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枫桥经验典型经验材料(8篇)

时间:2023-05-03 10:40:42 浏览量:

篇一:乡镇枫桥经验典型经验材料

  

  新时代“枫桥经验”交流材料

  新时代“枫桥经验”交流材料

  今年以来,高新(新市区)公安分局长春路派出所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建引领、坚持群众路线,以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基本遵循,将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全体民警的行动指南,注重传承与创新双引擎驱动,提档升级社会防控体系,以实际行动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01创新“1+N”调解模式,多元化解决纠纷始终坚持“矛盾不出所”的理念,依托建立的“三调联动”调解模式(即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在派出所、各社区设立调解室,逐渐形成以派出所民警、社区干部和驻所律师为主,党员志愿者、“威望”邻居等为辅的多元化调解机制。同时派出所以沿街商铺门牌号和居民小区单元号为基点,选择相邻的十户商户组成联调联勤点,在十户里选出一名素质高、有威望的小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每个小组自我管理,大事小事共商共议,推动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各社区警务室、便民警务站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化解,使大量的家庭矛盾及邻里纠纷化解在基层,并定期回访。今年以来共调节家庭纠纷百余起,成功率高达100%。特别是派出所积极组织协调驻所律师及工商、城建等部门,解决了辖区一小区90户居民与房产公司长达12年的新建小区采光纠纷,目前已进入司法程序。

  02建立“联勤+联动”巡防模式,全时空守护平安打造社区防控新模式。将辖区住宅小区划分为“小网格”,由社区民警和警务站民警分片包干,统筹社区干部、楼栋长和多方力量,营造全民参与调解、全面参与防控的氛围,逐步形成“所区联勤、站室联动、矛盾联调、服务连心”的“四联(连)机制”,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枫桥式”社区警务工作新模式。今年以来,派出所辖区发案较去年同期下降明显。

  全面覆盖反电诈宣传。以人口核查工作为抓手,在开展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海报、小区喇叭推送典型案例,发放宣传物品以及现场解答群众咨询等有效措施基础上,创新开展“快递小哥宣传队”、“防电诈长廊”等举措,对防范电信诈骗相关内容进行了集中宣传,打造了英澳北岸、宝石花苑、国美花园等小而精的“无诈社区”品牌。

  “小陈,微信上有人让我帮忙收快递,跟你宣传的电诈手法有点像,好像是骗子!”长河社区群众马阿姨有些激动的拨通了社区民警陈裴的电话。陈裴一边安抚群众情绪,一边迅速赶到马阿姨家中,了解了可疑人员意图通过快递被扣,需要打款的手段对马阿姨进行诈骗的情况后,立即开展工作,通过1个小时的耐心劝说,成功制止了3.5万元的付款行为,并将骗子微信号拉黑,移交网侦部门处理。事后马阿姨感激的说:“谢谢你,否则我要损失好多钱了呀!”

  着眼于辖区企业较多的实际,长春北路社区民警朱永宝主动走进国家电网集团,利用内部网络为全疆电网公司开展了反电诈宣传培训,服务员工近千人,收到良好效果。

  稳步推进“警+”微平台沟通。联合社区分类组建房东、行业、单位、学校、网格员、志愿者等微信群371个,深度感知群众所需所求,通过宣传宣讲、上门服务等措施及时应对解决。同时,进一步细化群种类,完善群功能,将管理、服

  务、宣传、预约办理等多项工作融合贯彻,通过网上网下的常态化沟通互助,最大限度满足了群众需求。

  “马警官,领秀新城小区一家商户门没有锁闭,人可以随意钻进去”,家住领秀新城小区的黄先生在微信群里向警务站民警马强反映。得知信息后,马强立即前往查看,并联系商户将门锁好,及时消除了治安隐患。

  03完善“便民+利民”模式,零距离服务群众创新打造便民服务“长春路品牌”。例如:针对企业复工复产急需用工的情况,积极协调辖区待业人员,一对一介绍工作;针对工地流动人口多的实际,设立流动学法服务站,普及反电诈等法律常识;针对群众工作忙、时间少的实际困难,推出公安业务“帮办”服务,群众上午将政审证明等业务手续交给警务站,下午便可领取;针对重点群体及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群众,提供电话解答和送证上门服务,并在便民警务站设立非机动车停车位。特别是紧密结合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为辖区帮扶对象解决就业问题,切实打通了便民服务最后100米。

  推行“热心、暖心、称心”的“三心”工作标准,零距离服务群众生产生活。延伸开展了文明语言使用、为民办好事实事等系列活动。同时针对重点群体及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群众,提供电话解答和送证上门服务。此外,派出所紧密结合“放管服”改革,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期所盼,推出了窗口专人专岗、网上办公等一系列便民举措,形成了“困难有人帮、遇事有人管、服务质量高”的良好格局。

  20xx年,在了解辖区群众阿玛斯江生活困难的情况后,派出所积极行动,联合社区多方筹措,积极寻找店铺,帮助阿玛斯江在新市区恒顺街开了一家“暖心超市”,解决了他的工作、生活问题。在近期的回访中,阿玛斯江清楚的记得帮助他的民警姓名,提及他们的帮助阿玛斯江激动的竖起了大拇指。

  疫情期间,长春路派出所始终把服务居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通过向辖区群众送蔬菜水果、便民利民服务、电话连线温馨提示等细节入手,打开局面、赢得认可。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作为汇聚新力量。长春路派出所将在上级党委坚强领导下,全力创建具有辖区特点和特色的“枫桥式派出所”,把全所打造成组织放心、领导认可、群众满意、素质过硬的窗口单位,为实现总目标而努力奋斗!文意通达,主题突出。

篇二:乡镇枫桥经验典型经验材料

  

  某区新时代“枫桥经验”典型经验材料

  枫桥经验”典型经验材料

  XX区作为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和标杆,梧桐新区按照产业、人口、土地、社会、农村“五位一体”的城镇化总要求,提出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两化互动”,生活新区、工业园区“两区共建”的发展理念,高标准建成了总投资35亿元、占地1500亩、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的生活新区,6500户2.3万人顺利入住;高起点规划建设了总投资500亿元的梧桐煤化工园区,已入驻规模以上企业64户,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实现157.87亿元。

  但是,梧桐新区的快速发展和高速运行所带来的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经济利益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也使社会治理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社会治理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一是人口更密集了,但服务群众的力量还不足。随着居民大量入住新区,逐步实现了农村向社区转变,农民向居民转变,其维护自身利益和民主权利的意识也随之提高。作为单纯管理模式的乡村传统社会治理方式,力量分散,服务缺位,在组织、制度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二是诉求更多样了,但引导群众本领还不强。伴随着企业向园区集聚,各种生产要素的重新整合,使得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社会阶层分化加速,而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教育、引导、服务不同诉求群众的能力不足,导致其认同感、归属感不强。三是利益分配方式更多元了,但凝聚群众的能力还不够。由于群众诉求的多元化,必然导致利益分配方式的多元化,尤其是在村级民主决策、村企矛盾、征地拆迁、社区服务、就业保障等方面更为突出。但基层组织动员能力弱化,协调各方利益矛盾时手段单一、观念陈旧,有时甚至办好事得不到好效果。

  作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先行者和引领者,梧桐新区面临的瓶颈和问题,决不能成为未来发展中绕不开、躲不过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因此,我们在举措路径上搞创新,在成果实效上求突破,使社会治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新区建设成果更好地惠及千家万户。

  (一)以综治责任体系为根本,立体化夯实综治基层基础工作

  以综治“三基建设”为引领,层层夯实综治基层基础,层层落实综治工作责任,为维护基层平安、稳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工作保障和能力保障。

  一是明确综治工作责任体系。按照全国综治工作创新南昌会议、全国综治中心建设报告视频会议、全国“雪亮工程”建设推进会议精神要求,我们吸取了“枫桥经验”,全方位、高规格构建“1+10”综治工作体系,“1”就是按照规范化标准建设的综治中心,由党委副书记兼任综治中心主任,1名副科级干部任专职副主任,明确7名专职工作人员,高标准配置综治办公场所,60项版面制度全部上墙,下辖综合治理大队,配备队员22名,巡逻摩托10辆、巡逻车3辆,落实综治经费25万元。“10”就是内设综合协调办公室、监控研判室、矛盾纠纷调处室、网格化管理办公室、片村联调室、村情研判室等10个功能室,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具体主抓社会治理工作。在“1+10”工作体系架构下,梧桐新区划分为103个网格,其中村和社区网格39个,企业网格64个,明确网格长、网格协管员、监督员、宣传员、警务员和信息采集员618名,从横向到边和纵向到底两个方面层层压实综治责任。横向到边,就是以网格长和网格员为主体,通过开展社会治安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这一基础性综治工作,用横扫千军之势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纵向到底,就是以镇、村(社区)两级综治组织为主体,对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由镇党委书记亲自抓,镇长统筹协调,党委副书记带领“1+10”工作机构具体抓,班子成员包片抓,各站所、各村(社区)“一把手”直接抓,用立体化综治工作和责任体系确保平安稳定。

  二是建立“五联”大调解责任机制。针对梧桐新区城镇化程度较高、居民居住较为集中等特点,进一步加大责任机制创新力度,将20个村(社区)划分为5个片区,建立了包村干部、“两委”主干、民情调解员定期研判和以片为单位进行感情联谊、机制联防、力量联动、处理联调、问题联治的“五联”机制。感情联谊:通过每年的文化艺术节以及其他各种活动,加深了各村尤其是相邻各片区村民的感情,而且让他们懂得了梧桐镇作为一个整体,充分认识团结的重要意义;治安联防:镇、村分别建立巡防队伍,每日开展联合巡防;力量联动:通过新区“智慧梧桐”平台的视频监控系统,各村新区、主干道路、商业社区的视线尽收眼底,治安情况一目了然,有紧急事情全体联动,快速出击,防范于未然;处理联调:实行矛盾纠纷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片村联调、统一督办、统一归档;问题联治:根据社会治安形势和上级要求,协同相关部门开展扫黑除恶、禁毒、禁赌、反邪教等专项整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教育等多种手段调处矛盾,解决问题,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片,重大事项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确保所有综治问题都能在制度框架内找到解决的途径、依据和办法。

  三是狠抓综治责任落实。从严落实《孝义市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规定实施细则》规定,扭住问题发生、发现、化解、稳控、处置、督查、问责等关键环节不放松,抓住通报批评、约谈、挂牌督办、重点管理、一票否决等综治惩戒措施不动摇,对因决策失误损害群众利益,导致治安事项发生,以及对苗头性治安问题发生、报告、处置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者、主要领导责任者、重要领导责任者视情节给予问责;对综治工作中出现的重特大事件,实行严格的责任倒查,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截至目前,共对5个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3名科级干部进行约谈,党政纪处分21人。

  (二)以创新社会治理为重点,精细化推进综治基层基础工作

  一是创新内涵,网格管理治隐患。根据“地理布局、区域属性、人员相熟、便于管理”的原则,划分出39个大网格,64个企业小网格,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设岗定责,为每名大网格长配备一台手机专用收集,实时采集、上报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做到全面监控、及时处置。企业网格落实“六定”措施。1、定责任区域。明确每一个企业网格具体监管的对象和范围。2、定责任人。明确每一个企业网格的负责人员。3、定监管任务:明确每一个企业网格年度、季度和月度的监督检查(巡查)数量、内容和检查(巡查)频次。4、定处置流程:明确企业网格内对本级发现或下级网格报送的事故隐患的处置程序。5、定信息报送方法:企业网格随时发现重大问题随时报送大网格长,平常采用“月报月送”,以事故隐患月查月报表的形式,每月一次向镇级网格报送巡查工作开展情况,同步实时输入到孝义市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对巡查中发现的难以当场整改的事故隐患在劝阻的基础上,应及时向镇级网格报告,并填写《村级网格事故隐患报告单》。6、定应急预案:镇级网格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落实人员、装备、物资,强化演练,快速、妥善处置事故。通过对每一个企业网格落实“六定”措施,努力实现“企业网格化管理工作规范有序”的运行目标。

  2017年1—6月份,共上报事件4038件,有效处置事件数3800余件。同时,优化、拓宽网格设置,将各类社会单位,特别是将企业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每个企业都建立了村企矛盾联调室,大型企业按照80—100名保安和400万元经费标准予以落实,小型企业按照10—30名保安和100万元经费标准予以落实。截至目前,梧桐新区共调解村企矛盾纠纷296件,没有发生重特大恶性案件、重大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

  二是创新模式,便民服务解民忧。根据“变楼上为楼下、变分散为集中、变封闭为开放”的原则,开展镇、村两个“三集中”便民服务管理新模式,即:镇级事务“三集中”:所有驻镇站所的办公场所向镇综合服务大楼集中、服务事项向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公共服务单位办公集中;村级事务“三集中”:便民服务大厅实施村级便民代办点集中、村级公章管理集中、村会计和计生助理员办公集中。通过开展两个“三集中”,实现了“一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畅通了民意、连接了民情、赢得了民心,创造出了综治便民服务在基层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以户籍制度改革为契机,由派出所建立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将各类人员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开启流动人口管理新模式,保障流动人口在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与本地居民享受同等无差别待遇,促进人口在城乡间自由流动。

  三是创新机制,“五议两公开”解心结。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紧张,两委班子不团结、矛盾多发等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村务、财务不公开、不透明,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不够所引发。为有效化解此类矛盾纠纷,梧桐新区严格落实“五议两公开”制度,打破了以往村内大小事务“不公开、不民主”都由村干部“说了算”的惯例,减少了村干部因情况掌握不全面、考虑不周到、急功近利或者带有私心等原因引起的群众不满。农村党员群众在充分享有发言权、参与权和建议权的同时,也成为了决策的最佳宣传员、推动员和协调员。这样一来,不仅给了群众一个明白,还了干部一个清白,用解心结的方式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而且进一步正风肃纪,推动了农村组织的建设和干部的廉洁发展,得到群众普遍认可。

  (三)以“智慧梧桐”平台为支撑,信息化管理综治基层基础工作

  投资700余万元建立“智慧梧桐”信息平台,集警用地理信息平台、视频监控系统、卫星定位系统、数字图传、网格GIS地图、电台等信息化手段于一体,直观可视化展示辖区所有人口居住信息,不断加强以“智慧梧桐”平台为支撑的综治基层基础工作信息化管理。

  一是综治功能全面集中。实行综治、司法、信访、公安、检察五位一体办公模式,形成集中高效的工作机制。特别是按照“四个一”模式和“六联”机制相关要求,统一受理群众来访、统一组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统一组织开展平安建设,形成了党政领导、中心牵头、部门协调、村居联动、群众参与的联勤联动综治工作格局。

  二是视频监控全面覆盖。根据“雪亮工程”建设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打造“智慧梧桐”这个目标,以构建社会动态监控系统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平安梧桐视频管理机制,增强治安防控综合能力。先后在镇域内各个路口、重点区域安装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终端630个,安装高清卡口系统375套,高清摄像系统121套,覆盖率达100%,实现了24小时全方位无死角巡查监控。强化“智慧梧桐”功能应用,实时掌握各级巡逻力量分布、工作状态和运行轨迹,依托大数据开展情报信息综合研判,及时调整巡控重点和警力投向,实行“点对点”精确指挥,确保第一时间出警、第一时间处置,为建设平安梧桐提供了强大的科技保障。

  梧桐新区在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的大发展环境下,面对征地拆迁、村企纠纷等矛盾,流动人口、治安防控等治理难点,先行先试,敢闯敢干,从强化综治基层基础,创新社会治理的角度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为全市的综治工作做了表率,立了标杆,创造出了可复制、可借鉴的蓝图和范本。

  启示一:综治“1+10”模式创新工作责任体系。“1+10”模式的提出和实行,不仅是落实省委、吕梁市委政法委关于综治中心和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的有力抓手,而且进一步细化了分工,明确了责任,成为解决社会矛盾,维护平安稳定的有效载体。例如片村联调,既没有镇一级的大而全,也没有村一级的小而杂,而是连村成片,连片成区,利用5个片区中村与村地理相近,人员感情相熟,机制互联相通,力量联防互动的优势,既保证从各个环节防范化解矛盾纠纷,又将责任层层分解压实在基层干部头上,成为梧桐新区矛调工作的创新之举。又如村情研判,将分析研判工作一竿子插到底,把责任直接落实到最基层的村级组织,将各种矛盾问题和风险隐患的排查发现、整治化解提前了一大步,用“接地气”的方式把“问题发现、解决、处置、稳控在基层”的工作要求直接变为现实。实践证明,综治“1+10”体系是符合基层社会治理实际的有效模式。

  启示二:两个“三集中”直接便民服务。孝义市市民服务中心是我市近年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智慧城市、实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最新成果,代表着市委、市政府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推进权力高效、科学、廉洁运行的能力和水平。梧桐新区的两个“三集中”,是市委、市政府便民为民决策在基层的延伸和发展,是保障梧桐大发展、大建设、大平安、大稳定的基石。例如村级公章管理集中的实行,不仅规范了公章的使用,加强了权力运行的监督,杜绝了暗箱操作、假公济私、厚此薄彼所带来的违纪问题

  和不稳定因素,而且消除了群众对村干部的误解,为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办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实践证明,两个“三集中”是社会治理从单纯治理向治理服务并重转变的有效方式。

  启示三:“智慧梧桐”示范引领全市综治信息化建设。“智慧梧桐”信息平台不仅是“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技术”、“综治工作与基础数据”、“网格+网络”、“管理+服务”互联互动、相互作用的有机产物,也是社会治理与党群互动的有效载体。“智慧梧桐”信息平台的建设运行,不仅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实现了“网格化”管理模式向“网格+网络”治理模式的转型升级与优化深化,而且也实现了从“管理”到“治理”的质的飞跃,更是实现了社会治理模式从“平面”走向“立体”。实践证明,信息化是提升社会治理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凤凰在古时喻指君王对人才的渴求,今时就是人民群众对平安稳定的期盼。我们将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对标先进、争创一流,积小安为大安,集众安为平安,以优异成绩创造梧桐综治新局面!

篇三:乡镇枫桥经验典型经验材料

  

  XXX“枫景”别样红

  —XXXX推进枫桥经验谱新篇纪实

  XXX地处XXX主城区、老城区,区位特殊,矛盾多元。企业改制、项目推进、征地拆迁、信访老户等矛盾量大面宽,矛盾纠纷化解难、遗留问题处置难、复工复产任务重。今年来,XXX主动扛起主城担当,坚持最高站位、最强举措、最实作风,积极探索新方法、新途径,着力夯实预防基础,精准化解矛盾,创新枫桥经验,与时俱进推进社会治理,枫桥经验“盆景”纷呈,亮点突出;“枫景”丰硕,百花满园。

  一、坚持“三建”,探索XX路径

  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不断加强制度建设、阵地建设和纠纷排查,全面加强源头预防。

  一是健全制度。印发《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施方案》,明确22项工作机制、5项运行机制,3大化解平台;强化考核机制,纳入全区综治“平安建设”目标考核,细化5项考核内容,占分值的10%;全面落实重大项目风险评估制度,组织召开风险评估专题会48次,备案风险评估报告248件。

  二是建设阵地。健全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部门街镇调解组织、村(社区)调解委三级纠纷调解体系,成1立专业性调解组织13个,选聘调解员120余名;“XX调解室”享誉全国,“XXX调解室”“XX调解室”“XXX聊天室”常年开展工作,走进千家万户;XXXX、XXXX等纠纷化解示范小区和XXX、XXXX等法德文化阵地多次接受省内外同行考察学习。

  三是建立台账。创新开展“转作风、惠民生、走基层、树形象”活动,2586名机关干部主动深入乡村、街道(社区),访民情、解民忧、纾民困,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时间清单”8538个,化解矛盾纠纷3218件;开展“千名网格、万家服务”社情民意收集化解活动,656名网格员收集各类矛盾纠纷1446个,分解25个责任部门全部办结。人民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18.5万余人通过各种方式纷纷点赞。

  二、坚持“三抓”,促进治理升级

  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置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和推进,有效保障重点工作开展。

  一是抓好涉疫纠纷助防控。疫情期间,广大XXX干部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闻令而动、尽锐出战,以“战时”状态激励,以“战时”要求督促,以顽强作风战斗,共劝散群众聚集XXX余次、集中餐饮XXX余起,劝退冲撞卡点XXX余人次,协助关停茶坊、店铺XXX余家,排查化解涉疫情矛盾纠纷XXXX件。XXXXX、XXXXX等5件重大涉疫纠纷,全面化解。依法公开审理“黄某某妨害公务案”,为XXXX首例涉疫案件,入选全省法院涉新冠疫情典型案例,央视、人2民日报等100余家媒体进行了实时网络直播。

  二是抓好项目纠纷促发展。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实XXX服务经济发展品牌高效保障临江新区建设的实施意见》,落实十大举措,设立“四站一室”一线开展法律服务和纠纷化解工作,XX名XX单位领导和XX名XX干部常年冒酷暑、顶严寒奔波在一线,召开征地拆迁动员会、坝坝会52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06件,处置阻工事件32起,有力保障重大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开展专案处置,XXXXXX、XXXX等一批烂尾楼盘实现有效盘活、复工建设,惠及群众2000余人,工作经验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三是抓好群体纠纷促和谐。采取“政策宣传、个别约谈、分类定策、舆情处置”等4项措施,助力村级建制调整,开展约谈XXX人次,制定安置措施XXX个,妥善处置负面舆情XX件;全力化解全省XXXX和XXX用水用电督办事件,妥善化解XXXX扩建过程涉及群众阻工问题等群体性矛盾纠纷26起。

  三、坚持“三树”,挖掘基层经验

  积极传承发展“枫桥经验”,实现了枫桥经验由“盆景”点缀到“枫景”满园。

  一是培育枫桥政法单位。区法院诉源治理经验受到XXXX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新时代对“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成为诉源治理全国先进;XX派出所积极践行“红心、连心、放心、贴心”工作法,“XX守望”“XX邀邀您”“千百十”惠民3警务,架设了通向民心的“XX枫桥”,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XX派出所创建为全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二是打造基层治理典范。XXXXX制、XXX法德共治、XXX“XXXX”等多方共促、立体共管、全域共治的基层治理模式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被XX委写入基层治理“XXX决定”。

  三是塑造最美法制先锋。XXX获全国XX先进个人、XX获全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XX在XXX比武大赛中斩获XXX牌,展现了中国警察风采、XXX获全国优秀调解员、XXX获“疫情防控-最美逆行者”,一大批先进典型不断涌现,成为全XXXX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篇四:乡镇枫桥经验典型经验材料

  

  “枫桥经验”本地化经验材料

  “枫桥经验”本地化经验材料

  一、“额河义警”在社区警务中登台唱主角

  外卖小哥协助警方查获一起聚众赌博案;酒店前台举报一名疑似吸毒人员正在办理入住;环卫工人发现一名内地精神障碍患者在街头流浪……短短成立2个月,由团结南路中心便民警务站发动创建的“额河义警”协会化解矛盾纠纷15起,开展防电诈等“心防”宣传35次,提供信息22条,成为了把控辖区“治安脉搏”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今年以来,新疆富蕴县公安局以“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为契机,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紧紧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精心绘就“枫桥经验”本地化蓝本,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富蕴县公安局库额尔齐斯镇派出所团结南路中心便民警务站位于额河河畔,毗邻县客运站,辖区单位多、商铺多、流口多,矛盾纠纷易发,治安管理压力大。如何在有限的警力条件下将一亩三分地管好,确保大事中事小事都不出?团结南路中心警务站积极组织和发动群众,创建了额河义警协会。

  “额河义警”协会主动邀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马丁别克·木拉提汉等本地名人加入扩大其影响力,同时吸纳快递小哥、出租车的哥、房东联盟、宝石协会等12个行业联盟协会成员近百余人

  参与,并以此探索出了一条社区警务+义警自治的基层警务新路子,有力提升了基层社会治安治理水平。

  二、“警民e家”打造农村共治共享新格局

  “农村警务工作没有别的捷径,用脚丈量土地、用心倾听民意、用情为民办事,群众才认可你、支持你,干工作才能顺心顺手。”当记者问及做好农村警务工作的秘诀时,喀拉通克镇克孜勒库都克村副书记、中心警务室站长成文才如是说。

  民警成文才是响应今年富蕴县公安局开展的机关民警下基层活动,主动提出要去基层锻炼的。

  为了尽快熟悉辖区情况,他在走访中摸索出了一套“六步走”工作法,即每家每户走个遍,男女老少全见面,有事无事问声好,为民服务马上办,村情民意摸清楚,遇到问题查到底,情报信息快研判。

  目前,“六步走”工作法已在全县便民警务站(室)进行推广。

  喀拉通克镇派出所克孜勒库都克中心警务室管辖3个行政村,居民3107人,辖区面积大,群众居住分散,给管理上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千难万难,发动群众就不难。

  民警成文才依靠群策群力,组建了一支新的队伍“警民e家”,警民e家成员有驻村工作组成员、村两委成员、十户长、党员代表、流动人口代表等,统一配有警民e家标志的白帽子和蓝马甲,截至目前已有成员28人。

  警民e家成立以来,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按照

  “四个一起来”(调解矛盾纠纷一起来、群防群治一起来、隐患排查一起来、服务群众一起来),开展治安巡逻35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52起,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2件,成为了喀拉通克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今年7月20日,“警民e家”成员运用借力调解法给企业负责人施压,成功化解了一起欠薪纠纷,为工人追回欠薪340万元,有效避免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警民e家”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提炼了借力调解法、亲情调解法等5类调解法,调解成功率达90%,同时建立回访制度,跟进了解矛盾纠纷是否彻底解决,是否存在新情况,获得了村民一致好评。

  三、“合署办公+智慧警务”跑出便民服务加速度

  过去,便民警务站、农村警务室服务功能单一、门庭冷落,现在却还可以办理身份证、驾驶证补换、港澳通行证签助、交通违法处罚等众多业务,已俨然成了一个小型政务服务中心。

  去年以来,富蕴县公安局在全县推广中心便民警务站与社区合署办公模式,出入境、车驾管、户籍等窗口业务能下放的全部下放至中心便民警务站,社区一级能办理的事项中心便民警务站都能办理,创新推出了“服务群众0距离、窗口业务1站办、网上网下2条线、24小时不打烊“01224”便民利民新举措。

  社区居民陈永发说:“以往办理居住证要社区、派出所两边来回跑,现在家门口的中心便民警务站就能一次办,证到了警务站民警还主动打电话通知领证,有时还利用入户走访提供送证上门服务,真是

  太方便了”。

  为了让群众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腿,富蕴县公安局还大力推进“智慧警务”建设,依托平安富蕴微信公众号创新研发了“放管服”APP,开通网上预约、表格下载、材料初审等功能,其中网上警务站模块设置有便民警务站办公电话、民警微信等联系方式,辖区群众可随时随地与民警联系。

  例如户口簿辅项变更等一些简易的业务实现了网上审核、指尖办理。同时,富蕴县公安局还在窗口部门和中心便民警务站购置了一批信息化自助设备,为群众办事开辟了一条快捷通道。

  团结南路中心便民警务站购置的“拍立得”自助照相设备,平均2分钟出片,大大节省群众办证费用、办证时间,受到群众的拍手称赞。

  此外,该县各乡(镇)派出所利用“互联网+”的理念均建立了派出所微信公众号和警民联系微信群,群众可在微信群反映问题困难,民警立即着手解决,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微信公众号还定期宣传法律知识和安全防范,让群众在接收信息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增强守法意识和安全意识。

篇五:乡镇枫桥经验典型经验材料

  

  综治枫桥经验材料-加强基层综治建设枫桥经验调研报告思考建议

  加强基层综治建设枫桥经验调研报告思考建议

  综治基层基础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石,把基层组织做强、把基础工作做实是确保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职能实现的重要保障。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更好地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须着力提升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能力,进一步夯实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

  一、我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现状。区下辖个乡镇街道,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逾万(其中流动人口逾万),行政村个,社区个。区委、区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的同时,高度重视基层综治工作。

  近年来,以社会管理创新竞赛、百家示范单位评选等活动为载体,不断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重点工作,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是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全区共划分网格个,组建服务团队支,服务团队人数人。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竞赛活动,创建“创新社会管理百家示范单位”家。乡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与便民服务中心整合办公家,分别办公家,正在改建的家。建立综治信息系统平台,全区个村安装了综治基层信息系统,开通了平台帐号,并对管理人员进行分期培训,方便了各类信息的上报。

  二是基层综治力量配备。区综治办现配备主任一名(兼任区委政法委委员),副主任一名;个乡镇街道,分管副书记担任综治办主任的个,党委委员担任综治办主任的个,其他领导担任综治办主任的个;配备综治办专职副主任的个;综治办干部配备人及以上的个;各行政村(社区)共配备名综治调解室主任。

  三是基层系列平安创建。通过开展平安乡镇、平安家庭、平安校园等个基层系列平安创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在各行各业的落实,大量的社会矛盾得到及时化解,突出治安问题得到有力整治,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如教育系统的“平安校园”创建,在蒋堂小学试点创新“走进平安”教育模式,开辟出“平安博览馆”“平安体验馆”等教育新阵地,扎实推进安全教育活动。受到中央文明办、公安部全国通报表扬,被授予“全国文明交通安全示范学校”。

  三是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建设。在区委《关于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形成了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深化创新“老娘舅”“和事佬”等民间调解组织,探索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调解中心工作机制。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日常性、基础性工作。

  五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加强了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建设。人防上加强协管员、巡防员、调解员、联络员等为主体的群防体系建设,做到警民互动,专群结合,特别是加强巡防队伍正规化建设,按标准配备巡防队员单警装备,将巡逻重点由街面向居民小区延伸,切实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和现场盘查率。

  全区,各乡镇街道共有各类巡防队伍支,群防群治队伍支,群防群治人数人;技防上按照“科学规划、加密成网、形成规模”的要求,合理设定重要部位治安监控点,发动社会单位自建探头,逐步消除监控死角,目前运行使用的视频监控探头共有个;物防上结合“平安小区”创建活动,大力推行综治警务室建设,在案件多发、人群聚集部位安装“户外警示牌”。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当前我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与中央、省、市综治委要求还有诸多不足,与人民群众的期盼需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综治干部配备不强。综治工作一直被认为是苦差事,综治干部责任重、压力大、待遇不高,有些干部不愿到综治岗位。目前大部分乡镇街道配备了名综治干部,名综治办主任,名综治办专职副主任,但都身兼数职分身乏术,与当前所要承担的综治工作量极不相称;乡镇街道派出所、司法所负责人都是享受副科职级待遇,而综治办副主任一般是科员职级,却要担负起大协调工作,工作开展难度较大。

  (二)群众参与平安综治热情不高。年的全省平安创建基础调查,我区平安建设知晓率仅为,参与率仅为,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人民群众是平安创建的主体,他们的参与度、支持率决定了创建活动的广度和深度。目前全区“全民参与,共创平安”的理念尚未广泛形成。

  (三)工作经费投入不足。受限于经费紧张这一实际困难,使得我区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建设经费投入不足,达不到省平安考核要求。按照省里要求,流动人口专职协管员的配备比例是,目前我区的实际流动人口数量在万左右,应该配备专职协管员名以上,但实际配备数量远远低于这个标准。治安视频监控方面,每年市里下达的探头安装任务,我区也是基本无法完成。同时,中小学特别是幼儿园的安保器材配备率也都是达不到要求,去年“平安”考核“三防”建设被省里扣了分数。

  三、对策和建议。省委书记在今年的全省平安大会上指出,平安考核要落实到位,将按照“标准更高,执行更严”的要求,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全面深化平安建设。所以,我们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抓落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强基层、以走在前列的标准求实效,努力建设基础更牢、水平更高、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平安。

  (一)创新发展,进一步深化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建设。重点抓好乡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规范化建设,使之成为基层各部门、各单位协作配合、便民利民的高效平台。按照省委、省综治委的要求,进一步规范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名称、设置、职责任务和工作保障。切实强化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在民情信息收集、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安防控、重点人群管理、法治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功能。规范较大村(社区)社会服务管理室和规模企业社会服务管理站建设,结合新农村社区建设整合综治资,加强与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的衔接配合,进一步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

  (二)强基固本,进一步加强基层综治队伍建设。突出抓好乡镇街道综治委(办)建设,按照省委、省综治委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充实力量,明确职责,增强权威。综治委主任由乡镇街道主要领导担任,综治办主任由党委分管副书记或专职党委委员担任。综治办专职副主任按照乡镇街道中层正职以上职级配备,并落实副科职级待遇,重点镇配备名以上、其他乡镇街道配备名以上专职工作人员。抓好乡镇街道综治委(办)干部及专职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

  (三)加大投入,进一步拓宽基层社会治安防控。全面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和打防管控等各项措施,建立健全由街面巡逻网、社区群防网、重点部位监控网、卡点堵截网、区域协作网组成的动态治安防控网络,提高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效能。扎实抓好中心城区、重点集镇、主要街区、交通干线、繁华地段、专业市场、公共复杂场所等重点要害部位和易发案部位的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在农村因地制宜地推广使用经济适用、防范效果好的物防和技防设施,提高农村社会治安防范水平。鼓励有条件、较大的村市场运作化安装探头,政府采取奖励措施。大力推进群防群治队伍的社会化、职业化、规范化,抓好村(社区)治保会、调委会队伍建设,积极有序发展治安巡防队、治安信息员、治安楼栋长等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队伍,深化城乡社区警务建设,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力推广平安志愿者这一群防群治新形式,明确其职责任务和权利义务,探索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四)积极探索,进一步创新基层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机制。认真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规程,推进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充分发挥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联合调处作用,加强企业、集贸市场、流动人口聚居地等区域调解组织建设,在涉及企业改制、征地拆迁、劳动争议、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知识产权、交通事故等领域,探索建立专业性调解组织,进一步健全诉调、检调、警调衔接等机制,抓好法院人民调解窗口建设,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紧密衔接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社情民意调查机制,依照法律和政策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深化群体性事件隐患“专案经营”工作,完善应急处置机制。重点引入第三方机制,建立行业性矛盾纠纷调解组织,如劳动争议、物业纠纷等。

  (五)强化宣传,进一步营造平安综治工作社会参与氛围。围绕最大限度地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率、知晓率和参与率,广泛动员群众,充分依靠群众、积极组织群众,使平安综治工作建立在坚实的群众基础之上。以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为着力点,下功夫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社会治安、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现实问题,最大限度赢得群众对平安综治工作的参与和支持。

  以“所有媒体都为我所用”为目标要求,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和舆论工具,不断扩大平安综治宣传的覆盖面,以“进企入户”为手段,做好一家一户的宣传工作,努力提高平安综治宣传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树立“全民参与,共创平安”的理念与氛围。

篇六:乡镇枫桥经验典型经验材料

  

  实用文档

  “枫桥经验”参考资料

  枫桥经验的诞生、发展与创新

  ...........................2枫桥经验的一些背景情况

  ..............................11枫桥经验三条核心经验

  ................................13习近平:把“枫桥经验”坚持好

  把党群众路线贯彻好

  ....14习近平和“枫桥经验”

  ................................15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50周年大会召开......16孟建柱宁波考察

  强调依靠群众坚持“枫桥经验”

  .........22人民日报头条介绍50年前"枫桥经验":坚持矛盾不上交

  ...25经济日报:从“枫桥经验”到服务为本

  ..................28光明日报:“枫桥经验”在创新中传承

  ..................30法制日报:高扬旗帜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

  ............34枫桥经验展览馆

  ......................................3文案大全

  枫桥经验的诞生、发展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2日

  枫桥在哪里?

  在中国的版图上,枫桥只是一个普通的江南小镇。但是,作为“枫桥经验”的发源地,枫桥,一直没有离开过人们的视线。

  “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1963年,毛泽东同志在枫桥人创造的这一经验材料上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

  从此,“枫桥经验”成为全国政法战线一面高扬的旗帜,一直引领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

  在催人奋进的新号角吹响之际,回顾“枫桥经验”的诞生与演进,我们可以发现,它依然是一面必须高举的鲜明旗帜,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有了这面旗帜,将使我们更加坚定地走好“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路线,让群众真正成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平安和谐的中流砥柱。

  有了这笔财富,将使我们更加有信心按照“一手拿经济报表、一手拿平安报表”的要求,脚踏实地建设“两富”浙江,同心协力共筑中国梦。

  诞生记——

  可贵探索

  宝贵经验

  —

  2—

  实用文档

  枫桥经验,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改造“四类分子”(地、富、反、坏分子)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虽然中央决定了“一个不杀,大部不捉”的方针,但许多地方在具体推行过程中,依然是定指标、“关一批”、“判一批”、“杀一批”的做法。

  1963年6月19日,浙江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的精神,派省委书记处书记兼宣传部长林乎加率领的省委工作队到诸暨县枫桥区,会同诸暨县委在枫桥区7个公社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

  试点一开始,当地一些干部和群众积极分子也提出了不少过激要求。针对这一情况,省委工作队发动枫桥群众开展“武斗好还是文斗好”的大讨论,广大干部和群众形成“武斗斗皮肉,外焦里不熟;文斗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才能斗倒敌人,擦亮社员眼睛”的一致看法。

  试点的西畴大队有一个原有1400多亩地的大地主,土改后一直拒绝参加劳动,留恋过去不劳而获的地主生活,把现在自己居住的十多平方米房子比喻为仅容纳一个膝盖,还写了一本署名“容膝斋”的反动诗抄。先后斗了他20多次,都没有制服,群众称他为“橡皮碉堡”。这次运动试点中,群众同他进行充分说理,其他四类分子也揭发他在家偷偷写反动诗。这个被称作“橡皮碉堡”的地主分子,终于交待了制造谣言、记变天账、写反动诗等事实。群众高兴地说:“说理斗争真是好,橡皮碉堡攻破了!”他自己也说:“这次评审,对我很有助益,我服了。”

  试点中,7个公社有67名四类分子被列为重点对象,斗争文案大全

  会上干部、群众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不打不骂,并且允许斗争对象申辩,结果没有捕一个人,就把全部四类分子说服了。

  随后,浙江省公安厅将枫桥区社教运动中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把绝大多数四类分子改造成新人,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经验,报告公安部。

  1963年10月下旬,当时的公安部领导谢富治向正在杭州视察的毛泽东同志口头汇报了这一做法。

  毛泽东同志对枫桥“一个不杀,大部不捉”、采取说理斗争的方式教育说服“四类分子”的做法很感兴趣,当即指出:这叫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

  遵照毛泽东同志指示,1963年11月,公安部和浙江省公安厅蹲点研究和讨论总结,最终形成以浙江省委工作队和诸暨县委署名的《诸暨县枫桥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开展对敌斗争的经验》。

  同年11月20日,毛泽东同志在公安部起草的向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作“依靠广大群众,加强人民民主专政,把反动势力中的绝大多数改造成为新人”的发言稿上批示:“富治、彭真同志:此件看过,很好。讲过后,请你们考虑,是否可以发到县一级党委及公安局,中央在文件前面写几句介绍的话,作为教育干部的材料。其中应提到诸暨的好例子,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毛泽东

  十一月二十日”。(具体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册第416页,就是《对谢富治在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的发言稿的批语(一九六三年十一月二十日)》)

  —

  4—

  实用文档

  11月22日,毛泽东同志在和当时的公安部领导汪东兴谈话时说,公安部日常的具体工作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如何做群众工作,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做一般性的公安工作。从诸暨的经验看,群众起来之后,做得并不比你们差,并不比你们弱,你们不要忘记动员群众。

  至此,枫桥经验宣告正式诞生。

  演进史——

  风雨嬗变

  历久弥新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枫桥经验主要是改造“四类分子”的经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初,枫桥经验主要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经验。

  文案大全

  1964年

  1964年1月,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中央关于依靠群众力量,加强人民民主专政,把绝大多数四类分子改造成新人的指示》,同时转发《诸暨县枫桥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开展对敌斗争的经验》。同年2月,第13次全国公安会议提出在全国推广“枫桥经验”。此后,一场轰轰烈烈的学习、推广“枫桥经验”的高潮在全国形成。

  1971年

  文革期间,枫桥经验受到冲击并一度中断。1971年春的第15次全国公安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亲自到会讲话。会议以纪要的形式由中共中央转发,再次肯定“枫桥经验”是依靠群众专政的好典型。

  1973年

  1973年,公安部派人到枫桥蹲点半年,形成《“枫桥经验”在前进》调查报告,以及《对一般流窜犯就地改造比矛盾上交好》等8个典型材料。

  1977年

  1977年10月6日,公安部组成联合调查组,在枫桥蹲点调查长达14个月,调查总结出普及枫桥经验的6条标准:教育改造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成效显著;发案少,治安好,巩固了集体经济,促进了生产;等。

  1979年

  枫桥区干部群众在全国率先给改造好的“四类分子”全部摘—

  6—

  实用文档

  帽,为全国开展摘帽工作提供了范例,得到当时的公安部部长首肯。1979年2月5日,《人民日报》就此发表《摘掉一顶帽,调动几代人》长篇通讯,全面介绍枫桥区给“四类分子”摘帽的经验。

  1980年至1990年

  上世纪80年代,枫桥区率先提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口号,并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打、防、教、管”融于一体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经验。1990年9月,中央政法委员会向全国推广“枫桥经验”。

  1991年

  199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提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是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出路。”1991年3月21日,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成立。

  半个世纪过去,有多少红极一时的典型、样板,在岁月的涤荡下销声匿迹。

  “枫桥经验”,却一直与时俱进,在新时期展示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时代价值。

  薪火绵延的奥秘在哪?

  在于,“枫桥经验”不管处于哪个年代,“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这一根本始终没变,“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这一目标始终没变。

  在于,浙江省历届党委、政府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文案大全

  坚持不懈地拓展和丰富“枫桥经验”的时代内涵,使其始终呈现鲜明的自身特色和时代特点,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于是,我们看到,“枫桥经验”的工作理念在逐步发展——

  从“党政动手,依靠群众,立足预防,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到“靠富裕群众减少矛盾,靠组织群众预防矛盾,靠服务群众化解矛盾”……

  我们看到,新时期“枫桥经验”的工作方法在不断改进——

  从“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的“四前工作法”,到“预警在先、矛盾问题早消化;教育在先、重点对象早转化;控制在先,敏感时期早防范;工作在先,矛盾纠纷早处理”的“四先四早”工作机制,再到“治安联防、矛盾联调、问题联治、事件联处、平安联创”的“五联”社会管理模式……

  我们看到,新时期“枫桥经验”的创新做法在遍地开花——

  从浦江的领导下访,到普陀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从温岭的民主恳谈,到武义的村务监督;从余杭的综治中心到金华的应急联动;从慈溪的和谐促进会,到江东的邻里中心……

  正如今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浙江调研时指出,“枫桥经验”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充分珍惜、大力推广、不断创新。

  面对纷繁复杂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创新和发展“枫桥经验”,不断赋予“枫桥经验”新的时代内涵,不断形成新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使这个老传统历—

  8—

  实用文档

  久弥新,让这棵常青树更添活力。

  十大创新做法

  民主恳谈聚人心

  温岭民主恳谈会的雏形,是1999年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教育论坛”,其创意在于变“干部对群众的说教”为“干部与群众的对话”,是探索构建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层地方治理新模式。目前已在全省推广,并于2004年获得第二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领导下访解民忧

  2003年9月18日,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率部分省领导和省直15个部门负责人到浦江县下访,开了全国省级领导干部下访的先河。如今,领导下访这一做法,不仅成了全省各级领导干部一以贯之的自觉行动,也已在全国推开。

  综治中心促稳定

  2004年初,全国首家乡镇综治中心在杭州市余杭区乔司镇成立。中心集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巡防队、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等部门于一体。这是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社会稳定工作的一项创新做法。目前,全省所有乡镇(街道)均已建立综治中心。

  村务监督更阳光

  2004年6月,武义县率先开展村务监督委员会试点工作,在后陈村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村级民主监督组织,由群众选举产生村务监督委员会,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村务监督特别是村级财务监督。目前,全省所有行政村文案大全

  都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

  老乡警察管老乡

  2004年8月,诸暨市公安局与江西省遵义县等地公安局协商,遵义县先后派出4名民警,与店口派出所建立本地民警和外来民警共同组成的外来人口管理警务组。“外警协管外口”模式,是我省外来人口管理的大胆探索和制度创新。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公安部长周永康先后3次批示,要求在全国推广。

  法律服务一体化

  2009年开始,省司法厅在国内率先建立公益、专业、便民的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窗口化一站式服务,并大力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村)”活动。目前,所有县(市、区)均已建立法律服务中心,基本实现村居都有法律顾问,唱响了城乡公共法律服务一体化的浙江“好声音”。这一做法,已推向全国。

  应急联动保民安

  2008年,金华市在国内率先成立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将原公安110、消防119、交警122、卫生120、工商12315、城管96310、供电95598等多个部门的报警接处平台合并为新的110,构建了以应急联动指挥中心为中枢、以政府各部门为骨干的应急大联动工作体系。此举在全省推广,曾获得全国管理科学创新奖。

  邻里中心激活力

  2008年开始,宁波市江东区开始探索建立社区邻里中心。有了邻里中心后,不仅很多处于休眠状态的社会组织活跃起来,—

  10—

  实用文档

  还孵化出更多居民急需的社会组织。目前,江东58个城市社区都设有邻里中心。这一做法已在全省推开,并获得去年的“中国社会创新奖”。

  网格管理强服务

  2007年,“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在舟山市普陀区桃花镇诞生,全镇被分成32个管理服务网格,所有居民被纳入单元网格中,每个网格配备一支服务团队,团队里有乡镇干部、社工、民警、教师、医生等。目前,已在全省推开。

  (来源:浙江日报)

  枫桥经验的一些背景情况

  1.谢富治,当时任公安部部长。

  2.彭真,当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3.此件,指谢富治准备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的题为《依靠广大群众,加强人民民主专政,把反动势力中的绝大多数改造成为新人》的发言稿。

  4.诸暨的好例子,指浙江省诸暨县的经验,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发动群众,通过说理斗争,制服敌人,把“一个不杀,大部不捉”的内部肃反的方针用来处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揭发出来的有破坏活动的地、富、反、坏分子。

  文案大全

  暨辖区内有个枫桥镇,猜想“诸暨的好例子”讲的就是枫桥的做法。

  自从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发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号召以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开始大力度推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形成的“枫桥经验”,难免带有极左思想,专政思维。“枫桥经验”的精髓,说到底,就是发动群众,加强专政。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谢富治于1966年8月被补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候补委员。1967年任北京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北京军区政委、北京卫戍区第一政委。1969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同年被选为中共九届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1971年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北京军区第一政委。参与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阴谋活动。1972年3月26日于北京病死。198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并撤销原《悼词》。1981年1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他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主犯。

  中国有“不因人废言”的古训。所谓的“枫桥经验”,虽然是谢富治总结的,但他当时还不是罪犯,而且受到毛泽东的赞扬,我们没有必要视其为“大毒草”。

  “枫桥经验”创造于1963年,其要旨是怎样妥善处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问题,经验的主要内容是“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而毛主席当年在了解到“枫桥经验”之后,非常重视,亲笔作出了如下批示:—

  12—

  实用文档

  “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50年来,“枫桥经验”不仅为枫桥镇、浙江省、乃至全国相关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枫桥经验三条核心经验

  “枫桥经验”之一:“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

  为此,枫桥在各居委会、村,甚至在一些重点企业都建立了相应的调解组织。近年,枫桥镇共成功调处民间纠纷1000多起,调处成功率达97.2%,其中80%的纠纷在村一级就得到了解决。

  此外,枫桥镇在健全普法工作网络的基础上,每年投入20多万元用于法制宣传教育,并对曾经有过违法行为的人员,坚持“不推一把拉一把,不帮一时帮一世”的原则。

  “枫桥经验”之二:帮扶刑满释放人员。

  五年来,枫桥200多名刑满释放人员中,绝大部分人已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改好率达99.15%,有的人成了致富能手,有的人还入了党,当上了村干部。

  “枫桥经验”之三:外来务工人员管理新模式。

  随着经济发展,枫桥镇还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推出新的管理模式,统一为外来员工解决住房和子女入学等问题,每年还评比“十佳外来优秀青年”,授予中高级人才以“荣誉镇民”称号。

  文案大全

  习近平:把“枫桥经验”坚持好

  把党群众路线贯彻好

  浙江省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学习推广“枫桥经验”,紧紧扭住做好群众工作这条主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王晨,国务委员、中央政法委副书记、公安部部长郭声琨,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中国法学会会长韩杼滨等出席会议。

  习近平就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

  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

  新华网杭州10月11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就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

  习近平指出,50年前,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成为全国政法综治战线的一面旗帜。浙江省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学习推广“枫桥经验”,紧紧扭住做好群众工作—

  14—

  实用文档

  这条主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50周年大会11日在浙江杭州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重要指示精神,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研究新情况、把握新规律,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加大依法治理力度,完善工作制度机制,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切实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兼秘书长杨晶主持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王晨,国务委员、中央政法委副书记、公安部部长郭声琨,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中国法学会会长韩杼滨等出席会议。

  习近平和“枫桥经验”

  习近平很重视“枫桥经验”。2002年,他从福建调任浙江工作后不久,即赴枫桥调研。习近平认为,走群众路线,这是我党的传家宝。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虽然面临的形势任务都发生变化,但“枫桥经验”没有过时,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依靠发动群众,建设平安社会,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2004年5月11日,浙江省委决定建设“平安浙江”,当地文案大全

  相继创造了综治工作中心、综治进民企、“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民主恳谈、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等工作,“枫桥经验”也被赋予新的内涵。浙江省政法委一位干部提出,依靠群众的“枫桥经验”与依法办事相辅相成,很多民间的问题,在法律的框架下通过“枫桥经验”能够得到化解。

  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

  50周年大会召开

  2013-10-1208:11:16|来源:法制日报

  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根本保障。

  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50周年,就是要在新的历史阶段,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实践好,把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好,进一步凝聚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力量。

  10月11日,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50周年大会在浙江杭州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出席会议并讲话。

  孟建柱在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研究新情况、把握新规律,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加大依法治理力度,完善工作制度机制,不断提升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切实解决好涉及群众切—

  16—

  实用文档

  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孟建柱指出,“枫桥经验”历久弥新,具有旺盛生命力。他说,50年前,浙江枫桥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枫桥经验”。1963年11月,毛泽东同志批示要求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50年来,浙江枫桥坚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基本理念,紧紧围绕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主题,根据形势发展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枫桥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要充分珍惜“枫桥经验”、大力推广“枫桥经验”、不断创新“枫桥经验”,作出了建设平安浙江、法治浙江的工作部署。浙江省委和省政府把“枫桥经验”的基本精神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紧紧扭住群众工作这条主线,牢固树立大平安的理念,大力实施和谐促进工程,确保了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牢固树立依法治理的理念,把群众路线与法治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支持群众依法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牢固树立改革创新的理念,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形成了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的生动局面;牢固树立共同富裕的理念,形成了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长效机制,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子。5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枫桥经验”是实践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是政法综治战线的一面旗帜,也是依靠群众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面旗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彰显了独特优势,发文案大全

  挥了积极作用。

  孟建柱指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根本保障。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同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经济社会深刻变化,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艰巨。今天,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50周年,就是要在新的历史阶段,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实践好,把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好,进一步凝聚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力量。

  孟建柱强调,要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升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水平。只有让广大群众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中获得实惠,才能赢得广大群众发自内心的认同和拥护。要牢固树立把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的理念,统筹协调、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多干群众急需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长远起作用的事,努力使广大群众从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的优势,对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做到应评尽评,努力使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过程成为倾听民意、化解民忧、赢得群众理解支持的过程,提高评估科学性和公信力。要把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结合起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化解、处置机制,努力掌握预防化解社会矛盾主动权。要完善人民调解、—

  18—

  实用文档

  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加强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及时调解矛盾纠纷。

  孟建柱要求,创新工作方法,紧紧依靠基层组织和广大群众预防化解社会矛盾。预防化解社会矛盾,重点在基层,关键靠群众。群众对自身利益最关切,对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存在的症结最清楚,解决起来最有智慧。要把基层作为一切工作的重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努力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平台、居民日常生活的依托、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吸引培育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矛盾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工作,发展壮大社会服务管理、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基础力量。要充分发挥人民团体、群众组织、社会组织的优势,吸引、凝聚各方力量,促进矛盾纠纷化解。要发展社区工作者、义工等社会志愿者队伍,打牢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社会基础。要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作用,把“脚板走访”与“网络对话”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民生服务网站、政务微博、民生微信、民情QQ群等建设,为党和政府了解民意、体察民情、化解民忧提供新渠道,为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供新平台。要进一步提升新媒体沟通能力,准确把握受众特点,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不断增强宣传舆论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传播力、影响力,为预防化解社会矛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文案大全

  孟建柱强调,解决好信访反映的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是党的根本宗旨的要求。要正确把握信访工作定位,坚持畅通信访渠道与维护信访秩序并重、创新机制与强化责任并举、主张权利与履行义务统一、依法办事与思想教育结合的原则,切实做到群众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要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大力推广民生热线、绿色邮政、网上信访、视频接访等做法,切实保障群众信访权利。要认真及时办理群众来信,努力形成来信与来访同样管用的正确导向。要完善行政复议、仲裁、诉讼等法定诉求表达机制,努力使信访群众的合法合理诉求通过法定途径得到解决。要完善全国网上信访系统,引导更多信访群众变信访、来访为网访。要树立及时就地解决实际问题的导向,落实属地责任,提高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效率。要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下大气力解决特殊疑难信访问题,进一步提高信访工作公信力。要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引导信访群众既依法逐级反映诉求,又遵守法定程序、服从合法合理的终结处理结果,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

  孟建柱指出,坚持把群众路线与法治方式结合起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是“枫桥经验”所蕴含的创新精神的必然要求。要按照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总要求,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

  20—

  实用文档

  环境,努力把社会矛盾预防化解纳入法治轨道。各级干部要把依法办事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带头学法、尊法、守法,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问责。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下大气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司法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社会公平充满信心。要把法治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方式,努力实现定分止争。要引导群众自觉把法律作为指导和规范自身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依靠法律手段解决纷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对因民事、经济交往引发的利益矛盾纠纷,要引导鼓励当事人通过正当法律程序去解决。要实行诉讼与信访分离,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努力让当事人切实感受到只要依法律按程序,就能公正有效解决问题。

  孟建柱强调,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把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结合起来,是有效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法宝。要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完善机制、创新方法,建立健全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形成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强大合力。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明确各个层次在预防化解社会矛盾中的职责任务。要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看家本领来传承,引导各级干部深入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的地方,与普通群众交朋友,与困难群众结对子,与群众一道把问题摸清楚、把原因分析透、把矛盾解决好。要加强教育培训、完善落实政策,使广大干部增强群众观念、了解群众心理、学会群众语言、掌握沟通技巧,成为做好群众工作、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行家里手,努力建设一支乐于在基层、善于文案大全

  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总结推广各地各部门在预防化解社会矛盾中创造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正反两方面典型的激励、警示作用,推动社会矛盾预防化解工作深入开展。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杨晶主持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王晨,国务委员、中央政法委副书记、公安部部长郭声琨,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中国法学会会长韩杼滨,中央政法委委员汪永清、耿惠昌、吴爱英、李东生、杜金才、王建平、陈训秋出席会议。

  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宝龙在会上介绍了浙江省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有关情况,诸暨市枫桥镇、浙江省信访局、温州市维稳办和基层政法综治维稳单位代表介绍了经验,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出席会议。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主管政法综治工作的负责同志、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有关负责同志,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政法委书记、综治委主任、信访联席会议召集人及综治办主任、维稳办主任、信访联席办主任,各省会市(自治区首府)和计划单列市党委政法委书记出席会议,全国法学会工作座谈会代表列席会议。

  孟建柱宁波考察

  强调依靠群众坚持“枫桥经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利用在浙江出席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50周年大会之机,12日在—

  22—

  实用文档

  宁波考察。他强调,要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好。

  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来到浙江宁波市考察。图为孟建柱在宁波市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考察。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利用在浙江出席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50周年大会之机,12日在宁波考察。他强调,要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好。

  信息化时代如何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孟建柱非常关注。宁波市江东区搭建群众工作新平台,成立网络管理中心,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第一时间了解民情、回应民意、服务民需,努力做到“社情民意网上了解、矛盾问题网上解决、正面力量网上凝聚、网上网下无缝对接”。在江东区网络管理中心,孟建柱详细了解了工作流程和网络平台运行情况,对他们探索“网上枫桥经验”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要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群众工作的新方法,把传统有效做法与现代科技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借助新媒体,加强民生服务网站、政务微博、民生微信、民情QQ群等建设,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办事流程,打开电脑就能表达意愿诉求,鼠标一点就能办理相关业务,享受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也为党和政府了解民意、体察民情、化解民忧提供新渠文案大全

  道,为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供新平台。

  在宁波市智慧城市体验馆,孟建柱观看了智慧交通、智慧健康和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称赞宁波率先探索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胆识和做法,勉励他们继续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智能的技术支撑和智慧的制度安排有机融合为途径,进一步提升科学管理现代化城市的能力和水平,系统化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宁波市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是浙江省首家区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要为社会组织提供信息交流、培育孵化等全方位服务。孟建柱着重了解了该中心在政府购买服务、培育孵化、规范管理等方面所做的具体工作,并与正在该中心孵化的心理咨询、禁毒、户外救援等社会组织的负责人交谈。他说,要做好“小组织服务大社会”这篇文章,引导社会组织开展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帮教等公益服务项目,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治理、调处社会矛盾、化解社会风险等工作。要在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下,整合社会多种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发展壮大社会服务管理、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基础力量。

  宁波81890社会服务平台是集公共服务及一般家庭服务供需对接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81890”,宁波话谐音“拨一拨就灵”。该平台采用“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模式,只要市民提出需求,政府部门就会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困难,加盟企业就会应约上门热情提供服务。孟建柱详细了解了平台发展历—

  24—

  实用文档

  程和服务范围。他还拿起电话,拨通了平台服务热线,与工作人员亲切交流。孟建柱称赞这一服务平台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满足群众需求、保障群众利益,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他说,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许多社会矛盾都是由看似很小的民生问题引发的。民生问题解决了,群众满意了,稳定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发展就有了强大的动力。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人民合法权益,让广大群众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中获得实惠。

  孟建柱还在宁波主持召开全国政法委书记会议,对当前政法重点工作作了研究部署。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杨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王晨,国务委员、中央政法委副书记、公安部部长郭声琨,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中央政法委委员汪永清、耿惠昌、吴爱英、李东生、杜金才、王建平、陈训秋参加考察。

  人民日报头条介绍50年前"枫桥经验":坚持矛盾不上交

  《

  人民日报

  》(2013年10月11日01版)

  50年前,浙江诸暨枫桥镇干部群众在社会主义教育中创造的“依靠和发动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的做法,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肯定。从此,“枫桥经验”走向全国,花开神州。

  文案大全

  今天,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利益多元、矛盾凸显的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主客体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群众工作对象及其利益诉求更加多样,许多“单位人”变为“社会人”,群众“隐私”理念和权利意识增强,一些党员干部或多或少地存在不愿、不会、不敢做群众工作的问题。

  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看家本领。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继承和创新群众工作,为建设平安中国、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是摆在全体党员干部面前的新考卷。

  老办法呼唤新理念

  “也希望有人向我们嘘寒问暖,也希望有人了解我们的所思所想。”说这话的,名叫李兰。她曾是一家国有企业的职工,2003年辞职来到北京,一边做家政,一边写小说。如今,像李兰一样的新兴职业人群越来越多。

  网络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滋生了淫秽色情、语言暴力、网络诈骗等乱象。面对虚拟空间的现实危害,群众工作又该有何担当与作为?

  随着群众“私人空间”意识的增强,“家访”等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遭遇了尴尬。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对“家访”有个经典描写:党支部书记“家访”陈景润,看到陈景润的宿舍没电灯、没桌子,立即找来工作人员现场解决。然而,这样的群众工作方法,今天很难用得上了。

  生产和就业方式的改变带来了群众结构的改变,经济基础的—

  26—

  实用文档

  变化带来了群众诉求的变化,价值多元带来了群众观念的多样化。对此,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有着清醒的认识:越是矛盾突出,越是问题复杂,越要做好群众工作;而要做好群众工作,就必须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

  既“面对面”又“键对键”

  现代技术手段的普及和信息传播渠道的便捷,为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提供了便利条件,为党的群众工作开辟了新领地。

  把网络空间看成群众工作的新平台,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民生微信、民情QQ群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党员干部把“脚板”与“鼠标”、“面对面”交流与“键对键”沟通有机结合,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积极回应网民的诉求,诚恳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以平和的心态与网民交流,做到“拍砖”能接,“灌水”能导,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时代在变,方法要变,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精神实质始终不能变。

  从重管理到重服务

  针对少数党员干部看待群众的态度变淡,接触群众的时间变少等现实,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百名书记下基层”等活动持续开展。

  近年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成为现实。顺应“流动时代”的新要求,居民小区业委会等社会组织蓬勃发展,释放出强大活力。

  文案大全

  以“事要解决”为目标,各级政府着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干部下访、视频接访、网上信访应运而生;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医疗纠纷、交通事故等专业调解组织蓬勃发展。

  从“我说你听重管理”到“以人为本重服务”,从“唱独角戏”到“社会协同”,从“打情感牌”到“情法融合”……群众工作的创新,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提高了党员干部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和水平。

  经济日报:从“枫桥经验”到服务为本

  “评价一个地方平安建设搞得怎么样,不是看发了多少文件、开了多少会,而是看老百姓的问题是否解决了,矛盾纠纷是否化解了,案件和事故是否下降了,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是否提高了。”中央综治委有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各地党委政府汲取“枫桥经验”中“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理念,实现社会管理从“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这一转变又直接推动了社会管理工作由传统“防范控制型”向“现代服务型”转变。

  “如果你整天打老婆,既赚不到钱,也当不了老板。”舟山市普陀区展茅街道干施岙村的路苏琴对这句话印象特别深,这是村里一位网格调解员劝她老公的话。因为经常吵架,路苏琴两口—

  28—

  实用文档

  子的日子总是不顺畅。经过网格调解员一次又一次的上门调和,“现在我们俩不吵了,把精力全用在致富上,今年赚了不少钱。”

  干施岙村是浙江省最早实行网格化管理的村子。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干施岙村每家门口都有一块“网格门牌”,上面标明所属网格及网格内服务团队联系方式。“现在村民有啥事,很容易就能找到网格负责人,办事更加方便。自从实行网格化管理以来,我比以前更忙了。”村党支部书记李忠斌介绍说。

  2008年,“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在浙江舟山推出后,迅速推广到全省,一张张倾情服务的“大网”,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对乡镇、街道、农村、社区及居住其间的老百姓开展全方位、全天候的点对点、面对面服务。

  “自从有了社会服务管理中心,我们只要进了这个门,就能找到不同的人,办理不同的事,非常方便。”正在杭州余杭区临平东湖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办事的李大爷高兴地说。

  据临平东湖街道党工委书记蒋伟琦介绍,中心按照工作性质划分为社会管理、公共安全、便民服务3个功能区块,真正做到了“一站式管理、一条龙服务”。他们还运用省综治办统一开发的“基层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将终端下联到20个社区社会服务管理站和419个网格,建立基本数据库,健全各种电子台账,有效提升基层社会管理效能和为民服务质量。

  蒋伟琦说,截至今年8月,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受理各类咨询855件,办理事务5026件;社区分中心受理咨询5215件,办理事务12368件。街道辖区连续多年未发生重大不稳定事件,文案大全

  群众安全感测评达到99%。

  有了“千里眼、顺风耳”,职能部门也从“被动服从”转变为“积极参与”,从“推着跑”变成了“主动靠”。党政领导、综治协调、部门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科学治理体系和系统治理方式正进一步形成。

  据悉,浙江的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都已更名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多位受访基层干部表示,这不是简单的更名翻牌,而是整合资源拓展功能,将综治、调解、计生、劳保、民政、工商、税务等与百姓有关的职能集中在同一个平台,提供一条龙、一站式服务。

  江苏省淮安市在“阳光信访”系统中设立人民建议征集功能,搭建民情民意“直通车”,方便群众通过短信、网络、电话等方式提出意见建议,有效汇集民智推动发展,实时对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18大类110小类信访问题进行监测,自动统计分析、预判趋势,方便党委政府掌握民生热点、找准工作重点,推动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由“管控”向“服务”转变,从服务民生中提升管理水平,最终实现依靠民众保平安,这正是50年坚持与发扬“枫桥经验”的宝贵结晶。

  光明日报:“枫桥经验”在创新中传承

  —

  30—

  实用文档

  2013年9月2日,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正式运行。

  现代化的服务中心里,一块实时显示“安居指数”的大屏幕尤其引人注目。安居指数实现了对枫桥全镇治安状况、生活便捷度、群众满意度等指标的量化评价。当发生投诉,群众对政府工作满意度下降时,安居指数就会下跌。指数下降达到一定幅度,系统会自动报警并提供对策参考。

  安居指数是依靠现代科技传承“枫桥经验”、推进平安建设的一个范本。与50年前相比,今天的中国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并行,外来人员增多,劳务纠纷、土地纠纷、财产纠纷等新矛盾不断涌现。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浙江各地在传承发扬“枫桥经验”的过程中不断创新,采取了许多现代化的手段,“枫桥经验”愈加显现出时代特色。

  应急联动:提高社会管理效能

  不久前的一天早上,杭州市上城区东城路一户居民向网格员反映:井水中大面积生虫。网格员立即将信息上报给区应急联动指挥中心。上午10点17分,指挥中心向区卫生局发出指令。两分钟后,卫生局值班员签收指令,并反馈了处理措施:协调社区居委会联系专业杀虫公司,进行消杀处理。

  没有拖沓懒散,不见推诿扯皮,事件的处置高效、专业。这样的办事效率,在以前很难想象。

  2012年4月,上城区确立了社会应急联动工作体系,组建了应急联动指挥中心。中心集应急联动、民生服务、城市管理和文案大全

  矛盾排查化解等功能为一体,代表区委区政府进行指挥。中心共有60个成员单位,其中一级联动单位24小时有专人值班,接收指令后必须立即赶赴现场处理;二级联动单位则必须在一天内回复指令落实情况。

  实行应急联动后,上城区各部门处置应急事件、化解矛盾纠纷的效率明显提高,平均办结时间从5个工作日缩短为2个工作日。截至今年7月,指挥中心处置各类应急事件5200多件,化解矛盾纠纷3000多起,办结民生服务事项9600多件。

  “机制创新使我们实现了小问题自行处置、一般问题联动处置、难点问题及时上报区委区政府,矛盾纠纷得到了有效化解。”上城区应急联动指挥中心主任丁坚华说。

  网络问效:“不下班的网上政府”

  今年10月1日晚上9点多,宁波市镇海区网民“淡淡她爸”向“镇海网络问效”官方微博反映,临江小区附近有难闻的臭味,影响了居民休息。“镇海网络问效”立即将信息转发给“镇海环保”的微博。第二天上午10点,“镇海环保”回复称:经过排查,发现是附近垃圾中转站焚烧垃圾所致,已经进行了处理。

  在浙江,网络问政问效是镇海的首创。2010年,镇海区纪委、区委宣传部、区政府办公室联合推行网络问政问效,并从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硬件投入等多方面入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网络问政问效体系。

  从那时起,居民只要登录“镇海网络问政问效”平台发个帖子,就形成了投诉,有关部门将立即处理。网络问政问效已经形—

  32—

  实用文档

  成了“不下班的网上政府”,被老百姓称为“一帖灵”。

  2012年,镇海网络问政问效又延伸到了微博平台。居民对“镇海网络问效”官方微博发一条信息,就视为投诉。“镇海网络问效”官方微博平均每月受理网民投诉300多件,办复率均为100%。

  镇海区纪委副书记张彦波透露,网络问政问效平台开办以来,镇海的信访量下降了36%,而网帖同比增加了200%。“网络问政问效平台已经成为基层群众表达意见、反映诉求的重要渠道,也成了地方党委政府听取民声、化解矛盾的重要场所。”

  “幸福驿站”:公益组织的桥梁纽带

  宽敞的办公室里,公益律师正在向李大妈讲解房屋登记过户的法律知识。这里是衢州市柯城区府山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中心还有一个温馨的别名:“幸福驿站”。

  府山街道位于衢州市中心,近年来各类社会组织发展迅速,有志于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越来越多,但他们经常为没有办公场所、缺少资金、没有培训而发愁。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诞生,解决了这些烦恼。

  中心主任翁毅对记者说,中心定位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为初创阶段的社会组织提供办公用房,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引导他们参与公益服务,重点培育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李大妈前来咨询房屋问题的维权代访工作室,是“幸福驿站”的一个品牌工作室。每天,都会有热心肠的公益律师、志愿者轮班进驻工作室,接受社区居民的法律咨询、开展信访代理、纠纷调解、消费维权等服务。类似的工作室,“幸福驿站”里有10多文案大全

  家。

  在浙江全省,像“幸福驿站”这样的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已经建立了102个。在它们引导下,截至2013年上半年,全省登记的社会组织总数为3.37万个,同比增长了13.12%。

  “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枫桥经验’,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就应该通过新的手段和途径,培植多种社会主体,实现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治理、成果共享的新格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系教授张光说。(光明日报记者

  王逸吟

  叶

  辉)

  法制日报:高扬旗帜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就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10月11日,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50周年大会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召开,会议总结和回顾了“枫桥经验”的诞生和发展历程,提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切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上世纪60年代,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出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穿越50年的历史,历经岁月的洗礼、时间的沉淀,“枫桥经—

  34—

  实用文档

  验”不但没有成为“远去的风景”,反而历久弥新、历久弥坚,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时代背景下,彰显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50年来,“枫桥经验”始终在变。这种变源自于其体现时代要求的创新精神,正是这种创新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着“枫桥经验”。无论是在最初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在后来的改革开放时期,抑或是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语境中,创新始终都是“枫桥经验”的活力之本、力量之源。

  50年来,“枫桥经验”始终不变。不变的是其善于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内在灵魂。1963年,毛泽东同志在谈到枫桥经验时说,“依靠人民群众是个好办法”。此后50年,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如何调整,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始终都是“枫桥经验”的灵魂。正是这一不变的灵魂,使“枫桥经验”成为中国政法综治的一面光辉旗帜。

  50年来,“枫桥经验”始终前行。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大力弘扬“枫桥经验”,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突出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注重德法并举、创新方法,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路子。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要充分珍惜、大力推广、不断创新“枫桥经验”,提出了建设平安浙江、法治浙江的工作部署,使“枫桥经验”的基本精神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进一步发展了“枫桥经验”。

  文案大全

  新时期的“枫桥经验”已不仅仅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还是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的精神力量,更是依靠人民群众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伟大实践。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扬“枫桥经验”旗帜,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仍需要继续探索实践,不断开拓创新。

  首先要牢固树立大平安理念。“枫桥经验”把平安建设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丰富了平安建设内涵,拓展了平安建设外延,提升了平安建设标准和要求,使平安建设的内容从减少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扩大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生态安全、社会充满活力等多个领域。

  其次要牢固树立依法治理理念。“枫桥经验”把群众路线与法治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既坚持了依法办事,防止因侵犯群众合法权益引发社会矛盾,又做到了依法化解社会矛盾,把法治精神贯穿于社会治理的全过程。

  再次要牢固树立改革创新理念。“枫桥经验”把社会矛盾化解与深化改革有机统一起来。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坚持改革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充满活力、健康发展,也只有坚持改革才能保障人民生活幸福、社会和谐稳定。

  第四要牢固树立共同富裕理念。改革要富民、更要惠民,要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枫桥经验”把推进社会治安综—

  36—

  实用文档

  合治理与促进和改善民生相结合,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了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长效机制。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思想多元、利益多样、矛盾多发,而社会技术化、信息化更使一些社会矛盾的关联性、敏感性、对抗性增强,各种社会矛盾碰头叠加,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明显加大,平安中国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等中央五单位与中共浙江省委联合召开“枫桥经验”50周年大会,总结回顾并全面推广“枫桥经验”,进一步深化推动平安中国建设意蕴深刻、意义重大。各地各级政法机关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重大意义、深刻把握“枫桥经验”实质精邃,在实际工作中努力践行创新发展“枫桥经验”。

  各地各级政法机关要把践行“枫桥经验”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密切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发扬优良传统,适应时代发展,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认真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突出问题。

  各地各级政法机关要把践行“枫桥经验”与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不断提高平安中国建设的能力和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各地各级政法机关要把践行“枫桥经验”与法治中国建设紧文案大全

  密结合起来,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更新工作理念、完善工作机制,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努力培育法治文化,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性法治环境。

  50年前,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拥有了宝贵的“枫桥经验”;50年来,党和人民群众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着“枫桥经验”,使“枫桥经验”始终成为引领政法综治工作的一面旗帜;50年后的今天,我们要继续高扬“枫桥经验”旗帜,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让“枫桥经验”永葆青春,成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不竭动力。

  枫桥经验展览馆

  枫桥经验展览馆总面积达600平方米,诸暨市枫桥派出所为主办单位,位于诸暨市枫桥派出所内,由杭州大磊营造机构设计施工,设计以“枫桥经验”为主轴,主要采用大块面的图文展板进行形象展示,并将场景复原和实物展示方式艺术化地加以点缀,营造出一个庄重、朴素、低调又不失大气的学习教育基地。

  (2013年10月14日整理)

  —

  38—

篇七:乡镇枫桥经验典型经验材料

  

  某区新时代“枫桥经验”典型经验材料

  枫桥经验”典型经验材料

  XX区作为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和标杆,梧桐新区按照产业、人口、土地、社会、农村“五位一体”的城镇化总要求,提出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两化互动”,生活新区、工业园区“两区共建”的发展理念,高标准建成了总投资35亿元、占地1500亩、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的生活新区,6500户2.3万人顺利入住;高起点规划建设了总投资500亿元的梧桐煤化工园区,已入驻规模以上企业64户,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实现157.87亿元。

  但是,梧桐新区的快速发展和高速运行所带来的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经济利益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也使社会治理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社会治理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一是人口更密集了,但服务群众的力量还不足。随着居民大量入住新区,逐步实现了农村向社区转变,农民向居民转变,其维护自身利益和民主权利的意识也随之提高。作为单纯管理模式的乡村传统社会治理方式,力量分散,服务缺位,在组织、制度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二是诉求更多样了,但引导群众本领还不强。伴随着企业向园区集聚,各种生产要素的重新整合,使得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社会阶层分化加速,而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教育、引导、服务不同诉求群众的能力不足,导致其认同感、归属感不强。三是利益分配方式更多元了,但凝聚群众的能力还不够。由于群众诉求的多元化,必然导致利益分配方式的多元化,尤其是在村级民主决策、村企矛盾、征地拆迁、社区服务、就业保障等方面更为突出。但基层组织动员能力弱化,协调各方利益矛盾时手段单一、观念陈旧,有时甚至办好事得不到好效果。

  作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先行者和引领者,梧桐新区面临的瓶颈和问题,决不能成为未来发展中绕不开、躲不过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因此,我们在举措路径上搞创新,在成果实效上求突破,使社会治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新区建设成果更好地惠及千家万户。

  (一)以综治责任体系为根本,立体化夯实综治基层基础工作

  以综治“三基建设”为引领,层层夯实综治基层基础,层层落实综治工作责任,为维护基层平安、稳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工作保障和能力保障。

  一是明确综治工作责任体系。按照全国综治工作创新南昌会议、全国综治中心建设报告视频会议、全国“雪亮工程”建设推进会议精神要求,我们吸取了“枫桥经验”,全方位、高规格构建“1+10”综治工作体系,“1”就是按照规范化标准建设的综治中心,由党委副书记兼任综治中心主任,1名副科级干部任专职副主任,明确7名专职工作人员,高标准配置综治办公场所,60项版面制度全部上墙,下辖综合治理大队,配备队员22名,巡逻摩托10辆、巡逻车3辆,落实综治经费25万元。“10”就是内设综合协调办公室、监控研判室、矛盾纠纷调处室、网格化管理办公室、片村联调室、村情研判室等10个功能室,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具体主抓社会治理工作。在“1+10”工作体系架构下,梧桐新区划分为103个网格,其中村和社区网格39个,企业网格64个,明确网格长、网格协管员、监督员、宣传员、警务员和信息采集员618名,从横向到边和纵向到底两个方面层层压实综治责任。横向到边,就是以网格长和网格员为主体,通过开展社会治安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这一基础性综治工作,用横扫千军之势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纵向到底,就是以镇、村(社区)两级综治组织为主体,对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由镇党委书记亲自抓,镇长统筹协调,党委副书记带领“1+10”工作机构具体抓,班子成员包片抓,各站所、各村(社区)“一把手”直接抓,用立体化综治工作和责任体系确保平安稳定。

  二是建立“五联”大调解责任机制。针对梧桐新区城镇化程度较高、居民居住较为集中等特点,进一步加大责任机制创新力度,将20个村(社区)划分为5个片区,建立了包村干部、“两委”主干、民情调解员定期研判和以片为单位进行感情联谊、机制联防、力量联动、处理联调、问题联治的“五联”机制。感情联谊:通过每年的文化艺术节以及其他各种活动,加深了各村尤其是相邻各片区村民的感情,而且让他们懂得了梧桐镇作为一个整体,充分认识团结的重要意义;治安联防:镇、村分别建立巡防队伍,每日开展联合巡防;力量联动:通过新区“智慧梧桐”平台的视频监控系统,各村新区、主干道路、商业社区的视线尽收眼底,治安情况一目了然,有紧急事情全体联动,快速出击,防范于未然;处理联调:实行矛盾纠纷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片村联调、统一督办、统一归档;问题联治:根据社会治安形势和上级要求,协同相关部门开展扫黑除恶、禁毒、禁赌、反邪教等专项整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教育等多种手段调处矛盾,解决问题,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片,重大事项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确保所有综治问题都能在制度框架内找到解决的途径、依据和办法。

  三是狠抓综治责任落实。从严落实《孝义市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规定实施细则》规定,扭住问题发生、发现、化解、稳控、处置、督查、问责等关键环节不放松,抓住通报批评、约谈、挂牌督办、重点管理、一票否决等综治惩戒措施不动摇,对因决策失误损害群众利益,导致治安事项发生,以及对苗头性治安问题发生、报告、处置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者、主要领导责任者、重要领导责任者视情节给予问责;对综治工作中出现的重特大事件,实行严格的责任倒查,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截至目前,共对5个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3名科级干部进行约谈,党政纪处分21人。

  (二)以创新社会治理为重点,精细化推进综治基层基础工作

  一是创新内涵,网格管理治隐患。根据“地理布局、区域属性、人员相熟、便于管理”的原则,划分出39个大网格,64个企业小网格,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设岗定责,为每名大网格长配备一台手机专用收集,实时采集、上报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做到全面监控、及时处置。企业网格落实“六定”措施。1、定责任区域。明确每一个企业网格具体监管的对象和范围。2、定责任人。明确每一个企业网格的负责人员。3、定监管任务:明确每一个企业网格年度、季度和月度的监督检查(巡查)数量、内容和检查(巡查)频次。4、定处置流程:明确企业网格内对本级发现或下级网格报送的事故隐患的处置程序。5、定信息报送方法:企业网格随时发现重大问题随时报送大网格长,平常采用“月报月送”,以事故隐患月查月报表的形式,每月一次向镇级网格报送巡查工作开展情况,同步实时输入到孝义市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对巡查中发现的难以当场整改的事故隐患在劝阻的基础上,应及时向镇级网格报告,并填写《村级网格事故隐患报告单》。6、定应急预案:镇级网格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落实人员、装备、物资,强化演练,快速、妥善处置事故。通过对每一个企业网格落实“六定”措施,努力实现“企业网格化管理工作规范有序”的运行目标。

  2017年1—6月份,共上报事件4038件,有效处置事件数3800余件。同时,优化、拓宽网格设置,将各类社会单位,特别是将企业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每个企业都建立了村企矛盾联调室,大型企业按照80—100名保安和400万元经费标准予以落实,小型企业按照10—30名保安和100万元经费标准予以落实。截至目前,梧桐新区共调解村企矛盾纠纷296件,没有发生重特大恶性案件、重大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

  二是创新模式,便民服务解民忧。根据“变楼上为楼下、变分散为集中、变封闭为开放”的原则,开展镇、村两个“三集中”便民服务管理新模式,即:镇级事务“三集中”:所有驻镇站所的办公场所向镇综合服务大楼集中、服务事项向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公共服务单位办公集中;村级事务“三集中”:便民服务大厅实施村级便民代办点集中、村级公章管理集中、村会计和计生助理员办公集中。通过开展两个“三集中”,实现了“一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畅通了民意、连接了民情、赢得了民心,创造出了综治便民服务在基层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以户籍制度改革为契机,由派出所建立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将各类人员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开启流动人口管理新模式,保障流动人口在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与本地居民享受同等无差别待遇,促进人口在城乡间自由流动。

  三是创新机制,“五议两公开”解心结。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紧张,两委班子不团结、矛盾多发等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村务、财务不公开、不透明,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不够所引发。为有效化解此类矛盾纠纷,梧桐新区严格落实“五议两公开”制度,打破了以往村内大小事务“不公开、不民主”都由村干部“说了算”的惯例,减少了村干部因情况掌握不全面、考虑不周到、急功近利或者带有私心等原因引起的群众不满。农村党员群众在充分享有发言权、参与权和建议权的同时,也成为了决策的最佳宣传员、推动员和协调员。这样一来,不仅给了群众一个明白,还了干部一个清白,用解心结的方式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而且进一步正风肃纪,推动了农村组织的建设和干部的廉洁发展,得到群众普遍认可。

  (三)以“智慧梧桐”平台为支撑,信息化管理综治基层基础工作

  投资700余万元建立“智慧梧桐”信息平台,集警用地理信息平台、视频监控系统、卫星定位系统、数字图传、网格GIS地图、电台等信息化手段于一体,直观可视化展示辖区所有人口居住信息,不断加强以“智慧梧桐”平台为支撑的综治基层基础工作信息化管理。

  一是综治功能全面集中。实行综治、司法、信访、公安、检察五位一体办公模式,形成集中高效的工作机制。特别是按照“四个一”模式和“六联”机制相关要求,统一受理群众来访、统一组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统一组织开展平安建设,形成了党政领导、中心牵头、部门协调、村居联动、群众参与的联勤联动综治工作格局。

  二是视频监控全面覆盖。根据“雪亮工程”建设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打造“智慧梧桐”这个目标,以构建社会动态监控系统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平安梧桐视频管理机制,增强治安防控综合能力。先后在镇域内各个路口、重点区域安装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终端630个,安装高清卡口系统375套,高清摄像系统121套,覆盖率达100%,实现了24小时全方位无死角巡查监控。强化“智慧梧桐”功能应用,实时掌握各级巡逻力量分布、工作状态和运行轨迹,依托大数据开展情报信息综合研判,及时调整巡控重点和警力投向,实行“点对点”精确指挥,确保第一时间出警、第一时间处置,为建设平安梧桐提供了强大的科技保障。

  梧桐新区在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的大发展环境下,面对征地拆迁、村企纠纷等矛盾,流动人口、治安防控等治理难点,先行先试,敢闯敢干,从强化综治基层基础,创新社会治理的角度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为全市的综治工作做了表率,立了标杆,创造出了可复制、可借鉴的蓝图和范本。

  启示一:综治“1+10”模式创新工作责任体系。“1+10”模式的提出和实行,不仅是落实省委、吕梁市委政法委关于综治中心和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的有力抓手,而且进一步细化了分工,明确了责任,成为解决社会矛盾,维护平安稳定的有效载体。例如片村联调,既没有镇一级的大而全,也没有村一级的小而杂,而是连村成片,连片成区,利用5个片区中村与村地理相近,人员感情相熟,机制互联相通,力量联防互动的优势,既保证从各个环节防范化解矛盾纠纷,又将责任层层分解压实在基层干部头上,成为梧桐新区矛调工作的创新之举。又如村情研判,将分析研判工作一竿子插到底,把责任直接落实到最基层的村级组织,将各种矛盾问题和风险隐患的排查发现、整治化解提前了一大步,用“接地气”的方式把“问题发现、解决、处置、稳控在基层”的工作要求直接变为现实。实践证明,综治“1+10”体系是符合基层社会治理实际的有效模式。

  启示二:两个“三集中”直接便民服务。孝义市市民服务中心是我市近年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智慧城市、实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最新成果,代表着市委、市政府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推进权力高效、科学、廉洁运行的能力和水平。梧桐新区的两个“三集中”,是市委、市政府便民为民决策在基层的延伸和发展,是保障梧桐大发展、大建设、大平安、大稳定的基石。例如村级公章管理集中的实行,不仅规范了公章的使用,加强了权力运行的监督,杜绝了暗箱操作、假公济私、厚此薄彼所带来的违纪问题

  和不稳定因素,而且消除了群众对村干部的误解,为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办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实践证明,两个“三集中”是社会治理从单纯治理向治理服务并重转变的有效方式。

  启示三:“智慧梧桐”示范引领全市综治信息化建设。“智慧梧桐”信息平台不仅是“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技术”、“综治工作与基础数据”、“网格+网络”、“管理+服务”互联互动、相互作用的有机产物,也是社会治理与党群互动的有效载体。“智慧梧桐”信息平台的建设运行,不仅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实现了“网格化”管理模式向“网格+网络”治理模式的转型升级与优化深化,而且也实现了从“管理”到“治理”的质的飞跃,更是实现了社会治理模式从“平面”走向“立体”。实践证明,信息化是提升社会治理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凤凰在古时喻指君王对人才的渴求,今时就是人民群众对平安稳定的期盼。我们将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对标先进、争创一流,积小安为大安,集众安为平安,以优异成绩创造梧桐综治新局面!

篇八:乡镇枫桥经验典型经验材料

  

  2020新时代“枫桥经验”典型经验材料

  XX区作为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和标杆,梧桐新区按照产业、人口、土地、社会、农村“五位一体”的城镇化总要求,提出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两化互动”,生活新区、工业园区“两区共建”的发展理念,高标准建成了总投资35亿元、占地1500亩、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的生活新区,6500户2.3万人顺利入住;高起点规划建设了总投资500亿元的梧桐煤化工园区,已入驻规模以上企业64户,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实现157.87亿元。

  但是,梧桐新区的快速发展和高速运行所带来的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经济利益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也使社会治理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社会治理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一是人口更密集了,但服务群众的力量还不足。随着居民大量入住新区,逐步实现了农村向社区转变,农民向居民转变,其维护自身利益和民主权利的意识也随之提高。作为单纯管理模式的乡村传统社会治理方式,力量分散,服务缺位,在组织、制度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二是诉求更多样了,但引导群众本领还不强。伴随着企业向园区集聚,各种生产要素的重新整合,使得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社会阶层分化加速,而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教育、引导、服务不同诉求群众的能力不足,导致其认同感、归属感不强。三是利益分配方式更多元了,但凝聚群众的能力还不够。由于群众诉求的多元化,必然导致利益分配方式的多元化,尤其是在村级民主决策、村企矛盾、征地拆迁、社

  区服务、就业保障等方面更为突出。但基层组织动员能力弱化,协调各方利益矛盾时手段单一、观念陈旧,有时甚至办好事得不到好效果。

  作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先行者和引领者,梧桐新区面临的瓶颈和问题,决不能成为未来发展中绕不开、躲不过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因此,我们在举措路径上搞创新,在成果实效上求突破,使社会治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新区建设成果更好地惠及千家万户。

  (一)以综治责任体系为根本,立体化夯实综治基层基础工作

  以综治“三基建设”为引领,层层夯实综治基层基础,层层落实综治工作责任,为维护基层平安、稳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工作保障和能力保障。

  一是明确综治工作责任体系。按照全国综治工作创新南昌会议、全国综治中心建设报告视频会议、全国“雪亮工程”建设推进会议精神要求,我们吸取了“枫桥经验”,全方位、高规格构建“1+10”综治工作体系,“1”就是按照规范化标准建设的综治中心,由党委副书记兼任综治中心主任,1名副科级干部任专职副主任,明确7名专职工作人员,高标准配置综治办公场所,60项版面制度全部上墙,下辖综合治理大队,配备队员22名,巡逻摩托10辆、巡逻车3辆,落实综治经费25万元。“10”就是内设综合协调办公室、监控研判室、矛盾纠纷调处室、网格化管理办公室、片村联调室、村情研判室等10个功能室,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具体主抓社会治理工作。在“1+10”工作体系架构下,梧桐新区划

  分为103个网格,其中村和社区网格39个,企业网格64个,明确网格长、网格协管员、监督员、宣传员、警务员和信息采集员618名,从横向到边和纵向到底两个方面层层压实综治责任。横向到边,就是以网格长和网格员为主体,通过开展社会治安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这一基础性综治工作,用横扫千军之势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纵向到底,就是以镇、村(社区)两级综治组织为主体,对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由镇党委书记亲自抓,镇长统筹协调,党委副书记带领“1+10”工作机构具体抓,班子成员包片抓,各站所、各村(社区)“一把手”直接抓,用立体化综治工作和责任体系确保平安稳定。

  二是建立“五联”大调解责任机制。针对梧桐新区城镇化程度较高、居民居住较为集中等特点,进一步加大责任机制创新力度,将20个村(社区)划分为5个片区,建立了包村干部、“两委”主干、民情调解员定期研判和以片为单位进行感情联谊、机制联防、力量联动、处理联调、问题联治的“五联”机制。感情联谊:通过每年的文化艺术节以及其他各种活动,加深了各村尤其是相邻各片区村民的感情,而且让他们懂得了梧桐镇作为一个整体,充分认识团结的重要意义;治安联防:镇、村分别建立巡防队伍,每日开展联合巡防;力量联动:通过新区“智慧梧桐”平台的视频监控系统,各村新区、主干道路、商业社区的视线尽收眼底,治安情况一目了然,有紧急事情全体联动,快速出击,防范于未然;处理联调:实行矛盾纠纷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片村联调、统一督办、统一归档;问题联治:根据社会治安形势和上级要求,协同相关部门开展扫黑除恶、禁毒、禁赌、反邪教等专项整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教育等多种手段调处矛盾,解决问题,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片,重大事项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确保所有综治问题都能在制度框架内找到解决的途径、依据和办法。

  三是狠抓综治责任落实。从严落实《孝义市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规定实施细则》规定,扭住问题发生、发现、化解、稳控、处置、督查、问责等关键环节不放松,抓住通报批评、约谈、挂牌督办、重点管理、一票否决等综治惩戒措施不动摇,对因决策失误损害群众利益,导致治安事项发生,以及对苗头性治安问题发生、报告、处置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者、主要领导责任者、重要领导责任者视情节给予问责;对综治工作中出现的重特大事件,实行严格的责任倒查,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截至目前,共对5个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3名科级干部进行约谈,党政纪处分21人。

  (二)以创新社会治理为重点,精细化推进综治基层基础工作

  一是创新内涵,网格管理治隐患。根据“地理布局、区域属性、人员相熟、便于管理”的原则,划分出39个大网格,64个企业小网格,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设岗定责,为每名大网格长配备一台手机专用收集,实时采集、上报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做到全面监控、及时处置。企业网格落实“六定”措施。1、定责任区域。明确每一个企业网格具体监管的对象和范围。2、定责任人。明确每一个企业网格的负责人员。3、定监管任务:明确每一个企业网格年度、季度和月度的监督检查(巡查)数量、内容和检查(巡查)频次。4、定处置流程:明确企业网格内对本级发现或下级网格报送的事故隐患的处置程序。5、定信息报送方法:企业网格随时发现重大问题随时报送大网格长,平常采用“月报月送”,以事故隐患月查月报表的形式,每月一次向镇级网格报送巡查工作开展情况,同步实时输入到孝义市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对巡查中发现的难以当场整改的事故隐患在劝阻的基础上,应及时向镇级网格报告,并填写《村级网格事故隐患报告单》。6、定应急预案:镇级网格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落实人员、装备、物资,强化演练,快速、妥善处置事故。通过对每一个企业网格落实“六定”措施,努力实现“企业网格化管理工作规范有序”的运行目标。

  2017年1—6月份,共上报事件4038件,有效处置事件数3800余件。同时,优化、拓宽网格设置,将各类社会单位,特别是将企业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每个企业都建立了村企矛盾联调室,大型企业按照80—100名保安和400万元经费标准予以落实,小型企业按照10—30名保安和100万元经费标准予以落实。截至目前,梧桐新区共调解村企矛盾纠纷296件,没有发生重特大恶性案件、重大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

  二是创新模式,便民服务解民忧。根据“变楼上为楼下、变分散为集中、变封闭为开放”的原则,开展镇、村两个“三集中”便民服务管理新模式,即:镇级事务“三集中”:所有驻镇站所的办公场所向镇综合服务大楼集中、服务事项向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公共服务单位办公集中;村级事务“三集中”:便民服务大厅实施村级便民代办点集中、村级公章管理集中、村会计和计生助理员办公集中。通过开展两个“三集中”,实现了“一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畅通了民意、连接了民情、赢得了民心,创造出了综治便民服务在基层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以户籍制度改革为契机,由派出所建立统一

  的户口登记制度,将各类人员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开启流动人口管理新模式,保障流动人口在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与本地居民享受同等无差别待遇,促进人口在城乡间自由流动。

  三是创新机制,“五议两公开”解心结。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紧张,两委班子不团结、矛盾多发等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村务、财务不公开、不透明,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不够所引发。为有效化解此类矛盾纠纷,梧桐新区严格落实“五议两公开”制度,打破了以往村内大小事务“不公开、不民主”都由村干部“说了算”的惯例,减少了村干部因情况掌握不全面、考虑不周到、急功近利或者带有私心等原因引起的群众不满。农村党员群众在充分享有发言权、参与权和建议权的同时,也成为了决策的最佳宣传员、推动员和协调员。这样一来,不仅给了群众一个明白,还了干部一个清白,用解心结的方式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而且进一步正风肃纪,推动了农村组织的建设和干部的廉洁发展,得到群众普遍认可。

  (三)以“智慧梧桐”平台为支撑,信息化管理综治基层基础工作

  投资700余万元建立“智慧梧桐”信息平台,集警用地理信息平台、视频监控系统、卫星定位系统、数字图传、网格GIS地图、电台等信息化手段于一体,直观可视化展示辖区所有人口居住信息,不断加强以“智慧梧桐”平台为支撑的综治基层基础工作信息化管理。

  一是综治功能全面集中。实行综治、司法、信访、公安、检察五位一体办公模式,形成集中高效的工作机制。特别是按照“四个一”模式和“六联”机制相关要求,统一受理群众来访、统一组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统一组织开展平安建设,形成了党政领导、中心牵头、部门协调、村居联动、群众参与的联勤联动综治工作格局。

  二是视频监控全面覆盖。根据“雪亮工程”建设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打造“智慧梧桐”这个目标,以构建社会动态监控系统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平安梧桐视频管理机制,增强治安防控综合能力。先后在镇域内各个路口、重点区域安装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终端630个,安装高清卡口系统375套,高清摄像系统121套,覆盖率达100%,实现了24小时全方位无死角巡查监控。强化“智慧梧桐”功能应用,实时掌握各级巡逻力量分布、工作状态和运行轨迹,依托大数据开展情报信息综合研判,及时调整巡控重点和警力投向,实行“点对点”精确指挥,确保第一时间出警、第一时间处置,为建设平安梧桐提供了强大的科技保障。

  梧桐新区在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的大发展环境下,面对征地拆迁、村企纠纷等矛盾,流动人口、治安防控等治理难点,先行先试,敢闯敢干,从强化综治基层基础,创新社会治理的角度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为全市的综治工作做了表率,立了标杆,创造出了可复制、可借鉴的蓝图和范本。

  启示一:综治“1+10”模式创新工作责任体系。“1+10”模式的提出和实行,不仅是落实省委、吕梁市委政法委关于综治中心和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的有力抓

  手,而且进一步细化了分工,明确了责任,成为解决社会矛盾,维护平安稳定的有效载体。例如片村联调,既没有镇一级的大而全,也没有村一级的小而杂,而是连村成片,连片成区,利用5个片区中村与村地理相近,人员感情相熟,机制互联相通,力量联防互动的优势,既保证从各个环节防范化解矛盾纠纷,又将责任层层分解压实在基层干部头上,成为梧桐新区矛调工作的创新之举。又如村情研判,将分析研判工作一竿子插到底,把责任直接落实到最基层的村级组织,将各种矛盾问题和风险隐患的排查发现、整治化解提前了一大步,用“接地气”的方式把“问题发现、解决、处置、稳控在基层”的工作要求直接变为现实。实践证明,综治“1+10”体系是符合基层社会治理实际的有效模式。

  启示二:两个“三集中”直接便民服务。孝义市市民服务中心是我市近年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智慧城市、实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最新成果,代表着市委、市政府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推进权力高效、科学、廉洁运行的能力和水平。梧桐新区的两个“三集中”,是市委、市政府便民为民决策在基层的延伸和发展,是保障梧桐大发展、大建设、大平安、大稳定的基石。例如村级公章管理集中的实行,不仅规范了公章的使用,加强了权力运行的监督,杜绝了暗箱操作、假公济私、厚此薄彼所带来的违纪问题和不稳定因素,而且消除了群众对村干部的误解,为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办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实践证明,两个“三集中”是社会治理从单纯治理向治理服务并重转变的有效方式。

  启示三:“智慧梧桐”示范引领全市综治信息化建设。“智慧梧桐”信息平台不

  仅是“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技术”、“综治工作与基础数据”、“网格+网络”、“管理+服务”互联互动、相互作用的有机产物,也是社会治理与党群互动的有效载体。“智慧梧桐”信息平台的建设运行,不仅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实现了“网格化”管理模式向“网格+网络”治理模式的转型升级与优化深化,而且也实现了从“管理”到“治理”的质的飞跃,更是实现了社会治理模式从“平面”走向“立体”。实践证明,信息化是提升社会治理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凤凰在古时喻指君王对人才的渴求,今时就是人民群众对平安稳定的期盼。我们将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对标先进、争创一流,积小安为大安,集众安为平安,以优异成绩创造梧桐综治新局面!

推荐访问:乡镇枫桥经验典型经验材料 经验 乡镇 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