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乡村振兴贷款7篇

时间:2023-04-30 14:05:03 浏览量:

篇一:农行乡村振兴贷款

  

  农行富民贷简报

  2021年12月,家住贡山县茨开镇达拉底村委会的农户余某向县农行工作人员说到:“非常感谢农行,在我急需资金时候,上门服务,短短两天就给我发放了“富民贷”信用贷款10万元,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该笔贷款的投放标志着怒江州首笔“富民贷”在贡山县落地。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精准支持脱贫地区农户发展生产,国家乡村振兴局和中国农业银行在稳步推进“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的基础上,升级创设“富民贷”产品。“富民贷”是一款惠农、富民、免抵押免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产品,通过银政合作设立政府风险补偿基金作为风险缓释措施,具有受众广、无抵押、利率低、最高额度20万元、最长期限5年、随借随还、办理材料简便等特点,贷款利率不超过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可以充分满足广大群众种养殖以及生产经营的资金周转需求。

  自2021年末,农行怒江分行下辖4县(市)支行全部实现“富民贷”产品落地后。今年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农行怒江分行与州乡村振兴局紧密协作,双方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各县(市)强力推动“富民贷”项目的组织实施。截至6月末,怒江分行已累计投放“富民贷”4466.53万元,惠及460户农户,超额完成省分行下达的“百户千万”计划,有力支持了农户发展生产和增收致富,强化金融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服务能力。

  下一步,农行怒江分行将与怒江州乡村振兴局全力推进“富民贷”

  贷款投放工作,不断扩大“富民贷”的可得性、普惠性和覆盖面,让“富民贷”真正成为助生产、能富民的“三农”信贷产品,精准扶持农户特色产业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激发农户的发展欲望。

篇二:农行乡村振兴贷款

  

  农行

  乡村振兴

  献计献策

  融资难、门槛高、流程多,一直以来都是“农户”融资面临的难题。该行密切结合县域情况综合分析研判,确定以加快农户信息建档和“惠农e贷”投放为突破的工作思路,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实行高位推进。主动加强与乡镇、村、涉农部门的密切联系,开展“金融知识进乡村”活动,介绍服务“三农”工作情况和“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措施,形成服务“三农”的工作合力。

  必须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持续推进巩固和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大力开展“千乡万村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专项行动,努力推动工作由“见行动”转向“见成效”,积极践行“一改两为五做到”落地落细,落到基层。从支持三农的实际出发,因户施策、因地制宜,积极组建10支“党员先锋队”,统一着装、统一流程深入各乡镇、村庄开展走访,深入挖掘乡村客户群体金融需求,有针对性提升乡村市场服务能力,将最优惠的贷款送至千家万户。

  我们要把投放‘惠农e贷’作为一项惠农工作举措,广泛宣传‘惠农e贷’纯信用、放款快、资料少、利率低的优势,积极营造全员参与投放工作和服务农户建档的良好氛围。秉承着“客户至上,始终如一”的服务理念,从客户的需求出发,始终着眼细节,将最优质的金融服务送到客户身边,尤其是对于年纪较大和行动不便的客户,县农业银行工作人员经常主动上门办理,为客户排忧解难。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更多更优更强的金融力量。

  ,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乡村振兴,不断加快推进农户贷款的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继续组织人员入村入户,正确引导农户制定自己的金融产品需求,及时送贷下乡,惠农支农到家,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力量。

篇三:农行乡村振兴贷款

  

  农业银行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银行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2021年2月,我国宣布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都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而实现乡村振兴的“五个主要任务”,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对未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如何全方位提升金融服务三农的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中目前面临的困难、问题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全国银行网点收缩,银行业金融服务区域化差异显著。受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银行业逐利本质以及人口结构变化等影响,加之金融科技、线上金融迅猛发展,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整体呈收缩趋势。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信息,截至2020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为22.67万个,2019年末总数为22.8万个。

  相关报告显示,从不同银行分类来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网点数量下降相对明显,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营业网点有少量新增。从不同区域来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东部地

  区主要以缩减营业点为主,在其他地区有少量新增;城市商业银行调整幅度较小,部分地区营业网点增加,也有部分地区营业网点减少;农村商业银行近两年数量呈扩张趋势,但是区域间增量呈不均匀分布,增加网点地区集中在东中西部,东北地区增量较少。其中,不论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农村的营业网点主要以裁撤为主,导致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太完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成为国内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力量,一般商业银行在农村设点数量少,且功能较为单一,大多集中于存款项目,贷款数量小,审批较为困难。另外从数据中可以看到,我国城乡间以及不同区域的乡村间,银行网点存在不均衡、不对等现象,先前以城市为重点进行布局的各家银行机构,在部分地区出现了城市网点饱和的现象,而在广大农村和县域地区,金融网点覆盖率有待提升,网点覆盖面较小,且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亟需提高。

  涉农金融产品创新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满足乡村振兴融资需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发布的数据来看,涉农贷款余额从2007年末的6.1万亿元增加至2020年末的38.95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全年增加3.94万亿元,同比多增1.26万亿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为11.81万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较2019年末高2.1个百分点,全年增加1.51万亿元,同比多增3213亿元;农业贷款余额为4.27万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较2019年末高6.8个百分点,全年增加3295亿元,同比多增2580亿元。从不断增长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国家对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心与力度,但是也要看

  到,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发展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从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来看,目前农业农村中长期贷款项目主要以土地作为抵质押品和还款来源,同质化程度高,易导致与商业性银行恶性竞争,不利于农村金融主体间的整体协同发展。另外精准针对乡村振兴新需求的产品不多,存在期限错配、额度不满、定价不合理等问题。从金融服务角度来看,附加金融服务较少,手机银行、网银等产品用户体验较为一般,用户黏度明显不足。

  农业农村现有产权制度不完善,风险防范能力有待提高。我国现有产权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方面,清晰明确的产权制度有利于农民手中隐形资产显性化,通过交易或者资产重组实现资产的增值,盘活农村大量沉睡资产;另一方面,可以为资产向资本的属性转换提供制度基础,农民可以利用拥有的土地等资产向银行申请贷款、向保险机构申请保险等。另外针对农村金融风险,尚未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相对完善的风险监控体系,并且在风险监控上存在“一刀切”的现象,制约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

篇四:农行乡村振兴贷款

  

  河南省农行:涉农贷款增加120亿元

  佚

  名

  【期刊名称】《乡村科技》

  【年(卷),期】2018(000)013【摘

  要】从河南省农行服务“三农”和金融扶贫工作会议上获悉,农行河南省分行制定了今后服务“三农”和金融扶贫工作路线图,计划全年涉农贷款增加120亿元,县域贷款增加140亿元。据了解,2017年,农行河南省分行对53个扶贫重点县贷款余额335.73亿元,净增69.28亿元,四大国有银行占比42.41%,其中38个国定贫困县贷款余额241.84亿元,净增52亿元,四大国有银行占比42.29%。新型城镇化贷款增加78亿元,重大水利贷款增加13.5亿元,新型经营主体贷款增加4.5亿元。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河南省将会衍生更多的金融需求。

  【总页数】1页(P9)

  【正文语种】中

  文

  【相关文献】

  1.河南省持续增加涉农贷款投放2.农业信贷规模逐步增加涉农贷款余额43300亿元3.加注资金

  确保重点——省农行推出支持棉花生产新举措

  全省农贷计划由14.5亿元增加到20亿元4.天津:中资银行涉农贷款半年增加295亿元5.农商行今年"三农"贷款增加120亿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五:农行乡村振兴贷款篇六:农行乡村振兴贷款

  

  三农金融关于县域农行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思考□??张玉华摘要: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县域农行如何适应新形势、面对新挑战、采取新举措,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摆在县域农行干部员工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县域农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面临形势的分析,提出进一步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若干措施建议。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全面而深入地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长期以来,县域农行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与“三农”结下了深厚情谊,也积累了丰富的服务“三农”经验,成为服务乡村振兴的一支主力军。一、县域农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现状为掌握县域农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现状,最近我们组成调研小组,对苏南某县域农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状况进行了一次调研。从该县域金融机构设置情况看,截至2020年末,县域范围内金融机构已经达到17家,包括“四行一社”(即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农村商业银行)和一些其他全国性或地区性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从营业网点设置情况来看,设置网点最多的是农村商业银行达26个网点;其次是农行,设置了10个网点;工行、中行、建行、邮政储蓄银行各设立了4-6个网点;其他银行机构仅设立了1-2个网点。到目前为止,这些县域金融机构通过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渠道,积极发展线上金融业务,线上贷款、线上理财、线上存款等业务已经初具规模。同时,互联网企业如阿里巴巴、苏宁等也将线上金融业务触角向县域渗透,但市场份额不高。总之,目前该县域已经初步形成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组织机构体系。从该县域农行来看,该县域农行共设立了10个营业网点,除在县城以外的7个集镇设立了营业网点外,在县城设立了3个营业网点。近年来,该县域农行把服务乡村振兴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收到了一定成效。二、县域农行服务乡村振兴的优劣势县域是农行业务发展的“根据地”。随着数字化金融的蓬勃发展,农行县域“根据地”地位受到极大的挑战。能否抓住机遇,通过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和壮大竞争优势,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一)县域农行支持乡村振兴的优势。1.客户资源优势。县域农行长期服务“三农”,在支持“三农”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三农”客户资源。在进一步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时,可依托客户资源,实施线上线下业务融合发展,为支持乡村振兴打下基础。2.网点和人员优势。县域农行在县域金融机构中,物理网点和员工数量虽低于农村商业银行,但远高于工、中、建三大行及其他全国性或区域性商业银行。因此,县域农行可借助网点和人员优势,加大线下业务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以线下业务带动线上业务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3.与区域党政部门长期合作的关系优势。县域农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以支持“三农”发展为己任,与区域内党政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下一步,县域农行可借助与党政部门长期合作形成的良好关系,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借助政府部门的影响力,做好推进乡村振兴的金融服务工作。(二)县域农行支持乡村振兴的劣势。1.业务和产品劣势。随着5G、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迅速推进,对县域金融业务和产品的创新要求更为迫切。据调查,在县域金融机构中,部分商业银行业务和产品创新的速度和力度较快。如某地方性商业银行,目前上线的个人贷款产品,不仅品种多,而且功能不断完善,而农行线上同类个人贷款产品,推出较慢,且产品种类功能也较少。2.成本劣势。金融部门作为服务性行业,比拼的是服务、价格和效率。县域农行的营业网点和人员现代金融2021年第5期

  总第459期45三农金融较多,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经营成本。随着金融线上业务的发展,金融业务对物理网点和人员的依赖将逐步减少,线上操作、自助操作程度将逐步加大。县域农行目前较多的物理网点和人员,如果处理不好,将成为发展的沉重负担。3.风险控制劣势。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互联网作为一项新的科学技术,人们对它的了解和掌握尚需一个过程,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线上金融业务的发展,使银行经营风险不断放大。况且,县域农行服务“三农”的对象,与城市客户相比,大部分是“小、散、差”客户,尤其是大量个体农户信息采集困难,资产数量和质量远低于城镇居民。同时,受人员素质、管理技术等因素影响,县域农行的风险防控能力还有待提高。三、进一步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建议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将贯穿“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涉及范围广、资金需求量大,将不可避免地带来金融机构业务的一场深刻变革,会对金融机构的业务、客户等资源进行一次重新洗牌。在这一过程中,谁见事早、行动快,就会在业务发展中受益;反之,谁见事迟、行动慢,就会在业务发展中受损,甚至有出局的危险。作为县域农行,如何通过进一步支持乡村振兴,抢抓发展机遇,扬长克短,掌握发展主动,成为摆在县域农行干部员工面前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一)扬长补短,争创县域农行支持乡村振兴的优势。1.巩固扩大县域农行的客户群体。客户是银行最重要的资源。县域农行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主阵地”,在长期的支持“三农”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大批重要的“三农”客户,成为其他商业银行无法比拟的优势。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这些“三农”客户有可能流失的危险。如何在推进服务乡村振兴中,留住并壮大客户群体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县域农行因顺应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趋势,抓紧研发适应“三农”客户的金融业务和产品,将“三农”客户迁徙到线上金融的客户端上来,确保客户不流失。一是对公司类客户,尽快推出集融资、结算、理财、保险等功能于一体的线上产品,提高公司46现代金融2021年第5期

  总第459期客户的线上金融服务水平。二是对个人类客户,抓紧推广掌上银行等依托智能手机的业务,完善掌上银行功能,在确保客户信息、资金安全的前提下,缩减操作流程,提高便捷程度。三是积极发展电商平台,通过推广运用“惠农e贷”等产品,适应“三农”客户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需要。2.发挥物理网点和人员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县域农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其物理网点和人员较多。但随着线上金融的发展,客户服务的离柜式、自助式增多,如何在推进线上金融发展中,处理好日益闲置的物理网点和人员,成为县域农行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一是将县域农行的营业网点打造成“三农”客户金融服务的“体验店”和“试验区”。对现有营业网点,按照强化互联网金融服务体验的要求,抓紧进行内部结构布局改造和功能调整,同时,进行人性化设置,提高客户舒适度和满意度,使客户进入网点通过操作,对业务和产品进行试验和体验,掌握互联网金融线上操作的要点,从而为线上操作做好准备。二是将员工打造成线上金融业务的“指导员”。对营业网点的员工,加快进行线上金融的业务培训,使员工不但自己熟练掌握线上金融业务要点,还要做好对客户的服务和指导,成为指导客户进行线上金融业务操作的“指导员”。总之,通过网点功能转变、人员服务方式改变,使县域农行网点和人员顺应线上金融发展的需要。3.发挥党政部门在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的作用。服务乡村振兴不仅是县域农行的重要使命,也是地方党政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在支持乡村振兴工作中,县域农行应该利用与地方党政部门良好合作关系的优势,做好县域农行的业务推进,使地方党政部门成为县域农行服务乡村振兴的“助推器”。一是对政府机构和部门,抓紧推广农行金融产品,提高政府部门对农行业务产品的运用率。二是依托社保、工商等部门,做好个人客户向线上金融迁徙的批量化处理工作,通过政府部门的影响力,推进客户向线上金融的迁徙。三是在融资类业务中,引入政府部门增信机制,有效缓解县域农行开展线上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融资业务的风险。(二)补齐县域农行服务乡村振兴的“短板”。“助推器”“三农”

  1.加快县域农行数字化金融产品的创新和推广步伐。除总行、分行、二级分行加快进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研发外,县域农行也要结合客户需求和业务实际,对线上金融产品的推广实施进行合理改进,提高线上金融产品的客户适应性。县域农行科技人员要密切关注县域同业线上金融业务发展状况,研究同业的线上金融产品,扬长避短,为我所用,借鉴和改进本行的线上金融产品。建立线上金融业务和产品的创新激励机制,发动干部员工为线上金融业务发展而献计献策,对于员工提出的好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氛围。2.加大县域农行线上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投入力度。随着线上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实施,前期的系统改造、平台建设、数据迁徙等,必然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因此,一方面做好成本预算,优先保证线上金融业务发展的资金所需;另一方面,通过开源节流,对现有营业网点进行合理改造,腾出多余空间,减少网点建设和维护成本。加大与政府部门合作,通过共建共享线上金融平台,争取财政部门的资金投入。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对乡村振兴业务的优惠补助政策,弥补线上金融业务发展的成本费用缺口。3.强化县域农行线上金融服务“三农”的风险控制。线上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风险,大于城市金融业务,一方面,由于乡村振兴客户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造成经营风险较大;另一方面,由于乡村振兴客户信息采集难,造成信息不对称,加大了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加上线上金融是基于互联网系统的业务,互联网的不确定性风险与金融风险形成叠加效应,放大了线上金融的风险。因此,在推进线上金融业务发展时,必须将风险防范和控制放在突出位置。一是坚持底线思维原则,对线上金融业务和产品的风险进行评估,将风险设置在可控制的范围以内。二是完善乡村振兴客户信息采集机制。一方面,通过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完善乡村振兴客户信息系统;另一方面,发挥县域农行机构网点人员优势,做好线下信息采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完善乡村振兴客户信息系统,为推进线上金融业务发展打下基础。三是完善乡村振兴三农金融客户风险补偿机制。加强与政府部门合作,引入乡村振兴政府担保机制,通过政府乡村振兴业务的资金担保,减轻线上金融服务“三农”的风险。完善线上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保险制度,扩大乡村振兴业务保险范围,增加乡村振兴业务保险品种,改进乡村振兴业务保险方式,提高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业务的保险覆盖面。(三)强化县域农行支持乡村振兴的的保障。1.深刻认识县域农行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县域农行支持乡村振兴,意义十分重大。因此,县域农行要深刻理解支持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将支持乡村振兴作为“一把手”工程,摆上突出位置,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推进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顺利开展。2.完善县域农行支持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一是顺应乡村振兴对金融机构和业务的要求,实施县域农行的机构、人员调整,加快业务经营转型步伐,适应形势变化要求。在调整过程中,加大对线上金融科技人员的配备力度,提高线上金融科技人员的配置数量,加大对科技人员岗位绩效工资倾斜力度,调动科技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完善县域农行的考核评价机制。顺应乡村振兴发展趋势,完善县域农行内部考核评价机制,加大对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考核力度,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开展。3.加快县域农行支持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必然需要一大批既熟悉乡村振兴工作,又熟练掌握金融业务的人才。为此,应该通过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为县域农行支持乡村振兴做好人才保障。一是加快引进一批熟悉乡村振兴工作的专业人才。在校园招聘中,加大“三农”方面人才的引进力度。二是合理使用人才。对现有人才队伍进行挖掘,使一批懂得乡村振兴工作的人才得到使用,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三是着力营造人才聚集的良好环境。为乡村振兴服务的金融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待遇,对在工作中取得重大贡献或重大成果的人员,加大奖励力度,“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县域农行进一步支持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作者单位:农业银行南京高淳支行)?现代金融2021年第5期

  总第459期47

篇七:农行乡村振兴贷款

  

  圆园19年11月总第246期第6期黑河学刊匀藻蚤澡藻允燥怎则灶葬造Nov.圆园19杂藻则蚤葬造晕燥援246晕燥援6惠农e贷助力乡村振兴—以北安市农业银行为例——吕建欣,王丽英(中国人民银行北安市支行,黑龙江北安164000)揖摘要铱数据多跑路,农民不跑腿,手机成为农民的“新工具”。为有效破解农村贷款难度大、额度小、放款慢等难题,农业银行推出互联网金融农户贷款业务惠农e贷,它是适应新时代的一种金融创新,对有效缓解农村优化三农金融服务,资金紧张,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户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揖关键词铱惠农e贷助;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揖中图分类号铱F832.4揖文献标识码铱A揖文章编号铱1009-3036(2019)06-0079-02惠农e贷解农民资金短缺燃眉之急一、截止到2019年7月末,北安市农业银行共计发放惠农e贷1266笔,金额2.55亿元,主要投放三乡(城郊乡、东胜乡、杨家乡)五镇(通北镇、赵光镇、海星镇、石泉镇、二井镇)52个行政村,还有北安农管局管辖的4个农场,种植品种主要是土豆、玉米、大豆、水稻、芸豆等特色农作物。革命屯作为老革命基地,地处偏僻。北安市农业银行每户发放惠对革命屯合作社四户种植大户给予资金扶持,农e贷贷款300万元,共计发放1200万元,其中三户种植玉米,单户玉米种植5500亩。一户种植了水稻,单户水稻种植4500亩。生产的优质东北土豆深受黑龙江作为马铃薯主产区,国人的共同喜爱。北方人每年冬天有家家户户储藏土豆的习惯。为了扶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210家合作社和种薯大户在申请当天就获得了所需贷款2100万元,解决了农民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二、惠农e贷的优势惠农e贷简单来说就是应用互联网平台技术简化信贷业务流程,提高贷款办理效率。归纳起来就是省时、省事、省心。(一)省时。惠农e贷是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批量实现系统自动审批,采集内外部数据,建立信贷模型,农户快捷用信的农户贷款,实行线上申请,系统自动审查批准,秒申秒贷,大幅缩短了贷款办理时间。(二)省事。彻底简化了贷款业务办理流程,即农户通过掌上银行、网上银行、自助终端、电话银行或者手机下载惠农e贷app,通过手机线上操作实现客户自助用款还款的业务流程,随借随还,省去了农户贷款跑银行的烦恼。(三)省心。通过手机申请、使用、归还、额度自动审批,避免了人工干预。三、惠农e贷的带动效应实普惠金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现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惠农e贷带动了掌上银行、网上互联网金银行等金融产品的普及。以惠农e贷为突破口,融走进千家万户,亲身实践让农民真正了解惠农e贷的好处,农民把握好机会,利用好惠农e贷政策,解决农村发展中资金短缺问题。农业银行继续加大惠农e贷政策的宣传贷款品种推介力度,推动线下传统农户贷款向线上转化,由传统农业种植向特色、绿色农业种植转化,探索惠农e贷发展新路径,不断加大对农村信贷投入,彻底改变农村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为农村经济发展助力。四、做足功课,为惠农e贷顺利实施铺路为保证惠农e贷的顺利实施,中国农业银行北安市支行专门制定了“互联网金融

推荐访问:农行乡村振兴贷款 农行 振兴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