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6篇

时间:2023-04-30 19:45:04 浏览量:

篇一: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于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度的不断增加,内部控制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内部控制是指企业自身建立的、保证企业运营活动合法、合规、安全、正常进行的一系列制度、规章、程序等。如果内部控制不到位,将会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甚至会对企业的生存带来威胁。在内部控制工作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内部控制的薄弱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范围的扩展,使得内部控制难度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内控制度、程序、制度等需要不断地扩充和调整,以适应企业新的业务模式,规模和业务范围的扩展等。但是,数据的不断增长和信息的流动难免会使内部控制面临诸多的挑战。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及时调整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有效性。

  二、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

  企业的组织结构直接关系到内部控制的缺失。如果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合理,可能导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障碍,从而影响内部控制效果。为此,企业应该构建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加强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内部控制能够有效贯彻执行。

  三、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企业内部控制工作需要有一批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支撑,如内部审计员、风险控制专员等。但是,往往由于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存在一些内部控制人员对工作认识不足、技能不够、意志不坚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

  四、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

  当今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各个行业都在向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但是,还有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却没有跟随时代的趋势,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这不仅会增加操作步骤和工作量,还会增加错误的机会。因此,企业应该尽快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推进数字化转型。

  五、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

  在实施内部控制工作中,一些企业往往依靠经验和惯例进行操作,忽略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导致了内部控制工作的脱钩。由于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导致内控机制的完备性和科学性难以保证。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强监管措施,保障企业内部控制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总之,内部控制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要提高内部控制效果,需要企业及时调整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职责、加强沟通和协调,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以保障内部控制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从而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最坚实的内控支撑。

篇二: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种组织管理活动,旨在实现企业目标的有效实现,防止及早发现和清除风险,保护企业财产安全,提高内部管理效率和透明度。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内部控制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下所述,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问题一:人员错误或不当行为

  企业员工可能会疏忽职守或故意违反制度,导致内部控制失败或不完整,从而导致财务风险和合规风险的增加。

  解决措施: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人员管理制度,包括培训、考核和奖惩机制等。建立明确的组织职责和权利,确保每个员工都了解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同时,建立完善的审计和内部控制机制,定期制定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计划,并及时更新内部控制制度。

  问题二:缺乏有效的制度和流程

  企业可能没有完善的流程和制度,包括财务流程、内部审计流程和风险管理流程等,从而导致信息和交易流程方面的安全和合规性问题。

  解决措施:需要通过对企业内部管理、流程和制度的审查来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并尽可能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包括财务报告和内部审计工作的监控体系。同时,建立风险管控机制,还需制定标准化的做法,包括风险评估、应对计划等等。

  问题三:人力、技术和财务资源不足

  企业可能缺乏必要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财务资源来支持其内部控制系统的实施,从而导致内部控制系统的缺失或失效。

  解决措施:企业应建立合理优化的人才管控制度,积极引进和培训专业人才,提高其人员素质。同时,提高投资的科学性、收益性和合规性,合理配备人力、技术和财务资源,以支持企业内部控制的高效实施。

  问题四:生产经营环节的缺陷

  企业生产和经营环节存在缺陷,如不合理的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资产管理等,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出现问题。

  解决措施: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制定务实可行的计划,建设信息化系统,协调产销环节,持续开展安全风险评估,使企业的经营质量和效率得到不断提高。

  总而言之,企业内部控制是保障企业长远发展和生存的重要保障。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企业高层和中层的积极支持和推动,需要放眼

  未来,遵守标准化规范化的方法传统,经验。同时,需不断完善和强化内部控制机制,以保障全面的风险管控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三: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措施(五篇模版)

  第一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所谓内部控制度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内部控制是一个单位内部的管理控制制度,它涵盖单位内部的各项经济业务、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并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将内部控制工作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内部控制的职能不仅包括企业最高管理当局用来授权与指挥进行购货、销售、生产等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与步骤,还包括为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或设置的各项规章制度。因此,捏不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存在企业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

  一、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保证企业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会计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贯更好地彻执行会计法规制度。为了加强和规范会计工作,国家制定发布了一系列会计法律、法规,是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和从事会计管理的基本依据。这些会计法律、法规作为“统帅”只是国家意志的原则体现,而作为“主体”的行业财务制度,也只是对不同行业行使不同调控手段的体现,不能解决各个单位千差万别的具体财务问题。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国家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在不同单位的具体化,它能把国家有关会计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单位理财意志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讲,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国家法律、法规的必要补充,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二是有利于规范会计工作秩序。会计工作涉及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依法执行。从1996年以来进行的整顿会计工作秩序情况看,有些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混乱,财务收支失控,不仅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也对本单位的经营管理带来消极影响。另外,从建国以来发生的极其重大的会计人员贪污案中也可以看出,会计人员之所以能贪污巨款,都是与单位会计机构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使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程序、方法、要求等制度化、规范化,这样才能保证会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有序,才能保证会计工作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有利于完善会计管理制度体系。1993年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实行重大改革以后,会计管理制度体系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于会计管理制度通常认为有四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会计法律,即《会计法》;第二层次是会计行政法规,如《总会计师条例》、《企业会计准则》等;第三层次是会计规章,如行业会计核算制度等;第四层次是单位根据会计法规、制度要求制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很显然,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新的会计管理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仍然是会计管理制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产物,加强内部控制时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内在要求。

  四是有利于改善企业经济管理。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中心环节,是一项重要的综合性、职能性管理工作。制定一套规范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充分保证财务管理工作更好地参于企业内部经济管理,使会计工作渗透到企业承包内部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不仅有利会计工作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更有利于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在了解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外,同时对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人是观念创新的根本和灵魂,企业制定经营目标,设置核算机制,都必须依靠人的创造性工作。我国传统文化是儒家文化,以人为本是儒家管理理念最鲜明、最重要的标志。强调以人为本,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依靠提高人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准和法规意识,充分发挥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内部控制的最佳效果。内部控制的成败,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而企业领导者的内部控制意识和行为是关键。企业领导者内部控制的随意性往往会限制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发展。亚细亚关门、“广东国投”破产,都与领导者不重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有关。反之,企业领导者注重内部控制,注重对企业员工的研究,尊重员工的心理需求,强调沟通和管理交流,便能减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隔阂,形成强大的企业合力,就能促进整个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层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和传统管理思想、方法、手段的影响,我国部分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一直与内部控制的基础十分薄弱。单位负责人行政干预各项工作,致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不能很好的发挥监督职能。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1)大多数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论学习不够,认识跟不上制度的发展要求。(2)大多数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重视不足。即便建立了一些制度,但相互脱节,各自为政的现象很重,和具体需要差距很大。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他是企业的灵魂,在内部控制中期着关键的作用。他们的经营理念是把管理与独断混为一谈,没有风险防范意识,管理粗放,任人唯亲,滥用职权,属于内部监督,特别是对关键控制环节和重要岗位随意安排亲信,造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确实和形同虚设;遵循科学管理理念,遵守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企业存亡的关键。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但总体来说,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比较零散,且条块分割,有些相互重复甚至相互矛盾。从总体上来看,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主要有以下原因:(1)

  是内部控制组织机构不健全,把执行业务规章制度完全等同于加强内部控制。自我规范、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建立、内部控制的组织网络不健全,以至于制定的内部控制失控。(2)是偏重事后控制。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多是以补救为主的事后控制,缺少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3)是重钱财等有形资源的控制,轻人力资源、信息等无形资源的控制。(4)是内部控制职责、考核的奖惩标准不明确,稽核范围有限,以偏概全,以点代面,缺乏完整性和全面性;执行的好坏也缺乏一个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

  (三)管理人员水平有限

  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智慧,扎实的企业内部基础工作,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是实施内部控制的保证。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只能局限于数据或事实本身,而不能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给管理层提出有意义的建议、改进措施。不能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自己工作认识不足等等。现代企业经济责任制的建立,对数据管理的要求更高、更准。从经营决策的提出、计划指标的制定,直到考核、分配,都必须要求以数据为依据。目前多数企业已经实现管理电算化,但不少管理人员计算机水平不高,文化素质偏低,都影响其管理监督职能的发挥。

  (四)内部控制的实施和监督不规范

  仅靠内部监督制度本身还不能发挥管理效能,切实实施并严格按制度办事,并在运行过程中适时加以审计和评价,才能真正实现提高效能的目的,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但几千年儒家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重人治轻法制,把人情关系至于公司利益之上。许多单位虽有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但是却不能有效的落实,同时也没有严格的监督机制来保障实施,内部控制不能行之有效,形同虚设。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流于形式,稽核的范围有限,缺乏完整性、全面性,缺少一个奖赏有度的奖惩制度。有的企业虽然也设立一些奖惩制度,但执行过程中缺乏力度,致使部分人员认为执行与否无关紧要,加之缺乏相应的检查、考核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得力机构,从而削弱了员工执行内部控制的自觉性。同时内部控制监督体系不健全,各职能

  部门之间、个岗位之间缺乏必要的督导,导致各职能部门各成体系、各自为政。

  (五)风险评估不足、意识薄弱

  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将会面对更大的环境变化和生存风险,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市场风险、信贷风险、营运风险、法律风险、管制风险、声誉风险、技术风险等以及随着交易类型和工具的变化所面临的兼并收购、破产重组、电子商务等。在诸多风险中,大多数企业最主要的风险是营运风险。但不管是什么风险,企业都应该建立可以辨认、分析和管理风险的机制,并确认高风险领域,以加强管理,但我国企业缺乏的就是这种机制,往往出现盲目扩张等风险。

  三、应采取的措施

  (一)企业领导高度重视内部控制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领导是关键。从近几年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调查来看,企业领导者法制观念淡薄,追求局部利益而违法违纪,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编制虚假会计信息的占很大的比例。为此,《会计法》对企业领导者的会计责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也再一次强调“单位负责人对单位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同时,一个富有魅力和影响的企业领导,自然会把全体人员紧紧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反之,就会人心涣散,更谈不上团队精神了。威望取决于领导的人格、品德和思想修养;知识、经验、胆略、才干和能力状况,是否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能否全身心的投入事业;能否公平、公正待人。因此要求企业领导要不断的学习,掌握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更新、发展。同时要提高学法、守法、执法的自觉性,遵守各项内控制度。

  (二)设立有效的控制活动

  1、职责分离。

  职责分离是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对于企业的一切交易或事项都应严格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科学地划分各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2、工作流程。

  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使每一个人的工作能自动地相互检查另一个人或更多人的工作,从而达到相互牵制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用对每一个岗位设计工作流程图的办法,在工作流程图中明确规定每个人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何时做以及正确进行工作的结果等。工作流程图设计的目的应达到使管理的过程标准化,也就是说,要能够达到让不同的人按照工作流程图去做同样的工作,得到的工作结果将是相同的。

  3、票据与记录控制。

  票据是证明交易发生的证据。实行票据保管、收款与会计记录人员的岗位分离;对所有票据进行预先编号,所有作废的票据都要妥善保存,对已经使用的票据由会计人员进行定期消号,并及时与票据保管人员进行核对,以防止交易漏记或重复记录现象,保证全部收入、结算款项等能够及时准确入账。

  4、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

  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主要是指限制接近资产和接近重要记录,以保证资产和记录的安全。保护资产和记录安全的重要措施是采用实物和技术防护措施。比如,将存货存入仓库以防偷盗,如果这一仓库由胜任的职工管理,还能够减少存货的残损;对凭证和记录进行实物安全保护,能够有效降低由于凭证和记录的丢失而重新建立所需支付的成本。在采取电算化核算的情况下,每个岗位只能使用自己设置的密码接触由自己负责的数据,复核岗位只能进行数据查询和复核,而不能具备修改已经形成数据记录的权限。

  5、绩效考评。

  为了实现既定的工作目标,应实施有效的激励、奖惩机制,激励全体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和控制的主观能动性。各部门通过定期举行绩效考评会议,作为对其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事后控制,不仅可以总结一定时期的工作成果,同时也是发现问题、改进工作的过程。通过绩效考评,配合一些必要的奖惩措施,将部门的工作目标与个人工作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部门的工作目标也将通过个人工作目标的实现而达到。

  (三)建立健全内部监督体系,强化内部审计

  在企业内部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在科学的内部控制组织框

  架中,内审机构应是独立于财务部、人事部的一个独立部门。它应直接对监事会负责,如有必要,遇有重大的内部审计事项或企业内部发生重大的违规、违法事件时,还可直接向股东大会及其常设机构董事会报告。在企业内部监督机构中,内审部门应有不可置疑的权威性,以保证内部审计报告能引起管理当局的足够重视。针对内审报告中提出的整改意见和处置意见,应及时予以研究并给予反馈,这样才能保证在科学、完善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下,最大力度的完成企业的经营目标。不论是经营层或是其他控制人员发现了内控的缺陷,都应当及时地向适当的管理层报告,并使其得到果断处理,要树立全员控制意识,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实现预期控制目标,促进企业控制环境的建立,为改进内控制度提供建设性建议,实现预期达到的内控水平。

  (四)建立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内部控制是一项综合管理活动和系统工程,涉及组织、人事、业务等方面。真正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应建立在遵守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的企业文化基础上。要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自律性,增强自觉性。内部控制的成败不仅取决于制度设计的完善,更有赖于工作人员的素质,企业不要把职业道德和诚实守信看作是空洞的教材,领导应根据企业价值取向引导员工正确树立价值观念,强化职业道德和反腐倡廉的意识,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创新性。通过健康的企业文化营造一个诚信的环境,尽量减少欺诈诱导因素来避免内控失效。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五)建立健全内控框架,加强风险评估

  企业要有一个健全有效的内控框架,从控制环境入手,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结构,加强董事会的职能及其独立性;提高管理者素质,转变管理者理念,凭借经济市场的竞争,由市场决定而不是由行政指定管理层;鼓励塑造企业文化,加强管理者和员工激励机制,明晰权责。

  企业还应在经营过程中加强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经营风险逐步增大并更具有不确定性,企业必须设立可以辨认、分析和管理风险的机制,以确认企业的风险

  因素,如资产风险、信息系统风险、兼并重组风险、经营活动风险、内外环境风险等,要加强董事会各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及早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领域和重要程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综上所述,良好的内部控制对企业既有防错防弊,又有促进经营管理效果的作用;能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评价,及时发现工作漏洞。在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上要在认真总结、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手续齐全、业务分工合理的制约方法,切忌过于繁琐,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对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作出及时修正或建立新的内部控制制度。我国已加入WTO,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同时也能使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有娣,《冶金财会》,企业改革与管理,2011,(1).2、孙健.徐辉.《培育学习型核心员工》[J].农村金融研究,2006,(4):9.3、孙永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9月1日。

  4、龚杰、方时雄:《企业内部控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1日。

  5、王军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方法与实务》,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年5月1日。

  6、赵晓红.《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J].财务与会计,2003,(5):23.7、孙丽娜.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探讨[J].现代农业

  ,2008,(09)8、田朝阳.内部会计控制有效性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8,(07)9、李兴华.论企业内控制度.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10、陈铃.关于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建设的思考.《会计研究》,2005.8.第二篇: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在当今

  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非常突出,企业经营管理者在组织机构、业务程序等方面上尝试制定新的管理控制方法,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通过制定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规范,强化关键控制点及重点环节的监督,全面提升信息质量,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因此企业做好内部控制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不变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内部控制基本理论入手,分析探讨了企业当前内部控制的部份不足,结合行业经验提出了相对改进控制管理的方案与措施。

  关键词:内部控制

  监督治理

  内部管理

  AbstractThedeepeningofthereformandopeningup,alongwithourcountrymarketeconomysystemconstantlyimprove,intoday"sfiercemarketcompetition,manyenterprisesinternalcontrolproblemisveryoutstanding,theenterpriseoperatorsandmanagersinsuchaspectsasorganizationstructure,businessprocesstotrythenewmethodofmanagementcontrol,to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ofenterpriseinternalcontrolsystem,bymakingascientificandperfectinternalcontrolstandard,strengthenthesupervisionofcriticalcontrolpointsandthekeylink,improveinformationquality,promoteenterprisestoimplementdevelopmentstrategy,sotheenterprisemanagementofinternalcontrolisaneffectivewayofconstantfor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enterprise,hasthevitalsignificance.Basedonthebasictheoryofinternalcontrol,theanalysisofthecurrentinternalcontrolofenterpriseisdiscussedpart,combinedwith.Keywords:internalcontrolsupervisioninternalmanagement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研究

  目录

  一、内部控制基本内容???????????????????1(一)内部控制的定义与构成????????????????1(二)内部控制作用????????????????????1二、现行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2(一)监督治理机制不健全?????????????????2(二)制度体系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3(三)企业对业务开展失去控制???????????????3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4(一)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审??????????????4(二)建立规范的制度制定程序???????????????4(三)建立统一的客户档案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5四、总结?????????????????????????5六、参考文献???????????????????????6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研究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研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非常突出,进而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做好内部控制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不变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内部控制基本理论内容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与完整、防范管理漏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利用企业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具有控制职能的方式、措施及程序,并予以规范化和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新的准则将企业的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是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完善的。内部控制是有效执行组织策略的必备工具,是现代化企业重要的任务及管理方式与手段,是

  实现高效化、专业化、规范化和自动化的最基本条件。

  (二)内部控制作用

  1、保证生产和经管活动顺利进行

  内部控制系统通过确定职责分工,严格各种手续、制度、工艺流程、审批程序、检查监督手段等.可以有效地控制本单位生产和经营活动顺利进行、防止出现偏差,纠正失误和弊端,保证实现单位的经营目标。

  2、保证企业既定方针的贯彻执行

  企业决策层不但要制定管理经营方针、政策、制度,而且要狠抓贯沏执行。内部控制则可以通过袱定办法,审核批准,监督检查等手段促使全体职工贯彻和执行既定的方针、政策和制度,同时,可以促使企业领导和有关人员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遵守国家法规纪律的前提下认真贯彻企业的既定方针。

  3、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基础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研究

  审计监督必须以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为依据,检查错误,揭露弊端,评价经济责任和经济效益,而只有具备了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证信息的准确,资料的真实.并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现行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与原因分析

  虽然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规范性的指导意见,也正准备出台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规范,但是,很大一部分经济企业内部控制还

  是很不完善,致使管理松懈,财务失控,企业的损失浪费、财产流失现象严重,会计资料不真实、经济信息失真,也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贪污、舞弊行为频频发生。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监督治理机制不健全

  虽然很多企业能够按规定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但是对制度的实施却缺乏有效监管,企业管理层往往会更多考虑成本方面的因素,如为了节约人力成本及提高办事效率,往往倡导员工身兼数职,造成部门人员工作职责不明确,违反了内部控制要求的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与不相容职务的制衡机制,没有明确有关人员的职责分工。决策人

  员与经办人员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存在管理职能、保管职能、会计职能、监督职能兼容现象,为以后内部舞弊埋下祸根。典型的案例是会计兼任出纳工作,采购人员兼任仓库保管员等,容易人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钻管理漏洞的空子,发生舞弊行为;有很多企业监督评审主要依靠内部审计部门来实现,而有些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财务部门,或与财务部同属一人领导,内部审计在形式上就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另外,在内审的职能上,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是审核账目,而在内部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职能的效率等方面,却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一部分企业虽设立了审计部门,但由于体制不顺,使企业经营活动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监督执行不力,权利缺乏制衡和监督,决策者只有权利而没有明确的责任。这些现象将会导致公司资金周转失去灵活性,更严重的还会使公司破产。案例:某公司出纳员李X,给人印象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待人热情、工作中积极肯干,不论分内分外的事,她都主动去做,受到领导的器重、同事的信任。而事实上,李X在其工作的一年半期间,先后利用22张现金支票编造各种理由提取现金98.96万元,均未记入现金日记账,构成贪污罪。其具体手段如下:

  1)隐匿3笔结汇收入和7笔会计开好的收汇转账单(记账联),共计10笔销售收入98.96万元,将其提现的金额与其隐匿的收入相抵,使32笔收支业务均未在银行存款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研究

  日记账和银行余额调节表中反映;

  2)由于公司财务印鉴和行政印鉴合并,统一由行政人员保管,李X利用行政人员疏于监督开具现金支票;

  3)伪造银行对账单,将提现的整数金额改成带尾数的金额,并将提现的银行代码“11”改成托收的代码“88”。公司在清理逾期未收汇时曾经发现有3笔结汇收入未在银行日记账和余额调节表中反映,但当时由于人手较少未能对此进行专项清查。李X之所以能在一年半的时间内作案22次,贪污巨款98.96万元,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缺乏一套相互牵制的、有效的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从而使李X敏截留收入贪污得心应手,猖狂作案。

  (二)制度体系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都是在发展中逐步建立起来,经常是发现管理中出现了某种问题,于是相应地出台一个制度来规范。例如今天发现电话费高了,就制定一个通讯费管理办法,明天发现办公用品浪费严重,就拟定出办公用品采购与使用办法,这样的制度体系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没有科学合理的分类,甚至不同制度之间存在矛盾或重叠的现象。有的单位还有不同部门根据自身需要制定制度现象。政出多门,相互打架。例如,某些金融保险公司,制定业务佣金制度按要求是跟据保监局规定进行规范调控的,但保险公司经常是各自为政、渗入个人主意,经理人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同一地域不同的分支机构佣金制度不同,甚至同一时期不同制度、同一产品不同的佣金比例制度。这种分配不均的程况下造成市场人员竞争性对比往往是恶性循环,甚至造成公司内部经济利益相互斗争等等,这都是因为企业没有一套规范的佣金制度制定程序和形式规范,包括制度的编号、格式、分类、内容、适用范围与时限、审批程序、执行及其他应注意事项进行统一的规范化管理,并以书面形式予以约束。

  (三)企业对业务开展失去控制

  企业业务资源集中掌握在少数业务员手里,蕴藏着很大的经营风险,因为业务员掌握着客户资源,公司依赖其开展业务,现实中经常可以看到,不少企业的业务员一旦跳槽或离职,原有的客户和业务关系也被随之带走,形成企业对业务人员过于依赖的局面。更有甚者,有的企业业务员明地里使用单位各项资源,暗地里为自己或亲友开拓业务、谋取私利,严重损害了企业利益。严重影响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部分企业业务过于分散,放松了对客户信用背景调查,增加企业的收帐风险,如旅客运输行业,若对业务风险管理控制不好,其面对的客户群体可能是个人或是小型的单位,数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研究

  目众多,且普遍是先服务后付款的经营模式,若客户违约,将使企业处于被动局面。例如,目前很多财产保险公司他们的业务员都是手拿着客户资源在保险市场比价,他们不是为客户比价而是为自己能

  获得多少佣金做价格选择,业务员往往是手里拿着客户资源向自己公司索要高额佣金,同时在市查访对比有没有更理想的佣金制度进行转卖客户等等。公司不能清楚统计业务员到底有多少客户向外发,业务员又理想当然地经营中价角色为自己牟利,企业非常被动。这样下来既不能保证公司发展利益,也不能保证消费者的售后服务,是一个非常不健康的经济交易。这都是因为企业过份依赖业务员,没有及时建立统一的客户档案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同一笔业务有两人以上共同参与、适当进行工作轮换和加强财务对业务过程的控制等措施,将业务员手中的客户资源转化为企业资源,企业对业务开展失去控制。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审

  监督与评审是经营管理部门对内控的管理监督和内审监察部门对内控的再监督与再评价活动的总称。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且效果良好,内部控制过程就必须被施以恰当的监督。监督是一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评估执行质量的过程。监督评审可以是持续性的或分别单独的,也可以是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的。主要应关注监督评审程序的合理性、对内控缺陷的报告和对政策程序的调整等等。对内控系统应当进行有效和全面的内部审计。内审要独立进行,应得到适合的培训,并配备称职和得力的人员。内审作为内控系统监督评审的一部分,应当向董事会或其审计委员会直接报告工作。不论是经营层或是其他控制人员发现了内控的缺陷,都应当及时地向适当的管理层报告,并使其得到果断处理,要树立全员控制意识,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实现预期控制目标,促进企业控制环境的建立,为改进内控制度提供建设性建议,实现组织预期达到的内控水平。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纳入管理制度及活动实现的。因此,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且执行效果良好,其必须被监督。

  (二)建立规范的制度制定程序

  针对内部控制制度“救火式”的较多,制度体系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甚至政出多门,相互打架。企业应有一套规范的制度制定程序和形式规范,包括制度的编号、格式、分类、内容、审批程序、执行

  及其他应注意事项进行统一的规范化管理,并以书面形式予以约束。让所有流程规范化、制度化,减少人的主观差异和自由裁量,减少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研究

  人为干扰因素,杜绝腐败产生,使制度制定程序化、科学化、规范化,保证文件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三)建立统一的客户档案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针对过于依赖业务人员,企业资源掌握在个人手中,企业对业务开展失去控制,企业应通过完善制度设计,例如采取建立统一的客户档案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同一笔业务有两人以上共同参与、适当进行工作轮换和加强财务对业务过程的控制等措施,将业务员手中的客户资源转化为企业资源,让客户认的是企业本身而不是认个人,这样企业的业务就不会依赖于某一两个人,从而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2003年初,花旗银行台湾区总经理陈圣德率领二十多位主管集体跳槽,但在经历短暂的人事地震以后,花旗银行在短短两三个月内就基本恢复了业务正常开展,当年业绩并未受到大的影响,盈利反而创下历史新高,靠的就是花旗银行内部已经形成完整的制度和流程,用制度来保障业务开展,而不是依赖于某个业务人员或主管。

  四、总结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一套设计严密、执行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经营管理更科学,推动企业实现经营目标。要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要不断完善的控制制度管理,练好内功,提高业务能力与风险判断能力,加强监督与评审,深入解决内部管理问题。例如对资金保护机制实行银行账户收支两线分开维护监控防止财务舞弊,对敏感岗位安排多人互换建立反向制衡机制防止个人主意行为,对客户资源管理建立统一的客户档案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控制业务客户稳定,对于制度定制要多部门共同按规范提议与审理控制制度统一性,对企业所有部门进行定期审计保证数据完整性与真实性等等,这都是一系列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样板。正所谓“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企业按自身需求通过反复研究,严格执行管理,定期检讨与评价,不断更新完善内部控制

  制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企业要持之以恒,将自己推向更长远更辉煌的发展道路上,使企业达到更好的经营效果。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国盛:内部控制的现状、成因、对策及建议[J],四川会计,2001,2。

  [2]张俊民: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构造及其分层设计[J],会计研究,2001,5。[3]王纬:COSO模型在会计控制中的应用[J],江苏财会,2002,2。[4]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货币资金[Z][5]邓春华.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发展建议.审计研究,2005,3.[6]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新视野.会计研究,2005,7.[7]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面临的困境及其出路.会计研究.2006,2.[8]程新生.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互动关系研究.会计研究,2004,4.[9]杨有空、胡艳.试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对接.会计研究,2004,10第三篇: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当前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与国外相比,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有较大差距,最主要的问题在于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无法对实践提供系统、规范的指导。我国当前企业内部控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内部控制仅有形式,实际未得到执行

  我国《基本规范》第27条规定:单位应重视内部控制监督和检查工作,由专门机构或指定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内部控制的贯彻实施。规范很重视内部控制的自我检查和评价,但是却未明确企业内部的专门监督机构的构成及其地位,权限和工作范围等。这势必会导致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有效监督和评价弱化,使内部控制停留在表面的建设上而实质上则流于形式,缺乏有效性。

  (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理解存在的偏差,意识薄弱

  在企业中,管理人员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或是现实条件的制

  约,往往容易对内部控制产生错误的理解。在对企业进行管理时漠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对内部控制目标的理解存在偏差。内部控制的目标不仅仅包括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财务报告目标,同样包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经营性目标。然而我国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基本规范试行》没有提及内部控制在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方面的作用。

  2、对内部控制度一贯性与灵活性的尺度把握存在偏差。我国很多企业已经过时,失效的内部控制度管理企业,同时不能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过分强调灵活性,不按规定程序办理,使内部控制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甚至为了获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不择手段,将灵活性作为弄虚作假的便利条件,无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存在。

  3、对内部控制对象的理解存在偏差,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企业中的每一个成员来说都是有效的,任何人都需要遵守,没有例外,包括制定内部控制的最高管理当局在内。财务和会计合署办公的现象仍十分普遍;财务人员风险控制意识薄弱,无法有效防范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主要风险;管理者能力参差不齐,缺乏专业培训,没有发挥应用的作用;并且有一些领导破坏有关的职责分离,授权批准等控制度宽以待已、严以律人,认为内部控制只针对一般员工,与自己没有关系,造成信息交流不畅,监督环节也在减弱。

  (三)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无法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执行体系

  公司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的制度环境,当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将无法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执行体系。而我国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无法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主

  要表现在:

  1、董事会缺乏独立性,难以对经理层形成有效控制。

  在我国企业中,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兼任的现象还大量存在。这种关键人模式实质上是裁判员兼运动员,经理人员自己监督自己最终使企业的控制权、执行权、监督权集于一身,导致相关管理层权责不清,职能履行不到位,降低了制衡力度,增加了决策的随意性。在这种环境下,企业管理层我行我素,从而使内部控制失效也就成为了一

  种必然。同时,我国企业董事会很大程度地掌握在内部人手中,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

  2、监事会功能有限,难以对董事会和经理层形成有效监督。

  我国的企业采用的是单层董事会制度,与董事会平行的公司监事会仅有部分监督权,而无控制权和战略决策权,无权任免董事会或经理班子的成员,无权参与和否决董事会与经理班子的决策。由于我国《公司法》等法规在规范公司治理结构方面以股东价值为导向,重视董事会的作用,而忽略了监事会的地位,使监事会实际上只是一个受到董事会控制的议事机构。

  (四)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难以反映财务报告真实性

  财务信息的质量是市场经济的晴雨表,只有规范内部控制体系,才能够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真实性。我国股市目前之所以存在过度投机的风险,上市公司业绩之所以虚假成分较高,股价波动幅度比较大,固然与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管理有关,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我国又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没有做出进一步的关注,造成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人员不重视财务信息的披露,并且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督。

  (五)相关法规制度有待完善

  我国财政部门于2001年6月22日发布的《基本规范》中,有些内容在一定的程度上超出了会计控制的范围。财政部门就制定内部控制规范的动因来看,主要是为了解决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严重的问题;加之财政部门的职权范围,决定其相关规范必然更多地关注会计控制。但是,内部控制是一个全方位的整体,会计控制只是内部控制的一个方面。要真正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实现防止舞弊,保证遵循法律法规等目标,需要会计和各种管理手段相互配合。即使是为了防止会计信息失真,但仅靠内部会计控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解决措施

  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和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提出如下建议:(一)应披露由内部控制监督和评价形成的报告

  内部控制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它不仅仅需要一些内部控制的手段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这些手段和方法是建立在对企业的特点和分析控制环境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制度方法和手段,并且要定期的对企业内部控制运行效率和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通过监督和评价,能够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从而保证内部控制运行的质量,对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建议,使内部控制更加晚上和有效。同时,在监督和评价的基础上形成的内部控制报告,可以把内部控制效率有关的信息及时地传递给控制主体,以便其决策,促使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转。

  (二)我国应拓展内部控制的目标和正确认识内部控制的对象,从而建立广泛的信息与交流在信息方面,要注意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因为会计系统是企业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提供成本、营运、生产、库存等信息。因此,企业应加强会计系统的建设。

  在交流方面,要注重内部和外部信息的交流渠道和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注意控制信息系统,确保每一个人均清楚自己所承担的义务。同时,美国ERM框架的内部控制目标包括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规性目标四个方面,而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目标只有报告目标和合规性目标,所以我国内部控制目标要不断扩展,以调动企业对内部控制建设的关注和需求,然后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建立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具体规范:基本规范可以类似于美国COSO报告那样的概念性的制度框架,必须具有强制力;具体规范是运用在实际操作上的规则,具有参照性。例如我国有关部门应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建成设提到日程上,建立一套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规范,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构建提供依据。

  (三)完善公司治理,丰富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

  内部控制中强化公司治理的作用在我国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尚处于新兴加转轨阶段,股权结构异化,股权文化缺失,公司治理形备而实不至。惟有强化公司治理,提倡股权文化,才能净化控制环境。我国应加强公司治理建设,是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相互制衡,从根本上改善内部控制环境,防止管理层超越内部控制。2006年2月新颁布的《独立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生大错报风险》已将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向上扩展到治理层董事会,向下扩展到其他员工。这种理念运用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丰富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主体发展。

  (四)发展内部控制独立审计业务,强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外部评价

  为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强烈要求上市公司每年评估内部控制执行情况,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并由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上市公司管理层建立内部控制评价机制,明确管理层建立和维护内部控制系统及相应控制程序充分有效的责任,持续性地对公司相关领域中所存在的风险以及相应的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估。内部控制审计除了对管理层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否客观发表意见外,还应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测试并出具意见。内部控制评估和审计加重了企业管理层及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企业管理层出于减轻自身责任及对企业长远利益的考虑不得不在注册会计师的协助下真正关注内部控制的缺陷,实实在在地健全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也会为降低自身风险监督促企业改进内部控制,从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证券市场的透明度。

  (五)完善我国财政部门规定《基本规范》的内容,加强监督,严格奖惩制度

  我国财政部门要对《基本规范》的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内部控制概念框架,从而更好地指导具体规范的制定。同时,一方面,单位及相关部门应当重视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内部控制的贯彻实施。单位要设立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具体负责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先进行自我考评,政府财政、审计部门要集中重点对各单位内部会计执行的结果,即收支核算是否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监督。另一方面,要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执行好的单位进行奖励,对内部控制不健全、执行不好的单位责令健全整改,必要时对领导进行撤职、处罚,以提高其健

  全完善内部控制并严格执行的积极性。

  (六)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控制环境包括员工的诚实和道德观、员工的胜任能力、管理当局的管理哲学和经营的风格、董事会或者审计委员会、组织结构、授予权利和责任的方式、人力资源政策和实施等。控制环境构成了一个单位的气氛。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能否生效的至关因素之一。即使设立良好的内部控制,也会因执行者的能力不足或道德败坏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不论其他控制要素是否存在,管理部门缺乏诚实性或对内部控制不感兴趣,都会导致内部控制失效。许多单位内部控制的不完善。例如,公司治理不完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之间没有形成相互制约的机衡机制,导致少数管理者权力过分集中;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不重视,或带头越过内部控制;员工素质低下,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不了解,或由于违反内部控制并不会导致严厉的处罚而对内部控制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使企业内部控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

  第四篇: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以济南市企业为例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型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其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因为时间及底蕴的关系,导致其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和资源的大幅度浪费。其企业领导文化水平不高,无法自行改革其管理方法和制度,使其各方面效率提高以增加其竞争力。所以,找出一套行之有效管理方法及制度已经势在必行,而其中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浅析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所存在问题,并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以提高中小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和企业竞争力。保证我国高速快捷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竞争力、制度

  英文摘要:Inrecentyears,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economyofourcountry"seconomy,moreandmorethenumberof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theincreasinglyfiercecompetition,butbecauseofthetimeandthebackground,causestheenterpriseinternalmanagementconfusionandlargewasteofresources。Aculturallevelisnothigh,enterpriseleadersfailedtoreformitsmanagementmethodandsystem,toimprovetheefficiencyofthevariousaspectsbyinordertoincreasetheircompetitiveness。So,findoutaneffectivemanagementmethodandsystemisimperative,ofwhichtheinternalcontrolsystemisanindispensablepartof。Analysesof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internalcontrolproblems,andfindoutthefeasiblesolution,inordertoimprovetheresourceutilizationof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andenterprisecompetitiveness。Ensurethehighspeedfastandsteadydevelopmentofourcountry。

  目录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及存在的意义...........................3(一)、定义..........................................3(二)、意义..........................................3二、我国内部控制发展历程.................................4三、提出问题.............................................5(一)、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模糊不清,缺乏良好的控制环境..5(二)、管理制度不完善。..............................5(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6四、建议对策.............................................7(一)、.推动企业提高对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完善内部控制环境。.................................................7(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7(三)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8(四)建立完善的企业绩效管理机制和奖惩机制。..........9(五)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度。...........................10(六)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11一、内部控制的定义及存在的意义

  (一)、定义

  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CommittelOnAuditingProcedureOftheAmericanlnstitute“Accountants)发布了《审计准则暂行文告》(TentativestatementofAnditingStandards),在该准则首次发布时,虽然在审计文献和其他文献中业已出现内部控制的名词,但均没有作出权威性的定义。为此该审计委员会于1949年作出题为《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对内部控制首次作了如下权威性定义:

  “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都用于保护企业的财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企业坚持执行既定的管理方针。”

  该报告还对该定义范围作了如下解释:

  “该定义可能要比有时所论述的内部控制意义来得更加广泛。我们承认,一个内部控制制度已超出了直接与会计和财务部门功能有关的内容范畴。这种内部控制制度可能包括预算控制、标准成本、期间经营报告、统计分析及其报告,和首先有助于职工符合其经营责任要求的培训计划,以及向管理当局恰当地提供附加保证的有关规定的程序,以及这些程序被有效贯彻的内部审计。它可能综合了其他领域的活动,例如属于工程技术性质的时动研究(timeandmotionstudy)以及基本上属于生产性质,适用于检验系统中的质量控制(Qualitycontr01)。”

  (二)、意义

  我国的经济现状还处于还处于初期阶段,国内众多中小型企业对市场占据的份额比较大,没有形成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现在我国的企业拥有者大多数是在80年代90年代发展出来的,他们文化水平不高,企业内部控制存在很多问题。如对内部控制人是不清晰,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等。2001年,财政部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就内部财务会计控制的定义、基本目标、基本原则、控制内容及基本方法等作出了规定。并且在随后颁布的六个规范中,从会计入

  手,对会计各个环节作了进一步明确和体现。

  研究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就是为了保证企业在运行期间,内部稳定,工作人员各司其职,企业资金运转畅通。内部控制问题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内部软条件,他可以在不涉及公司各方面资源的情况下增加企业内部的稳定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的进一步开发,当市场饱和后,各个行业将会发生惨烈的淘汰竞争,将那些没有发展潜力的内部管理制度混乱的将被淘汰,以整合行业资源,提高效率。而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将是一个企业生存下去的基础。

  二、我国内部控制发展历程

  我国在建国初期,经济发展水平低,且实行公有制制度,在此期间,它压制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我国在内部控制制度及规范发展的开始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一个个公司迅速成立,这时,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它要求对公司的内部制度和规范有一个统一化的规定。我国借签国外现有的规范制度和我国的现有国情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条文,用以规范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1996年,财政部颁发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了会计内部牵制制度。1996年,财政部颁发了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九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规定了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

  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规定了金融机构内部组织机构、资金交易风险、衍生工具、保险基金风险、信贷资金风险等的控制。

  199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投票通过了新《会计法》,它明确规定了企业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的会计监督体系。

  2001年,中国证监会发布了《证劵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规定了包括环境、业务、资金管理、电子信息系统等在内的内部控制规范。

  2008年,我国财政部、审计署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专门明确的规定了我国内部控制体系所需要遵守的基本规范,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实行该规范。学习国外的现有的先进理念,完善公司内部控制体系。

  2009年,政府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它包含了十八项《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与之前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组成了我国内部控制的法律体系。

  三、提出问题

  (一)、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模糊不清,缺乏良好的控制环境

  我国私营企业发展晚而且迅速,使得我国中小企业的拥有者和管理者学识不足,企业管理者现在普遍认为内部控制就是为了防止企业工作人员工作发生错误和舞弊,以及应付政府机关检查而指定的各种规章制度。他们并不重视内部控制的建设。仍以传统管理经验管理公司。即使有企业被动建立了包括董事会、股东大会、监事会经理层等内部控制体系,但因为没有足够的重视,使之成为了一个摆设。或者认为只要在几个关键点设立监督制度即可。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不重视,导致企业缺乏一种良好内部控制的基调和氛围,对员工失去外部约束因素,影响其控制意识。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

  企业内部岗位设置不足,岗位职责不清晰,在职者越权和有问题找不到人处理现象经常发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拥有者为了节约成本尽量减少在职人员;管理者才能不足,无法提出一个符合企业现有状况并且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看;社会上同行业也没有可以借签的制度存在。尽管国家出台了多部法律规范,但由于出台的部门不同,依据不同,设立人不同,对内部控制的概念、构成要素、目标和应遵循的原则不同,导致国内对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和指引没有统一的规范。主要要表现在管理者经常越权,特别是家族式企业中管理者滥用职权特别严重,整个家族成员都是管理层,企业内部的管理条例对其没有约束。在工作时,所有员工无法无法达成一条心,造成资源浪费,工作效率不高,还经常出现问题。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1、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随着企业的经营状况变化和外部变化而一起变化,以适应企业的发展。相当一部分企

  业不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其制度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企业对企业对经济业务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能有效的预测,内部会计控制不健全,使得企业管理严重落伍。纵观我国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来看,其几乎包含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但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否确实符合企业实际情况,设计的方法和措施实际执行情况如何,能否起到事先控制的作用,预防错误的发生;即使错误发生了,能否及时发现和纠正,对这些问题在我国企业中都缺乏自身的评价。

  2、对内部审计不重视。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制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对企业中的各种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各个职能部门所从事的各种工作行为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该行为是否符合国家及企业的各工种规定,以及企业员工是否完成岗位职能内的工作。但是,再现行中小型企业中内部审计并未发挥出其本有的职能作用,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点:

  一、内部审计独立行不工。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实行的是家族式企业管理制度,实行的是厂长经理模式,高层领导对审计结果可以一言而决;

  二、对内部审计理解错误,仅简单的理解为会计监督和会计稽核,不能发挥内部审计的全部作用;

  三、审计人员素质不够,不能做到内部审计的要求。

  3、奖惩机制不完善,执行力不够。

  我国许多中小型企业内部内部控制系统不连贯和缺乏科学性,有的地方还出现矛盾和重复。对于制度的实施和监督检查浮于形式,敷衍了事,经常在稽核和审查时以偏概全,范围有限,不全面。有些企业虽然设立和实施了一些奖惩制度,但其不够合理和缺乏可行性,且没有形成制度化;企业通常是在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后才想方设法的制止或处罚。是内部控制只是存在于形式方面,内部控制制度失去了其应有的刚性。内部控制执行的好坏缺乏一个评价评估机构,没有相应的部门对其执行效果进行检查稽核;企业对员工做出的成绩无法做出实质性的奖励或奖励落实不到位,严重打击了员工的自觉性和信任程度。

  四、建议对策

  (一)、.推动企业提高对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认识是行动的前提。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就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将内部控制看作是一项制度性建设的看法.改变企业中形式上的“内部控制”.将改变内部控制的改善还不如经营业绩的提高重要等等这些错误看法。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营造出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良好的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基础,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为此,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解决有关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首先应从完善控制环境这一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一方面要杜绝高层管理人员交叉任职并加快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真正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政企分开的现代企业制度,从产权制度上为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不断地完善董事会制度,充分发挥董事会的核心作用,积极推行独立董事会制度,提高独立董事的比例,坚决避免独立董事“不独立”和独立董事“不懂事”的现象。完善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应包括以下内容:根据公司长期经营发展的要求,制定公司人力资源规划及其发展战略,以及组织落实的各项措施;完善员工的筛选、招聘、淘汰程序;制定、实施员工岗位培训计划,定期开展教育与培训工作,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建设企业文化,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完善奖酬管理体系,奖惩分明,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首先公司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公司风貌。可以从三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合理设置组织结构。企业经营的目的在于实现其整体目标,而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则在于提供规划、执行、控制和监督活动的框架,企业组织结构建设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成果及控制效果。企业要有效地从事各项业务活动,必须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行使管理与控制的职能。中小企业要根据企业目标和自身特点,设置不同的组织

  机构,充分注意部门之间职能的科学划分,做到高效、协调、简洁,并确保企业的目标以最合理的成本实现。

  二、适当的权责分配。企业经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保证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合理授权是必然的。企业要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明确规定各职能机构的权限与责任,根据各职能机构的经营任务与特点划分岗位系列,确定需要的岗位,根据岗位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人才,并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对于企业法定代表人,既要保证其经营决策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又要保证其经济行为的效益性和廉洁性。权力和责任是关键一环,对不同的管理环节要有不同的授权,并承担与之相当的责任,使之“越权”将付出更高的成本和代价。

  三、信用和责任。信用是商业社会的基石,责任是信用的基础,现代企业组织管理中,无论是岗位与岗位的关系,还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都可视为责任关系。第一,责任的可传递性。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对内部控制负有责任,从企业最高管理者至企业的一个具体员工,应根据其职责大小、工作性质、标准要求,逐级传递,并以此形成企业的责任体系和责任流程。第二,责任的可量化性。企业责任的实质是保证企业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的实现,目标(指标)的逐级量化实际上是随着责任的可传递而得到量化。第三,责任的可追溯性。企业的任何过失行为以及由此造成的后果,都应对责任的主体和相应的责任人进行追究,包括对过去的责任过失行为进行追溯性追究。

  四、人力资源政策及实务。秉承“以人为本,知人善任”的人事政策和实务的宗旨,保执行公司政策和程序的人员具有正直品行和胜任能力。管理者素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绝对重要的作用,管理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行为,进而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公司职员的胜任能力和正直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有关薪酬、雇佣、培训、福利、业绩考评及晋升等政策的公正性和程序的合理程度。公司应当合理配置岗位人员并给予能完成所分配任务的资源,这是建立合适的控制环境的基础。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对培养员工更好地贯彻和执行内部制度有很大的帮助。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想真正的在企业运行,第一步就是要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而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企业必须重视对会计人才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是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使企业的每个会计人员都能真正的意识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自觉的做到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其次是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一定要保证会计人员具有足够的专业素养,如果专业技能不够的,要对其进行基础业务知识培训,同时也要保证会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采取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道德教育培训的方式,使每个会计人员在内部控制管理的过程中,都能深刻的意识到自身岗位的重要性。

  (四)建立完善的企业绩效管理机制和奖惩机制。

  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企业的人才吸收和人才利用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企业人员的薪酬福利以及晋升机制提供重要依据,能够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发挥其最大效用。在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的管理是重头戏,一个企业的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到人尽其才,是必要抓住人才的特性,使其与企业的职位相匹配。知人才能善任,只有通过对企业人才的熟悉、掌握,抓住其特点,才能更好的进行资源配置。而通过绩效管理,能够有效地区别员工的能力,并且对其态度及素质能够有较为充分的了解。同时绩效管理也能够促进员工的自我了解,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绩效管理体现的公平公正原则,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通过绩效管理来分配薪酬,通过薪酬的差异化体现员工能力的高度,体现职位的差别。较大的扩展了竞争的空间,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活力,较好的分辨企业人员的能力,恰当的分配职务,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企业的员工分属于不同的工作岗位,在进行考核管理时需要甄别不同的工作岗位进行分类,并进行科学的管理。一般来说,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和研发人员之间具有不同的工作性质和企业地位,在进行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也要区别

  于其工作性质。另外对工作人员的奖惩制度管理,需要结合绩效管理的结果实施。根据企业员工的量化指标处理,包括对其企业员工的学历、能力和工作态度等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对不同类别的功罪哦人员,按照其工作环境和考核表转进行明确的奖惩机制制定,管理人员的考核应侧重指令性,工作完成的情况、工作质量和及时性、参谋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指标。对人员的考核要注重考核其实验技能、安全操作、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和质量与劳动态度等指标。而企业绩效考核的结果是进行奖惩制度的主要依据,根据不同的工作类别和不同的工作岗位,按照指标的权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一般来说企业的考核结果可以划分为优秀、良好和合格、不合格等几种形式。根据其评估结果,对工作人员进行奖惩,对优秀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晋升机会,给不合格的给予一定的惩罚都是现代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措施。

  (五)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度。

  加强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加强企业内部制度的建设.有利于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在加强企业内控制度建设中,可以从健全会计系统方面人手:

  一、可靠的会计凭证制度。会计凭证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登记账簿的:

  面文件。只有通过审核的原始凭证才能登记入账。其基:本要求是内容完整、连续编号,最后装订成册归档保管。

  二、完整的账簿制度。会计账簿能提供全面、系统的会计信息,便于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数据资料。账簿的种类和数量要与企业的经济业务量和管理要求相适应,业务大,管理要求细,应设置单独的账簿进行登记;业务多,工作量大,需要进行账簿分工。设置账簿还要求实用、便于审核、查阅和保管。

  三、有效的内部会计报表制度。为了充分地发挥内部会计报表的控制作用,在设计报表时,应考虑以下几项原则:①适用性。在设置内部会计报表时,在指标内容上应力:荥具有专题性、前瞻性和实用性。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②简明性。对内报表是直接为企业

  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在适用的基础上,其格式和指标名称应尽量简单明了。③及时性。及时提供报表,以对经营活动随时进行控制,不得拖延。④经济性。设计会计报表时,应尽量降低汇总数字和编制报表的成本。

  四、严格的核对制度。建立健全严格的核对制度,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提供可靠的管理资料。核对分为资产核对和账务核对两种。资产核对是指现金、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控制与核对,它是通过实地盘点和向对方询证的办法进行核对,其目的是查明一定日期实有数额同账存数额是否相符。账务核对,是对企业财务的核对,如必须定期对企业的账务进行账证、账表、账账,账实核对。

  (六)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是内部控制得到有效实施的有力保障。当务之急是确立内部审计在监督、检查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的独立地位,使其监督具有日常性与全过程控制性,并将监督、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协助企业进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制定。为此建议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①加强授权审批控制。授权审批是指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以进行控制。对于未经授权与批准的,不得越权处理。有效的内部控制要求每项经济业务活动都须经过适当的授权批准,以防止内部员工随意处理、盗窃财产物资或歪曲记录。(凭证与记录控制。凭证经过签名或盖章,是交易执行和记录职责的依据。凭证控制要求业务人员在执行交易时及时编制有关凭证,编妥的凭证应及时送到会计部门,会计人员把经过审核通过的原始凭证登入记账凭证并依序归档。记录包括职员工资记录、永续存货记录、已发出凭证如销售发票和支票等。⑧小金库控制。落实举报制度,企业员工之间相互监督,如有发现私立小金库现象,举报有奖,企业制度要明确规定私立小金库者的惩罚程度,企业财会人员要积极带头抵制,企业领导应积极支持财会人员的正义行动。

  第五篇: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引言

  内部会计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现代化企业要实现现代化的管理,必须要明确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特别是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内部控制制度已经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贯穿于企业的方方面面,因此分析企业内控制度问题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为增强企业在经济发展及经营过程中的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层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不足

  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十分薄弱。相当的一部分企业管理者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重视,有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虽然形成,但仍然缺乏规划,不成体系,不能起到规范公司经营活动的作用:甚至有些公司对内部控制的理解还存在很多误区。有相当一部分管理者认为内部控制,就是一堆堆的手册、文件和制度等,有些企业甚至未建立相应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公司有章不循,有制不依,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只是将已建立的一套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就算完事,至于是否得到实施,从不过问。有些企业受利益驱动重经营轻管理,控制制度的健全让位于业务发展,以至于既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失效。甚至有些管理者为谋求个人或企业集体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弄虚作假、篡改帐目,无视会计法律法规的存在,有章不循、执法不严,使会计控制制度失去了刚性和严肃性。

  (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不合理

  目前,我国有些企业也建立了相关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是从总体上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

  1、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组织不健全。把执行业务规章制度完全等同于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内部管理混乱;有的企业出纳会计一人兼,发票印章一人管;一些重要部门和岗位缺乏严格的监督,其内部控制薄弱、管理松弛的情况逐渐暴露。大部分企业仍习惯于甚至满足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没有建立自我防范与约束机制,内部会计控制的组织不健全,控制制度的健全让位于业务发展,以至于既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失效。

  2、偏重事后控制,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相对较弱。会计的事前审核.事中复核和事后监督流于形式,基本上属于补救为主的事后控制。通常是待违纪违规行为发生后设法堵塞或予以惩罚,导致内部成本较高,收效甚微,使会计控制失去效力。

  3、重钱财等有形资产的管理控制。忽视了对人员素质、信息等无形资源的控制,这样有可能造成企业付出巨大的控制成本和巨额的经济损失,使会计控制不能全方位地发挥控制作用,影响内部会计制度的执行效果。

  (三)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与监督、检查、考核体制不健全

  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不仅要求制度化,同时应配有相应的检查与考核制度。目前,有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与检查流于形式,稽查的范围有限,以偏概全、以点代面,缺乏完整性和全面性。没有建立整套的评判考核制度,奖惩制度也没有制度化。此外,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体制也不健全,各职能部门、各个岗位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与监督,各行其是,导致会计信息不能得到快速传递与交流,不仅影响到工作的正常完成。同时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必要的重视和支持,有些内审人员业务素质低,不适应工作的需要,导致企业内部监管不力,往往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二、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受成本效益原则的约束

  一个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受该系统的运行成本的限制。控制的设置环节越多,措施越复杂,需要配备的岗位也必然会增加。这就需要配备更多的人员,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量也需要增强。内部控制的运行成本必然升高,同时,复杂的控制环节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反之,如果控制过于简单又会收不到应有的效果,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漏洞、发生舞弊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一旦发生,就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在设计内部控制时需要比较控制的相关成本与效益。如果实施某项业务的控制成本大于控制效果而产生损失时,就没有必要设置控制环节或控制措施。所以,内部会计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应视各单位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而言,各种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和程序的成本不应超过错误或潜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和浪费。

  (二)受人为因素影响的限制

  内部控制是由人建立的,也是由人来行使的,因而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来说,人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执行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实际操作水平决定了内部控制作用能否有效发挥。即使是很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也有可能因执行人员素质较低、管理越权、串通舞弊、缺乏控制意识、错误的理解、粗心大意、精力分散或其他人为因素而失效。

  1、会计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近几年来,会计队伍迅速扩大,但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培训没有跟上,有些培训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一些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靠人情关系混进会计队伍的人员,仍然呆在会计岗位上。这些人只凭长官意志办事.法律、准则.制度懂得不多,但却没有不敢造的报表.没有不敢花的钱;还有部分会计人员无视财经纪律,为了个人利益.顺从领导意图办事.甚至为讨好领导.在弄虚作假上帮着出点子.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报表被歪曲等。

  2、执行人员管理越权。

  企业管理当局的错误干预是导致许多重大舞弊发生和财务虚假的重要因素。某些情况下,担任控制职能的人员可能权利过大,甚至可以凌驾于制度之上,如果单位内部行使控制职能的管理人员滥用职权、蓄意营私舞弊,即使具有设计良好的内部控制,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效能。管理当局的干预一直是导致许多内部控制失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3、执行人员串通舞弊。

  内部会计制度规定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控制要求,不相容职务相分离也只能3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避免单独一人隐瞒和从事不合规的行为。一旦负有不同责任的职员共谋串通舞弊,也会使企业内部控制失效,例如采购人员与供货方人员合谋吃回扣、会计和出纳合谋挪用或私吞现金等。

  (三)企业经济环境的影响

  内部会计控制一般都是针对重复发生的常规事项来设置的,以期减少企业运营风险,提高运行效率,因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可能对那些临时性或突发性例外事项失去控制能力。企业的运营处于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之中,当市场环境及社会形势、企业结构及业务流程发生变化时,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不断的调整经营战略,如并购其他企业、增设分部或生产线等等,这就可能导致原有的内部会计控制措施对新的形势、新增的经济业务失去作用。

  三、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一)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环境

  任何企业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之中,控制环境决定了一个企业经营环境和制度执行的气氛,是内部控制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单位经营目标和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所以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环境可以让单位运行的更好。因此,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时应该把内部会计控制的环境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具体来说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环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完善实施内部控制的环境。

  1、增强管理者的素质和内部控制的意识。

  企业管理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采取的具体行动,从而会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的效率和效果;虽然说企业内部控制成败与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密不可分,但是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意识是才关键。切实提高企业领导对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企业负责人可以参加培训不断提高自己执行财经法纪的自觉性,以增强领导干部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加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的领导,理顺会计工作关系,营造出良好内部会计控制环境,以保证本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合理设置和有效执行。

  2、规范企业治理结构。

  现代企业制度是符合现代化大生产要求,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企业制度。在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应按照《公司法》等有关规定和“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规则的要求运行。其规范结构是:所有者通过法定形式进入企业行使职能,通过企业内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保障所有者对企业的最终控制权,形成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激励和控制机制,并通过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决策程序和责任制度,使相互的权利得到保障、行为受到约束。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就必须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理顺公司治理结构。

  3、企业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结合内部审计监督,对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内部审计机构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会计内部控制缺陷,应当按照内部审计工作程序进行报告,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会计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权向企业负责人直接报告。

  (二)加强会计人员素质控制

  1、培养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自律性和敬业精神。

  财会人员必须具有客观公正的态度,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客观、真实、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不可调节、隐瞒、遗漏、避免提供偏颇的信息,必须廉洁自律、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滥用职权,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敢于抵制、纠正、揭露违法乱纪行为,保证企业经营的合法、合规。只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人员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才能得到强有力的执行和落实。

  2、实行关键岗位员工定期轮岗制度。

  明确轮岗范围、轮岗周期、轮岗方式等,形成相关岗位员工的有序持续流动,以全面提升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同时建立健全会计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制度。

  3、注重对会计人员的选用和培养。

  单位要选出有经验和有才能的人去完成所任职务。切实加强会计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因为会计人员素质是内部控制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训练,没有高素质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将得不到有效的执行,所以必须重视会计人员的选拔和素质培养。如果没有经过专业技能训练,想成为高素质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再好的内5部会计控制制度也发挥不出它应有作用。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对管理人员、财会人员的选拔和素质的培训,使他们具有独当一面和创造性的工作能力,出色地完成单位的经济目标。

  (三)构筑严密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各企业单位在建立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合法性原则,即内部会计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规范,同时也应当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二是有效性原则,即内部会计控制应当约束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内部会计控制的权利;三是全面性原则,即内部会计控制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并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四)加强组织实施

  一个设计得再完美、再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如果没有很好实施的保证,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为此,第一,企业在制定相关的会计控制制度时,一方面要考虑其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最好允许大家参与讨论,这样不仅可使内控制度更趋完善,而且还可使这些内控制度更加深入人心,为下一步顺利执行奠定基础;第二,企业应根据其所处行业的特点、生产经营的性质和规模、各种内部会计控制内容的不同等因素设计出一套适宜的评价体系,定期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予

  以奖罚。只有这样,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实践中才具有现实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五)建立激励机制

  鉴于会计人员专业素质要求较高、承担的社会责任教重大,而会计的主观估计、判断、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及利害关系者的认为干扰,又增加了会计工作的风险程度,因而,因对会计人员赋予高薪待遇,其奖金与工作质量挂钩,以促使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对于违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规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会计人员,无论其出发点如何,除按有关规定处罚外,对会计人员按造成的有关损失的档次进行经济处罚,在理论上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加大对行为者个人的经济处罚,动摇其切身利益,应是可行之道。

  结束语:

  当前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是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已成为当前各界关注的话题之一。许多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问题非常突出,进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寻找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完善措施,建立与企业发展协调一致的一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重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大力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加快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设,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提供可靠保障,以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段丽莎: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几点认识,湖北造纸.2007年第二期[2]张桂芝:浅议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改善对策,《商业文化》2008年第9期

  [3]陈少华:内部会计控制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

  [4]王培坦:浅议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广东财会》2002年第6期

  [5]李安平: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会计之友》2004年第10期[6]陈关亭: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评析与建议,《财务与会计》2006年第4期

  [7]陈铃:关于我国内部控

  制规范建设的思考,《会计研究》2001年第8期[8]梁

  悠: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大众商务》2010年第109期[9]李得法:试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中国市场》

  2010年第14期

  [10]马艳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原因及对策分析,《商业经济》2007年第3期

篇四: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内部控制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内控不力而引发的各种经济案件此起彼伏,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但由于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快速性,受传统文化观念、思维模式的影响,我国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管理层的内控意识淡薄。很多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原始阶段,尤其是一些从计划经济走过来的企业,总认为企业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把企业内部的成本费用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等当成企业的内部控制,误以为内部控制就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仅仅是企业财务部门的事,与其他部门没有关系。还有的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就是将一些人的权力,特别是管理层的权力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能有效杜绝管理人员滥用职权、逾越控制、利用内部控制的缺失、管理混乱从中渔利。这样,势必影响到少数人的既得利益,使这些人产生抵触情绪。还有些企业认为搞内部控制就是对自己人不信任,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即影响工作效率,又容易造成内部矛盾。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有些企业根本没有内部控制制度,许多企业虽然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存在着内容不完整、设计不合理的问题。企业的内部控制必须要贯穿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有些企业只是按照国家关于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建立了基本的内部控制操作,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系统性,不能形成闭环管理,没有具体的监督、具体的实施情况。如:我公司的信用评价体系尚未建立,经济合同的管理制度也不健全等。大多数企业习惯满足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没有建立约束与防范机制,侧重于事后控制而忽略事前的预防,对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事前预测和控制很少涉及,比较重视对钱财物等实物资产的控制而忽视对人员、信息、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控制。

  3、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尽如人意,公司章程大多照抄《公司法》,流于形式,与企业的实际管理脱节。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三套班子一套人马”,责、权、利的划分形同虚设。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未能从根本上建立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公司治理机制。由于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往往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产生了大量无为的内耗,无形中提高了公司的经营成本。

  4、预算管理严重缺失。许多企业的预算是由经理层组织编制,报董事会批准后实施的,由于信息不对称,董事会不可能对预算提出实质性意见,预算管理中董事会职权弱化的现象十分突出,企业的预算管理普遍存在重编制、轻执行的现象,有些企业只是为了编预算而编预算,预算是一回事,实际执行又是另一回事,预算与实际执行的差距、原因无人过问,削弱了预算管理的计划、协调和控制的作用,为内部控制留下了隐患。

  5、组织机构不完善。组织保证是做好内控工作的一个前提,实际工作中,很少有企业单独设立内部控制部门,一般企业都是将内控的职能放到财务部门,实际上并没有专职的工作人员,内部审计在形式上就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其他部门有意无意的将责任推给了财务部门。另外,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是审核账目,而在内部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各组织机构执行职能的效率方面,却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部分单位对流程的建立和执行缺少监督,没有认真研究本单位运行的风险点在哪里,也就谈不上落实到具体岗位,内控工作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对策

  1、提高企业各层次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内部控制一定要实行企业负责人责任制。企业负责人要站在完善公司治理、改善企业现状的角度上,对内部控制进行重新定位,以战略的眼光对待内部控制,要重视内部控制,带头自觉执行内控措施,积极实施内控政策,改变企业将内部控制看作是一项制度性建设的错误观念,使企业管理层和广大员工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是包含企业经营活动各个环节的控制过程和活动,是一项需要人人参与才能做好的复杂系统工程。只有提高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促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实施。

  2、建立科学、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公司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依据国家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健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制定规范严密的公司章程,设置科学高效的管理和监督机构,订立科学严密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到内部机构的设置合理、职能明确、相互沟通和制约,以保证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能按照科学合理的程序来办理,尤其要重视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成本与费用、货币资金等方面的控制制度。

  3、完善企业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机制有两方面内容:一是企业与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责权利分配,在这一层次中,股东要授权给管理当局管理企业、采取措施保证管理当局从股东利益出发管理企业;二是企业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为履行对股东的承诺,承担自己应有职责所形成的责权利在内部各部门及有关人员之间的责权利分配。企业在治理结构上可以利用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经营机构、监督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原则,减少高层人员交叉任职,真正使各利害关系层在权力、责任、利益上相互制衡,逐渐建立民主透明的决策程序与议事规则。

  4、加强预算管理。目前,内部控制已不仅仅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查弊纠错和保护资产安全,其目标已延伸到提高效率和效益、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为此,预算控制已成为内部控制的重要方式。按现行公司治理机构的规定,预算方案的制定权在董事会,组织实施权在总经理,可以在董事会下设预算委员会,具体负责预算的制订、实施过程中的监控等工作,使得董事会通过预算管理来达到计划、协调、控制企业活动的作用。

  5、做好组织规划。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单位在确定和完善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担任,既可能弄虚作假,又能够自己掩盖其舞弊行为的职务。单位的经济活动通常可以划分为五个步骤:即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一般情况下,如果上述每一步骤由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实施,就能够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便于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

  总之,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防范财务危机,保护企业资产,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为企业获取最大利润服务。

篇五: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

  控制环境反映出管理当局对控制的重视程度,设定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基调,影响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态度。目前,企业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有:

  1.组织结构不合理

  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和管理层成员高度重叠,机构臃肿,造成内部控制权责不清,经营权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产生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现象出现,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恶化。

  2.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目前企业风险意识比较淡薄,缺乏风险应对、控制的有效机制,一旦出现重大风险就容易使企业陷入困境。

  3.内审没有有效发挥作用

  内部审计可协助管理当局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确保良好的控制环境.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但是,我国的很多企业虽然设置了内审部门,却没有具备真正意义的独立性,因此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4.忽视企业文化

  文化作为一种软资源,是以导向力、凝聚力、激励力和自我约束力的作用影响和调节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使人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动能,并使个体价值与组织价值和社会价值保持一致,成为整个内控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然而很多企业却忽视了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导致内控不完善。

  5.没能合理的运用人力资源

  企业内部控制的成效取决于员工素质程度,因为有效的内部控制必须由有设计水平和高素质的员工来贯彻执行,所以企业应在招聘、培训、考核、晋升与奖励等方面对员工素质的控制。但是很多企业没能很好的运用人力资源,没有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使的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

  (二)控制活动不完善

  控制活动贯穿于整个企业内部所有的职能部门,包括交易授权、不相容岗位、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业务记录、规章制度、独立检查和控制标准等多项内容。而目前很多企业普遍存在着权责划分不明确,没有明确建立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不相容岗位没有分离,各部门、人员之间权责分派不清,出现问题相互推脱,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无法贯彻执行。有些企业缺乏独立复核制度,对一些重要的工作环节没有进行独立复核,无法

  确保经济业务的正确、真实及完整。从而容易导致滥用职权、贪污舞弊的现象发生。

  (三)内部控制监督不重视

  目前很多企业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不能及时被发现,影响企业的健康运转。有的企业虽设立审计监察部门,但内部审计只局限于传统的“财务监督”与偏重纪检监察角色,不能有效发挥内部控制的监督作用。

  (四)内部控制手段落后

  目前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仍采用手工,而忽视采用会计电算化,这样一方面使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缓慢,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程度不高,计算失误多;一方面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在新的环境中落后于形势,企业财产缺乏安全性,不能为企业决策提供完整的信息,也不能创造更高的效益。

  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

  1.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

  企业应积极引入外部董事或独立董事制度,确立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地位,避免董事会和管理层成员的重叠,真正提高董事会科学决策和内部监督的能力。同时,企业还应把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的措施落到实处,通过激励机制提高治理结构的有效性。

  2.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风险控制要求单位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要加强董事会各专业委员会的作用,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3.有效充分的发挥内部审计、稽核的作用

  企业应由董事会领导下的审计委员会统一管理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机构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在业务上按受监事会的指导,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内部稽核是协助改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措施,稽核人员应确保内部控制制度持续有效实施,帮助经营管理层履行其督导责任。

  4.加强企业文化的意识,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要加强企业文化宣传力度,宣传教育要到位,使企业每位员工知道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会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企业一定要诚实守信的经营。只有加强企业文化的意识,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的内部控制才能得以完善。

  5.有效的运用人力资源

  企业应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业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切实加强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员工素质。采用人力资源激励约束制度,建立关键岗位员工的强制休假制度和定期岗位轮换制度,推行员工退出机制。做到有序进入、有效使用、和有节退出。有效的运用人力资源,使内部控制得到完善。

  (二)加强控制活动的完善

  企业应明确建立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不相容岗位分离,各部门、人员之间权责分派得当,出现问题及时落实责任。建立独立稽核制度,对一些重要的工作环节进行独立稽核,确保经济业务的正确、真实及完整,不让员工滥用职权、贪污舞弊的现象发生。从而使内部控制得以有效的进行。

  (三)重视和加强内部控制监督

  加强政府的监督。财政、审计、证券监管等政府部门应当定期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审计后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对严重违法违规的企业还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处理,对企业形成威力;加强独立审计对内部控制的监督。独立审计可以促使企业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给予应有的重视,对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四)建立和加强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它是一个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实现记账、算帐、查帐并替代部分需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统计、分析、判定乃至提供决策机构的过程。企业使用会计电算化可以节约大量人力、物力、时间。所以为了完善内部控制,企业应制订以下有效的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制度:

  1.加强程序操作控制。为了保证信息处理质量,减少产生差错和事故的概率,应制定上机守则与操作规程的办法。

  2.加强人员职能控制。企业必须制定相应的组织和治理控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组织控制。

  3.加强系统安全与网络的安全控制。订立内部操作制度,禁止非电脑操作人员操作财务专用电脑;设置操作权限限制;操作人员身份的密码控制;数据存储和处理相隔离;机房的工作环境保护。

  4.加强会计档案治理。打印输出的财、证、表;整个系统开发形成的全套文档资料都要进行妥善保管。

  总而言之,我国近年来在内部控制方面紧跟国外的先进水平,关注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成果,但必须承认的是我国的内部控制方面研究仍然比较落后。对于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更是缺乏一个公认的标准体系,还没有形成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对与这种情况必须改进内部控制的治理基础,完善控制环境,建立健全风险识别、评估和反应机制,顺应内控外部化趋势,整合内外部监督资源,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人本主义”思想,最终实现“自我控

  制”,充分利用现代IT技术成果来加强内部控制以及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和职业道德建设。

篇六: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内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2篇

  内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1【关于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及对策1】

  内部控制不仅是行政单位自我约束的有效手段还是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效率效果的科学方式和重要内容。笔者在近几年的审计中发现由于行政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化建设起步较晚长期以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并引发了不少贪腐案件需要加以重视。

  一、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不重视制度建设。

  一是制度建设缺乏系统性。不少内控制度仅包含了一般规章制度如报销审批控制未全面系统地整理汇编造成同类事项的评判缺乏制度基础。

  二是制度缺乏后续优化机制。不少内控制度出台后就“一劳永逸”特别是发生违法违规违纪事件和监管部门要求整改事项没有从制度层面深思自查仅就事论事造成部分问题屡提屡犯。

  三是制度执行不到位。不少制度是出于应付目的未考虑实际操作制度遵照执行起来有难度;有的领导意见凌驾于制度之上往往形成有章不循、有制度不依的内控弱化局面。

  (二)没有正确决策。

  一是决策范围未明确。议事规则中列明的范围较笼统实际把握上认定标准不一部分重大经济事项最终由分管领导拍板决定。

  二是决策程序不到位。部分决策事项讨论前未深入调查研究导致决策过于草率缺乏科学性。

  三是决策过程记录不规范。部分重大事项决策过程未形成会议记录有些单位虽有记录但内容过于简单未能完整反映讨论过程、表决情况导致决策的责任人难以确定。

  (三)没有准确划分岗位职责。

  一是岗位职责不明确。部分单位没有准确定岗部分事项存在遗漏、责任推诿现象如历史遗留事项的处理审批后管理等。

  二是分工不合理。部分不相容业务由同一人处理如资产管理员由财务人员兼任房产的招租、出租管理及收租都由同一人经办既加大了个人舞弊的风险也导致疏漏不能及时被发现。

  三是不注重岗位能力的配备。部分岗位人员素质不高如财务人员由没有会计证的人员担任在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和偏差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四)内部监督不力。

  一是不重视跟踪执行。如对未能按合同办理的事项没有报告机制及惩罚措施;验收时敷衍了事导致后续支出频繁。

  二是不重视内审工作。部分单位未设置内审机构部分由财务人员担任内审人员部分内审组织在机构中层次过低削弱了监督力度。

  三是不重视下属单位监管。对下属单位的监管不及时主动听之任之部分已歇业多年的公司既不催收往来、清理账户也未办理工商、税务注销登记。

  二、原因分析

  (一)相对薄弱的内控意识。部分人员不重视内部控制认为执行日常公务更重要甚至觉得没必要再去建立内控体系;部分人员对控制范围存在误解认为内部控制就是财会方面的工作就是财务人员的事情。薄弱的内控意识影响了内控作用的发挥使得内控制度形同虚设。

  (二)财务信息没有发挥作用。行政单位的资金基本来自财政拨款因此较少考虑成本管理和资金使用效益易忽视财务信息。财务工作更多地只是辅助性工作只是个”;提款机”和事后记账员财务人员通常也无法参与到单位的公务管理和重要决策中财务信息难以发挥预警、引导和提示作用。

  (三)追责机制的缺失。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责任难以真正落实。一方面造成责任意识淡薄工作缺乏积极主动遇到问题不解决导致解决问题的困难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发现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治影响了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公共权力的合理使用。

  (四)不完善的监管体系。纪检、财政、审计等外部监督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容易造成监管的盲区;监管部门与行政单位的同级别难以真正发挥监管作用。同时信息公开更多地是从形式而非实质上进行落实信息获知和传递渠道有限人人参与的全方位监督机制尚未形成。

  三、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的几点建议

  (一)增强内部控制意识营造良好控制环境

  行政单位和个人不合理的公务行为会影响到整个政府的公信力因此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依靠内部控制对权力进行监管。要对经济活动尤其是权力运用、资金分配方面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并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并在年度考核、任期评价中有具体体现同时通过学习培训和监管系统的反馈促使领导充分认识内控重要性并以身作则。树立全员参与的内控意识每个人要按照自己的职责权限、范围和程序去工作从而形成全过程的制约和监督。

  (二)规范内控机制建设形成有效的自我约束

  对单位履职过程中的各项业务进行梳理通过组织结构图和业务流程图来明确关键控制岗位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并实现岗位之间的制约和监督。要加强预算执行分析机制等后评价手段通过定期地与公务信息的融合分析反馈资金的使用效益促使财务信息提高含金量在决策中发挥作用。定期自查制度执行情况并保持风险敏感度针对新问题、新情况及外部监管者的发现从制度上修正或完善并关注修正完善后反馈信息。

  (三)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形成“闭环”的责任体系

  制定针对性的岗位说明书明确每个人在内控实施环节中的责任并通过惩戒措施和考评机制促使他们担负起各自的责任。严格执行有责必究的“买单制”出了问题要追本溯源如重大决策发生失误必须查看集体决策讨论记录按照班子成员各自的表态发言确定各自的责任。同时探索建立政府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量化行政效率和效果并运用电子监察系统的实时监控功能客观地对行政单位在履行法定职责、完成工作目标、使用财政资金、依法行政以及工作效率等方面情况进行综合考评。

  (四)整合监管资源建立全方位的监管方式

  设立相对独立的内部监督岗位并直接向单位领导负责。加强对事前和事中的监督和事后的总结评价充分发挥自我监督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加强与纪检、财政、审计等外部监管部门的网络平台建设通过信息共享和动态监管提请监督部门对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进行业务上的指导和监督考评。推进行政单位政务信息的公开化真实、及时、完整地披露单位履行公共职责的情况为公众监督提供畅通平台。

  【关于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及对策2】

  在时代的大环境下面对机遇与挑战应努力打造自己一支具有文化素质、具有实干精神、具有奉献意识、具有创新能力的队伍。强化思想政治建设、作风纪律建设、综合能力及理论素质建设都是队伍建设的应有之义。完善激励与约束制度同样可以促进队伍发展建设燃起队伍发展的热情与动力。

  一、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思想政治建设。队伍建设首要内容是思想政治建设。思想政治包括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思想品德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品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管对个人还是对集体都是不可或缺的正能量。在干部职工队伍中积极树立自强不息热爱社会的良好价值观推行”;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烟草行业共同价值观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二)作风纪律建设。工作作风是贯穿于人们工作过程中的一贯风格。好的工作作风是优化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必须重视作风纪律、行为规范的建设为企业树立好形象。倡导优秀的工作作风弘扬中华传统道德品质勤奋好学认真谦虚讲究效率遵守纪律尊重领导团结群众作风正派脚踏实地。

  (三)激励与约束制度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把工作质量、量化指标、日常管理全部纳入考核范畴坚持对考核结果实行激励考核结果与干部奖惩挂钩并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企业内营造进、位、赶、超的良好氛围。切实疏通各个类别岗位的成长通道重点抓好职称和考核晋级工作强化员工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效率意识增强企业的生机和活力。

  (四)综合能力及理论素质建设。

  1、理论素质。理论水平代表着智商有着聪明头脑、懂科学、明道理、识大体能更好地完成工作。行业内的专卖营销理论与技能知识对指导具体工作开展有重要的意义。提高干部职工的理论素质锻造强大的队伍是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智力支撑。

  2、综合能力。综合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整合能力、交流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好的综合能力能灵敏地发现问题妥善地处理问题。面对市场复杂多变的情况如何处理实际问题如何解决矛盾树立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考验着干部员工的综合能力。

  内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2事业单位附属单位较多经常性、非经常性经济活动众多大部分资金由国家财政投入内部控制尤为重要。其控制程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单位的正常运行、国有资产的管理甚至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加强内控管理可

  厉行勤俭节约杜绝各种名义的铺张浪费监督日常业务运行促进内控工作的有效运行。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还是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防止贪污、舞弊行为发生的重要手段也是强化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确保工作目标有效实现的重要措施。本文总结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相应对策认为内部控制建设应围绕单位整体系统建设进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我国现阶段事业单位内控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停留在文字层面,内控意识薄弱

  事业单位相对企业而言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较低。虽然很多事业单位建立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制度,但由于历史原因和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内部控制工作只停留在“纸上文章”和应付检查层面未对执行和监管起到指导作用。甚至有些事业单位认为内控成本过高,造成单位办事手续繁琐,不利于运行效率提高因而对内控的执行缺乏积极性。

  (二)缺乏高水准内控管理人员

  从整体来看事业单位内控人员的素质偏低尤其在一些基层单位内控知识缺乏或缺少相应的内控经验内控人员难以胜任工作不能有效的实现内部控制所预测的效果导致内控执行时缺乏必要的力度使内控失效。

  (三)内控制度残缺内控机构缺乏独立性

  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所规范的范围过于狭窄导致制度成为摆设或者残缺的现象。此外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机构不具备独立性我国事业单位所设立的内部控制机构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从目前来看出于对经济活动的监督、控制的需要事业单位一般将这项工作交由会计部门或者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负责。由于内部控制工作人员要受到单位的限制因此也不具备独立性。

  (四)重大事项的集体决策和审批制度执行不到位

  事业单位一些重要事项范围和职责权限没有明确界定决策方式和程序以及议事规则不规范不清晰没有建立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特别是在一些人员较少或较基层的事业单位”;家长制”作风严重领导“一言堂”、”;一支笔”审签。

  (五)日常业务运行与财务管理脱节资产管理环节存在缺陷不能及时为内控部门提供资产、资金的使用数据等第一手资料

  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只起到“核算”和”;付款”的作用对本单位业务上重要事项的决策、实施过程参与较少对相关业务的来龙去脉了解不多导致单位财务和业务办理脱节从而无法对业务部门实施必要的财务管理和有效的内部监督;会计核算不及时无法及时反映资产变化应入未入、该销未销导致账物脱节、存量不清。例如有的个别单位建造的楼房已使用多年工程支出仍挂在“在建工程”和往来账户中。

  (六)预算外资金监管不力把预算外资金视同部门和单位的自有资金

  由于事业单位对预算外资金认识上存在偏差缺乏一套完整、规范、统一的资金的管理制度只实行简单的收支两条线方式在资金管理方面形成不了齐抓共管的合力管理效果不明显。

  (七)缺乏完善的内控有效性的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

  目前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并未引起重视很多单位依据规定建立了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实施了内部控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在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对控制失效现象严重的情况也未建立责任追究制。

  (八)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远滞后于需求

  分析目前的状况无法量化投入产出比是制约信息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内控信息技术研发方面从理论、方法、技术到产品都处于落后的状态。但有别于发达国家的是我国的内控信息化建设有着更为强劲的需求。

  完善内控建设打造科学有效的内控管理平台

  (一)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强化内部控制意识

  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首先要强化单位领导的内部控制意识让单位的领导真是认识到内控在事业单位中的作用。单位领导对内控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控制环境的好坏。同时还要将这一意识贯彻落实到全体员工的工作中并与单位实际情况相结合定期对职工进行培训。全体职工在管理层的引导下应认真执行内部控制工作同时对内控工作进行监督、反馈以调动单位各个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承担内部控制责任的意识。

  (二)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加强内控机构的权威性与独立性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众多规章制度息息相关。事业单位在健全内控制度的同时还应完善与之相关的其他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实现。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应强化内控制度的其权威性和独立性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及运行的有效程度定期作出评价在发现问题时应及时纠正。

  (三)建立完善的集体决策和议事机制

  事业单位的决策权应该受到相关机构的监督比如事业单位应对重大事项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并对其进行风险分析在经过必要的研究论证程序后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最终决策应通过党组会、办公会或部门与科室联席会讨论决定。事业单位采用集体决策制可以有效的规避错误和风险。

  (四)加强财务管控和业务过程的协同强化资产管理

  事业单位应把业务过程和财务管控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财务控制渗透到业务活动的每个环节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业务过程中的舞弊。

  事业单位还应加强固定资产的盘点组织专门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对盘盈、盘亏、报废、损毁固定资产要查明原因视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处理。事业单位应依据清查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改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内控制度。小型事业单位要设立专门的岗位配备专、兼职的人员管理财产大型事业单位要设立专用设备管理部门并配备相应的管理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负责专用设备的验收和日常的设备维护以及报废设备的技术鉴定。

  (五)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监管健全监督机制

  事业单位在将预算外资金缴入财政账户的同时也关心相关财政部门让它支多少、怎么支的问题这就决定了预算外资金的收入机制要与支出机制的建立相联系。事业单位在收入方面要合理合法;在支出方面应体现以收定支核定支出基数并借鉴预算内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建立一整套的开支标准、考核依据及管理制度。健全监督机制确保专款专用对不合理的支出能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堵塞漏洞防止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六)开展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工作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应由事业单位全体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共同利用系统化的方法来进行。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过程中首先应设立全面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全面渗透到评价单位内部控制的全过程涉及所有业务和全体人员;同时评价指标要以事实为基础指标结构科学、清晰、合理评价指标要具有独立性保证评价各个环节独立。对内部控制制度自我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结合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特点制定改进措施。

  (七)紧跟时代脚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推动内控建设

推荐访问: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