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2篇

时间:2023-05-01 09:05:05 浏览量:

篇一:如何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刘修起

  来源:《乡音》2020年第2期

  省政协委员

  刘修起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对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提出了新要求。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关键所在,也是人民群众的所呼所盼。

  近年来,省委高度重视基层治理能力建设,大力向基层下沉审批服务及各类资源,持续开展“三深化三提升”活动,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取得明显成效。但也要看到,社会治理领域的基层基础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基层政府权责不对等,职能发挥不充分。县乡两级政府存在职能交叉、分工不清、重复管理等现象。基层职能配置缺乏稳定性和规范性,职能缺位、错位、越位同时存在。事权与支出责任不对称,多数乡镇反映事权大于职权,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的职能运行不畅、作用发挥不充分。二是基层行政审批执法体系建设还不健全,监管和服务方式有待改善。在执法机构方面还存在“管得了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了”以及多头检查执法和执法扰民等现象。基层行政审批、行政监管、行政执法等体制和组织架构,与新的形势和群众新的期盼不相适应、与新的任务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不相适应。三是基层公共服务协同整合有限,群众办事仍然存在许多不便。职能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不足,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限制了基层政权服务群众的能力。公共事务管理条块分割现象普遍,还存在部门间工作推诿多、协办配合不够,党和政府服务民众的一些好政策有些地方落实不到位,一些好事没办好等问题。

  根据中央最新精神和我省实际,结合一些地方的实践探索,建议如下:

  一是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的建设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强化基层党委领导作用,确保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以“大党建”统领各类机构科学运转,整合基层内部决策、管理、监督职责,组建党建工作专门机构,配齐配强专职工作人员,切实加快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二是推动基层政府职能转变。按照权责一致原则,理顺县乡权责关系,建立基层权力清单、职责准入制度,规范属地管理。立足新时代基层承担的主要任务,明确乡镇和街道职能定位,切实把工作重心转到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抓优化发展环境上来。统筹乡镇和街道党政机构、事业单位,赋予基层充分自主权,与上级单位既可以“一对多”,也可以“多对一”。优化对基层领导方式,创新考核评价方式,全面清理“一票否决”事项,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三是完善基层治理手段。积极推进整合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加强乡镇和街道行政综合服务机构与平台建设,全面实行“一站式服务”“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跨部门跨层级整合执法权限和力量,积极推行县乡“一支队伍管执法”,打通为群众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基层扁平化和网格化管理,将设在基层的党的建设、综合治理、应急管理、社会救助等各系统指挥平台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四级”(县—乡镇—村社—网格员)网格监督管理平台。积极推进基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构建纵贯省市乡村、横联部门的社会信用信息网,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

  四是加大基层治理保障力度。按照“依法下放、宜放则放”原则,将点多面广、基层管理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审批服务执法等权限,最大限度赋予乡镇和街道,同步推动人财物和

  权责利对称下放。下沉各类编制资源,加大自上而下跨层级调剂使用编制力度,赋予基层统筹使用各类编制的自主权。进一步健全灵活的、具有吸引力的基层人员管理方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吸引各类人才到乡镇、街道和村街社区工作与服务,努力为基层群众创造平安、舒适、美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篇二:如何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

  

  浅谈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郑 晶(中共福建省委平潭综合实验区工作委员会党校,福建 福州 350400)摘 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奋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并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方面做出部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小康社会的建成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我们一代接着一代干,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的治理,进而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将大数据、云计算等等引入基层,在保证社会稳定的同时,提高社会治理的智能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帮助政府做好监管和服务工作。最终创新社会治理管理工作,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为此,本文就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以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展开了阐述,以此明确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间的区别,并对具体的实施路径进行了明确,进而提升社会治理的效果。关键词:社会治理;治理现代化;必要性;建议;措施党的十九大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社会治理的关键在于基层的治理,只有将基层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进行解决,那么全社会才会实现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因此,我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要坚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并从基层出发,号召基层人民群众努力前进,进而实现基层的顺利运转,努力做好脱贫攻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奠基。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还可以提高社会发展的质量,二来,为实现基层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而提供便利,最终增强基层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进性。会治理的人文性。将社会治理在基层加以实施,一是让社会各界人士对基层的社会发展水平更加了解,并发现自身的不足加以改进。二是响应政府的号召,将科技引入到社会治理中来,最终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变得更加现代化,促使基层生产、生活得以提升,让基层人民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优势。从而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提升全国人民的整体水平。(二)关于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是指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多种主体通过平等的合作、对话、协商、沟通等方式,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引导和规范,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社会治理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末,其理论主要强调多元的分散主体达成多边互动的合作网络,是各种公共或者私人机构在合作的基础上对社会事件进行调和,进而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社会治理是一系列价值、政策和制度,通过这些内容的实施,一个社会可以来管理它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进程。而社会的治理不仅仅限于政府,还包括多个角色的共同合作。在我国,社会治理主要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吸纳社会各个组织来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活动,进而解决社会福利、民生等问题,并在大家共同的合作下化解社会主要矛盾,进而保证社会发展的平等性。在此过程中,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人道原则,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和人际和谐,最终能够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来进行监督、协调和服务。并且,在整个治理的过程中,其主体呈现多元化,企业、公民和社会组织不仅是治理者,也是被治理者。社会治理的根本出发点是以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谋划改革的思路和举措。而治理的目标在价值层面上既能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又能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上,培育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的核心价值,进而提高中华儿女的整体水平。在制度层面上看,国家、社会层面要破除一切不利于生产力提高的体质,进而加以改进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前瞻性。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对基层群众来讲具有积极的意义,尤其是在现代化发展阶段,治理体制的改革提升了社会治理能力,让社会治理变得更加智能化和先进化,进而实现基层群众的整体提升,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一、创新社会治理的时代性(一)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社会管理”一词最早起源于1998年的《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说明》中强调政府职能在于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之后,中共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以及六中全会中对社会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实施路径和措施都进行了详细的部署,并在十七大和十七大六中全会中阐述了社会管理与依法治国之间的结合路径,从而为建成小康社会而打好基础。而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治理”这一概念,进而实现了“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通过对比二者的内涵可以看出二者的区别。第一,社会管理虽然强调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进行管理,但是重点突出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其中包括各级政府部门,主体相对单一。而社会治理的主体也是强调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形式,但是其主体主要呈现多元化,包括政府部门、人民群众、社会组织以及企事业单位等等。第二,社会管理过程中,是由政府自上而下地发自主观愿望来控制社会,使得公民和其他社会组织必须顺从和适应,体现不出社会发展的民主性。而社会治理则是给公民、社会组织、企业等提供自主治理的机会,进而将维护公共政策,并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第三,社会管理的实施路径主要是由政府通过权力对社会事务进行部署和控制,带有命令的色彩,而社会治理则不同,主要是由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自发地配合政府进行自我治理,其途径存在一定的自主性。这一过程不仅让公民更加自觉,同时响应了群众与政府间的合作,从而加强了社会主义建设,体现了社作者简介:郑晶(1969— ),女,汉族,福建平潭人。主要研究方向:科社。1二、创新社会治理的必要性(一)利于维护社会秩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例如,城市区域发展与农村区域发展差距大,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企业生产、医疗卫生、食品安全以及住房等方面都出现了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享乐主义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生活。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对社会治理体制进行创新,并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摸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之路,进而维护社会秩序,解决发展的基本矛盾,从而朝着更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前进,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最终能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二)增强社会创造活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的培养成为衡量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标准,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时代的发展要求社会人民具备创造力,进而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思想,提高生产力,进而促使社会建设变得更加法制化、智能化、现代化。所以,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过程中,要将人们的教育领域作为重中之重,在读书期间就为学生输入创新的思想,进而让学生在步入社会后能够发挥自身的价值,为生产、生活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成果,从而增强社会创造的活力。(三)实现人民生活富裕在当今社会,社会治理的方针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来做出不断地调整,进而使得社会能够朝着更加稳定的方向迈进。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社会治理目标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将改革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的生活质量高度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让人们在跟随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体会到生活质量的提升,进而感受创新社会治理给生活带来的好处。二来,能够跟随党的领导,努力发挥个人与集体的力量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创新社会治理带动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保证了生活的富裕。三、创新社会治理的建议与举措(一)规整社会治理的内容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内容主要是指三农问题,通过解决三农问题而实现乡村振兴。首先,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党群工作,根据不同的标准统一规划各个村庄,做好党员的“引路人”。坚持慰问群众的生活情况,并巡察和整顿基层党组织的实施成果。其次,推进脱贫后续工作。在脱贫攻坚的任务完成后,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需要坚持党的号召,并帮扶农村低收入人口,从而顺利度过5年过渡期,避免返贫现象的出现,进而巩固脱贫攻坚质量,加快实现扶贫向产业兴旺的方向发展,保证基层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再次,注重基层群众生活环境的改进,对污染环境的企业进行整顿,尤其是冬天雾霾天气的困扰影响了人民的生命健康,为此,政府、社会组织以及个人通过社会治理,控制污染源,进而还给大家蓝天白云。除此之外,政府要即使发现基层群众生活环境中的短板,并尽力而为打造资源的整合利用,为基层群众的生活提供水、电、气的保障,力争城乡供水的一体化。除此之外,注意防洪防涝工程的建立,保证基层人民生活的安全性。再者,还要注重科学技术的引进,并帮助基层群众学会运用现代化工具提升生活质量。最后,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还要注重基层的文化建设,确保基层人民学习中华文化,发展特色乡土文化,以此将优秀传统文化加以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18(二)明确社会治理的主体对于基层社会治理而言,相比于社会管理来讲主体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政府主导转变为由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三股力量共同协作来完成社会治理。首先,政府主要在基层中发挥党的领导力,调动社会多元化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政治方向加以明确,进而顺应时势,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并做到听民声、查民情、解民忧,从而让人民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能够获得幸福感和安全感,展现创新社会治理的必要性,最终体现政府在社会治理领域中的作用。其次,社会组织成员主要发挥组织、监督等作用,从而实现从“一元”治理到“多元”治理的转变,并为居民做好居务事物,最终能够建立一支“有组织,有力量”的队伍,将现代文明建设融入到基层中去,最终实现“院落自治”、“楼宇自治”和“微自治”。社会组织的参与不仅拉近了公民与政府间的距离,同时体现了自治的主动性,进而体现社会治理的实效性。最后,公民的参与让社会治理变得更加平民化和自主化,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而让公民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参与社会治理,并发挥自身的潜能来学习法律,构建法制社会,传承中华文化,加强文化建设等等,并将信息技术带进生活和工作中,在提升生活质量的同时,体现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和信息化,进而完成百年奋斗目标。总之,明确社会治理的主题对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助推实施“抓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行动,做深做实“全媒体问政”“作风十件实事”,通过党风政风的提升促进社风民风的全面改善。扎实推进“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专项行动,进而将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三)落实社会治理的方法1.统一规划,将信息技术引入家家户户在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政府及相关的部门需要对基层网络建设及管理进行统一的规划和部署,并“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摸清当下基层网络建设的现状以及人们生活中的需求。进而建立以综治信息系统为核心,分级应用的综治信息平台,部署各个部门的监控,整合各个层级的图像,从而各乡各村之间网络的互通,在保证信息共享的同时,做好指挥调度,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网络建设的开展让家家户户都能应用到互联网,让基层百姓的生活质量得到快速地提升。例如,运用互联网购物,在线接受教育,优化就医环节,提高生产等等,对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统一规划网络部署让基层管理变得更加简单,利于监控考核。2.建立共享平台,扩大工作效能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在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缺少不了网络平台及大数据等现代化工具的应用。因此,在网络建设部署后,要建立共享平台,共享信息,进而实现“领导用、部门用、群众用”三个层面上的实战应用,扩大工作效能,从而提升社会治理的效果。例如,建立信息监督微信公众号,并及时向各个层级推送综合分析数据,让政府、社会组织和群众能够及时调看社会建设中各个领域的视频和图像,让群众能够做好监督,对于社会中的不良现象以及不法行为进行举报,进而便于社会治理。除此之外,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为各级党政领导提供重点工程建设的信息和视频,便于可视化的现场调度指挥,最终让各级领导做好工作部署,并实现工作联动和问题联治,从而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最后,在智能手机的APP中引入家乡建设的视频,让基层群

  众更加了解家乡的发展以及未来的规划,进而不断地发挥自我价值,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3.响应党的号召,将法治精神融入社会治理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法治社会的主要原则为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到2025年“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完成,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最终体现时代特征,提升社会的现代化水平。因此,在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政府部门还应注重法律的宣传,并依据各地的经济实际来制定各个区域的规章制度,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以求将法律深入基层社区,提升基层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做到普法的目的。具体措施包括,开展社区普法活动,鼓励群众学习法律,并在遇到生活纠纷时能够学会运用法律进行解决。再者,开展法律大讲堂,让群众能够对法律加以认识和理解,在遇到不法行为时能够举报或者运用法律加以解决。最终在整体上提升群众的法律素养,为构建法治社会而奠基。4.监督脱贫攻坚的落实,把工作做得更细《脱贫攻坚政策》中提出七个强化,强化领导责任、强化资金投入、强化部门协同、强化东西协作、强化社会合力、强化基层活力、强化任务落实。因此,在现代化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各级力量都要整合在一起,并能够肩负不同层级的责任,加强协作,把工作做到最细,落实脱贫攻坚的任务。首先对村党支部书选优选强,做好带头作用,并且给他们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让他们体会到未来可期。其次,加强农商结合,培育农业发展的新动力,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和家庭农场的合作,并落实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规模化,并在农村建立示范基地,提升实验去农产品的产量,保障农民的生活质量。再次,培养职业农民,从科技知识、劳动技能、经营能力和管理经验上进行培养,总体上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同时还将智能化农业管理的技术引进农村,尤其族的权利保障必然面临着巨大的差异,其诉求和(上接第16页)要求也必然会有很大的差异。社会因素对少数民族发展的影响,一般而言,社会因素主要是较小的社会环境,包括经济发展、民族关系和舆论信息环境。一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既财政状况良好,相应地也能为该地区少数民族的权益保障提供有力的支撑。少数民族周围的法律因素是关键,各个地区有关保护少数民族权益的配套法律是否完备,司法活动是否有效执行,都是民族地区所面临的国际因素。当今世界,民族问题受到国际因素的极大影响,国际因素主要指国家利益。民族权益保障的言行在国际上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是农作物的种植、收割以及销售的环节上,让农民真正体会到现代化建设的优势和实用性,做好农业生产的转型。最终将脱贫攻坚的目标加以落实,带动全国农民脱贫,奔向小康社会。四、结语总而言之,实现基层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关键在于处理好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关系,当前我国政府采用放权的政策,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方向,为基层群众加强互动,并且努力协调好基层群众之间的关系,进而让社会力量在市场经济中得以发挥,提高社会的自治能力。相比于社会管理而言,社会治理强调了公民以及社会组织机构自主性的实施,因此,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应加强社会组织机构的活力,进而发挥社会治理过程的监管作用,最终能够发动群众,利用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工具来做好社区服务,为基层群众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这一力量是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桥梁,所以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注重这一力量的实施,进而为农村基层群众的生活提供更多的服务,让农村地区的生活变得更加现代化,最终为实现共同富裕而提供更多的机会。参考文献:[1]张振,陆卫明.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学习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J].党的文献,2019(04):28.[2]王彦平.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及创新研究[D].山西大学,2016.[3]祝良.创新社会治理背景下上海市社区体育治理体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8.[4]孟建柱.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重要指示[J].社会治理,2016(06):37.[5]侯月芳.嘉峪关市社会治理创新路径研究[D].燕山大学,2016.[6]王名,王玉宝.关于社会治理及其现代化的战略思想[J].社会政策研究,2019(04):37.[7]张宏伟.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5.[8]黎品琨.社会治理创新中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根据选举法的规定决定。为使少数民族能选出适当数目的代表,并在自治地方当局内行使自治权,使境内居住的所有少数民族都能有自己的代表,《选举法》对少数民族选举作了特别规定,规定了少数民族代表的数目。在集中的地区,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30%以上的,其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数应与当地人民代表大会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数相等。其他人口稀少的民族应至少有一个代表。根据第22条,自治州、自治县制定或公布的选举文件、选民名单、选民证明、代表候选人名单、代表选举证书、选举委员会印章,应当使用当地通用的民族语言。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直接选举实施细则,还对少数民族选举作了专门规定。五、根据国内法选举自治政府随着人大法制建设的加强,民族自治地方选举人民代表大会,更有法律依据,程序也更规范。应当说,这是权力机关法律化的良好开端,是国家关系法律化的进步。自治区的宪法由执行机构制定。我国《宪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保障了民族自治地方大会的召开。从这个意义上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权以及相应的云南省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就是云南民族自治地方的选择,其形式可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这就是说,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由县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而不是由市、县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另外,云南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由直接选举产生。未设委员的名额,由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六、结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国家集中统一和民族平等自治的充分体现,是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重要载体。科学、全面地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在当前复杂形势下,可以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参考文献:[1]宋俊艳.认识《民族区域自治法》面临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完善措施[J].法制博览,2020(31):25.[2]郭艺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践初探[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03):151-152.[3]艾力喀木江·艾海提.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若干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20(08):73-75.19

推荐访问:如何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 基层 治理 现代化