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传达提纲

时间:2022-05-26 15:30:03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传达提纲,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传达提纲

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传达提纲4篇

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传达提纲篇1

2016年全国“两会”精神传达提纲

一、2016年全国“两会”概况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于3月3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大会主要有6项议程:一是听取和审议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二是听取和审议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三是列席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讨论“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讨论慈善法草案;
四是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政治决议;
五是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六是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于3月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大会主要有9项议程:一是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
二是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三是审查和批准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四是审查和批准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16年中央预算;
五是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的议案;
六是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报告;
七是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
八是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
九是审议关于确认接受黄润秋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草案。

今年全国“两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客观总结“十二五”和过去一年发展成绩,科学部署“十三五”和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一步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线图、任务表。“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对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法治建设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要求。3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重庆代表团的审议。在听了代表们的发言后,他说,重庆在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希望继续敢闯实干,巩固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态势。要依靠改革开放促进发展,尤其要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巨大活力和创造力激发出来,提升技术、管理水平,打造知名品牌,争做中西部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要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抓住推进新型城镇化等重大机遇,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成长,提升传统产业水平。要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发挥支撑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周边和腹地,推动西部大开发,为全国发展增添动力。

二、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及其审议情况

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2015年工作,阐述了“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对2016年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全文共1.95万字,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2015年工作回顾。报告首先从四个方面回顾总结了过去一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指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以坚定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克难攻坚,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完成了今年主要目标任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一是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7万亿元,增长6.9%,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成为经济运行的一大亮点。二是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上升到50.5%,首次占据“半壁江山”。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快于一般工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6%。三是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互联网与各行业加速融合,新兴产业快速增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四是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4%,快于经济增速。扶贫攻坚力度加大,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442万人。

报告强调,这些成绩是在极为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取得的,是在国内深层次矛盾凸显、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取得的,是在我国经济总量超过60万亿元的高基数上取得的,来之不易。

报告从六个方面总结了去年的主要工作:一是着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二是围绕激发市场活力,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三是聚焦提质增效,推动产业创新升级。四是着眼开拓发展空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五是紧扣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六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依法行政和治理方式创新。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报告清醒地指出了我国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如,去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出现下降,预期增长目标未能实现;
投资增长乏力,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严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地区和行业走势分化,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金融等领域存在风险隐患;
人民群众关心的医疗、教育、养老、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城市管理等方面问题较多,严重雾霾天气在一些地区时有发生;
政府工作还存在不足,有些改革和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少数干部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一些领域的不正之风和不廉洁问题不容忽视。

第二部分,“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这一部分实际上是对“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国务院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纲要(草案)》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明确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支撑发展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突出了六个方面:一是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到2020年,经济总量超过90万亿元。二是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到2020年,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三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三个“1亿人”,即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完成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到2020年,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得到更好保障。以“三大战略”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四是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今后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3%、15%、18%,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特别是治理大气雾霾取得明显进展,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五是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发展新体制。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对外贸易向优进优出转变,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新格局。六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000万人以上。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2000万套。报告强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着力把握好三点:一是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二是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三是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

第三部分,2016年重点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强调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要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把握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加强民生保障,切实防控风险,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报告提出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减少。报告着重对经济增长指标作出了说明,指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6.5%—7%,考虑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考虑了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也有利于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稳增长主要是为了保就业、惠民生,有6.5%—7%的增速就能够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

报告部署了今年要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报告从两个方面作了阐述:一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4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7800亿元。安排地方专项债券4000亿元,继续发行地方政府置换债券。我国财政赤字率和政府负债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相对较低,这样的安排是必要的、可行的,也是安全的。适度扩大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今年将全面实施营改增,取消违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扩大行政事业性收费免征范围。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合理确定增值税中央和地方分享比例,进一步压缩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规模,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二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今年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增长13%左右。

(二)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报告从六个方面作出了部署:一是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二是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三是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四是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五是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六是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

(三)深挖国内需求潜力,开拓发展更大空间。在扩大内需方面,报告从四个方面作出了部署:一是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二是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三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四是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根据报告,今年将启动一批“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以上、公路投资1.65万亿元,再开工20项重大水利工程。

(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关于“三农”工作,报告从四个方面作出了部署:一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二是强化农业基础支撑,三是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四是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根据报告,今年要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并实行特殊保护,探索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长43.4%,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五)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关于对外开放,报告从五个方面作出了部署:一是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二是扩大国际产能合作,三是促进外贸创新发展,四是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五是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关于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报告从三个方面作出了部署:一是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二是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三是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根据报告,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别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

(七)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关于民生工作,报告从六个方面作出了部署:一是着力扩大就业创业,二是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三是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四是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五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六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根据报告,今年将完成2100万人次以上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任务;
中央财政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160亿元,增长9.6%;
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
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5%和8%。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此外,报告还对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国防和军队建设,香港、澳门问题,两岸关系以及我国的外交政策作了阐述。

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引起了代表们的强烈共鸣,赢得了44次热烈掌声。

三、关于“十三五”规划纲要及其审议情况

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是本次大会的一项重要议程。党中央对规划编制工作高度重视,多次进行专题研究讨论。初稿形成后,先后征求了各省(区、市)和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各人民团体等148个单位的意见,在此基础上作了修改完善。在提交本次大会审查之前,邀请专家进行了论证,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还组织全国人大代表进行了讨论。

“十三五”规划纲要,分为20篇80章237节,共8万多字,阐明了未来五年的国家战略意图、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从内容上可大致分为四个板块,第一板块为第一篇,在分析“十三五”发展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发展理念和发展主线;
第二板块为第二篇至第十三篇,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发展新体制、推进农业现代化、优化现代产业体系等12个方面阐述了“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第三板块为第十四篇至第十九篇,分别阐述了民生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建设、民主法治建设、国防建设等主要任务;
第四板块为第二十篇,重点阐述了规划的实施保障措施。

四、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及其审议情况

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张德江委员长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

报告回顾总结了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主要工作。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依法行使职权、积极开展工作,完成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一年来,共制定和修改了51部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检查6部法律实施情况,听取审议“一府两院”17个工作报告,组织开展3次专题询问和3次专题调研,通过2个决议,决定批准我国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协定以及加入的国际公约11件,还决定和批准任免了一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去年重点抓了八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重点领域立法迈出新步伐,二是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工作,三是依法支持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四是在增强监督实效上取得新进展,五是推动地方人大工作完善发展,六是深化和拓展代表工作,七是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工作,八是大力加强自身建设。

报告明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要任务,强调要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依法行使职权,以立法、监督为重点,积极开展工作,为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作出新贡献。

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突出四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立法工作,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制定民法总则、环境保护税法、社区矫正法、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网络安全法,修改证券法、中小企业促进法、水污染防治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现役军官法、行政监察法等一批重要法律。报告强调,要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立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重要立法项目,由常委会党组及时向党中央请示报告,依法按程序做好相关工作。加强人大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综合指导,健全自主起草法律草案机制。

二是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加强宪法实施监督,开展好国家宪法日有关活动,组织好宪法宣誓,加强备案审查工作;
加强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食品安全法、水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环境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等6部法律的实施情况,结合审议食品安全法、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等3个执法检查报告开展专题询问;
加大对财政预算决算的监督力度,重点是督促国务院对审计查出突出问题进行整改;
围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监督,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深化财政转移制度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与体制改革、农林科技创新、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等工作情况的报告。

三是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畅通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渠道。深入落实直接联系代表制度,通过多种方式听取和反映代表对常委会立法、监督工作的意见建议;
完善向代表通报重要情况和征求意见工作,确保来自基层的代表都能列席一次常委会会议;
建立计划、预算审查前听取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机制;
制定完善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推进健全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工作平台和网络平台建设;
加强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督促和协调;
支持选举单位依法加强代表履职监督。

四是在做好对外交往、新闻宣传、理论研究等工作和加强自身建设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

五、关于慈善法及其审议情况

本次会议把审议《慈善法(草案)》列入重要议程。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李建国副委员长向大会作了说明。

慈善法是社会领域的重要法律,是慈善制度建设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经党中央批准,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慈善法列入2015年立法工作计划,先后对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并两次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本次会前还组织全国人大代表集中讨论草案,并结合代表提出的意见作了修改完善。党中央高度重视慈善法的制定。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的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会后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草案提请本次人代会审议。

在制定慈善法中,注意把握三点:一是认真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突出慈善扶贫济困作用;
二是着力加强制度顶层设计,创新慈善事业体制机制;
三是立足我国国情,坚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

通过的慈善法共12章、112条,明确了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推进慈善事业中的职责,科学界定了慈善组织的范围,对慈善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作出了具体规范,并规定每年9月5日为中华慈善日。

六、关于“两高”工作报告及其审议情况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分别代表“两高”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

“两高”报告都对过去一年工作作了回顾。一年来,“两高”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两高”报告都提出了今年工作的主要安排。2016年,“两高”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切实履行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将从五个方面展开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积极推动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
二是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三是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四是继续深化司法公开,加快建设“智慧法院”;
五是努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人民法院队伍,保障公正廉洁司法。最高人民检察院将突出六个方面的重点:一是坚持把防控风险、服务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障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二是下大气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切实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水平;
三是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动摇,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四是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五是深入推进司法改革;
六是打造过硬检察队伍,提升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司法水平。

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传达提纲篇2

2015全国两会精神传达提纲

一、会议概况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三次会议分别于2015年3月5—15日和3—13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审查国务院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审议立法法修正草案,审议通过大会的各项决议草案、修改立法法的觉得草案表决稿等。3月15日,会议审议通过了各项报告及立法修正案草案,圆满完成了会议的各项任务。

二、会议主要精神

这次全国“两会”精神集中体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会议文件,以及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之中。

(一)《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精神

报告主体结构是“6大部分”,包括:2014年工作回顾、2015年工作整体部署、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推动经济稳步增长和结构优化、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报告指出,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增长6%左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能耗强度下降3.1%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减少。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

作为中央政府在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的施政纲领,政府工作报告蕴含的十大数字引人注目。

数字中凸显出今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走向

数字一:7%左右

经济增长预期7%左右,考虑了需要和可能,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与经济总量扩大和结构升级的要求相适应,符合发展规律,符合客观实际。以这样的速度保持较长时期发展,实现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就会更加雄厚。稳增长也是为了保就业,随着服务业比重上升、小微企业增多和经济体量增大,7%左右的速度可以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

数字二:3%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数字三:12%左右

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2%左右,在实际执行中,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也可以略高些。加强和改善宏观审慎管理,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加快资金周转,优化信贷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让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

数字四:1.62万亿

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12万亿元,增加1700亿元;地方财政赤字5000亿元,增加1000亿元。处理好债务管理与稳增长的关系,创新和完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适当发行专项债券。保障符合条件的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防范和化解风险隐患。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盘活存量资金,提高使用效率。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负担。

数字五:4.5%以内

今年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

着力促进创业就业。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749万人,为历史最高。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鼓励到基层就业。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做好结构调整、过剩产能化解中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统筹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落实和完善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政策。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健全劳动监察和争议处理机制,让法律成为劳动者权益的守护神。

数字六:8000亿元

铁路投资要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新投产里程8000公里以上,在全国基本实现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联网,使交通真正成为发展的先行官。

数字七:1.1万亿

今年粮食产量要稳定在1.1万亿斤以上,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坚守耕地红线,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进土地整治,增加深松土地2亿亩。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新农机研发推广应用。

数字八:1000万人

新农村建设要惠及广大农民。突出加强水和路的建设,今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全面完成西部边远山区溜索改桥任务。力争让最后20多万无电人口都能用上电。以垃圾、污水为重点加强环境治理,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势头。持续打好扶贫攻坚战,深入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难度再大,今年也要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

数字九:740万

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安排740万套,其中棚户区改造580万套,增加110万套,把城市危房改造纳入棚改政策范围。农村危房改造366万户,增加100万户,统筹推进农房抗震改造。住房保障逐步实行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把一些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对居住特别困难的低保家庭,给予住房救助。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策,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数字十:10%

加强社会保障和增加居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10%。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统一由55元提高到70元。推进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缴费率。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措施,同步完善工资制度,对基层工作人员给予政策倾斜。在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和职级并行制度。加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让遇到急难特困的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报告中的十大“亮点”

——“安不忘危,治不忘乱”

过去一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李克强指出,我们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前进中的困难和挑战。我们要直面问题,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勇于担当,不辱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

——“双目标”、“双结合”、“双引擎”

新的一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李克强强调,我们要把握好总体要求,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一定能够顶住经济下行压力”

在言及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时,李克强指出,中国有13亿人口、9亿劳动力资源,人民勤劳而智慧,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必将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一定能够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让中国经济始终充满勃勃生机。

——“有权不可任性”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李克强指出,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行稳致远”

在协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方面,李克强指出,稳增长和调结构相辅相成。我们既要全力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又要积极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行稳致远。

——政府不唱“独角戏”

李克强说,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到4776亿元(人民币),但政府不唱“独角戏”,要更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更多领域。

——“铁腕治理”

“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李克强说,我们一定要严格环境执法,对偷排偷放者出重拳,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对姑息纵容者严问责,使其受到应有的处罚。

——“立国之道,惟在富民”

“民之疾苦,国之要事。”李克强说,我们要竭尽全力,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他并指出,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

——“不得法外设权”

“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李克强指出,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全面履行职责,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任何政府部门都不得法外设权。

——“权力瘦身”

李克强说,腐败现象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权力寻租,要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紧紧扎住制度围栏,坚决打掉寻租空间,努力铲除腐败土壤。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16个改革重点

2015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和“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之年,中央政府工作部署受到极高的关注。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用了1小时40分钟向全国人大报告了政府工作,其中用了2/3的篇幅阐述了2015年工作总体部署。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两会解读项目组,就其中的17项重大改革措施进行了罗列及解读。

1、行政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

政府有权力,但李克强总理说,“有权不可任性”,不任性的政府是廉洁政府、法治政府的重要基础。2014年已全年取消和下放246项行政审批事项,2015年要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进一步简化注册资本登记,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很明显,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向“减政”政府的方向发展。但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仍有握着一些非行政的审批权,令交易成本持续高昂。此时,所有的市场主体或许应问一句:您听总理话了吗?

2、结构改革:多元投资、大众消费

  要“奔小康”,就要装上新的“发动机”。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启动实施一批新的重大工程项目,但政府不唱“独角戏”,要更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更多领域。据透露,过去一年,全国新增投资50万亿元,政府拨款投资仅1万亿元,这是好的社会征兆。汇小溪成大河,让亿万群众的消费潜力、投资潜力不断增长,才是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很明显,2015年,如何激发社会的能量,鼓励投资热情,全民携手创富,是政府的一大工作重点。

3、财税改革:全面公开、调整责权

政府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网上就能监督!这将在2015年成为现实。将要实行的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要求,除法定涉密信息外,中央和地方所有部门预决算都要公开,全面接受社会监督。政府向百姓做出的承诺,有财力完成吗?改革转移支付制度,完善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合理调整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以往“地方政府财源少、支出却多”的局面今年将被改变。

4、金融改革:放开民营、深化市场

老百姓也可以开银行吗?《政府工作报告》回答:“具备条件,成熟一家,批准一家,不设限额”。存在银行里的钱,有保障吗?2015年将要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并且要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发展服务中小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总之,就是要让投资者有更多赚钱的渠道、让银行有更多增值的办法,普惠大众。出国旅游、投资,带着人民币出门就可以吗?今年,将要加快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完善人民币全球清算服务体系,开展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人民币成为“世界人民的货币”的日子并不太远了。

5、企业改革:国企分类、非公搞活

全民所有制企业,有我一份儿吗?今年,国企改革要“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分类推进改革”,对不同类别的国企,将根据分类来推进成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这些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将推进混合所有制等改革举措,“做国企的股东”不再是梦想。而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则要“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有本事的,使劲儿上!

6、扩大开放:升级外贸、加快自贸

在网上就能把东西卖到全世界去,还能找个老外当合伙人,按批发价买洋货!今年,将要发展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和市场采购贸易,扩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点,把外商投资限制类条目缩减一半,足不出户,生意遍全球。要想“走出去”的话,天地也将更加广阔、大有可为!政府将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推动铁路、电力、通信、工程机械以及汽车、飞机、电子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走出去”之后,我能适应“外国土政策”吗?会不会“水土不服”?放心!中国将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一带一路”、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加快与韩、澳、海湾国家、以色列、东盟等签署自贸区协议,还将建设更加广阔的“亚太自贸区”。中国路,全球通!

7、“三农”改革:保障粮食、提高民生

耕地要增加了,自来水要进户了,所有农民都能用上电了!要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今年粮食产量要稳定在1.1万亿斤以上,有粮心不慌。18亿亩耕地红线要坚持,永久基本农田要划定,耕地质量要保护,土地整治要推进,增加深松土地2亿亩。6000万农村人口今年要喝上干净水,20万公里农村公路新建改建,力争让最后20多万无电人口都能用上电,实现全民用电。稳定家庭经营,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征地怎么改,“小产权”房怎么办,建设用地入市怎么推进?改革试点要审慎推进。

8、新型城镇:危房改造、落户放宽

城镇化就是建房子吗?“睡城”、“鬼城”等现象怎样缓解?京津冀等城市群如何一体化?2015年搞城镇化,关键是以人为中心:要改造棚户区和城乡危房;
抓紧改革户籍,农民和城里人界限打破了;
暂住证慢慢隐去了,居住证让“北漂”“上漂”“广漂”们看得起病、买得到房、上得了学;
城市群一体化,规划先行,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经济发展的又一个火车头,也是老百姓享受平等福利的制度保障。

9、产业升级:大力创新、争夺高地

前有欧美堵截,后有印度追赶,外有壁垒打压,内有雾霾困扰,“中国制造”如何突围?2015年的答案: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不能只做世界工厂,还要做世界创新工场。互联网和现代制造业要“热恋”,工业化和信息化要深度融合,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智能机器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是不是听起来就高大上?要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制造要上去,污染要下来。只有向上走,才能向前走。

10、民生改革:促进就业、增进福祉

近年来,所谓的“阿拉伯之春”、欧美社会的游行与骚乱都说明,高就业率,是一个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今年高校毕业生749万人,为历史最高,实现高就业率,政府和社会的压力很大。2015年,政府将大力做好结构调整、过剩产能化解中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统筹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社保幅度也会增加。同时,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缴费率。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措施,将涉及数千万人。在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和职级并行制度,加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让遇到急难特困的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民生做好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相对于全世界的优越性才能更强的说服力。

11、教育发展:促进公平,高校转型

2014年欣闻贫困子弟上重点高校连续两年增长10%,2015年将会继续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其中包括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政策。教育是中国明天的希望,是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途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部分高校办学质量不高,应该向更加实用性的职业教育转变”。2015年,各类学校改革的任务不轻。

12、卫生改革:提高医保、普惠基层

美国推行半个多世纪没有实现的全民医保,在中国实现的速度明显快得多。目前全民医保覆盖面超过95%,2015年的重点是,鼓励医生到基层多点执业,发展社会办医,方便几亿农民就地就近看病就医。同时,将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加强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通过医保支付等方式平衡费用,努力减轻群众负担。积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最终打造一个健康中国。

13、文化改革:书香社会、服务均等

中国人不能再被舆论笑为“没文化”了。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注意到这一点,所以提到了一个新词,叫中国要建“书香社会”。重点的措施很多,其中讲到倡导全民阅读,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用,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发展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都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读书、有文化,应是过一份有尊严生活的重要基础。

14、环境治理:铁腕治污,环保税法

总理把治污环保比成一场战争,且是一场全民战争。鄣近大半年的情况看,减排、污霾的确有好转。然而,和环境治理的攻坚战,不只是一部纪录片能完成的,也不能只是呼吁,政府要有大作为。2015年,政府要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广新能源汽车,提高油品标准和质量,年底前全部淘汰黄标车;
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于节能产业而言,2015年要重视这句话:政府“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另外,做好环保税立法工作,对偷排偷放者出重拳,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
对姑息纵容者严问责,使其受到应有的处罚。我们期待,环保不利的“大老虎”落马。

15、决策改革:依宪施政、重视智库

政府决策,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2015年,要让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职责,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任何政府部门都不得法外设权。李克强总理这个话说得很有份量,但关键要看如何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重视发挥智库作用,完善新常态下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政府不仅要大力反腐败,还要打击不作为、乱作为,这个努力要大力点赞。

16、军事改革:全民国防、军民融合

军队腐败,重创了军队的形象;
国际压力,又迫使军事改革。2015年“解放军叔叔”的压力很重。全面加强现代后勤建设,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是军事管理制度改革的关键。此外,还要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如何恢复“军民鱼水情”,让军队真正有战斗力,是2015年国防与军事建设务必注意的重点。

(2)《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主要精神

报告指出,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深刻分析人大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研究提出本届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总体思路、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在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自身建设等各方面迈出了新步伐,实现了本届常委会工作的良好开局。

报告提出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一是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积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坚持把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更好结合起来,重点修改预算法、行政诉讼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从法律制度上推动和落实改革举措,充分发挥立法在引领、推动和保障改革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按照坚持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监督、完善监督工作方式方法的监督工作原则和思路,重点检查旅游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实施情况,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节能减排工作情况等报告,开展部门预算编制管理情况、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专题调研。三是继续加强和改进代表服务、对外交往、自身建设等方面工作。要建立常委会组成人员、专门委员会联系全国人大代表的工作机制,特别要加强同基层全国人大代表的联系。完善代表参与常委会、专门委员会工作的机制。

(3)《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主要精神

报告指出,过去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政协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作用;思想理论建设取得新成效,服务改革发展取得新成绩,推进协商民主取得新进展,改进工作作风取得新突破,实现了本届政协工作的良好开局。

报告从六个方面对2015年工作作出了部署:一是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二是紧紧围绕重大改革举措的出台和贯彻实施献计出力。三是努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四是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五是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六是不断深化人民政协对外友好交往。

报告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履职能力建设,切实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到履行职能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进一步改进履职方式、提高履职能力、增强履职实效,着力推进履职能力现代化,努力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坚持依法治国,坚持转变政府职能,坚持改进工作作风、坚持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4)《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主要精神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依法惩治犯罪、保障人权、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二是依法审理经济领域各类案件,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坚持司法为民,依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四是深化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五是推进司法改革,强化监督指导,提升司法水平。六是坚持从严管理,加强法院队伍建设。七是主动接受监督,不断改进工作。

2015年,人民法院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不断深化司法改革,切实做好执法办案等各项工作。一是积极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二是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三是进一步强化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四是积极稳妥推进司法改革。五是进一步加强法院队伍建设。六是切实加强人民法院基层基础工作。

(五)《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主要精神

2015年,全国检察机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反腐倡廉的新期待,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积极投入平安中国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二是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力度,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三是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维护司法公正。四是立足检察职能,促进发展、保障民生。五是加强自身监督,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六是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提高公正廉洁执法水平。

2015年,检察机关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建设过硬队伍,强化法律监督能力,提高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水平,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保障人民利益,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切实肩负起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一是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二是依法惩治各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三是提高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水平。四是强化法律监督能力,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五是全面深化检察改革。六是强化过硬队伍建设。

2015年全国“两会”是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全国人大代表们肩负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围绕大局、讲求实效,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使会议批准的报告和通过的决议充分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广大政协委员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专心致志履行职责,自觉弘扬良好会风,通过提案、大会发言、小组讨论、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积极发表意见、交流思想、增进共识,充分发挥了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生动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机与活力。

大会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通过民主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转化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行动,必将进一步鼓舞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聚发展之力、展改革宏图,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传达提纲篇3

2020年全国两会精神传达提纲

2020年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应对疫情冲击的不平凡之年,这次“两会”是在特殊背景、特别时期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也是一个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 开好今年全国两会,对于坚定信心、进一步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完成2020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2020年全国两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简称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简称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分别于2020年5月22日至5月28日和5月21日至5月27日在北京召开。

一、会议概况

(一)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参加本次会议开幕式的人大代表共2897名,分别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35个代表团。

大会有9项议程:一是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二是审查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三是审查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四是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议案;
五是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的议案;
六是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七是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八是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九是审议关于确认接受冯忠华辞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草案)。

大会分别通过了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的决议,批准了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央预算,通过了民法典、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

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传达提纲篇4

全国“两会”精神传达提纲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简要传达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精神。
一、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主要精神(一)大会概况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3月5日至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的主要议程有10项: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审查和批准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审查和批准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12年中央预算报告;
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
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关于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的议案;
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草案的议案;
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草案的议案;
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
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常委分别到各代表团参加审

-1-

议活动。大会秘书处还分别安排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负责同志,到各代表团听取意见,介绍情况,回答询问。
(二)大会主要精神
1、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预算报告
3月5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共分三部分:一是2011年工作回顾;
二是2012年工作总体部署;
三是2012年主要任务。温家宝在报告中指出,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奋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47.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2%;
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增长24.8%;
粮食产量1.14万亿斤,再创历史新高;
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4%和11.4%。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温家宝着重从五个方面总结了2011年的工作: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遏制物价过快上涨,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产业的竞争力;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对政府工作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温家宝坦言:节能减排、物价

-2-

调控目标没有完成;
征地拆迁、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问题还很突出,群众反映强烈;
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廉政建设亟需加强。
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
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
进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温总理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主要是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综合考虑了输入性通胀因素、要素成本上升影响以及居民承受能力,也为价格改革预留一定空间。
温家宝在报告中部署了2012年的“九大任务”,具体包括:一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是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三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四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五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六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七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八是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九是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政府工作报告平实、稳重,呈现出十大亮点:(1)搞活流通、降低成本。严格执行蔬菜等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认真落实对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社区平价菜店等的扶持政策,

-3-

鼓励城市连锁超市、高校、大型企业、社区与农产品流通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对接,减少流通环节,增加零售网点,充分发挥流通主渠道作用。(2)重点区域监测PM2.5。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3)加强对农民工人文关怀。更加注重把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
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合理引导人口流向,让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服务,着力解决农民工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子女入园上学、住房租购等方面的实际问题,逐步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民工。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让农民无论进城还是留乡,都能安居乐业、幸福生活。(4)花大气力解决择校问题。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源配臵要向中西部、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继续花大气力推动解决择校、入园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农村中小学布局要因地制宜,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孩子们就近上学的关系。办好农村寄宿学校,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完善国家助学制度,逐步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到所有农村学生,扩大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各级各类教育领域。(5)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重点扶持就业容量大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型科技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创造

-4-

更多就业岗位。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加强退役军人技能培训与就业安臵工作。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农村、基层、中西部地区建设。加强职业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加快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对劳务派遣的规范管理,开展劳动关系争议排查,加强劳动监察和调解仲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6)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今年年底前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7)全面推开8类大病保障。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全面推开尿毒症等8类大病保障,将肺癌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8)改革房地产税收制度。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基本建成500万套,新开工700万套以上。抓紧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加快建设城镇住房信息系统,改革房地产税收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9)健全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全面深化资源税改革,扩大从价计征范围。深入推进国有控股大型金融机构改革,规范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健全服务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体制机制。推动实施银行业新监管标准。推进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深化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

-5-

健全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强化投资者回报和权益保护。(10)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工资制度,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促进机会公平。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财政部,分别向大会提交了计划和预算的书面报告。代表们一致表示同意这两个报告。
2、关于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
刑事诉讼法是规范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法律。刑事诉讼法修改16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根据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依法惩治刑事犯罪的需要,有必要对刑事诉讼法予以修改完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有20个亮点:⑴尊重和保障人权。⑵补充完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不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⑶明确规定证人强制出庭制度,多项措施加大证人保护力度。⑷保障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侦查阶段就可以委托辩护人。⑸充分吸收律师法的相关规定,修改完善律师会见阅卷程序。⑹扩大刑诉中法援的适用范围,进一步保障被告人的辩护权。⑺适当调整简易程

-6-

序适用范围,提高诉讼效率实现繁简分流。⑻刑侦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但应当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⑼强化对侦查措施的法律监督,进一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⑽明确二审应开庭审理的范围,对发回重审作出限制性规定。⑾复核死刑案件可讯问被告人,复核结果应通报最高检察院。⑿进一步细化逮捕的法定条件,检察院审查时可讯问嫌疑人。⒀单独规定监视居住适用条件,加强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督。⒁审理未成年人案有专门程序,未成年人犯罪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犯罪记录予以封存。⒂特定范围公诉案件可以和解,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⒃严打腐败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缉一年可以没收违法所得。⒄对暴力精神病人可强制医疗,保障公众安全维护社会和谐。⒅逮捕后除了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在二十四小时内通知家属。⒆补充完善附带民事诉讼程序,进一步保障被害人合法权利。⒇五个方面完善审判监督程序,确保案件质量维护司法公正。
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十一届全国人大到2013年3月任期届满,届满之前需选举产生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是选举法修改后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进行选举。根据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名额以按人口数分配为主。在不超过3000人的全国人大代表名额中,按照人口数分配的代表名额为2000名,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分配相同的地区基本名额数为8名,根据人口数计算的名额数,按城乡约每67万人分配1名,其他名额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律规定另行分配。这

-7-

一规定保障了各地方在国家权力机关有平等的参与权,各省区市不论人口多少,都有相同的基本名额数。为保证各少数民族都有适当数量的代表名额,决定明确规定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占代表总名额的12%左右;
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应有1名代表。此外,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归侨应选代表名额,决定都作出了与十一届相同的明确规定。对妇女代表则规定:“妇女代表的比例应当高于上届。”
大会还审议通过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两个办法。
3、关于人大常委会和“两高”报告
3月9日下午,吴邦国委员长向大会报告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指出,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审议24件法律、法律解释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草案,通过14件,决定提请本次大会审议4件,听取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4个工作报告,检查4部法律实施情况,决定批准我国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协定以及加入的国际公约5件,还决定和批准任免一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代表们对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报告表示赞成,对其工作表示满意。认为“两高”的工作报告实事求是、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文风朴实。
二、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主要精神

-8-

(一)大会概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3月3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参加分组讨论,与委员共商国是。委员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积极协商议政,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听取并赞同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听取并赞同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查院工作报告以及其他报告。会议听取并批准贾庆林主席代表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听取并批准林文漪副主席代表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所作的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二)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的主要精神1、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主要精神。贾庆林主席代表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对2011年工作从七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一是强化思想理论建设,切实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是紧扣主题主线协商议政,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是围绕文化建设献计出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四是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独特优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五是广泛凝心聚力,加强同港澳、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团结联谊;六是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积极营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七是坚持强基固本,切实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对2012年工作从六个方面进行了部署:一是进一步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二是积极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

-9-

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三是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四是不断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五是继续深化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
六是切实提升人民政协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2、提案工作报告主要精神。林文漪副主席所作的关于提案工作的报告,全面回顾了十一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的主要成绩,就做好2012年的提案工作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提高提案质量,夯实提案工作基础;
二是加大督办力度,提高提案办理质量;
三是加强统筹协调,提高服务工作水平。

-10-

推荐访问:提纲 传达 精神 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传达提纲 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传达提纲 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