某个物理公式、化学符号,它们的由来也是体现着科学家的人文和科学精神的融合,教师在讲授时,可以多推敲一下。

 大学教育同样也需要精神教育。有人说,大学教育像是在喂压缩饼干, “饼干”的口味有的是自己选的,

 有的是不得不选的,总之得到之后,就由教授、讲师用压缩饼干喂养。学生所吃营养单一,由于所吃食物营养不全,养份有限,加上精神迷茫,更不易吸收,而没有养成爱读书、摄取外来营养的习惯,不知道如何通过另一种途径去寻求精神食粮,导致现在部分大学生面黄肌瘦,发育不良。

 2.现行评价体制的弊端

 首先看我们的教育,体、智、德、美、劳中只取知识教育,而且仅仅是与考试有关的知识,整个基础教育都是围绕高考指挥棒转。虽然近年来,高考形式有了改革,但仍是换汤不换药,分数仍是评价学生好坏的最重要的标准。不难看出,高考制度下的评价机制只是使处于优势的学生群体获得激励,使他们从大大小小的评价中一次又一次地获得满足,使他们自信、自尊和人生价值在评价中实现。而那些处于弱势的群体,也就是被称为“后进生”的学生,这种评价机制,不但不能给他们带来激励、欢乐、自尊、自信,相反,倍受刺激、屡战屡败的经历使他们抬不起头来,逐渐丧失信心,导致破罐子破摔,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由于学校教育成败是以产生优秀学生数、各项大奖获得者数或著名高校录取数为主要参照标准,使学校将有限的资源向优势群体倾斜,使不平等的现象更为突

 出。“天生我才必有用”,并不只是题海战术中的佼佼者是“才”,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人。知识与精神教育同等重要。各种教育必须以学生精神培养为依托,那些优秀群体也不过是评价体制下的牺牲品,他们将来也许在某些领域成功,但没有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生活的美好、生命的崇高,仍然会因精神的荒芜而恐慌。另外,国家强盛要靠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那些弱势群体怎么办?中国的未来要依靠这样的人才,想起来真让人不寒而栗。我认为改革教育评价机制是在素质教育中实施精神教育的关键。

 二、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精神教育的实施策略

 1.重构新的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精神教育也是如此。当前考试的压力,对精神的发展有很大束缚,在基础教育阶段,全社会应淡化选拔意识,明确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可塑的。美国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不让一个儿童落后”。2001 年 1 月23 日,美国政府公布了名为《不让一个儿童落后》的教育蓝图。以学业熟练度为评价标准,比如考试分为“低于基础”“基础”“熟练”“高级”四个等级水平,每个等级有一定幅度,再与基准配上辅助指标“辍学率”“出席率”和“保持率”,保证 100%的学生达到学

 业熟练程度基本指标的实现。让所有学校的每个学生都围绕变化的分数在比,不论平均分还是升学率都是相对标准,好中求好、强中求强的做法只会导致学校之间相互攀比、竞争,学生学习压力不断加大。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后,本以为可以减少中学教学压力,不想不仅没有减下来,由于重点大学、名牌高校的稀缺,反而压力更大了,这一轮的竞争更趋激烈。

 改革考试制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我看来,基础教育阶段应借鉴别国评价机制的经验,采取绝对评价标准的等级考试。这样在学校教育中可以减少竞争带给学生和老师的压力,让老师不被分数竞争束缚,帮助弱势学生,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学生压力减轻了,发展空间开辟了,在蕴涵精神的学习中愉快学习,在教师引导下主动追求新的目标,真正成长为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体、智、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知、情、行和谐统一的人才。根据我国国情,没有什么方法比考试更公平、更好了,所以对于高考改革关键在于科学化,还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2.利用情景教育提高精神教育效果

 情景教育的开创人――小学老师李吉林,对于基础教育界的改革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素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情景教育的好处是把教材教活了,把孩子们

 教活了,因此情景教育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探索。它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思想、见解和经验,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理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种教学策略的核心是为了凸显主体教育理念,实施主体性教学,培养学习能力,体现全面教育,创造有助于个性发展的教学氛围。把德育、智育、美育融会于情景之中,在教学生学会求知的过程中学会做人是情景教学的最大特色。教育本是充满感情的事业,充满爱的事业,但如果把教育变成非常枯燥的单纯的知识传授,而且用分数去激化其中的利害关系,把正常的做人、生活必须有的情感素质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排斥在教育的过程之外,我看我们的教育将会出现巨大的危机。

 情感是精神的门户,精神教育需要情感为媒介和桥梁,由灌输走向对话,由单向影响转向双响互动,给予学生生动活泼、新鲜的知识,最重要的是以情为纽带的健康、丰富的精神世界。教育是为人的,特别是人的精神生命的发展。强调精神教育不过是要改变目前学校教育对人影响的片面性,使教育真正成为培养人的精神世界健康和谐的必要条件。不管科学教育

 还是人文教育,将知识教育与精神教育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融合,并最终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的境界。随着教育评价体制的改革,学生、老师压力减小后,在课堂教学中将知识与精神相结合,师生互动愉快教学,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更加好学,教学质量也就提高了。课余,有了闲暇,学生可以更好地交往、读书、劳动,发展兴趣,从而使身心各方面充分锻炼,达到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3.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

 黑格尔认为人的精神最本质的特点就是自我意识。精神教育的关键是关于人的教育,精神的特点是自由。这里的自由不是任意,而是依赖自己,自己是自己的决定者,自我教育是精神教育有效的方法。学生压力随评价机制的改变减轻了,会有许多闲暇时间,用来静静地反思自己。中国教育中有一个词“悟”,自觉内化在我国古代是品德精神的必经途径,现代教育中也可借鉴。教师在传播知识时,用蕴涵精神的知识教育学生,并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留给学生思维空间去寻思、内化,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真正体现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精神。

 “万物皆逝,唯精神永存”。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精

 神教育,能使学生在成长关键期形成良好的道德理想、思维习惯、学习方法、精神品质,在逐渐成长中发挥支柱作用,将社会、老师、同学、家长作为镜子纠正自我、反省自我,逐步由他律上升为自律。没有自我教育做基础,再好的他人教育也是外部因素,缺乏转变成个人认同的内在条件。所以,应强调使学生学会同自己打交道,学会用多种方式培养精神、丰富精神、拓展精神。

 4.开放的读书教育是进行精神教育的有效途径

 列宁说过,读书是人类精神生活永恒的内容。个人出自需要并能选择“读书”来满足个人的求知欲望和精神需要。对于这种读书,千百年来,人们给予了许多赞美。“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读书本身而言,读什么书,也有一个品位问题。学生可在教师、家长引导下读些好书,比如历史、军事、科学、艺术等的书。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往往将学生“读书”限定在教科书范围,即使偶尔倡导一点“课外阅读”,也是与专业有关。我们应提倡开放的读书教育,即在老师的帮助下,博览群书,使学生精神充盈,在心灵上与作者碰撞,提升自己的学识和素养。

 本文提到大学教育是“压缩饼干”,中学教育也是如此。没有一种鼓励学生读书、以读书为荣,并提供

 学生足够的可读之书的教育环境,是学校教育的衰败和堕落,它造成的只能是受教育者精神高地的塌陷。书籍是精神生活的丰富源泉,读书教育是精神教育十分有效的途径。假如学生没有形成对读书的兴趣和需要,那么,他们的精神世界将是极度空虚和毫无生气的。只有读书成了学生希望干的正事、乐事、雅事的时候,才会有真正的愉快教育;只有读书成了学生长知识、觅知音、寻智慧的内在需要时,精神教育的效果才能够体现。

推荐访问:“精神教育”论 精神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