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硕士点建设的作用与策略探析(4篇)

时间:2023-05-02 18:10:05 浏览量:

篇一:地方高校硕士点建设的作用与策略探析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地方高校硕士点建设的作用与策略探析

  作者:张贵琴

  张钡

  来源:《管理观察》2019年第35期

  摘要:面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应用型地方高校要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层次。硕士点的建设会对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社会声誉等各方面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硕士点建设项目是对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因此领导要身体力行、崇尚实干;教学要产出导向、提升质量;坚持外引内培、人才强校,注重培育特色、服务地方;实现智慧管理、美化校园;坚持制度改革、激发活力,做到文化育人、凝练品牌。要全面发展,并有梯次的进行重点建设、稳步提升。

  关键词:地方高校;硕士点建设;作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大学要注重内涵发展。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新期待,应用型地方高校要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层次。本文以邢台学院为例,探讨硕士点建设在应用型地方高校发展中的作用及有关问题的应对策略。

  邢台学院从中等师范学校到高等师范专科,2002年升为本科。在校生近两万人,2015年学校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国际贸易与经济、会计学、工商管理学三个专业获得河北省首批双学士教育试点资格。围绕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目前采取与国外、省内外重点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的方式,有20多位老师获得合作学校校外研究生导师资格,有一部分老师已经开展了硕士研究生的指导工作。这些都为硕士点建设奠定了基础。

  1学校发展主要目标

  经过五年努力初步建成省内同类院校一流水平,具体目标如下。一是提升办学层次,完成师范专业认证工作,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建立13个硕士点。二是提高办学质量。传承百年师范教育基因,做优做强师范教育专业,对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做大做特经管、工科、艺术专业。确保毕业生首次就业率在90%以上。三是切实为地方发展服务。科研立项数目每年增加百分之十,科研经费每年增长10%,成立3-5个市级省级科研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是师资队伍达到标准。坚持外引内培,建立一支数量达标、结构合理、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到2025年博士学历总人数达300人,占教师总人数的30%,生师比达到17:1。

  2硕士点建设对学校综合发展的作用

篇二:地方高校硕士点建设的作用与策略探析

  

  2022年3月第11期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ANDTEACHINGFORUMMar.2022No.11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机械工程硕士课程建设探索王?珍,张文卓,关?乐,王元刚(大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622)[摘?要]?地方高校地域覆盖范围广泛,直面地方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是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突破口。针对“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发展要求,本研究提出了以培养高层次技能研发型人才为目标,以实践创新为核心,以省级科研平台为支撑,并结合企业博士和项目资源的校企共育研究生培养教育模式。建设了“工程实践、理论学习、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融合课程体系,为培养具有较高创新能力、能够服务大连乃至辽宁省高端制造业的机械专业高质量人才奠定了基础。[关键词]?新工科;机械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课程体系[基金项目]?2018年度大连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机械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2018YJS1012);2020年度辽宁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地方高校新工科校企产业联盟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20205637)[作者简介]?王?珍(1971—),男,江苏丰县人,博士,大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机械动力学与振动控制研究;张文卓(1991—),男,辽宁大连人,博士,大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机械动力学与振动控制研究;王元刚(1979—),男,山东郓城人,博士,大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电火花加工、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研究。[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2)11-0105-04????[收稿日期]?2021-09-18引言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今后我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主战场。随着“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1,2],对我国高等院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提出了新的挑战。越来越多实力较强的地方高校陆续获批硕士研究生学位点,即研究生培养资格,地方高校无疑将成为容纳和培养研究生人才的重要平台和主力军[3]。地方高校地域覆盖范围广泛,招生规模的相对比例和绝对数量具有明显优势,是高等教育的主要部分。但其大众认同度相对较低,且社会公众认可程度和办学地位,以及办学经费资源、办学自主权等方面都明显落后于部属高校[4]。大连大学作为市属地方高校,相对于部委高校及省属高校而言,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在生源选拔、学缘师资、文化内涵、科研项目、硬件条件及品牌影响力等方面都处于明显劣势。且自2004年才开始进行研究生培养,起步相对较晚,其培养模式及培养理念大都借鉴或借用了已有部委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与理念。因而,目前研究生培养模式较为单一,培养理念也有待更新。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大连提出的“两区一带、一个中心、四个基地”的经济建设规划,为机械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机器人等方面急需高层次及高水平人才以满足地区经济发展[5]。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研究生培养方式、教学内容、管理水平及培养质量进行升级改造,对机械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与探索,以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满足区域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6]。一、新工科培养策略与目标大连大学是大连市市属高校,机械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予点下设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和车辆工程四个二级学位授予点,其中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两个二级硕士学位授予点于2005年获准招生,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属于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立项学科、辽宁省重点(培育)学科。近年来,我校机械工程专业致力-105-

  教育教学论坛2022年3月于培养适应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专业技能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研究生。到现在已经招收研究生147人,获得硕士学位的毕业生102人。目前导师数量稳定在18人左右,其中50%以上的导师具有海外留学/访学背景,现每年招收研究生数量20人左右。2017年2月20日,教育部高教司在“复旦共识”的基础上,下发了教高司函〔2017〕6号文件,要求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推进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实用性科技人才,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为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7]。大连大学的历史造成了我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没有形成全国性优势特色,没有特色就很难得到认可,也会阻挡相关学科进入全国一流学科建设的步伐[8]。在没有特色的前提下,还要让社会认可,我校能够做到的就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建设贡献力量,在服务中得到肯定和认可。当前,大连正处于建设“两先区”和中国(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的关键时期,《大连2049城市愿景规划》中明确了要建成“亚太对流枢纽”“创新策源中心”和“蔚蓝时尚滨城”,其为学校发展带来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我校作为大连市唯一一所市属综合性大学,本着“城市大学服务城市”的理念,要求我校主动与城市融合发展。因此,在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除了采取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外,还应增强学科中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因此培养能够解决地方企业复杂工程问题的高层次技能研发型人才,成了我校研究生培养的首要目标。二、基于培养高层次技能研发型人才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建设(一)以培养高层次技能研发型人才为目标,突出课程设置的弹性化和多样性机械工程学科结合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建设的产业化集群布局及大连市在港口机械、数控装备、船舶重工、汽车零部件、整车制造及新材料产业方面的区域需求,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开展以振动噪声测试与控制、精密与特种加工为核心,以先进设计、功能材料制备、车辆结构设计研发为支撑,以数字化装备和汽车产业为载体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研究生课程体系由必修课、选修课两个模块组成(见图1)。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包括“数值分析与计算”“现代测试技术与方法”“先进制造方法”和“先进设计方法”,通过必修课建立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掌握了机械工程的基本设计理论和基本制造技能。根据“新工科”建设的要求,将专业选修核心课程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升级,将“增材制造技术”“模式识别理论与方法”“汽车NVH技术”“状态检测与诊断”及“零部件防腐技术”等体现“新工科”建设的机械工程专业知识融入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中。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并以地方区域性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导向来设置选修课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环节,把课程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增强研究生理论的应用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研究生课程体系必修课模式识别理论与方法选修课数值分析与计算现代测试技术与方法先进制造方法先进设计方法增材制造技术汽车NVH技术?状态检测与诊断零部件防腐技术机械工程基本设计理论和制造技能地方区域性经济发展需求图1?研究生课程体系规划-106-

  第11期王?珍,等?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机械工程硕士课程建设探索的目的,大幅度缩短研究生进入社会服务的磨合时间。(二)以企业工程问题为导向,拓展产学研融合的实践课程体系地方高校因其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办学目标和定位属性,使其人才培养理念更具地方特色,更多的会从学校所在地的区域经济发展大局出发,更多地倾向于与地方产、学、研等多方机构进行合作,聚焦企业面临的核心共性难题,并着眼于行业发展的未来方向。通过实现高层次人才的联合培养和优先吸纳,最终以多方互利互惠为目标。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了辽宁省制冷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科技厅)暨辽宁省第二批工业产业对接协同创新实践基地、辽宁省汽车NVH及尾气排放控制技术工程实验室(省发改委)、特种加工与功能材料制备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省教育厅)等校内实践基地,同时还与松下制冷(大连)有限公司、大连创新零部件制造公司等单位建立了产学研校外实践基地(见图2),从而面向社会多方需求,发挥研究生的个人兴趣及自身长处,为硕士研究生的实践与培养提供了可靠途径及多种选择。辽宁省制冷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松下制冷(大连)有限公司大连创新零部件制造公司研辽宁省汽车NVH及尾气排放控制技术工程实验室特种加工与功能材料制备辽宁省高效重点实验室产图2?与地方多方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模式学由于我校研究生培养只限于硕士研究生,不具备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资格,处于单轨培养结构,虽各学科专业之间有一定的横向交叉与融合,但缺乏纵深延续与发展,不具备博士生带硕士生的小组研讨体制。针对此问题,提出了通过借用企业博士生资源和项目资源进行硕士生培养,博士将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凝练成科学化的问题,带领研究生做深层次的探索与研究,从而拓展了研究生的培养空间,为研究生生涯规划的方向选择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建立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完善的论文选题、开题、中期及最终答辩制度,将其纳入课程体系建设中。严格把控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注重理论梯度的学习,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三)以学术前沿为指引,建立“工程实践、理论学习、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融合学习理念通过增加行业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拓宽研究生学习过程中专业领域前沿消息的渠道,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理论扎实且具有科研能力的高层次教师团队。将国际新型技术与地方产业特点结合起来并引入课堂中,进一步充实每门课程的内容,并满足地方产业的发展需要和企业升级的需要。从学术性的角度来看,学科内容应当反映当地需求的动态变化,在了解“高、大、上”尖端科技的基础上,更强调接地气的学术方向的发展,尽量做到实践应用导向的学术知识的填充。优化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资源配置,及时选用国内外水平较高的教材教辅资料,以方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接触到国际先进的思想和技术。鼓励研究生参加国内外的高水平学术会议。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参与学术报告及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学术活动8次及以上,其中研究生本人做学术专题报告至少2次。探索适用于机械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工程实践、理论学习、科学研究”三者融合的机制,做到三者相辅相成。打破研二才进实验室的培养模式。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107-

  教育教学论坛2022年3月引导并要求研究生进实验室,做研二、研三学生的实验助手,参与实践。在研一阶段打牢基础知识的根基,熟练掌握实验室的实验流程及各种设备的使用方法;在研二阶段即可开展实验,并能独立完成教师安排的科研任务,成为导师的得力助手;在研三阶段具有完善的科研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专业领域内掌握扎实的基本功。纵观整个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形成“基础知识+应用技术+综合创新”三者齐头并进的局面,使学生能达到“践中学,学中研,研中创,创中践”。结语把握我国当前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方向,布局“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促进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机械制造业大发展的前提下,对机械制造类工程科技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地方高校,将以技术进步为导向,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技能研发型人才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目标。建立灵活多样的课程模块,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作为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核心,同时注重学术理论创新思维的锻炼与培养,加深硕士培养阶段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此基础上,建设校内校外实践基地,进一步增强服务城市发展的能力,为企业和硕士研究生建立互联互通渠道,并为两者的结合提供可靠场所,从而培养能够直接服务社会和地方企业所需的高水平专业人才。参考文献[1]周济.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J].中国机械工程,2015,26(17):2273-2284.[2]吴秦,宋晓宁,杨金龙.新工科时代“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1(34):131-134.[3]菅肖霞,顾海.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提升策略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1(34):30-34.[4]王楠楠.地方高校工学硕士培养质量研究——以J省十所地方高校为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8.林建华,邹冠男,张心悦.论“冰上丝绸之路”与新时代新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领域的快速、蓬勃发展。[5]东北全面振兴的对接互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4(2):265-270.[6]王红军.基于创新的机械工程专业硕士课程体系建设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4):40-41.[7]陈俊林.新工科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导刊,2021(21):25-27.[8]齐鲲鹏,李娅娜,胡继胜.大连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一流专业的建设与实践[J].科教导刊,2021(13):51-53.ExplorationontheCurriculumConstructionofMasterofMechanicalEngineeringinLocalCollegesandUniversitiesundertheBackgroundofEmergingEngineeringEducationWANGZhen,ZHANGWen-zhuo,GUANLe,WANGYuan-gang(SchoolofMechanicalEngineering,DalianUniversity,Dalian,Liaoning116622,China)Abstract:Localcollegesanduniversitiescoverawiderangeofregionsandfacethelocalnationaleconomicconstruction.Itisabreakthroughtoimprovethetrainingqualityofpostgraduates.InviewofthedevelopmentrequirementsofthecurriculumsystemconstructionofMechanicalEngineeringspecialtyunderthebackgroundofEmergingEngineeringEducation,thisstudyputsforwardaschool-enterprisejointpostgraduatestrainingmodelwiththegoaloftraininghigh-levelskilledR&Dtalents,thecoreofpracticalinnovation,thesupportofprovincialscientificresearchplatform,andthecombinationofenterprisedoctoralandprojectresources.Anintegratedcurriculumsystemof“engineeringpractice,theoreticallearningandscientificresearch”hasbeenbuilt,whichhaslaidafoundationfortraininghigh-qualitymechanicaltalentswithhighinnovationabilityandcanservethehighmanufacturingindustryinDalianandevenLiaoningProvince.Key?words:EmergingEngineeringEducation;mechanicalengineering;postgraduates;trainingquality;curriculumsystem-108-

篇三:地方高校硕士点建设的作用与策略探析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胡 松 (惠州学院,广东惠州 516007)

  摘 要:学科建设是学校办学质量、水平和综合实力的主要标志,也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龙头。地方性、区域性、选择性、应用?t,t- ̄特色性是地方高校最基本的特点,加强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结合,促进特色学科发展,提升地方高 校核心竞争力,为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人才提供坚实基础。文章针对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现状及普遍存在 问题进行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地方高校 学科建设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1.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学科建设内涵认识不到位,观念模糊,建设步伐缓 慢,成效低微。

  ’科带头人的认识和选拔有偏差,官本位(行政化)的思想严 重,缺乏选拔和有效激励机制。

  1.4ff ̄-研成果显示度不够,创新能力欠缺,社会服务能力弱。

  地方高校一般科研实力薄弱核心竞争力显示度不够,国家 级高层次的项目数量偏少;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包括论 地方高校虽然有多年办学历史和经验,但在学科建设 方面起步比较晚,尽管通过学习和实践、研究和讨论.对学 科建设的基本地位和引领作用有所认识,对学科建设的基 ㈣“㈦年 n叭 ,、、Jl

  本思路和基本任务有所明确.对学科建设的基本措施和工 文、专著、项目、奖项等)数量不多;应用研究水平不高,科技研发 与创新能力不强,与企业合作范围狭小,科技成果转化率不 高,专利申请及授权数量偏少,以致很难获得企业及行业的鼎 力支持,也难以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一席之位。

  2.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原则 2.1特色发展与优先发展原则。

  作方案有所把握,但对学科理念和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还 J1.1

  不够深透,特别是在处理学科建设与学术队伍建设、人才培 jj常 ,6养、专业建设、服务社会等关系上,还不同程度存在认识偏 :[面 而忽略了大学的第三个基本职能,即通过学科在通过人才 括弗 6

  o0 

  =差。把学科建设简单视同学位点和科研项目的正比例增长。

  培养方式而最终提高其社会服务的能力。

  ..n咔 优势学科重点突破,在继续发展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 上.大力发展特色学科和新兴学科,着力打造有独特的学科 标识和学科品牌。以特色优势学科促交叉新兴学科建设与发 帅 l,1.2学科定位不准确。区域发展能力有限.优势特色不 明显。

  一

  学科定位强调“上规模、上层次、多学科、综合性”,盲目拔 展,树立“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的理念。同时,要 加强政产学研用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依托 地方支柱产业.争取区域企业行业对特色学科的大力支持。

  2.2体制机制创新原则 高、贪大求全、亦步亦趋、急功近利。地方高校没有潜心研究地 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新需求。在学科基 础尚未夯实,专业壁垒牢固,院系隔阂严重,学科发展不够平 衡的现实环境下,学科研究方向亟须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有 待进一步凝练。与此同时,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和社 会发展需求脱节,特征不是很明显。尽管有些地方高校已逐渐 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办学理念,但缺乏独创性和前瞻性。

  对区域支柱产业及地方经济发展热点关注度不高,没有形成 特色化的学科结构,与学校所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脱节。

  1.3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团队合作效率低下。学生参与 度低。

  通过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的积 极性。促进学术梯队和科研团队建设,形成人才的集聚高 地。同时,要着力优化学科建设的政策配套和体制机制保 障,建立和完善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培育 为手段,以平台建设为依托,以差异化发展为取向,以服务 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

  2.3突出重点和兼顾全面相统一、实施学科与专业一体 化建设策略的原则。

  处理好重点建设和整体发展的关系,近期目标与长期 目标的关系,整合力量,重点突破。发挥“地缘优势、产业优 势、资源优势”。接好“地气”。在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还必 须打好以下三张牌:第一张打区域牌,第二张打特色牌,第 三张打水平牌。

  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主要包括年龄、学历、职称、能力 结构不够合理,多数教师没有参与或独立承担过国家级重 大科研项目,成果不系统、不集中,获国家、省部级以上奖励 的次数偏少,学术论著数量偏少,学术论文数量虽多但质量 偏低,发明专利数量偏少,学术交流力度不够.科研活动层 次不高,代表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省级以上重点学科数量 偏少,甚至空白。另外,地方高校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学 一简而言之,要按照“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分层建设,整 体提高,自主创新,服务社会”的工作方针…,以凝练学科方 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培养创新人才为工作重 125一 

篇四:地方高校硕士点建设的作用与策略探析

  

  论高校图书馆硕士点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论文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馆硕士点研究生培养论文摘要高校图书馆设立硕士点是图书馆事业的一项创新,不仅开辟了图书情报专业高学历人才的培养渠道,而且能够极大地提升图书馆的教学和科研职能,从而提高图书馆的地位。当前,图书馆硕士点的发展势头良好,展现出了新生代的活力和特点。困扰图书馆硕士点发展的主要难题是如何在非教学部门设立教学机构,解决了这个问题就会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各高校通行的维持措施是图书馆硕士,最“虚拟化”,认为这种“临时行为”不利于硕士点的长远发展。

  前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主任杨卫院士说过:“研究生教育是整个教育链的最高端,只有把最高端做好了,我国才能成为教育强国”。只有成为教育强国,才能实现科技强国和经济强国。近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硕士点增长速度很快,正是得益于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图书馆硕士点的发展不断提升着图书馆的学术气氛和业务水平,进而转变着其他单位和部门对图书馆的看法,图书馆硕士点也在不断刷新着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数据。1图书馆硕士点的几个典型特点1.1国外没有发现图书馆设立硕士点通过对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有关网站进行查询,没有发现国外图书馆设立硕士点和培养研究生的信息。1.2高校图书馆硕士点大都与教学院系联合由于高校教学院系师资力量雄厚,可以对图书馆硕士点进行传帮带,所以高校图书馆的硕士点与教学院系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情况居多。1.3图书馆硕士点的申报基础大都是文献检索教研室图书馆硕士点的导师大都是承担文献检索课多年的教师,申报硕士点的条件正是他们多年来不懈努力的结果。1.4图书馆硕士点都是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硕士点我国高校图书馆硕士点都是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学科,其中情报学硕士点数量约是图书馆学硕士点的2倍。2高校图书馆设立硕士点是一种共赢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硕士点共有22个,大部分是与教学院系合办的,少数是图书馆独立办学。对于与院系合办的图书馆硕士点,一年级研究生在院系上课,二年级开题以后跟图书馆导师做研究;对于图书馆单独承办的硕士点,研究生的管理工作主要由图书馆承担,研究生从入学开始即由图书馆管理,除了公共课由研究生处统一安排之外,一切培养程序都在图书馆内进行。我国高校图书馆成立硕士点是一个历史的机遇,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实践证明,我国高校图书馆成立硕士点顺应了天时地利人和,可喜可贺。2.1硕士点为图书馆安装了“学术引擎”近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建筑、设备、资源等硬件增长速度很快,已不亚于美国。从这方面来看,学校领导对图书馆建设不能说不重视。然而,图书馆硬件的增长并没有带动图书馆地位提高多少,图书馆员的待遇依旧偏低,高学历人才依旧不愿到图书馆工作。显然,图书馆的“软件”建设才是提升图书馆人气值的关键。正如美国人所说:在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中,图书馆建筑物只占5%,信息资料占20%,图书馆员占75%。调查表明:我国最好的清华大学图书馆拥有研究生学历者约占35%(现有158人,其中博士学历9人,硕士学历47人),其他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拥有研究生学历者在10%以下(山东省13所主要高校平均为7.6%)。因高级人才缺乏,图书馆先进的设备难以发挥应有作用,电子信息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现代化服务受到制约。高校图书馆硕士点的出现,不仅开辟了图情高学历人才培养的渠道,而且提升图书馆的学术氛围,有助于图书馆现代职能的开发,有利于图书馆地位的提升。2.2硕士点为图书馆搭建了人才平台程焕文教授等曾对全国21所大学图书馆学专业2002年的研究生去向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硕士毕业生51人,就业于图书馆的仅为8人;博士毕业生8人,就业于图书馆的0人。近几年由于就业形势不好,高学历人才开始流入图书馆,年轻硕士为大学生借书已不再是新闻。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早在1982年,教育部曾经号召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到图书馆工作,并指定重点高校举办图情知识培训班。那时,的确有许多人响应号召豪情满怀的进入图书馆,但是在图书馆工作与在院系当教师相比,毕竟存在较大的反差。于是,大多数人因不甘心借借还还、开开关关,陆续离开了图书馆,只有少数人留在文献检索教研室,也有少数人以后成为图书馆领导。由于图书馆缺乏高学历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20多年来,大学毕业生很少主动到图书馆工作。高校图书馆硕士点的设立,为图书馆种植了一棵“梧桐树”,会吸引许多“凤凰”的目光。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图书馆硕士点不仅会集中一批高学历人才,而且会为图书馆探索和搭建其他人才平台、开拓多种现代服务提供了创新团队。图书馆硕士点还具有潜在的辐射效应。目前,图书馆的“硬件”条件校内领先,如果硕士点积极开发图书馆的人才“软件”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硕士点对图书馆发展的影响可能会大大超乎人们的想象。2.3硕士点为学科发展提供了研究空间高校图书馆成立硕士点,对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影响是正面的。那么,对我国原有的教学院系硕士点和科研单位硕士点会产生什么影响?对我国的图情学科发展起到什么作用?美国为什么图书馆没有硕士点?这些也是业界关心的问题。众所周知,美国图情教育是世界一流的,现有56所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院,2003年注册在校生约1.8万名,2002-2003学年共毕业硕士研究生约6000名,其中5175人通过ALA认证。美国图书馆不存在高级人才贫乏的问题,美国高校图书馆也没有必要成立硕士点培养研究生。我国从1981年开始培养图情研究生,当时只有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两个硕士点。经过近30年的发展,2008年国内已有112个图情硕士点,虽然在数量上超出美国1倍,但招收研究生总数不足1000人。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成立硕士点,多一条研究生培养渠道,无疑有利于加速我国图情高学历人才培养。从图情研究生培养的特点来看,我国高校教学院系比较重视理论研究,培养的研究生并不熟悉图书馆业务,一般也不愿意到图书馆工作;我国科研单位培养的研究生更重视科技文献研究,适合在科研单位文献部门工作;高校图书馆的研究生培养,则更重视与图书馆业务工作的联系和研究,也更适合在图书馆工作。综上所述,三种渠道培养的图情研究生各有特点,应有各自的发展空间,对于整个图情学科的发展是有利的。2.4硕士点为学校建设增加了学术机构高校图书馆硕士点大都诞生在普通高校,基本不属于综合性大学,甚至也不属于著名大学,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图书馆成立硕士点,既提升了图书馆的学术水平,又开辟了学校人才培养的新学科,高校领导何乐而不为?但是,对于原来设有图情专业的综合性高校,如: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图书馆设立硕士点意味着专业设置重复。对于以培养研究生为主的著名高校而言,学科点已经非常丰富,学校领导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培养质量,而不是增加学科点的数量,对于图书馆设立硕士点,又是一个小学科,就更没有关心的必要,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对于以培养本科生为主的普通高校来说,增加硕士点丰富了学校的学科体系,提升了学校的教学科研能力,也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因此,无论是教学院系还是图书馆申报硕士点,无论是大学科还是小学科,学校领导都给予大力支持。我国现有22个高校图书馆硕士点中,除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硕士点外,其他大多数硕士点都是属于普通高校图书馆。

  3高校图书馆设立硕士点需要冲破桎梏3.1需要冲破思想上的桎梏陈至立同志在“全国研究生培养工作会议”上指出:研究生培养工作改革的空间很大,改革的步子可以大一点,胆子也可以大一点。

  3.1.1图书馆能否培养研究生?图书馆不属于教学部门,在缺乏办学经验的情况下,直接申报硕士点是有风险的。学校研究生处能通过吗?国务院学位办能批准吗?研究生培养质量能保证吗?国务院学位办提出“研究生教育必须在不同教育体系、不同管理系

  统、不同地域、不同培养层次、不同学位类型以及不同学科领域等方面实现和谐发展”。这就说明了图书馆并不是研究生培养的“禁区”,学校职能部门也不应该对图书馆申报硕士点进行干预。3.1.2图书馆办教育是否错位?《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什么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怎样才能与高校发展建设相适应?图书馆硕士点的成立同时解答了这两个问题,因此,图书馆从事研究生教育不是“错位”。3.1.3图书馆办教育是否侵权?高校图书馆硕士点虽然在数量上发展很快,但规模都很小,2008年高校图书馆22个硕士点总共招收研究生不足100人。因此,图书馆硕士点只是为提高现代化服务职能而设,作为教学院系高学历人才培养不足的补充。不足图书馆十分之一的人从事教育科研工作不能算是侵犯教学院系的“教学科研权”。3.2需要冲破人事制度设置的桎梏3.2.1图书馆硕士点的机制建设培养研究生是图书馆教育科研职能的扩展,硕士点必须名正言顺。但由于高校人事制度的关系,图书馆业务与研究生培养分属不同的校长分管,图书馆人员在职称上又与教师分属不同系列,因此在图书馆设立教学部门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困难重重。虚拟部门培养研究生绝非长久之计,图书馆硕士点需要及早建立研究生培养机制,包括:管理机制、合作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创新机制等,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只有具备了高级人才培养的有效程序,才能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并不断提高。图书馆硕士点不仅需要设立专门机构,而且应赋予合适的级别。考虑到研究生培养的高起点性,图书馆硕士点在级别上应与图书馆等同,或相差半级,与教学院系的研究所相对应,这样有利于硕士点接受研究生处、科研处、教务处等部门的指导。一定要防止把硕士点放在一个馆机构(如:信息部、技术部等)内部,使研究生培养成为图书馆部门工作一部分的情况。目前,大多数图书馆硕士点负责人由馆长兼任,由于馆长习惯了处理图书馆日常事务,在时间和精力上难以对硕士点投入过多,而硕士点又没有正式机构,所以其日常工作由馆内某业务机构代理。可以想象这种在行政和业务上都理不顺的硕士点,对于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只能是维持和应付,培养质量和学科发展是难以保证的。3.2.2图书馆硕士点的师资待遇图书馆人员一直属于教辅系列,与教师系列在待遇上有着一定差距。成立硕士点后,导师们的工作重点转变成以教学科研为主,在职称上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转变,以保证在待遇上与教师一致。如果图书馆的导师与教学院系的导师在待遇上长期存在差别,肯定会影响工作

  积极性。4图书馆硕士点的实践4.1图书馆硕士点的机构设置图书馆硕士点在业务上与图书馆其他机构联系较少,属于图书馆的特殊机构,所以非常难以定位,理论上可能需要校领导协调人事处、组织部和图书馆共同解决,实践中图书馆硕士点多与文献检索教研室混同在一起。图书馆硕士点日常工作有的由教研室主任兼任(如:东南大学图书馆),有的设置硕士点秘书(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有的由图书馆办公室主任负责(如: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显然,上述硕士点管理模式都是临时性的,常常造成了研究生培养中的尴尬和漏洞。如:研究生处、科研处、教务处召开有关会议要求各院(系)主管研究生、科研、教学工作的领导参加,图书馆领导时常缺席,容易导致图书馆硕士点处于被遗忘的角落。4.2图书馆硕士点导师的待遇问题提高图书馆硕士点导师待遇的关键是解决职称转变问题,如何把图书情报系列转变成教师系列,需要人事处统筹解决。山东理工大学的做法是,图书馆根据硕士点的工作需要提出要求,人事处发放征求意见表,愿意由图书情报系列改教师系列的导师可更改职称系列,但要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待遇和教师一致;保持图书馆系列的导师待遇上保持不变。对于图书馆硕士点新引进的研究生,人事处统一按照教学系列安排,这就基本解决了图书馆高学历人才的待遇问题,也解决了研究生不适合图书馆工作也可调整到教学院系的后顾之忧。4.3硕士点对图书馆教学职能的促进图书馆硕士点对图书馆的师资、教学机制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大大促进和提升图书馆的教学能力。如: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硕士点担任的文献检索课2007年获得国家精品课程称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研究生是图书馆教学科研的一支重要生力军。研究生不仅在课程的网站制作、多媒体制作等方面的贡献功不可没,而且在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和图书馆馆藏利用方面开设了大量讲座,大大减轻了教师们的教学压力。4.4硕士点对图书馆科研职能的开拓随着图书馆硕士点的建立,图书馆的学术队伍逐步加强,科研竞争力也在增强,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的成功率大大增加。如:山东理工大学2003年上情报学硕士点以来,已先后申报成功国家级和省级课题10余项。4.5硕士点提升了图书馆的学术气氛图书馆硕士点的建立,会增强图书馆的学术气氛,全面提高图书馆的业务技能和知识结构,实现图书馆教育和事业互促共进的双赢。5图书馆硕士点的发展趋势5.1长期在图书馆独立发展目前,各高校图书馆的硕士点发展正常,并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的新途径。如:南航图书馆与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福州大学图书馆积极对社会培养图情高级人才;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招生和分配无忧;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连续两届研究生毕业指标位于学校各硕士点前

  列,有两人考取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博士研究生。然而,要保证图书馆硕士点的健康发展,必须成立专职教学机构,理顺研究生培养程序,使图书馆教学科研工作正规化,让更多的教师和导师把研究生培养当成本职工作,把精力集中到教学和科研中。在这一方面,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改革的成功经验值得高校图书馆学习和借鉴。5.2逐步并入教学院系因缺乏办学经验,有些图书馆硕士点开始阶段性地与教学院系挂钩,利用教学院系雄厚的师资力量,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成熟的规章制度,暂时缓解师资不足的压力,也可以有效地避免走弯路。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教学院系承担了研究生的主要教学和管理工作,教学院系对图书馆硕士点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这种模式主要应用于重点高校,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于现阶段独立办学的图书馆硕士点来说,如果长期不能设立正规的教学部门,将教学院系的研究生培养程序移植到图书馆,就难以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图书馆硕士点就很可能被逐步并入教学院系。2008年,已经有个别图书馆硕士点因招生困难而由独立招生改为由教学院系代招,这就是一个向教学院系转移的信号。5.3停止招生自我消亡高校本科评估的高潮已过,研究生评估可能随后开始。如果图书馆硕士点招生困难,如果图书馆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如果图书馆的研究生分配不出去,图书馆硕士点也有可能被有关部门处以“黄牌”、“红牌”,这一点必须及早引起图书馆界的重视。

推荐访问:地方高校硕士点建设的作用与策略探析 探析 硕士点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