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35年》系列评论汇编(2023年)

时间:2023-05-06 09:55:03 浏览量:

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3—2035年)》系列评论汇编(10篇)目录奋力实现气象高质量发展蓝图1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3“精”字当先夯实气象高质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0篇】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35年》系列评论汇编(2023年),供大家参考。

【10篇】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35年》系列评论汇编(2023年)

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系列评论汇编

(10篇)

目录 奋力实现气象高质量发展蓝图 1 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3 “精”字当先 夯实气象高质量发展根基 5 聚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7 以气象高质量发展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9 与时偕行 在气象服务供给上狠下功夫 11 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气象智慧 13 提高政治站位 大力加强气象为农服务 15 多措并举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为气象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17 以更高水平现代化支撑引领气象高质量发展 19

奋力实现气象高质量发展蓝图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时刻,为更好贯彻落实***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国务院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为气象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绘就了蓝图。

国务院5月19日召开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大力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全国气象干部职工要以***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胡春华副总理指示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纲要》部署上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面向人民生产生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团结一心、担当作为、顽强奋斗,奋力实现气象高质量发展蓝图。

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大局。气象工作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增进人民福祉休戚相关,在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全方位服务保障作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面向生命安全,强化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机制,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面向生产发展,主动融入和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以“气象+”赋能重点行业、领域发展,助力经济循环畅通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面向生活富裕,对标人民美好生活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优化服务供给,推动气象服务向高品质、多样化和均等化迭代升级;面向生态良好,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助力挖掘气候资源,强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气象智慧。

  

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加强气象基础能力建设。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在服务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必须全方位提升气象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其中,根本动力来自科技创新,尤其是科技自主创新,这要求我们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健全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让这条创新链上的每一环都紧密相扣,更好地发挥效能。关键核心在于气象基础能力建设,这要求我们对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形成陆海空天一体化协同高效的精密气象监测系统,锤炼“五个1”精准预报能力(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提前1月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前1年预测全球气候异常),推进气象服务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打造更有力的气象信息支撑系统,以气象现代化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

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实干担当,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前行。《纲要》基于气象发展现状和新形势新要求,分两步走提出2025年和2035年的发展目标,清晰给出气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要实现发展蓝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谋篇布局,推进气象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坚持开放合作,深化气象领域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完善气象法律法规体系;以人为本,打造高水平气象人才队伍,同时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要把气象高质量发展成效作为检验目标和过程的试金石,唯有人民更满意、人民更幸福,才能彰显气象高质量发展的高效益高水平。

风起凌云志,扬帆正当时。站在新的起点,我们更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高质量服务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勇毅迈进!

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国务院日前出台的《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以“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的事业定位首开篇章,在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中对“创新驱动发展”“气象科技创新”等提出明确要求,并围绕“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出重要部署,为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科技关乎国运,创新决胜未来。科技创新始终是***念兹在兹的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中国,正阔步走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征程上。而在气象领域,经过70多年的发展,我国气象事业实现由跟跑发展到跟跑和并跑并存、部分领域领跑,这充分凸显了科技创新的第一动力作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气象高质量发展同样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纲要》围绕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出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为新起点上的气象科技创新擘画了蓝图,也注入了更强信心。

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要立足大局计之深远,在关键核心技术、破除“卡脖子”风险上集中攻关、坚定突破。自主创新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必须一以贯之的原则和坚守,科技自立自强是“不破楼兰终不还”、必须不懈追求的目标和方向。实践已经证明,只有矢志不渝自主创新,才能扛住风险挑战;只有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才能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须从更高的政治站位和强烈的时代担当出发,瞄准国家发展需求、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前沿气象发展水平,既要“十年磨一剑”搞好基础研究,又要围绕地球系统数值预报模式、灾害性天气预报、气候变化等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坚如磐石的恒心“啃下最硬的骨头”,锻造气象领域的“国之利器”与“国之重器”。

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要强化系统观念协同创新,以更系统的“布局落子”推进高效能的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自主创新是在更高起点、开放环境下的协同创新,绝不能闭门造车。必须在增强气象科技创新的前瞻性、加强研判战略问题的基础上,按照全链条、一体化布局思路,加强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顶层设计,统筹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和能力建设,将气象科研力量汇聚于面向国家战略、面向人民生产生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等需求上,聚合气象科技创新的“最强众智”与“最大合力”。

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走深走实,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体制机制改革是驱动科技创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统,深化气象科技体制改革,培育有利于创新的土壤,才能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强化气象科技创新支撑提供雄厚底蕴和不竭动力。必须扎实落实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要求,以更大决心和力度开展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技评价和激励机制,让“揭榜挂帅”等举措真正拆除“篱笆墙”、打破“天花板”,打出科技创新全面改革“组合拳”,最大限度释放和激发气象科技创新的“活力源泉”与“潜能宝藏”。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我们要深刻理解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以智慧与汗水、改革与实干来铺就科技创新的强国之路,以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向着气象高质量发展的雄关漫道奋勇前进。这是新时代气象人应有的责任与担当,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使命所在。

“精”字当先 夯实气象高质量发展根基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面向人民生产生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高位谋篇布局,提出加强气象基础能力建设,既深刻总结了气象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更为新形势下更好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给出了抓手。 

当前,全国气象部门不断强化基础能力建设,持续补短板强弱项,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监测预报水平、增强服务保障能力,一项项措施精准落地,一系列任务加速推进,以新作为催生新气象、取得新突破、开启新局面。与此同时,新技术革命风起云涌,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重发,给气象事业带来更大挑战。气象工作者必须有作为,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精”字当先,夯实气象高质量发展根基,久久为功,让事业筋骨更强、发展后劲更足。

监测精密为基。监测是数据的源头,是预报服务的前提,是气象事业大厦的地基。唯有地基坚实,大厦方能稳固。要统一布局,建成陆海空天一体化、协同高效的精密气象监测系统;持续健全气象卫星和雷达业务体系,提升综合应用水平;要与时俱进,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智能化气象探测装备。与此同时,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监测系统不但要胸怀祖国,更要放眼世界,加强全球监测,提升全球资料获取和共享能力。

预报精准为本。预报是气象业务的“龙头”,龙头带动有力,发展才有活力。为此,要加强地球系统数值预报能力建设,发展自主可控的地球系统数值预报模式,在数值预报这个“芯片”领域和国之重器上下足功夫。面对灾害性天气多发频发的现状,要逐步实现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提前1月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前一年预测全球气候异常的“五个1”精准预报能力。

服务精细为要。服务是气象业务的落脚点,也是气象事业与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连接点。身处数字时代,面向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要积极推进气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基于场景、影响的气象服务技术,以智能研判、精准推送的方式,确保气象服务按需精准送达。针对各类服务主体的不同需求,还要建立互动机制,探索打造面向全社会的气象服务支撑平台和气象服务众创平台,促进气象信息全领域高效应用。

信息系统是气象事业的血脉。一个安全、高效、智能、集约、共享的信息支撑系统,可推动气象业务事半功倍。拥抱大数据这一时代浪潮,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建设地球系统大数据平台,推动信息在部门内外开放共享,健全监管制度、强化产权保护,提高气象数据应用服务能力,让信息在充分流动中创造真正的价值。此外,面对气候变化影响,要构建数字孪生大气,以多源数据仿真模拟大气圈的点滴变动,进一步提升分析预测能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气象高质量发展需要我们固本培元、夯实根基,为国家谋发展,为人民谋福祉,以更高水平的气象现代化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大力量。

聚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多发,有效防范应对极端天气气候风险,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事关国计民生,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坚定不移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凝聚气象防灾减灾合力,靶向提升各环节能力,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提高经济社会抵御气象灾害风险的能力和韧性。

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必须夯实核心技术。准确及时高效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在综合防灾减灾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是守住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核心和关键。对标《纲要》要求,从健全分灾种、分重点行业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到完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再到提升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无一不呼唤对关键技术的攻关、对气象防灾减灾“硬实力”的淬炼。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补短板、强弱项,紧盯强对流(大风)监测预警服务、龙卷风监测预报预警、东北冷涡科研业务能力等关键领域,潜心攻关,全方位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地质灾害等气象风险预报预警能力。要按照“早、准、快、广、实”的要求,聚焦极端灾害性天气和关键影响区域,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不断提升服务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必须狠抓机制建设。面对灾害风险,要让气象防灾减灾链条上的每一环都充分发挥作用,守护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让长期以来形成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在新发展阶段焕发新活力。必须进一步完善组织责任体系,将部门合作的手拉得再紧一些,协力推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建设,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出台或修订地方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气象灾害防御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尤其要完善高风险区域、高敏感行业、高危人群的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实现高级别预警信息的“三停”依法依规自动触发。充分利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逐步建立灾害风险管理业务体系,实现主要气象灾害实时监测、定量化影响评估和风险预估。

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必须唱好综合防御的“重头戏”。放眼气象防灾减灾各个领域,不论是灾害监测、风险预警、风险预估、应急响应、减灾科普和灾后评估的全链条式服务,还是江河流域上下游、左右岸的协同联防,或是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成果应用,都需要坚持系统思维、整体观念,从更大格局出发、凝聚各方力量统筹推进。我们要打破属地防御思维,加强地域流域间共享、共商和共防,通过上下游、省际、市际、县际联动形成合力,强化所影响区域、流域一体化实况监测和预报服务。定期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风险区划,实施“网格+气象”行动,将气象防灾减灾纳入乡镇、街道等基层网格化管理。积极开展气象科普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提高全社会抵御灾害的韧性。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广大气象工作者必将不辱初心使命,笃行实干,让“减灾就是增效”“避害就是趋利”的理念化为有力之举,让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更加坚不可摧。

以气象高质量发展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气象工作作为经济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要素,更是生产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气象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同时,更加深广地融入乡村振兴、强国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建设中,服务触角延展至交通、农业、水利、海洋、能源、旅游等上百个行业,趋利避害作用日益凸显,人民福祉安康持续增进。尤其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明显增多增强,统筹发展和安全对防范气象灾害重大风险的要求越来越高,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的敏感性也越来越强。这就要求气象工作主动融入和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大力实施“气象+”赋能行动,全方位服务保障经济循环畅通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以气象高质量发展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建立在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中国人的饭碗要装中国粮,气象人更要守护好中国粮。要从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不可逆转的高度,将保障粮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抓紧抓细抓好。各级气象部门要在政府主导和相关部门支持下,着力提升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水平;围绕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聚焦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分区域、分作物、分时段、分灾种的粮食生产全过程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发挥高光谱遥感等先进技术和相关设备在农情监测中的作用,加强中长期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不断提高国内外粮食产量预报能力,建立全球粮食安全气象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好支撑。

“强国有我”,是气象保障海洋强国、交通强国、区域协调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庄严承诺。要聚焦紧迫需求修炼“内功”,提升海洋气象观测能力建设,打造现代综合交通气象服务平台,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的气象保障。要强化科技支撑,融入特定应用场景,融合定制化需求,强化全球远洋导航气象服务能力,加强中欧班列等气象服务能力建设,为全球商贸物流打通一条“气象路”。要强化部门联动,完善协同规划、协同部署、协同实施、协同保障的合作共建机制,充分发挥各行业、各区域优势,闯出“试点模式”,打造“服务样板”,形成与国家战略要求相一致、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的气象服务保障体系。

“气象+”,加出新气象、融出新活力。气象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各行各业和公众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盐”。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需要我们不断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推动气象融入生产生活各个环节,聚焦能源、物流、旅游、健康、金融等与公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以气象服务赋能行业发展,发布更具“靶向性”的服务产品,提供更具个性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精细服务。

大潮澎湃,新时代气象万千。我们必须“站在全局看局部、跳出气象看气象”,悟透力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瞄准《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描绘的蓝图,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狠抓落实,以气象高质量发展成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与时偕行 在气象服务供给上狠下功夫

优化气象服务供给,开展个性化、定制化气象服务,不断提升气象服务针对性、有效性和均等化水平……《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勾勒出以气象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新图景。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气象部门紧紧围绕人民群众需求,加快气象服务供给侧改革,推动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智慧气象服务,气象服务公众覆盖率达到99%,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稳定在90分以上。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各种需求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高转变。公众选择“随时了解”和“按需查看”天气的比例持续上升,人们期待能在康养、运动、旅行中用上能够增加幸福度的“气象好物”……这就要求我们不断优化气象服务供给,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在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供给上狠下功夫。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关乎民生福祉,也是气象部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窗口。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多发频发,社会安全运行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必须筑牢民生底线,让气象服务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一方面,要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供给模式,建立基本公共气象服务清单制度,确保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体系长期有效运行;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保证“一个都不能掉队”,要下大力气扩大气象服务覆盖面、健全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渠道,要重点增强农村、山区、海岛、边远地区以及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获取气象信息的便捷性。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在加强高品质气象服务供给上狠下功夫。与“衣食住行游购娱学康”紧密相关的个性化、定制化气象服务,映照着人民群众在追求更加美好生活过程中对气象服务“更上一层楼”的呼唤,值得高度重视。要重点围绕公众气象服务需求度高的领域,强化政策引导,打造一批创新服务产品——加快实现数字化气象服务普惠应用,强化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出行安全气象服务供给,提升冰雪运动、水上运动等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气象服务水平。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在建设覆盖城乡的气象服务体系上狠下功夫。从更深层次看,无论是基本公共气象服务的供给,还是个性化、定制化气象服务的开展,都离不开完善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作支撑。其中,完善覆盖城乡的气象服务体系更是重中之重。在城市规划、建设、运行中,要充分考虑气象风险和气候承载力,增强城市气候适应性和重大气象灾害防控能力。探索气象服务全面融入城市数据大脑,以更智慧的气象服务系统推动供水供电、交通出行、防洪排涝等城市生活各环节智能管理。同时,要积极推动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纳入乡村建设行动,构建行政村全覆盖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与响应体系,加强农村高风险地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能力建设。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没有终点。我们要始终践行气象服务“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理念,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把更多、更好的气象服务信息送到千家万户,最大限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气象智慧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气象条件是影响生态系统最活跃的因素,关系美丽中国建设、生态保护修复和气候变化科学应对。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气象部门积极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初步建成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安全、气候安全的现代化气象观测预报预警服务综合体系。然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我们应抓住机遇、攻坚克难,围绕《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提出的要求,持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支撑,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赋能献力。

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气象智慧,要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我国作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实现这一目标之于中国是一场硬仗,之于气象部门则是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能力的一场大考。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站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突破气候变化关键技术瓶颈,开展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交通安全、能源安全、国防安全等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深化对气候系统相互作用及其影响的机理认识,开展多领域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提高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能力,提供更丰富的科学数据、产品服务以及更高效益的决策建议,增强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科技支撑能力。

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气象智慧,要强化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是加快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一环。这其中,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将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其资源分布和变化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对资源开发利用所涉及的规划、选址、运行和消纳等相关气象服务提出更高需求。要建立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普查、区划、监测和信息统一发布制度,优化完善风能太阳能监测站网布局,全面勘查评价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要建设气候资源监测和预报系统,提高风电、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精度;要探索建设风能、太阳能等气象服务基地,为风电场、太阳能电站等的规划、建设、运行、调度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 

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气象智慧,要强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气象保障。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正在不断变为现实,然而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根本改善仍需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努力,这迫切需要气象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发挥服务支撑作用,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中发挥基础保障作用,在突出生态环境治理中发挥先导联动作用。要从国家生态安全战略高度,实施生态气象保障工程,加强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生态保护红线管控、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等气象服务,建立“三区四带”及自然保护地等重点区域生态气象服务机制;要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目标,优化面向多污染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的气象服务,提高重污染天气和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气象保障能力;要以全面扩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为出发点,打造气象公园、天然氧吧、避暑旅游地、气候宜居地等气候生态品牌。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让我们携起手来,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优质的气象服务助力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

提高政治站位 大力加强气象为农服务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三农”工作,党中央高度重视。***强调,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保证粮食安全,大家都有责任,党政同责要真正见效。《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将“实施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行动”列入提高气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五项行动之一。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将“大力加强气象为农服务”作为全面提高气象服务保障成效的重要任务。这要求全国气象部门必须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做好气象为农服务的极端重要性,以更务实的举措促进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谱写好新时代气象为农服务新篇章。

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天气气候的反常性、不可预见性日益凸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重发,各类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风险越来越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强化农业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增强极端天气应对能力。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防控能力。各级气象部门要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的精准度、延长预见期,切实发挥好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在政府主导和相关部门支持下,面向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推进气象灾害预警精细至乡镇、传播到村到户到人,让气象灾害“防在未发之前、抗在第一时间、救在关键环节”,将气象灾害对“三农”的影响降到最低。

提高农业生产经营全链条智慧气象服务能力。气象条件是影响农业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从播种、田间管理,到防治病虫害,再到收获、储存,都离不开针对性的气象服务。各级气象部门要对粮食主产区提供全链条伴随式气象服务,分区域、分作物、分灾害开展精细化服务。要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需求,基于智慧农业气象服务App提供定制化的精细化气象服务。要大力推进国省两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平台升级改造,建立“智能网格预报+农业气象服务”业务服务体系,为市县两级提供更加精细、定量的指导产品。要不断提高国内外粮食产量预报能力,为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好支撑。根据需要适时开展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减轻干旱、冰雹等造成的不利影响。

强化科技支撑,提高气象为农服务技术含量。各级气象部门要围绕需求,组织开展气象保障服务核心技术攻关,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高气象服务科技含量。深入开展农业气象服务技术试验研究,逐步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技术水平。加强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分析评估,开展更加精细化的农业气候区划,充分进行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农业气象领域人才培养,组建农业气象专家组和创新团队,加强业务管理和技术培训,提升气象为农服务人才队伍能力和水平。

农业稳,天下安。坚持以***关于“三农”重要论述和对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按照中央擘画的蓝图扛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为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提供更高质量的保障服务,气象工作者使命在肩。

多措并举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为气象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想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潮中乘风破浪,必须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汇聚磅礴力量。气象事业作为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直面地球系统科学和大气科学前沿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领域,凸显了人才对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时不我待,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全面贯彻***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和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在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中展现气象部门应有的担当和作为。

加强谋划,厘清层次,分出主次。对于人才队伍而言,“高水平”并不仅仅等同于“高精尖缺”,而是对整个队伍综合素质的总体要求。诚然,面向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是核心,但中层和基层人才也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新时代气象人才工作不仅要着力发挥“头部”作用,培养造就一批气象战略科技人才、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还需持续夯实基础,抓好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转型发展。

完善布局,双管齐下,引育结合。这需要推动人才汇聚、培养渠道多元化,一方面“广载梧桐,引凤来栖”——尤其是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深化气象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强对气象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和集聚。另一方面引流开渠,畅“源头活水”——鼓励和引导高校设置气象类专业,培养气象跨学科人才,将气象人才纳入国家基础研究人才专项,同时强化气象人才培养国际合作。

创新机制,优化环境,争取支持。面对用好用活人才这道命题,围绕新时代气象人才工作需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成为当前重中之重。这要求气象部门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气象人才评价体系,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紧密联系且充分体现人才价值、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注重统筹不同层级、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人才发展,优化基层岗位设置,充分运用“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政策导向,为基层气象人才成长营造良好氛围。与此同时,优化气象人才发展环境绝非单打独斗就能实现,必须尽最大限度凝聚合力,争取政府、相关部门支持,不论是推动国家级人才计划和人才奖励加大对气象领域的倾斜支持力度,还是将气象人才培养统筹纳入地方人才队伍建设等,均能在点滴之中涵养更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气象事业从“一穷二白”、艰难起步到如今气象现代化整体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是一代又一代气象人接续奋斗干出来的,充分彰显了人才的创造伟力。迈向新征程,聚天下英才而用,方能为气象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蓄势赋能、厚植根基。

以更高水平现代化支撑引领气象高质量发展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现代化水平反映着国家现代化水平。《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明确,到2025年,气象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到2035年,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新发展阶段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面向人民美好生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需求牵引发展、多方协同发展的道路,把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贯穿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将智慧气象融入气象现代化建设各环节、各领域,以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支撑引领气象高质量发展。

要“精”字当先,对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要求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监测是气象事业大厦的地基,要重点提高易灾地区、生态区、人口聚集区、粮食主产区的气象监测能力,加快实现风云气象卫星、雷达、地面观测站智慧协同,提升综合立体监测时空分辨率和全球气候变化监测能力;预报是气象业务的“龙头”,要发展自主可控的地球系统数值预报模式,逐步实现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提前1月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前1年预测全球气候异常的“五个1”精准预报能力;服务是气象业务的落脚点,要积极推进气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基于场景、影响的气象服务技术,让气象服务按需精准送达,更贴合人民需求。

要涵养动能,加快提升气象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水平。科技创新是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和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途径。经过70多年发展,我国气象事业实现由跟跑到跟跑和并跑并存、部分领域领跑,这充分凸显了科技创新的第一动力作用。要从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更强烈的时代担当出发,瞄准国家发展需求、国际发展趋势、前沿发展水平,持续夯实气象科技基础研究根基,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推进气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走向纵深。这要求我们既要“十年磨一剑”搞好基础研究,又要建设高水平气象人才队伍、大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坚如磐石的恒心“啃硬骨头”,锻造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国之重器”。

要把握重点,以气象信息化助推气象现代化。信息系统是气象事业的神经和血脉,影响天气气候系统的变量和数据堪称“海量”,只有采用信息化手段才能全方位收集信息、高速传送数据,确保及时准确预报预测天气。拥抱大数据时代,要加快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气象领域深度融合应用,健全跨部门、跨区域气象相关数据获取、存储、汇交、使用监管制度,提高气象数据应用服务能力,让信息在充分流动中创造价值。要进一步建立协同智能高效的气象综合预报分析平台,加快推进气象预报智能化发展。

要勇于探索,以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先行试点的突破带动整体发展。开展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先行试点工作,是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现代气象体系的先行尝试。要从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出发,最大限度凝聚各方合力,坚持边干边总结、边做边发挥效益,大胆探索、重点突破,形成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模式和路径,把先行机会变成领先优势,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为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作出示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牢牢坚持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不动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发挥好气象现代化建设整体效益,为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大合力,以更高水平的气象现代化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大力量。

推荐访问:高质量 贯彻落实 汇编 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35年》系列评论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